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北投區介紹

北投區為台北市的第二大區,區內共有 42 個里別,其中台北市人口最多的 里別—關渡里,也在本區中。北投區每個里別區域都有其特色,交織成為北投區

特有的文化。說到唭里岸地區,知名的唭里岸石就會在腦海中浮現,捷運唭里岸 站名也隨之出現。說到石牌地區,免不了就會想到靜靜佇立在石牌捷運站前的番 界碑,它訴說著原住民與漢人拓墾的經過,現今的石牌地區則因榮總的設立及住 宅林立而繁榮。舊北投地區,最早居住著原住民,漢人入墾之後,發展成為北投 區的行政商業中心,至今仍是如此。新北投地區最早因溫泉蒸氣被視為神秘的禁 地,直到日本人來台才讓新北投的溫泉大放異彩,溫泉旅館林立,同時發展出特 有的溫泉文化,新北投地區也成為日本人的主要活動區域¡。現在溫泉旅館數量 雖已不如往昔,但溫泉文化仍是新北投的主要特色。嗄嘮別地區,最早是番人的 居住地,歷經日治時期發展陶瓷業,使北投曾因為陶器「大屯燒」而聞名,今日 則有貴子坑休閒區為代表。提到頂北投,就會聯想到大屯採硫,早在清康熙時期,

郁永河即來到此地並開採硫磺,而現今這裡則是陽明山桶柑的盛產地。至於最北 的竹子湖地區,農作物隨著時間不斷地更易,從最早期日人引進的蓬萊米種植,

到高山蔬菜的栽培,今日轉型為採海芋的觀光聖地。本節將北投區分兩部分介 紹:一為地理環境部分,另一部份為歷史沿革介紹。

一、地理環境

北投區位處台北市最北端,東以磺溪、南以基隆河與士林區為界,西與台 北縣淡水鎮相連,北以大屯山、七星山與台北縣三芝鄉、金山鄉為鄰,面積約 570000 平方公里,是台北市十二區中第二大的區。地形方面,山地約佔總面積的 60%,平原約佔 40%,由基隆河與支流沖積而成。地形高度由東北向西南緩降,

因此山地多在東北、北方,平原多位於西南、南方(圖 1-1)。水文方面,境內主 要河川有磺溪、磺港溪、水磨坑溪及貴子坑溪,這些溪流亦順著地勢高低,由地 勢較高的東北、北方流往地勢低的西南、南方,在關渡平原先後匯入基隆河與淡 水河,出關渡,於台灣淡水注入台灣海峽1

1 陳惠滿,北投聚落景觀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觀點之探討,1996,p.9

圖 1-1 北投區地形圖

資料來源:轉引自陳惠滿,《北投聚落景觀變遷的研究—人文生態觀點之探討》

二、歷史沿革

十六世紀歐亞航運開通,西班牙人、荷蘭人紛紛行船至台灣。而北投區也 從荷蘭時代開始,即有紀錄出現。以下歷史沿革介紹著重於北投區行政沿革發 展,首先從荷蘭時代開始。

1.荷蘭、明鄭時期

根據戶口表可看出:最早居住於北投區的原住民部落有:內北投社

(Kipatauw)、唭里岸社(Kirragenan)、嗄嘮別社2(Parecuchu)。安倍明義在《臺 灣地名研究》中亦指出此三社的位置,皆是在今北投區內。迄今這三個地名仍然 存在著,內北投社即今日的北投,當地人稱為「舊北投」3。唭里岸社為現今立 農里、東華里、永和里、永明里、尊賢里、立賢里、吉利里、吉慶里等八個里4

「唭里岸」的原義,有研究者認為它似由 Irigan 冠上凱達格蘭族的接頭語 Ki 音 譯成,因昔日臺北盆地曾為一灣形大湖,狀似菲律賓西北部之一海灣 Bahia Irigan,西班牙將其移用的可能性也有(陳國章 1992:52-53)。嗄嘮別社為今日 的關渡里、一德里、稻香里、桃源里、豐年里、文化里、智仁里一帶。「嗄嘮別」

此一地名,如今仍被廣泛地應用。西元 1661 年,鄭成功驅逐了統治臺灣 38 年的 荷蘭人。之後,開始郡縣的設置。當時的稱全臺為東都,設承天府,下置二縣,

北為天興縣,南為萬年縣。北投區所屬即為天興縣。及至永曆 16 年(1662),鄭 成功死,子鄭經繼承,改縣為州,北投區仍在天興州的管轄下。

2.清代時期

2 嗄嘮別社人原來居住在淡水鎮八里鄉挖子尾附近,社名小八里坌社,後來被荷蘭人追逐到關渡 山麓。

3根據筆者之實察,新、舊北投係以磺溪為界,磺溪以南稱為舊北投,以北稱為新北投

4 42 里請見圖 1-2。

康熙 22 年(1683),清廷佔有台灣。隔年台灣設省,並置一府三縣。府為台 灣府,縣為台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台灣北部隸屬諸羅縣,北投區也包含在內。

此時期除一些原住民部落之外,尚無行政單位之設置。康熙 36 年(1697),郁永 河探查北投,根據《裨海紀遊》所述:「又數日,各社土官悉至,曰八里分、麻 少翁、內北頭、外北頭………麻裡折口等二十三社,皆淡水總社統之,其土官有 正副頭目之分。飲以燒酒,食以糖丸,又各給布丈餘,皆忻然去。」文中所提「內 北頭社」即為今日的北投。十八世紀初年,即康熙末年至乾隆中葉,因「渡台三 禁」政策時解禁時實行,漢人陸續藉由偷渡或合法的方式進入台灣拓墾。北投區 的漢人也在此時期進入北投區拓墾。

3.日治時期

因甲午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明治 28 年(1895),日本開始 50 年統治臺 灣的時間。日本人執政台灣初期,地方制度改革頻繁,大正九年(1920)以前,

實行廳,支廳,區、堡、里、澳制,此時北投區隸屬於芝蘭二堡,底下有六庄:

北投庄、唭哩岸庄、石牌庄、嗄嘮別庄、頂北投庄、竹仔湖庄。大正九年後,改 行州、郡、街庄制,此時北投區隸屬於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庄。昭和 16 年(1941),

升格為北投街,直到至戰後北投街的行政區域未再改變。

4.民國時期

國民政府起初大致沿襲日本總督府的行政體制,日治時期的街、庄制,相 當於民國時期的縣市、鄉鎮。原本在日治時期屬於臺北州七星郡的北投街,民國 35 年隸屬於台北縣七星區的北投鎮。民國 36 年,因七星區併入淡水區,因此北 投區隸屬臺北縣淡水區北投鎮。民國 38 年,國民政府設置草山管理局,管轄士 林、北投二鎮,因此此時隸屬於草山管理局下的北投鎮。民國 39 年,草山管理 局改為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遂隸屬陽明山管理局下的北投鎮。民國 57 年,北 投鎮併入臺北市,改稱臺北市陽明山管理局北投區。民國 63 年,廢陽明山管理

局,由臺北市政府直轄迄今5。民國 79 年,區里行政區域調整,將原本隸屬於士 林區的洲美里併入本區。區里行政區域的劃分,主要是根據日治時期的六大庄而 來,即便之後因為人口增加,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從原來的里別中,劃分出新的 里別,但其大概的劃分區域仍是以日治時期的六大庄為衍生6。目前北投區共有 42 個里(見圖 1-2),其演變過程見附錄一。

5 以上整理自《臺北市志 卷一 沿革志封域篇》p.185-p.187

6 各里名稱演變詳見附錄一

資料來源:轉繪自內政部,臺北市北投區行政區域圖,2007

圖 1- 2 北投區行政里別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