•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緒論分成四節,分別為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名詞釋義和研究限制,

以下就該節內容分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長期以來,原住民族教育逐漸為政府所重視,例如,1987 年原住民學生升 學優待及公費留學辦法、1994 年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1996 年推動 教育優先區計畫以及 1998 年制定《原住民族教育法》等相關措施和法令,皆以 復振原住民族文化和提升教育成效為目標。當九十學年度九年一貫課程全面施行,

族語教學落實至國小正式課程中,表面上原住民族教育是往前跨進一步,實際上 點出實施原住民族教育急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原住民語言書寫專才不足、族語 支援教師的教學困境、家庭和部落未能同步,族語能力仍快速流失等困境。同時 筆者在臺東長期代課觀察到教師的想法:「不懂為什麼還要特別上族語課,小時 候我們有特別上台語課嗎?回家有講就會,回家沒有講就是不會,國語、數學都 學不好,時間倒不如拿來上補救教學!」。簡言之,部分教師認為一般教育比民 族教育重要。

學習語言的目地除了表達自我想法和他人建立溝通之外,重要的是從個人的 語言知識能夠反映出其文化觀(cultural perception),目前臺灣存在至少十四族原 住民族,由於沒有文字的書寫許多傳統文化都是透過「口說」傳承,但是受到漢 族教育的影響導致原住民族遭受同化危機,族群文化傳承亦出現問題。筆者在國 小教學現場觀察後提出下列二點:

一、教學師資:領有族語認證者皆能透過各校甄試進入國小教學現場,問題是鮮 少具備族語認證卻又同時擁有教師證者。筆者觀察的現況為教師具族語認證 進入教學現場,認真授課卻無法掌控學生秩序,導致教學活動無法順利進行。

由於在國小教育中「教學並非只是教學」,如班級秩序掌控、課程分析和設 計、教學模式、學生問題處理等,教師需要教師專業知能處理課堂問題,除

2

了使教學活動能夠流暢完成,學習效果理當是重點所在,倘若教師無法掌控 教學現場又何來學習成效。

二、學習情境:依九年一貫課程國小每週族語課程四十分鐘,學習時間非常有限,

學生如何能從中學習並應用。以潛在課程之觀點來看校園情境,除了正式課 程外是否有營造適當的學習情境供學生學習,此外,都市內有多族原住民兒 童的情形下,有些族語課程因學生數太少而無法開成,必須學習他族族語,

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培養對自身語言文化的認識;又或者因受主流教育影響,

孩童學習族語後卻沒有應用的機會,說族語無法和班上同學溝通,而造成學 生學習意願低落。筆者所見是孩童除了在族語課接觸族語外,其他在校時間 幾乎不會使用族語與同學互動,校園中也沒佈置與族語相關之情境,這樣的 學習氛圍如何能激發學生學習意願。

再者,根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9 年針對 7,320 名原住民國一生的調 查發現,完全不具族語的聽辨能力的學生有 15.5%,僅具簡單族語能力的學生為 50.5%,兩項數據合起來表示共有 66%的學生是不及格的(陳枝烈,2010),意 即 66%的學生經過六年族語課程後,並沒有達成九年一貫原住民語課程之能力指 標:聆聽、說話和音標系統應用等能力。簡言之,小學六年族語課程之後,超過 半數學生不具族語溝通能力,調查結果令人堪憂,此結果也顯示國小族語教學實 施面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不少學者指出原住民族學生在學習一般教育過程中,因文化差異、生活經驗 不同、思考模式不同等因素,產生缺乏學習動機、學習適應不良和學習成效低落 等問題(牟中原、汪幼絨,1997;譚光鼎,2002;黃泉森,2000),故落實民族 教育課程是不同於一般教育的學習方式,也是原住民族可以在學校體制內接觸生 活文化的教育課程,除了族語課程之外,民族教育課程之實施則由各校自主決定。

但是,「族語」和「民族教育課程」是否與「原住民族教育」畫上等號,值得一 再思考,國小課程將原住民族文化教育設限於語言、歌舞與技藝等課程,忽略原

3

住民族文化內涵與發展,在促進原住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是不足的、狹隘的(江 政文,2007)。簡言之,教育現場未能重視原住民族文化的內涵,如在教材上以 片面且零碎的篇幅介紹原住民族,教學時間一週僅限於一節,教師無法以「多元 化」教學方式並統整各族群文化的例子與內容來教導學生等因素之下,要學生如 何能學會尊重自己的文化及他人的文化,這是現今原住民族教育長久以來未能解 決的問題。因此,從民族教育工作來看,包含法令制度、教學課綱、教材內容、

教學師資都有需要再加強的地方(陳枝烈,1997;江政文,2007;周水珍,2007;

鐘興華,2009)。基於以上種種現況,筆者想要觀察民族教育課程實施的現況、

困境和影響。

回顧有關原住民族教育的相關理論一定會提及「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多元 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 Education)起源於 1960 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是少數民族積極爭取權利的歷程,他們在教育上的訴求便是 課程的改革,使其能反映出少數族群的經驗、歷史、文化與觀點,多元文化教育 結合了教育機會均等與族群融合的觀點,為少數族群的教育帶來不一樣的方向

(黃森泉,2000),也因為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興起使得少數族群文化開始受到 重視。

然而多元文化教育理論仍有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不易在多元與同化之間尋找 定位點、缺乏文化價值的判準、教師專業素養待提升、課程教學需要精緻化和深 化等(引自譚光鼎,2009:419)。因此,多元文化教育理論是否適合用於原住民 族教育也出現不同的聲音。賀宜慶(2008)則指出多元文化角度的盲點:在台灣 升學主義的風潮下,所謂的「多元文化角度」就是課堂上不斷的補充課外資料、

不斷的背誦和練習,族群文化的差異依舊被「教學者」忽略。因此,「教學者」

是否在教育現場確實地落實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的目標,「教學者」是否擁有培養 學生從多元文化觀點來詮釋、尊重文化差異的能力。簡單來說,「教學者」的教 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是實現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目標的關鍵。換句話說,確立原住民

4

族知識內涵後,課程設計必須相互配合,如何將原住民族知識於課程教學面展現 則是「教學者」的責任。

雅柏甦詠‧博伊哲努(2011)也認為多元文化教育和民族教育兩者理念不同,

前者著重在認識異文化並培養對異文化的理解、包容和欣賞的態度,後者則是以 達成民族復興為目的,試圖要重新掌握教育自主和文化詮釋的權利。周惠民(2011)

提出兩者在教育本質上有所差異,認為多元文化主義是國家面對少數族群時,透 過平等、尊重和理解等概念促使走向統一性,依此理念所發展的教育目標在於提 供一個機會均等的教育環境,讓每個人都能體會並欣賞社會的「多元」和「差異」

之美,而原住民族教育則是在法令的合理和合法性之下,追求對教育自主的權利,

兩者教育理念不同。

因此,本研究不以多元文化教育為理論基礎,而改以「文化回應教學」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理論作為論述的主軸,文化回應教學概念起源 於 1970 年代,是由多元文化教育發展出來的一種教學實踐取向,文化回應教學 主張教師應瞭解學生行為所顯示的文化意涵,避免用主流文化的標準評斷學生,

教師應以學生的母文化為中介,除了重視文化差異之外,更強調學習者的文化認 同,而教師的責任是為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設計課程與教材(引自何縕琪,2007:

55)。臺灣為一多元文化社會,配合社會變遷趨勢,教育方式和課程設計也將有 所調整,以因應未來時代趨勢,本文藉此理論探討個案學校實施融入式民族教育 課程的現況和困境,並提出建議,期望有利於民族教育課程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