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主要研究目的如下:第一、比較冷戰後菲律賓歷任總統對中、對美關係、南海政 策的轉折及原因。第二、探討南海爭端國家及美國的立場與角力過程,以及菲律 賓執政者南海政策的選擇與趨動因素。第三、分析菲律賓南海策略、發展趨勢與 困境。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菲律賓學者 Aileen S.P.Baviera 在「中、菲國內利益與外交政策對南海爭端 的影響」一文中指出,3在解釋菲、中南海爭端的要素中,最符合邏輯的答案是 主權糾紛及海洋資源爭奪,然而國內因素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趨動因素。菲、

中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實力差距鴻溝,菲人自認他們的國家既小又弱、過度仰賴國 際社會,和平是出自於菲國沒有能力威脅到其他國家,更別說要與中共對抗。以 菲人的觀點來看,菲國政府就像是小型的看門狗,不停地吠叫(bark)、而不會去 咬人(bite),因為她缺乏咬人的實力,所以只能咆哮示警。然而也只有像中共這 樣的大國,才具有話語權,講的話才會被國際社會聽到。以中共的觀點來看,菲 律賓因為有美國這樣一個超級大國盟友做為後臺,才不致於那樣的渺小與脆弱,

而菲律賓則是努力作出貢獻、扮演牽制中共的一顆棋子。在國際關係研究中,「認 知」產生的問題有時更甚於事實存在的問題,也無怪乎,菲、中兩國的信任關係 愈來愈薄弱。為什麼中共近幾年突然積極地主張、悍衛領土主權?揚棄了 20 年的

「睦鄰外交」政策。為什麼中共背棄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理念?為什麼中共 拒絕參與菲律賓提交國際海洋法法庭的南海爭端仲裁案?當然,中共也會質疑菲 律賓的行為和態度。為什麼菲律賓不與中共進行雙邊協商?為什麼不透過中共與 東協國家之間的「南海行為準則」解決?為什麼亞羅育總統與中共之間的「黃金

18。

3 Aileen S. P. Baviera,“Domestic Interests and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Implications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Philippine Studies: Historical and Ethnographic Viewpoints ,Vol.62, No.1,http://www.philippinestudies.net/ojs/index.php/ps/article/view/41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時代夥伴關係」,卻在艾奎諾三世接任之後對中採取「不友好」政策?是否在為 美國「重返亞洲」鋪路? Aileen S.P.Baviera 的看法是,答案並不完全在於地緣政 治或外交政策,而是在國內因素的交互影響,包括政治文化、國內利益集團、公 眾輿論或政權的合法性以及諸多因素影響,並將之歸類於「政治制度類型」、「民 族主義」以及「文化」等三大因素。前揭論點容在本文相關章節中敘明及探討。

菲律賓學者 Renato Cruz De Castro 以地緣外交的觀點來看,作為中國的近 鄰,菲律賓尚無法完全信任北京,而美國是大國中最不具威脅性的,也是能夠抗 衡崛起中國的平衡者與可靠盟友。4

菲律賓學者 Jay Batongbacal 認為,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並不涉及主權問 題,而是針對中共在有爭議的「西菲律賓海」島礁的活動是否符合聯合國國際海 洋法公約的規定。北京政府表明不參與和不承認國際仲裁,不過卻在 2014 年底 公開發布一個立場文件,這個行動本身對中共是一個風險。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 Cesar P. Garcia, Jr.表示,據中共在菲國經濟海域大規模 填海工程最新報告顯示,南海領土爭端已超越菲律賓所有國家安全問題,成為菲 國最大安全威脅。

菲律賓眾 議 員 Francisco Acedillo 表 示 , 中 國 大 陸 正 在 測 試 南 海 行 為 的 界 線,不 斷 向 菲 國 的 界 線 擠 壓,如 果 菲 方 不 施 力 回 頂,終 將 在 2 年 內 失 去 整 個 「 西 菲 律 賓 海 」( 南 海 )。

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洪在「南海爭端下中國與菲律賓關係前 景」專文中指出,在 1970 年代初期,菲律賓開始尋求與中國展開外交關係的可 能性,總統馬可仕更在 1975 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1980 年代後,由於南海爭 端與臺灣問題,中、菲關係發展並不順利。在總統羅慕斯執政期間(1992 年至 1998 年),中、菲關係更進一步惡化。2004 年總統亞羅育至中國進行國是訪問,雙方 關係明顯好轉,同年更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在經濟關係上的發展也顯現兩國自

4 Renato Cruz De Castro,“Balancing Gambits in Twenty-First Century Philippine Foreign Policy Gains and Possible Demise?”Southeast Asia Affairs (2011), p.2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外交關係正常化以來最友好的時期。然而,2010 年總統艾奎諾三世接任後,其 在對外關係上採取高度親美的立場,中、菲關係又再次降到最低點。5

大陸學者劉鋒在「南海開發與安全戰略」一書中指出,1982 年「聯合國海 洋法公約」的誕生是人類海洋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有史以來最全面的規範人類 海洋活動和解決海洋問題的根本大法。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聯合國海洋 法公約」卻是中國周邊海域有關島礁主權和海域管轄權爭端的催化劑。在世界上 的沿海國家之中,中國大陸是典型的海洋地理不利國家,這主要表現在幾個方 面:第一、有海無洋。中國有 1 萬 8 千公里長的大陸海岸線,主張管轄海域面積 卻只有 300 萬平方公里,如果按照可管轄的海域面積與陸地面積比來對照,世界 沿海國家平均數是 0.94,中國僅有 0.3。這其中還包括 120 萬平方公里的爭議海 域(主要在南海)。中國擁有如此漫長的海岸線,海域管轄區域卻相對甚小,與美 國、澳大利亞、印度這些有海有洋的國家相較,相形見絀。第二、有海無縱深。

中國號稱有 4 個海,但是北起渤海、黃海,經過東海、直至南海,跨越堪稱亞洲 最長的「海廊」,相對中國本土這隻「大母雞」,戰略回旋縱身實在太小。第三、

外海地緣破碎。與中國陸海相連以及隔海相望的國家眾多,加上黃海、東海、南 海均為半閉海的性質,注定了中國必然要出現主張管轄海域重疊的窘境,目前黃 海、東海都存在劃界爭端,更遑論南海,可謂是海洋邊界最為重疊交錯的地區之 一。6從上述的概念,有助於理解中國重視南海這條咽喉要道的戰略考量,以及 在與菲律賓、越南等南海爭端事件上「寸海不讓」的理由。

國內學者李文志在「美國競逐亞太價值版圖的戰略論述與攻防:知識與權力 動員的觀點」一文中直指,自從英國地緣政治學者 Halford J.Mackinder 於 1950 年提出「心臟地帶論」(Heartland)後,統合歐亞大陸這個「世界島」就成為陸權 國家競逐全球霸權的重要目標。對於繼承英國海洋霸權的美國而言,如何避免歐 亞大陸出現一個統合的歐亞勢力,尤其是反美的大陸霸權,就成為美國構思歐亞

5 趙洪,「南海爭端下中國與菲律賓關係前景」,全球政治評論,第 43 期(2013 年 7 月),頁 25。

6 劉鋒,南海開發與安全戰略(海口:學習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13 年),頁 24~3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大陸戰略的首要目標。再者,掌握歐亞大陸東翼戰略形勢的發展,尤其是掌控東 亞陸塊上最大國家-中國的政經發展,就成為美國亞太戰略的主要部署。李文志 更進一步論述,美國的重要戰略策士哈佛大學教授杭亭頓(Samuel P.Huntington) 於 1993 年提出「文明的衝突」(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彰顯美國智庫極為憂慮 美國及西方文明在冷戰後將面臨的挑戰,其中,又以中國為首的東亞儒家文明和 中東的回教激進主義,對於美國文明的衝擊最令人不安。時隔 20 年後的今日,

歷經 911 恐怖攻擊、伊斯蘭國(ISIS)血腥斬首事件以及中國崛起後的區域威脅,

杭亭頓的論點獲得印證,亦可詮譯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學理基礎。

學者孫國祥認為,東協 10 國並沒有支持其 4 個會員國(菲律賓、越南、馬來 西亞、汶萊)在南海的主權聲索,尤其在面對大陸崛起以及美國的「再平衡」,

東協對於南海的立場更趨複雜。

學者 Aron Friedberg 認為,東亞各國制衡中國崛起的策略,大致上都是選擇 與美國合作抗衡中國,而美國冷戰時期建立的同盟網絡沿用迄今,制衡中國的同 盟陣營包括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國,未來可能再加上印尼與越南。7就美國 的戰略觀點而言,這是因應蘇聯解體之後、中國填補權力真空並速迅崛起,美國 必須重返亞洲的基本架構。Denny Roy 則認為,東協國家在面對崛起的中國最普 遍的策略,是與美國一起低度制衡(low-intensity balancing)中國,同時與中國交往 並使其安心。東南亞仍和美國保有大量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防衛合作與軍事條 約,意味著美國仍是此區域最重要的行為者;另一方面,藉由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與交往,期望中國不會侵犯自身的自主性,以及不會挑戰東協的基本原則與規 範。8就菲律賓的外交手段而言,這是屬於一種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避險(hedging) 策略。

7 Aron Friedberg, A Contest for Supremacy: China ,America,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New York:Norton & Company 2011), pp.200~214.

8 Denny Roy,“Southeast Asia and China:Balancing or bandwagoning?”Contemparary Southeast Asia,Vol.27,No.2(2005),pp.305~3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