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住民與子女遭遇難題與因應策略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新住民與子女遭遇難題與因應策略

隨著新住民人數逐年增高與其子女在臺灣就學學生的比例越來越高,它們受 到社會關注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大,新住民在臺灣社會中是從不同生活環境「移 入」,他們在臺灣勢必會遭遇許多文化衝擊,為減少文化的衝擊政府實施許多措 施協助,如:學術界透過闡述研究,新住民與其子女在臺灣的發展,研究者依據

「新移民」、「新住民」、「新住民子女」、「外籍配偶」為關鍵字,搜尋相關 研究,茲將新住民的研究彙整探討。

壹、 新住民教育難題

研究分析文獻後,發現新住民來臺首先會遇到生活適應上的困難,而其中華 語能力的影響使他們在溝通上常出現障礙,導致適應時間拉長,而他們在媒體報 導的渲染下,備受國人歧視,讓他們的處境更為艱難;伴隨著孩子的出生,家庭 內教育也是一大困擾。依據表 2-2 將新住民遭遇難題分為「生活適應」、「華語能 力」、「社會負面評價」、「子女教養」四方面做討論,其說明如下:

一、生活適應

國家與國家間本身就有許多文化差異,新住民嫁入臺灣家庭後在文化風 俗、習慣、飲食習慣都有不同的挑戰。根據郭李宗文、齊君蕙(2005)的研

文化則乏善可陳。因此,新住民來臺初期,國人並未認可其母國文化具有學 習的價值,因此早期新住民嫁來臺灣後,便要捨棄以往學習的文化,而需重 新學習臺灣文化。鄭舒嫻、陳春蓓(2011)使用 U 型理論說明新住民女性文 化適應的歷程:1.蜜月期:尚未抵達臺灣對未來新生活抱有憧憬。2.風暴期,

舉例來說,因季節產生過敏、坐月子吃補品等習慣上的差異,使新住民女性 需要花更多精力習慣臺灣生活。3.紮根期:經由識字班、參與團體活動,可使 他們更有自信,認識更多相同背景的人可彼此交流幫助。4.萌芽期:新生兒出 生、社交圈的形成都會使新住民慢慢出現有抒發情感的空間。5.綻放期:經歷 總總不適應後,新住民也漸漸能以過來人身分幫助初嫁臺灣的女性。

新住民除了需要經歷一段陣痛期才能逐漸適應臺灣的飲食、氣候、語言 等問題,然而最讓他們不能適應的是國人對他們的態度,呂靜妮、李怡賢

(2009)研究指出新住民入嫁初期面對不同國家的文化衝擊雖對生活有所影 響,但影響最大是國人的「社會歧視」,國人對新住民存在著「買賣婚姻」

的印象,間接影響對他們產生不友善的態度,不尊重與歧視將造成他們最大 的困擾。因此若能營造多元友善的環境,相信信住民能更快適應臺灣社會。

若能對媒體、社會大眾多宣導多元文化,讓大眾對新住民女性有更正確的了 解,便能去除汙名化,使新住民能在更友善的環境居住。

二、華語能力

新住民女性大多來自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其原生國家家 庭經濟、文化與生活背景與臺灣家庭生活迥異。夏曉鵑(1997)提出新住民 女性因為無法運用原先具有的讀寫能力,且在社會中從事各項活動時因華語 能力將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更造成教育第二代的困擾(引自釋自淳、夏曉鵑:

2003)。吳錦惠與吳俊憲(2005)指出,新住民女性在跨國婚姻問題大多起 因於溝通不良、價值差異、婚姻觀不同,因而造成生活適應、親子教育……

等問題。黃沛文、唐淑芬(2007)研究相關文獻發現新住民因語言問題,衍 生出家庭關係與親師溝通問題。跨國婚姻中,語言溝通一直是最重要的課題,

新住民雖在原生國可能受過短期的中文訓練,然而卻常是在非常粗淺的階段

就嫁來臺灣,若夫家沒有一定的愛心與諒解,勢必會造成因語言溝通不良而 形成適應問題(林寶安等,2011)。

新住民在家庭中溝通必須要使用華語,對於不擅長的華語溝通勢必造成 對話與理解的隔閡,除了廣設識字班外,新住民的配偶若能有多一些關懷和 體貼則會有正面的幫助,因此學校端若有親職教育或是家訪時提供正向能 量,讓新住民家庭內成員都多些體諒,應會有所幫助。

三、社會負面評價

社會媒體大幅報導新住民「婚姻買賣」、「子女問題」,使得大眾對此 族群有著「新住民帶來許多社會問題」這樣以偏概全的印象,在這樣的情況,

高淑清(2005)指出社會大眾對新住民女性的負面觀念,間接產生對新住民 國小學童的偏差觀念與不友善的態度,加上新住民子女在學校中被同儕排 斥,因而造成自尊、人際關係與適應上的問題。

Lawrence(2006)發現,社會歧異觀念與不友善態度,將造成新住民子 女情緒障礙與自尊心低落,然而新住民在社會處境常有文化污名化、負面標 籤及政治宰制。

社會普遍對新住民評價低落,這樣的社會歧視、以及新住民本身華語能 力不足以及跨文化適應不良等因素都是新住民在臺灣生活的不利因素,而要 使臺灣社會多一些友善、包容,需要先從多元文化做起,夏曉鵑(2001)說 明之所以有汙名化的情形,除了媒體渲染之外,也導因於國人長久以來將異 文化等同於經濟力,於是有東南亞落後、西方文明之文化偏見。而這樣的觀 念使得國人並未真正了解新住民的文化,便以最簡便的方式將文化歸類,而 錯失養成開放國際觀的機會。

建立國人正確的多元文化觀念,學校端是責無旁貸,需肩負起宣導的責 任,火炬計畫中多元關懷列車等相關活動正是一條宣導的好管道,配合相關 活動,讓國人更了解此族群以減緩社會歧視,並讓新住民展現自己的母國文 化促進新住民子女的雙邊文化認同。

四、子女教養

研究者/篇目 遭遇問題 因應策略

貳、 新住民子女的教育難題

新住民子女除在校的學習表現、文化認同、人際關係是研究關注的重點。依 據表 2-3 所列文獻將新住民子女在教育方面的難題分為「學習發展」、「學習母親 原生文化」兩方面做討論,其說明如下:

一、新住民之子學習發展

吳瓊洳、黃靖茹(2010)發現關於新住民之子在相關研究上,結果都相 當分歧,有些認為語言與身心發展上確有缺陷,學業成就、學校生活適應方 面顯現出低落與不良的狀況,有些則認為在這三方面上新住民子女與漢人子 女並無差異;會有這樣的差異也許是取樣區域、樣本數等因素造成,也就是 說我們不能採取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將新住民問題化。也許新住民子女有一 部分在學習或生活適應上確有困難,然而不應以偏概全認為是此族群「普遍 弱勢」的問題。

吳瓊洳(2009)研究發現新住民子女很渴望自己成為「普通人」,當他 人用異樣眼光將他們標籤為「新住民子女」時,對其而言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他們也不太喜歡別人知道自己的母親是新住民女性。而這樣的心態也許與整 個社會對新住民的刻板印象有關,總是將新住民視為「普遍弱勢」。加上黃 沛文、唐淑芬(2007)研究也指出新住民子女之教育問題在於個別差異,而 非全面性之共同問題。這些研究都說明了新住民子女在學習上不見得全都是

「低落」,需要被「關注」的,而是應該在個別差異上做提攜。然而,這並 不是說所有新住民子女成就高低都是個人因素影響,文化在某一程度上,會 造成他們居於弱勢的危機中,而學校端要做的正式去除這樣的危機產生。

施奈良(2010)指出影響新住民子女的學校適應因素有:文化差異、家 庭狀況、父母社經地位,同儕關係、學習輔導機制。文化差異、社經地位低 可能造成文化資本不足,間接造成學習成效低落,因而導致自卑感產生,往 後的學習也因此出現比較大的落差,而學業成就與同儕接納度有關,若學業 成績較佳,會受到老師和同儕較多肯定與支持,顯得較有自信。而這樣的文

化資本不足其實是把新住民母親所帶來的文化視為無用的文化資本,在臺灣 社會中,目前擁有豐沛的東南亞國家文化在學校學習上是沒有太大的幫助。

張嘉育、黃政傑(2007)教育部統計資料指出新住民子女有可能有語言 發展遲緩,但並非整體身心發展遲緩,其遲緩情況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 善,事實上家庭乃影響學生適應的重要因素,新住民本生的生活適應困難亦 影響到跨國婚姻的下一代。

夏曉鵑(2003)表示新住民女性並非文盲,只是生存的國度改變使它原 有的語言無用武之地,而臺灣又缺乏多元文化的尊重,導致新住民女性不願 或不敢以母語和孩子互動,造成部分孩子有語言遲緩現象。政府應針對臺灣 缺乏多元文化的結構進行改善,若僅鎖定新住民子女做補強教育,亦有可能 造成標籤化而使他們與母親更加疏離。

這說明在臺灣因多元文化觀不足,只視臺灣主流文化為單一、重要的文 化,而新住民在家庭中無法展現她的母國文化,她們在臺灣學習的臺灣主流 文化的時間又相對的短,使得在家庭中,能帶給能子女有關華語文化的刺激 不足,不是因為新住民沒有能力帶給子女豐沛文化教育,而是那份豐沛的文 化臺灣僅是無用的資訊罷了。

Harker(2001)認為移民者本身因文化衝突而產生的心理調適問題位傳給 下一代,使得子女面對原生長國家和另一種文化有衝突時,會造成心理衝突 語不適應問題。Schwartz(1998)說明對於多元種族的小孩最重要的是協助其 發展正面的自我概念,他們需要的是了解多元種族的意涵,獲得文化的相關

Harker(2001)認為移民者本身因文化衝突而產生的心理調適問題位傳給 下一代,使得子女面對原生長國家和另一種文化有衝突時,會造成心理衝突 語不適應問題。Schwartz(1998)說明對於多元種族的小孩最重要的是協助其 發展正面的自我概念,他們需要的是了解多元種族的意涵,獲得文化的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