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與臺灣新住民及子女相關的多元文化概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與臺灣新住民及子女相關的多元文化概論

火炬計畫從新莊時期到全國推動時期,由 2007 至 2014,歷經 8 年,由地區性 計畫推展至全國,計畫子項皆有些為調整,但不變的是強調多元文化的精神,例 如:新莊時期計畫目標明列「積極提供生活扶助,跨越文化適應衝擊」,新北市

(原臺北縣)時期設有「文化適應面向」,全國時期更在計畫緣由中敘明「希望 培養民眾對國際多元文化之了解、尊重與國際文教交流之參與推動,同時,也為 建立社會和諧共榮、追求社會公平正義、增進多元文化理解並促進健康幸福家庭 的目標而努力,以營造繁榮公義的社會、建立永續幸福的家園,並與全球國際接 軌發展。」綜觀所有時期的計畫可知多元文化的觀念在執行此計畫佔有舉足輕重 的地位。

我國的多元文化教育並非在新住民來臺後才受到重視,其實早在 1987 年政治 解嚴後就受到民主化與本土化思潮的影響而開展。少數族群及弱勢團體不斷發聲 爭取更合理的對待,社會的進步也使傳統一元中心思考受到質疑,多元文化教育 也受到國內外許多因素的推波助瀾下逐漸興起。現今隨著新住民及其子女的人數 遞增,我們更應該了解多元文化的意涵及目標,更要關心這觀念是如何落實,只 有在國人普遍接納差異後,了解、尊重各地文化,才能有更和諧共存的社會。以 下就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基礎、教育的意義、目標、面向、課程設計模式觀看學者 如何闡述這項觀念,最後再與火炬計畫的內涵做對應。

壹、 多元文化教育理論基礎

多 元 文 化 教 育 係 源 自 於 美 國 1960 年 代 的 「 民 族 振 興 運 動 ( Ethnic RevivalizationMovement)」與「民權運動(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當時 非裔美國人要求社會尊重他們的權益,反對主流文化的霸權與宰制,消除各方面 的歧視,正視多元文化的實際,修訂教科書以反應國內不同的民族文化,解決少 數民族文化潰散、制度壓迫及機會不均等之問題(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14)

譚光鼎等(2014)等人,依Kincheloe& Steinberg,(1997)所提的五種類型,將多 元文化教育分為五大理論基礎,以下分述之:

一、保孚派的多元文化主義

保守派多元文化主義(conservative multiculturalism)基本上是一種新殖民 主義(neo-colonialism)的形式,也被稱作是單一文化論(monoculturalism)。

保守派認為窮人與非白人家庭的孩子之所以無法獲致高教育成就,原因是家 庭價值不彰、教養方式不當,故發展所謂的文化剝奪(cultural deprivation)論:

一個貧困的白人/非裔美國人/原住民美國兒童在學校表現失敗,都可以追溯到 其家庭背景與教養方式。而要改善此情形,只有努力「同化」弱勢族群的孩 童,讓他們融入主流文化,才是教育應該致力去做的重要任務(譚光鼎等,

2014)

套用在新住民子女上,也就是說學校要努力補救華語教學,從幼兒時期 致力於了解臺灣文化,只要能讓新住民子女「變得」和臺灣子女沒有兩樣便 能得到高成就。

二、自由主義的多元文化主義

自由主義的多元文化主義(liberal multiculturalism)的觀點認為每個人無 論其種族、性別、階級背景為何,只要努力,必能跟主流群體一樣有所成就。

也就是說人的才智不會因為種族、階級等差異而有不同,因此只要努力就能 有 好 表 現 。 這 樣 的 主 張 特 色 為 個 人 的 自 主 ( autonomy ) 與 自 決

(self-determination),強調每個人只要發揮自己原本的才能即可有好成就,

然而這樣的成就卻是以達成主流文化為宗旨,就像保守派一樣,仍是進行一 種同化的過程,而且會讓人將所有的問題都歸因於個人缺失與弱點,而忽視 了社會權力結構的問題(譚光鼎等,2014)。

也就是說新住民之子女與臺灣子女在同一環境生長,新住民子女只要發 揮自己的才能便能達成主流文化所認可的成就,若是成就有所高低僅是因為 個人能力有所差異,並非背後文化不力所導致。

三、複合論的多元文化主義

多元主義或複合論多元文化主義(pluralist multiculturalism)非常強調「差 異性」的存在,不再強調「共識」的單一價值,不主張同化,但有將種族與 性別等問題去脈絡化(decontextualization)之缺失,忽略歷史時期與社會情境 等時空因素,也未挑戰歐洲中心思想規範的普遍性。此論比起強調「同」,

更在意「差異性」,但若只是將差異物化(fetishized),擁抱且片面強調奇風 異俗的結果,就會將多元文化教育化約成「多樣化教育」(diversity education),

只是學習並知道有各式各樣的異文化表象存在,並無助於改變權力運作的現 況,反倒有將弱勢族群之「異文化」工具化, 而進一步欲捍衛既存權力結構 之嫌,不過他們主張學習各相異族群階層的知識與價值應是當今多元文化教 育的理論基礎(譚光鼎等,2014)。

在新住民其子女教育下,可強調他們母親原生文化與國人的不同,學習 各文化的特色,但要小心別只是廣泛的介紹他國文化,而不去與臺灣現行文 化做連結,以免陷於膚淺的文化呈現,或是強調差異後極端的固守,使之成 為「異文化」的工具。

四、左派本質論的多元文化主義

左派本質論多元文化主義(left-essentialist multiculturalism)認為有一種本 質不會隨著時空而改變,凌駕於歷史、社會背景及權力的影響。故左派本質 論秉持著此立場,在討論多元文化主義時,常忽略文化差異的歷史情境性,

也忽略「認同」本身所含的政治性( the historical situatedn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譚光鼎等,2014)。

若新住民及其子女跳出來只讚揚母國文化,且認定其他人應亦同,大力 宣揚原生國家文化,而罔顧原本臺灣既有的社會價值,就會形成兩者對立,

而每個族群皆以自己的文化為重,則各自為政無法兼容並蓄。

五、批派性的多元文化主義

批判的多元文化主義(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的理論基礎源自於 1920 年代德國社會研究所的法蘭克福學派之批判理論。批判理論衍生的教育論關 心著工作場所、學校、日常生活中,人類關係的型塑模式為何?這一切又是 如何被權力中心所宰制?根據 Giroux 的看法,此派的思想核心為「教學政治 化」,即教學要讓學習者能從結構性的分析觀點思索權力資源重新分配的問 題,學習的內涵之一就是要讓學習者能夠追求社會正義而努力,相較於複合 論多元文化論只強調文化多樣性,此派認為應更積極的要求觀點重建、知識 重構,其中更要把「差異」放在文化脈絡中了解,以免造成「將不熟悉者異 己化」(otherizing the unfamiliar)也就是因差異造成排他的過程,應要讓差 異確實造成差異,進而形成改造社會的動力(譚光鼎等,2014)。

也就是說秉持此派理論的教學者,會將社會結構的公平與不公平處,放 置在社會脈絡中,將差異置於歷史、社會、經濟與文化等情境因素之中來探 討,不化約成單一因素的影響。了解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緊接著差異被理 解過後,將這分理解化為實質力量成為社會轉變的力量。

學校教育中是以何理論基礎去呈現兩國之間的文化,這將體現在學生的多元 文化觀上。而在多元文化教育中不應是選擇同化或是異化彼此,而是應該在了解 後中性的闡述文化,讓學生知曉現行社會下的權力結構,能尊重彼此,甚至於改 變現況,讓臺灣更能實現社會正義?曾秀珠(2008)認為目前教育生態結構已有 巨大改變,學生族群對象多元化,除了閩南、客家、外省和原住民外,還有許多 新住民,包含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柬埔寨、日本、韓國等,

期望以多元文化觀養成互為主體觀念,因為「刻版印象、偏見與歧視」並不是自 然產生的,而是政治社會化過程產生的,為此,我們應該要實踐尊重族群與種族 差異的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讓新住民了解臺灣的同時,也讓臺灣家 庭多了解配偶原生母國的社會文化。學校教育應以複合論多元文化教育為出發,

讓學生放棄偏見,學習各族群間的知識與價值;若學生,能藉由社會現象知道這 些差異與刻板印象是政治社會化產生的,將現象放到文化脈絡中參透,進而將差

異轉化為改造社會行動力,便是符合批派性多元文化主義的真義─將了解化為行 動,而這也許才是最能改善現今社會的方式,也是火炬計畫在緣由中所提及希望 此計畫最後能展現的遠景:「營造繁榮公義的社會、建立永續幸福的家園」。

貳、 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

美國最早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學者之一─Banks(1993)認為,多元文化教育 至少需涵蓋三個層面:不僅是一種概念,也是一個教育改革過程,更是一個連續 不斷的發展過程。就概念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係指所有學生,無論其種族、性別、

社會階級或文化特質,都享有平等受教的機會。再來就教育改革運動而言,多元 文化教育包含對整個學校或教育環境的改革,不只限於課程改革,舉凡學校文化、

學校政策和結構、正式和潛在課程等因素,皆是多元文化教育企圖革新的範圍。

最後,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它所揭示的目標,諸如教育機 會均等、自由、社會公平正義、反種族歧視、反性別歧視等,都是民主國家不斷 為學生的平等受教權而持續努力改革的過程。

Nieto(1996)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學校整體改革的過程,但他更強調多元文 化教育就是挑戰種族主義及各種歧視的教育,學校應該要教導學生接受並肯定化 多樣性。若將 Nieto(2000)受多元文化教育過程以步驟式來呈現,多元文化教育

Nieto(1996)認為多元文化教育是學校整體改革的過程,但他更強調多元文 化教育就是挑戰種族主義及各種歧視的教育,學校應該要教導學生接受並肯定化 多樣性。若將 Nieto(2000)受多元文化教育過程以步驟式來呈現,多元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