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文獻回顧

第二節 文獻回顧

本節欲探討目前中西方既存書籍以及研究文獻中,已有哪些與本主題相關的 研究成果,進行摘要整理及分類,以期對茶文化觀光的相關領域更加熟悉與了解,

並希望能發現目前研究不足之處加以補強。在閱覽過相關文獻後,筆者統整與本 研究主題相關的文獻大致可分為三類:一為英國茶文化與歷史研究,二為與茶文 化旅遊相關的各領域研究,三為文化與觀光相關研究。

一、英國茶文化與歷史研究

茶作為一項食物以及文化,在食物研究上以及文化研究上都有相當豐富的著 作及資料,探討中外各地的茶歷史以及文化發展,其中關於英國茶歷史與文化的 部分也甚為豐富。早在十九世紀時期,倫敦圖書館便已有 Gideon Nye 的著作《茶 與茶貿易》14,首先講述茶在英國使用的概況,並評論茶在全英國消費需求增加 後,與他國進行茶貿易的互利以及遇到的阻礙,以及談論茶這項飲品在英國除了 有經濟上的效益之外,尚衍生出何種用途。另外,1839 年倫敦大學也出現了一 篇著作《茶與咖啡》15,作者 WM. Alcott 除了敘述茶的歷史,也針對茶在醫學上 所引起的爭論,討論茶是作為一種治病的藥(medicine)還是一種毒藥(poison),並 以理性、科學的方法做剖析,比較茶的支持派與反對派兩者的觀點論述。這兩本 著作皆直接地顯示出十九世紀及之前茶在英國的發展狀況,記載詳實具有重要參 考價值。

二十世紀之後的著作,則為較具規模性且全面性的統整。如本研究主要使用 的研究書籍之一即為學者 John Griffiths 所著的《茶:一個改變世界的飲料史》16, 全書分為十九章,以重要事件分類,將茶在英國的歷史從十五世紀剛傳入歐洲到 現今的大量資料進行詳細梳理,對於茶的資料在文學、植物學、歷史學、貿易學、

文化學等更領域上都有涉略,並附有照片解說,為完整性高的一部著作。並且,

由於其出版年代與現今十分相近,其書最後兩章《一分鐘百萬杯》、《非常英國的

14 Nye, G. JR. (1850). Tea: And The Tea Trade. New York: Geo. W. Wood.

15 Alcott, WM. A. (1839). Tea and Coffee. Boston: Goldsmiths.

16 Griffiths, J. (2011). Tea: A history of the drink that changed the world. London: Carlton Publishing Group.

6

飲料》17則可代表目前英國與茶最真實的發展情況,具有極高的參考性。Isobuchi Takeshi 的《紅茶瘋─從中國、英國到全世界》18也同樣對茶在英國的歷史做了較 全面的介紹;與英國學者 Griffiths 不同的是,日本學者 Takeshi 在亞洲歷史文化 方面著墨較多,如中國茶的種類、茶的起源、少數民族的茶文化、英國人在錫蘭、

斯里蘭卡地區種茶的歷史等等,而 Griffiths 則是對英國社會階級文化、茶戰爭、

殖民史等做了更多的著墨。因此,這兩本著作由於英國學者與日本學者對於歐洲

Musgrave 的這兩本著作則與 Standage 所分析的觀點相近,不同點僅在於一是以

「飲料」為主軸,一是以「植物」為主軸,然而對於「茶」方面的論調都是注重 於其從中國傳播到世界後,被賦予了權力與帝國主義的象徵,對世界所造成的改 變。

同樣是探討茶的權力關係的研究書籍眾多,部分是以單一主題走向做更詳盡 的研究整理。Iris Macfarlane 與 Alan Macfarlane 的《綠色黃金:茶葉的故事》23

17 章節原文為《A Million-plus Cups a Minute》以及《A Very British Drink》。

18 Isobuchi Takeshi,(2009)。紅茶瘋─從中國、英國到全世界。(譯者:三千)。台北:麥田,城 邦。

19 Standage, T. (2006). 歷史六瓶裝: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與可口可樂的文明史。(譯 者:吳平、葛文聰、滿海霞、鄭堅、楊惠君)。台北市:聯經。

20 Musgrave, T. & Musgrave, W. (2008)。植物帝國─七大經濟綠寶石與世界權力史。(譯者:董曉 黎)。台北:信實文化。

21 Musgrave, T. & Musgrave, W. (2006)。 改變世界的植物。(譯者:董曉黎)。台北:高談文化。

22 Standage, T. (2006), p.173.

23 Macfarlane, A. & Macfarlane, I.,(2005)。綠色黃金:茶葉的故事。(譯者:楊淑玲、沈桂鳳)。

台北:商周出版。

7

「殖民文化」為主題,詳述茶對於英國就有如「綠色的黃金」,因而到印度開墾 殖民地的研究。Macfarlane & Macfarlane 為英國茶葉殖民者的家屬,因而對印度 殖民地的情況有深入了解,詳細介紹茶在英國的狂熱、阿薩姆茶葉帝國、茶葉的 工業化、茶葉勞工生活等殖民歷史文化,甚至以親身經驗詳實記述殖民者與被殖 民者之間的關係。周重林與太俊林的《茶葉戰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24則以「戰 爭」為主軸,探討 1840 年與 1888 年英國與中國的茶葉戰爭發生緣由,詳細分析 中國與英國的貿易關係何以從「以茶制夷」演變為「鴉片戰爭」,闡述茶葉、白 銀與鴉片之間的中英對抗關係。Kenneth Pomeranz 和 Steve Topik 的著作《貿易 打造的世界》25以「全球貿易」為主題,探討世界上一些致癮性商品如茶、鴉片、

糖、咖啡、古柯等如何在貿易中改變世界的格局,以商品的社會屬性、社會力量 去瞭解掌握資源不代表掌握財富,談論英國如何使用貿易將一個沒有茶葉資源的 國家搖身一變成為茶葉貿易中心。

John Burnett 的《飲料的愉悅:現代英國的飲料社會史》26中,則以文化分析 的方式解讀歷史演進的過程,對於早期英國百姓對於茶的追求、工業革命陶瓷產 業的興盛、走私與降稅的關係、二戰茶葉需求等歷史,以文化建構、愛國主義等 論點去探討這些歷史事件發展的可能原因。以文化為主的研究書籍尚有如仁田大 八的《享喝英國紅茶》27,作者不以文化分析的方式,而是詳盡地記載英國茶文 化相關資料,從各歷史事件與人物的年代介紹,到品茶禮儀、泡茶方式、茶杯器 具、傳統茶點的介紹……等,詳述英國茶文化的細節,值得參考。土屋守的《紅 茶風景:走訪英國的紅茶生活》28則是以實地訪察的方式,紀錄現代英國生活的 茶文化,包括茶器、茶類、品牌,以及英國生活與茶的結合等。上述研究與書籍 為本研究主要使用的文獻資料,各文獻對茶文化的歷史性與文化性注重部分不同,

具有良好的互補作用,值得綜合參考與引用。

24周重林,太俊林,(2013)。茶葉戰爭:茶葉與天朝的興衰。台北市:遠流。

25 Pomeranz, K. & Topik, S., (2008)。貿易打造的世界。(譯者:黃中憲)。西安:陝西師範大學 出版社。

26 Burnett, J. (1999). Liquid Pleasures: Social History of Drinks in Modern Britain. London:

Routledge.

27仁田大八,(2000)。享喝英國紅茶。(譯者:林呈蓉)。台北市:角色文化。

28土屋守,(2000)。紅茶風景:走訪英國的紅茶生活。(譯者:羅爕)。台北市:麥田出版。

8

34 Jolliffe, L. (ed.) (2007). Tea and Tourism: Tourists, Tradi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Tourism and Cultural Change 11: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9

與體驗探究。其研究地區除了亞洲地區中國、台灣、印度的發展之外,尚包括了 英國、加拿大與肯亞等歐美非地區,較具國際性的探討,因此極具參考價值。另 外,美食觀光學者 Boniface 的《品嚐觀光:為飲食旅行》35著重於飲食文化對於 文化觀光的重要性,談論人類飲食自古至今從生活文化轉變為休閒活動的發展過 程,以及探討世界各地的美食觀光活動、資源、節慶、教育等,其中也討論了關 於英國茶文化的觀光發展現象。

三、文化與觀光研究

對於景點的發展,可從文化研究與觀光研究的各種觀點來加以探討:文化研 究方面如真實性、認同感、異質空間、物質流動性、主題化、文化詮釋、旅遊導 覽等觀點可用以研究觀光旅遊型態,因此筆者也參考一些文化研究文獻,探討歷 史文化如何被發展成為值得觀看的旅遊景點,以及導覽媒介如何建構景點達到文 化詮釋、重構文化與社會權力的效果。

John Urry 為重要的文化研究學者,從其《觀光客的凝視》36關於「凝視主體」

與「凝視對象」之間的社會權力關係中,可探討茶文化景點符碼的建立;Dean MacCannell 的《觀光客》37文中指出的「舞台真實性」值得用以探究茶觀光工廠 的展示方式;Michel Foucault 的《論其他空間》38可討論茶文化景點所形塑的異 質空間;Sharon MacDonald 的《難以面對的遺產》39則可用以論述英國在景點中 如何處理過去較負面的茶歷史,並以何種形式呈現在觀光客面前。

35 Boniface, P. (2003). Tasting Tourism: Travelling for Food and Drink. Hampshire: Ashgate Publishing.

36 Urry, J. (2011). Tourist Gaze 3.0.. London: Sage.

37 MacCannell, D. (1989). The Tourist.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38 Foucault, M. (1986). Of Other Spaces. Diacritics, 6.

39 MacDonald, S. (2011). Difficult Heritage: Negotiating the Nazi Past in Nuremberg and beyond.

London: Routledge.

10 今昔的轉變,並且 Heron 新博物館學(new museology)影響著展品詮釋的方式。林 崇宏的《博物館展示設計模式之探討》44中則指出科技與數位技術已進入博物館 展示形式的演變,探討數位多媒體的展示和互動式展示設計的模式。Rob Imrie 的《工業轉變與地方經濟分裂》45文中以英國瓷都 Stoke-on-Trent 為例,探討其 文化產業蕭條的因素;Bill Bramwell 和 Liz Rawding 的《工業城市旅遊行銷意象》

40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Negus, K.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41 Gay, P., Hall, S., Janes, L., Mackay, H., Negus, K. (1997), p.3.

42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43 Heron, P. (1991). Ecomuseums: A New Museology. Alberta Museums Review, 17(2).

44 林崇宏,(2003)。博物館展示設計模式之探討。東海學報,第 44 卷。

45 Imrie, R. (1991). Industrial Change and Local Economic Fragmentation: the Case of Stoke-on-Trent.

Geoforum: 22(4), p.433-453.

圖 1-1 文化迴路(The circuit of culture)

11

46則以英國五個舊工業城市 Birmingham、Bradford、Manchester、Sheffield 和 Stoke-on-Trent 為例,闡述地方旅遊意象形塑的重要性和方式;Alexander Otgaar 在《工業觀光發展一般事項》47當中則解釋產業發展工業觀光的理由以及其效益。

四、預期貢獻

綜合上述相關論文、期刊、書籍等研究,可看出現今對於茶文化旅遊研究的 部分仍多以亞洲地區為主,以歐美為主要研究地區的文獻頗為缺乏。尤其在英國 茶文化的相關文獻當中,對於文化、歷史層面的研究相當豐富,然而對於觀光旅 遊方面的研究則明顯不足。

因此,筆者以英國茶文化歷史景點發展為主題,到英國實地參訪與訪談現今 已發展的歷史景點,並輔以先前學者們所做的英國茶歷史、文化研究,期能在學 者們對於英國茶歷史與文化的研究之後,繼續深入瞭解現今英國將他們的茶歷史 文化轉變為何種觀光型態,補足一小部分茶文化旅遊在西方發展的新視野。

46 Bramwell, B. & L. Rawding (1996). Tourism Marketing Images of Industrial Citi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

47 Otgaar, A. (2012). Towards a common agend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4.

1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