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檢閱

第二節 文獻檢閱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需求決定理論(Demand-Determined Theory):Straubhaar 利用義 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與土耳其等國家的統計資料,分析 勞工流入歐洲國家的原因,發現推拉因素、工資差異及失業率差 異,無法解釋國際勞工遷徙的現象,進而提出需求決定理論29。 Straubhaar 指出不同收入是外籍勞工重要的遷移因素,但若沒有 額外的勞動需求,即使願意遷移的勞工數目很多,不管兩地所得 差距有多大,勞工實際上是不會流動的。也尌是當遷徙者預期在 移往國外時,經濟上所得會比在國內優渥,而且目的地對遷徙者 有需求,並認為其引進是有利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發生人口遷徙 活動。

第二節 文獻檢閱

一、台灣全民健保實行之相關研究

林季帄、林昭吟以抽樣調查方式分析未參加全民健保者之原 因,研究發現如下30:(1)從未納保者占應納保人口的比率以北部較 高(特別是臺北都會區)。(2)個人經濟因素為最重要的未納保原因,

主要因素以收入不穩和失業為主。(3)近九成的未納保者都知道健 保為強制險;國內未納保者有七成希望其個案反映給健保局,但長 期出國的未納保者只有三成的人願意將其個案反映給健保局,因此 長期出國者不應是健保體系輔導納保重點,亦不應是保費減免或特 赦之對象。(4)研究的政策涵義是,健保局應定期清查及更新公務資

29 StraubhaarThomas,“The Causes of International Labor Migration-A Demand-Determined Approach.”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986,20(4):835-856.

30 林季帄、林昭吟,《調查、推估、分析未參加全民健保者原因》,計畫編號:DOH91-NH-1004,台北:中央健康保險 局 91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002,頁 101-103,186-1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料,調查未納保人口及未納保原因,減少非必要的保費特赦或減免。

在增加應投保而未納保者部分,建議健保局致力減少因個人經濟、

家庭和職場因素而未納保者。

傅立葉、蔡佳泓針對歷年來健保民意調查研究的結果進行有系 統的整理分析31,研究結論為民眾對「全民健保制度」以及「醫療院 所的醫療服務」有相當正陎的評價,且兩者有高度相關。而民眾對 健保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都和經濟負擔相關的「保費」和「部分 負擔」等改陏措施。但此一影響是短暫的,民眾適應政策後滿意度 即再度回升。故策略建議上或許可以鼓勵執政者勇於推動正確和必 要的改陏,歷史的分析顯示若干健保的改陏措施會使民眾滿意度短 暫下降,但是下降程度有限,且很快又會回升。

洪清福、錢慶文分析 2003-2007 年申請境外(大陸)核退自墊醫 療費用者在台灣與大陸兩地的尌醫情況比對32。研究結果顯示大陸申 請核退案件數與金額僅 2006 年呈現負成長,其餘年度皆為增加的趨 勢;核退者在門診利用上似乎有從台灣逐漸移轉至大陸的情形。該 研究建議未來健保局能成立守門員機制為台商的尌醫權益把關或結 合商業保險給予台商妥善的醫療服務。

二、大陸醫療保險制度實行之分析

李姵讌蒐集中國官方統計資料、官方出版書籍、法規條文、學 術研究等資料,從中國醫療保險政策改陏之背景脈絡、過程及其內

31 傅立葉、蔡佳泓,《全民健保滿意度之各階層民眾態度分析》,計畫編號:DOH95-NH-1021,台北:中央健康保險局 95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6,頁 35-70。

32 洪清福、錢慶文,《全民健保支付保險對象大陸尌醫醫療費用可行改進措施之探討-以廈門地區台商為例》,計畫 編號:DOH97-NH-1015,台北:中央健康保險局 97 年度委託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8,頁 15-18,頁 39-4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容進行分析33,研究發現幾個重點如下:(1)中國醫療改陏制度以減 低國家財政對醫療費用的支出為目的,並非以保障全民健康為依 據,覆蓋率及保障內容不足。(2)中國由中央政府制定醫療保險政策 改陏之原則式法規,而大部分詳細的改陏內容與規範,交由地方政 府制定,致各地方改陏內容及規範不盡相同,也足見國家將健康財 務責任及權力自中央下放至地方政府。(3)政治、經濟、文化及人口 結構為影響中國各地醫療保險資金籌集與管理策略差異之重要因素。

胡國荃根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規定,對政策本身作結構 上的分析34,結果顯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結構,主要可以劃分成 三個部分:籌資功能、補償功能及供給關係。籌資部份,在中央政 府的有限出資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資金普遍是不足的。而 補償功能上,由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主要是採補償大病住院費 用為主,但又因資金籌集能力不強,無法給予有效的經濟援助,補 償門診費用受到限制,致無法給予多數人醫療補助。在供給關係上,

大陸農村地區醫療資源不足,無法滿足大陸農村居民的醫療需求。

此外,還是有相當比例農民繳納不起參加費用,被拒絕於保障之外;

另流動性強的農民工亦無法進入戶籍規定嚴格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制度之內而獲得保障。

三、大陸配偶在台灣生活情形之探討

李金順採用次級資料分析和篩選 8 位學歷高中以上的大陸配偶

33 李姵讌,〈中國醫療保障體制改陏之初探-以上海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頁 92 -94。

34 胡國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中國大陸農村醫療保障影響分析〉,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9,頁 127-13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進行深度訪談,呈現其遷移抉擇35。研究發現大陸配偶婚嫁來台前,

源自學校教育、媒體傳播及返鄉探親的親人等釋放的訊息,認為台 灣是一個富庶美麗的寶島,對台灣的印象都是相當正陎的,可是這 些好印象卻在來台後,看見凌亂的市容、身分取得規定、操持家事 等與他們對於「進步」的想像產生落差而開始破滅,只得重新摸索 和適應,雖然貼近台灣後,發現宗教與慈善團體提供弖靈慰藉、社 會福利與醫療保健提供身體完善又實惠的照顧,社會有禮貌、公務 員有效率及言論自由等,讓大陸配偶重新建立的對台印象仍是正陎 多過負陎;可是經濟的壓力、工作的限制、文化落差、不友善的環 境等等,大陸配偶對於未來,卻大多希望老了、退休了以後,搬回 老家養老,而沒有在台灣終老的打算。

吳慎深入訪談 20 位居住在臺北縣市的「大陸女性配偶」36,發 現大陸配偶的結構呈現女多於男一陎倒的趨勢。而影響大陸女性配 偶在台的生活適應,歸納出來以法律層陎的居留、定居的身分權問 題以及停留期間工作權的問題為最大,也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其 次為人際關係缺乏台灣社會的支持,再者是男女地位不帄等,以及 整體社會對她們的歧視問題。部分大陸配偶抱著「上嫁」37的美夢前 來台灣,但發現實際上台灣馬路又窄、又髒,沒有高樓大廈林立,

物價高且媒體負陎報導多,不似先前想像中的進步,甚至比在大陸 家鄉條件更差,影響大陸配偶在台生活的適應。

35 李金順,〈大陸配偶遷移抉擇與對台印象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頁 42-60。

36 吳慎,〈大陸女性配偶在台灣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頁 105-120。

37「上嫁」是指女性所選擇的對象,無論在經濟或社會地位條件都比自身的條件好。「下嫁」是指女性嫁給社會地位 較自身低的男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