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舊北投的地名空間分析

第三章 北投區地名分佈的區域特色

第二節 新舊北投的地名空間分析

舊北投,即是人們口中所說的「北投」。「新北投」名稱的出現,跟日本人 開發溫泉有關,且為了區別早先已經存在的北投,所以稱為「新北投」。在日治 時期,舊北投的住民多為漢人,新北投的住民幾乎都是日本人;新北投是繁華的 溫泉鄉,舊北投則提供新北投日常所需一切的行政與商業中心,兩者關係密不可 分。國民政府來台後,日本人離開,新舊北投的區域特色與日治時期相較起來,

沒那樣強烈。國民政府承襲日本人的模式經營新舊北投,新移民—外省籍人士也 紛紛加入此區,為此區注入新人潮。現今的舊北投,繁華仍在,仍是北投區的主 要行政與商業中心,區公所、北投菜市場皆在本區域。雖然承德路闢建讓原本到 台北必走的道路─中央南路,逐漸沒落也削弱了其舊有的繁榮光芒,但仍是在地 人的食衣住行育樂的供給中心。而現今的新北投,雖然溫泉旅館的數目不如日治 時期北投鐵路支線興建後那樣眾多,但仍是有濃郁的溫泉鄉氣息。

舊北投與新北投的劃分,主要以磺港溪為界線。磺港溪以北,稱為新北投;

磺港溪以南稱為舊北投。舊北投的範圍包含中央里、大同里、八仙里、中庸里、

長安里、清江里、奇岩里;新北投包含的範圍則為中心里、溫泉里、林泉里。以 下將先闡述各里地名釋義,再進而探討其空間分析。

壹、舊北投各里地名釋義 一、大同里地名釋義

(一) 孝坊、孝坊腳 Hàu-hng、Hàu-hng-kha

孝坊,指的即是周氏孝坊;孝坊腳,指的是孝坊下面的聚落。豐年路一段 的貞節牌坊即是這兩個地點的所在。

(二) 陳祖厝 Tân-ch-chhù

陳姓宗祠,位於北投國小左後方,大同街 14 號

(三)學仔內 h-á-lāi

指有學堂的聚落裡面,在陳祖厝旁,位於大同街 34 巷 19 號。

(四)戲台口 Hì-tâi-Kháu

指在戲院門口的聚落,舊名為文化戲院或舊戲院,位在大同街 70 號。

(五)舊火車頭 Kū-hé-chhia-thâu

指較早興建的火車站。即是現在北投捷運站的位置。

(六)番仔溝 Hoan-á-kau

指岸邊有番人聚落的溝渠,位於大業路517 巷。

(七)五坵仔頭 g-khu-á-thâu

十信前面,舊北投往新北投方向的區塊。

(八)社內後 Siā-lāi-āu

有一說為光明路農會後方,另一說為中央南路二段、豐年路及大同街三條 圍起來的地帶。

(九)頂店 Téng-tiàm

指街道上方的商舖,因為地勢較高,所以稱為「頂店」,在清代是繁榮的街 道。位於大同街靠近捷運站這一段,範圍在大同街、豐年路以東一帶。

(十) 下田寮 Ē-chhân-liâu

下方的田寮,昔日為農田,散居著幾戶農家,故名之。位於十信高中一帶。

(十一) 北投 Pak-tâu

平埔族社社名「北投社」,平埔族語「女巫」的意思。豐年里、大同里、長 安里一帶,皆稱為「北投」。

(十二)其他

五埒 G-loh、車頭口田 Chhia-thâu-kháu-chhân、社寮後 Siā-liâu-āu 等上述地 名,進行田野調查後,尚未能查證其現今地點。

二、中央里地名釋義

(一)下店、中街仔 Ē-tiàm、Tiong-koe-á

下店,指街道下方的商舖,地勢較低,且相對於頂店的稱呼,所以稱為「下 店」,與頂店相同,都是清代時期繁榮的街道。下店,又稱為「中街仔」,即現今 的中正街。

(二)店仔口 Tiàm-á-kháu

指在在商舖門口的聚落。大約在大同里、大同中央清江三里交界處。陳珍 生先生表示該地點位於中央南路五信後面裡二層樓高的房子(中央南路102 巷)。

(三)破竹圍仔、豬屠 Phòa-tek-ûi、Ti-t

指不完整的竹圍。又稱「豬屠」,現今為位於大興街的大豐停車場。

(四)舊北投 Kū-chhi-tiûⁿ

較早開發形成的北投。大部分的人都稱磺溪以南為舊北投。

(五)舊市場 Kū-chhī-tiûⁿ

從前的市場。在現今中央南路上「亞藝影音」店旁的巷子裡,在光明路72 巷附近。

(六)其他

「公田 Kong-chhân」此一地名,進行田野調查後,尚未能查證其現今地點。

三、長安里地名釋義

(一)赤牛稠 Chhiah-gû-tiâu

指飼養乳牛的欄舍,國民政府來台後稱為「七虎球場」。位於光明路131 巷巷底,第一銀行的後方。

(二)塩草園 Kiâm-chháu-hg 見中庸里。

(三)無錢間 Bô-chîⁿ-keng

意指免費的洗澡間。日治時期稱之為「無料浴場」,所謂「無料」即為免 費的意思。現為位於中央北路一段「北投國小」對面,「富邦銀行」旁的溫泉 公共浴室。

(四)農民訓練所 Lông-bîn-hùn-liān-s

訓練農民從事農業的地方。耆老認為此地點應為「農會倉庫」,即「北投 穀倉」。北投穀倉建於日治時期昭和13 年(1938 年),為貯存稻米公糧之處。

戰後,成立「北投農會」,除了原先功用外,也提供農民私人稻穀貯存與碾製 及信用貸款等業務。位於大同街一段153 號。根據陳國章先生表示:農民訓練 所有自己的所屬農地,此農地位於現今北投站西側一帶。

(五)北投 Pak-tâu

舊北投一帶的總稱。

(六)其他

「鳳梨園 Ō-lâi-hg」此一地名,進行田野調查後,尚未能查證其現今地點。

四、清江里地名釋義

(一)豬屠 Tu-tô、Tu-t

即屠豬場,位於大豐公園籃球場、停車場一帶。

(二)磺港 Hông-káng

指水中含有硫磺質的河,即磺港溪。當地人皆稱「磺港溪」為「磺港」。

(三)洪厝、啞巴巷 Āng-chhu、é-kháu-hāng

指洪姓的房屋,位於清江路91 巷,又叫「啞巴巷」,因為巷裡住了很多啞 巴。

(四)仁記內、公廳 Jîn-kì-lāi、Kong-thiaⁿ

「仁記內」指仁記裡面。「仁記」為開發北投陳姓其中一派的祖厝名。位 於民權街113 巷 121 號。「公廳」指的是同一姓氏族人的共有廳堂,因此「公 廳」位於「仁記內」。「公廳」此一名詞只有陳氏子孫自己才會使用。

(五)媽祖宮 Má-ch-keng

指奉祀媽祖的廟。即中央南路上的「慈祐宮」。

(六)大籬笆 Tōa-lî-pa

大的籬笆,舊時為防盜賊,因而會用籬笆把住家附近圈圍起來。慈祐宮附 近一帶都稱為「大籬笆」。

(七)菁仔宅 Chhiⁿ-á-thh

意指種植野青樹的宅院。位於清江路25 巷附近,仁記內的北邊,清江路 的北端處32。

(八)禮拜堂 Lé-pài-tg

基督教堂,位於中央南路一段77 號。

(九)舊北投 Kū-pak-tâu 見長安里。

(十)牛路巷 gû-hāng

牛車行走的道路其中一小段。為清江路113 巷。

(十一)苧仔園(竹仔園) Tek-á-hg

種植竹子的田地。大約在大豐公園旁與大興街交叉的一塊三角地。

(十二)五崁仔 G-khám-á

意指五間商舖的意思。位於中央南路一段25 巷裡,北投菜市場翡翠綠水 果店對面的五間矮房子,至今仍存在,是一些麵攤小吃店。

(十三)信號腳 Sìn-hō-kha

意思為信號燈的下面。即指原淡水線鐵路信號燈下面的聚落。位於中央南 路一段225 巷捷運涵洞處附近。

(十四) 瓦厝內 Hiā-chhù-lāi

指有瓦厝的聚落裡面。屬於陳姓人家,後壁份33。位於清江路南端與三合 街交叉處,大約在三合街420 號附近。

(十五)店仔口 Tiàm-á-kháu

32 林萬傳,〈北投區地名沿革〉,台北文獻直字(75),p.59

33根據陳氏族譜而知(陳珍生先生提供):北投陳氏五大份分別為大長份、相公份、宅裡份、后 普份、后壁份。五大份現今仍居住在在舊北投內:大長份在菁仔宅一帶,相公份在新市街、大同 街祖厝一帶,宅裡份在學仔內一帶,后壁份在仁記內、瓦厝內附近。

意指商舖的門口。即在商舖門口的聚落。位於中正街與中央南路一段交叉 口處。此地為清代和日治初期,北投區農產品及魚肉交易中心,直到大正8 年

(1919)市場遷移至中正街後,交易市集也隨著遷移。

五、八仙里地名釋義

(一)水梘頭 Chúi-kéng-thâu

意指水梘的前端。「水梘」即是「通水槽」的意思。位於承德路七段401 巷北投憲兵隊旁。

(二)梘仔埔(溝)Kéng-á-p (kau)

意指有有水梘的平地及溝渠。皆位於水梘頭的附近,承德路七段401 巷的前段。

(三)四坵仔、五坵仔 Sì-khu-a、G-khu-á

四塊田地及五塊田地的意思。農禪寺一帶稱為「四坵仔」;農禪寺對面,

即洲美快速道路另一邊,稱為「五坵仔」34。

(四)塭兮 Ùn-e

泛指關渡、八仙平原。即是關渡、八仙平原一帶。

(五)塭田 Ùn-chhân

在感潮低濕地的水田稱為「塭田」。大度路兩旁的田皆是塭田。

(六)磺港 Hông-káng 見清江里。

(七)下土壟間、土地公埔、牛稠埔 Ē-th-lâng-keng、Th-tī-kong-po、gû-tiâu-p

下土壟間,意指下方的碾米廠;土地公埔,有福德祠的平地。牛稠埔,

指有牛舍的平地。此三個地名所表示的範圍大致相同,即中央南路上的土

34根據蔡老先生表示,四坵仔、五坵仔旁各有兩個菱角埤,埤旁有各有用草堆積起來的小小的埔,

小孩子常常在上面玩耍。小時候他們還會在磺溪裡面洗澡,水溫還暖暖的很舒服。

地公廟(福慶宮)一帶附近皆稱之。

(九)塩草園 Kiâm-chháu-hg

指栽種藺草的旱田。藺草種植的範圍極廣,從清江里慈祐宮前的廣場、

現今捷運兩側、中央南路一帶到農禪寺這一大片,以前皆種植塩草,都是 塩草園。

(十)橫路溝、頂橫路溝、下橫路溝 Hoâiⁿ-l-kau、Téng-hoâiⁿ-l-kau、Ē-hoâiⁿ-l-kau 橫路溝,意指沿著橫路分布的溝渠。即現在的中央北路二段257 巷,

也就是貴水二溪,現已做好提防,兩側皆能行駛車輛35。以橫路溝為界線,

東邊靠近中央南路這一端的稱為「頂橫路溝」;橫路溝西邊,往關渡方向一 帶的,稱為「下橫路溝」。

(十一)芋田 -chhân

種植芋頭的水田。靠近橫路溝,在中八仙這邊,近來才有,以前沒有。

(十二)黃厝 g-chhù

黃姓的房屋。在捷運奇岩站旁的文武廟附近一帶。

(十三)鄭厝 Tīⁿ-chhù

鄭姓的房屋。位於承德路七段401 巷 331 弄裡。

(十四)楊厝 iûⁿ-chhù

楊姓的房屋。承德路七段401 巷轉彎處,接近中八仙,目前仍保有三 合院的建築。

(十五)渡船頭 T-tsûn-thâu

意思為渡船的埠頭。位於承德路七段401 巷 331 弄裡。

(十六)其他

「埔仔 P-á」此一地名,進行田野調查後,尚未能查證其現今地點。

35按照陳國章〈台北市地名辭典〉裡的解釋,橫路為今日的大度路。但研究者訪問當地耆老,耆 老們皆指認橫路溝為目前中央北路二段257 巷的溝渠。

六、奇岩里地名釋義

(一)石頭山 Chih-thâu-soaⁿ

又名「打石山」、「唭里岸山」,現在稱為「唭里岸山」。

(二)竹仔林 Tek-á-nâ

意指竹子成林的地方。磺港溪兩旁以前皆長滿竹子,故稱為「竹仔林」。

意指竹子成林的地方。磺港溪兩旁以前皆長滿竹子,故稱為「竹仔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