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賽斯書》的本體論、宇宙論與人性論

第三章 《成唯識論》與《賽斯書》的形上學

第二節 《賽斯書》的本體論、宇宙論與人性論

壹、 本體論 

科學和宗教兩者都在談一個客觀地被創造的宇宙。科學認為宇宙是以某種能 量的最初爆炸開始(「大爆炸」論)163,物質以某種不可解釋的方式形成了,意識 由那本來是死的物質中顯露出來。虔誠的人們相信一個神存在於一較大的實相次 元,衪創造了宇宙,而他自身卻在其外,許多人跟隨上面那兩種信仰的其中一種,

但《賽斯書》並不認為有一個靜態的神創造了宇宙。

一、一切萬有 

賽斯認為「以你們的說法他並不是人,雖然他經過人的階段;此處佛教的迷 思(myth),最接近真相。但他不是一個個人,卻是一個能量完形。」164即有一個 心靈金字塔的存在,它是由互相關連的、永遠在擴展的意識所構成。它的能量是 在所有的宇宙、系統和場之內、之後,能在同時而瞬間地創造宇宙和個人。這個 絕對的、永在擴展的、瞬時的心靈完形,能經常把自己分解又再重建。賽斯稱此

       

163 英國科學家斯蒂芬.霍金提出的「宇宙大爆炸論」認為:宇宙的形成是假設宇宙在發生大爆 炸以前,是一個絕對「奇點」,體積為零,所以內部溫度無限熱,能量無限大。當此奇點失去絕 對均衡後,產生了大爆炸。自爆炸後,幅射熱的溫度隨著爆炸後,宇宙體積的膨脹而降低。大爆 炸後的一秒鐘,溫度降低到約 100 億度,這大約是太陽中心溫度的一仟倍,亦即氫彈爆炸時,達 到的溫度。此時宇宙中主要產生了「光子」、「電子」和「中微子」及它們的反粒子,還有一些質 子和中子。隨著宇宙因爆炸後向四方繼續膨脹,溫度持續下降,電子與反電子在碰撞中的產生率 就落在湮滅率之下。因此電子因湮滅結果,宇宙就剩下很少的電子。然而因大部份的電子和反電 子相互湮滅,進而產生更多的光子。然而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並沒有相互湮滅掉,因為這些粒子和 他們自己以及其他粒子的作用關係非常微弱,所以直到今日他們應該仍然存在。如果我們能觀測 到它們,就會為非常熱的早期宇宙階段的圖像,提供一個很好的檢驗。史蒂芬.霍金著,許明賢、

吳忠超譯:《時間簡史》(台北:藝文印書館,2002 年),頁 105-107。

164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靈界的訊息》﹙台北:方智,1994 年﹚,頁 275。

  83 

神聖的心理完形(gestalt)165為「一切萬有」或「原始能量完形」 (Primary Energy Gestalts)。

你必須悟到純粹能量有這種改變「模式形成」(pattern forming)的傾向,以 致它總是以表象出現。它變成心靈的「偽裝」(camouflage)。心靈可以形 成微粒,但不論微粒存在與否,它仍是它自己。以最基本的方式來說,能 量是不可被分割的,這在你們的辭彙裡幾乎不可理解。能量不可能有「部 分」,因為它不是個存有(entity),不像個餡餅可以被切割或分開。不過,

為了討論的目的,我們必須說,以你們的方式來說,每個最小的部分——

純能量的每個最小單位——在其內包含著可形成它自己所有可能的變種 之推動力。因此,純能量的最小單位,在你們而言沒有重量,在其內包含 質量,在其本質內會保持創造所有各種形式的物質之傾向,及創造所有可 能的宇宙之原動力,以那種說法,我們無法思考能量,除非把與「神」或

「一切萬有」的本質有關的問題帶到最前線,因為這些術語是同義的。166

「一切萬有」這個辭,可被用來指稱包括所有那些可能的神明所有示現。任何事 實都無法忠實地描畫出「一切萬有」的屬性。這樣一種實相的本質只能透過「內 在感官」來直接感覺,或在一個較弱的溝通裡,則可以透過靈感或直覺來感受祂。

這種實相之不可思議的複雜性無法以語言來詮釋。即只有靠學著去感覺、感受或 直覺地感知我們自己經驗的深度,我們才能對「一切萬有」的本質略見一斑。因 此一切萬有是指整體心靈能量,而每一個人則是個別的能量,包含在一切萬有之 內。

       

165 心理完形(gestalt):是指一個存在,其實相不能以「存在」(being)這個字來定義,因為它即所有 存在由之而出的那個來源。那個存在存在於一個心理的次元,一個廣闊的現在,在其中所有過去、

現在或未來的一切東西全都保持在它密切的注意裡,在一個神聖的範疇裡安立不動——這範疇是 在這樣一個燦爛的貫注裡,以致最偉大和最低下的、最大和最小的,都同等的在一個多重眷愛的 不變焦點裡。珍.羅伯茲(Jane Robers)著,王季慶譯:《夢、進化與價值完成》(台北:方智,1996 年),頁 55。

166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心靈的本質》﹙台北:方智,1997 年﹚,頁 192。

  84  (Oversoul)167,像是一個靈團似的。這個靈團由許多的靈魂組合在一起,存在於無 形界中。我們每個個別的靈魂為了具體的體驗物質性生活,才採用肉身,來到物 質世界,所以,可以算是個分靈。不過,這些分靈並沒有與超靈分離,仍是密切 相連的。168因此《賽斯書》本體論的觀點是我們每一個存有都在一切萬有之內,

而一切萬有是無限的。即個人與一切萬有的關係是「統一中的分離」,隱含著既 是「一」,也是「多」的思維。所以賽斯書的本體論是「即一即多」169

根據 Hanegraaff170認為新時代運動的一項觀念重點是整體論,而其中有兩種 是最重要的:一、是將世界的一切化為一個終極來源的顯現,即「萬物實則為一」; 二、是認為「萬物相關連」。前者接近於一元論(Monism)與泛神論171的宇宙觀。

       

167 每個「自己」在「超靈」之內有它自己的靈魂,而「超靈」本身是為存有的多重次元的結構 一部份。超靈:為注入於所有生靈之內的靈性,其結果是一個理想的天性之完美體現。這是在 十九世紀裡愛默生和其他人的超越派哲學(transcendentalist philosophy)的觀念。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個人實相的本質(上)》﹙台北:方智,1995 年﹚,頁 269-270。

168 王季慶著:《賽斯讓你成為命運的創造者》﹙台北:方智,1999 年﹚,頁 25。

(Pantheism)」的假設。以上引自游蒙勝:《新時代運動:個體化潮流下的反身性靈性實踐》,(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年),頁 74。

170 Hanegraaff,Wouter.1984.New Age Religion and Western Culture:Esotericism in the Mirror of Secular Thought. Alban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119。

171 泛神論與一元論(Monism),懷德海的看法是:泛神論者的概念,是用猶太式概念的辭彙來描述 一個實體,但是,實際的世界是這個終極個體全部事實裡的一個階段。實際的世界若脫離上帝來 設想是不真實的;它的唯一的實在(reality)就是上帝的實在性。實際的世界具有一部份描述上帝是 什麼的實在,但在它本身之內,它僅僅是“表象"(appearance)的某種相互關係,是上帝存有(being) 的一個階段。這是一元論(monism)學說的極致之說。

  85 

所以賽斯書的本體論是一元論與泛神論。

二、意識單位「CUs」(units of consciousness)172

CUs 是意識的基本單位,也是物質的建材。它是有活力的、覺察的、帶電的 能量,即所有其他種類意識之源頭,而它的活動之種類是無窮無盡的。它與其他 的同類合在一起,因而形成意識單位群。以「粒子」或「波」的方式運作,當 CUs 以粒子運作時,它們在時空中構建了一個連續性。它們採取了特殊的特徵,

藉由建立明確的界限而確立自己的身分。當 CUs 以波狀運作,它們在它們自己 的自覺四周並不建立界限,能同時在所有的地方和所有的時間。它們移動得比光 還快,它們慢下來以形成物質。

(一)、「CUs」的特性:

CUs 不是具體的。它包含著擴張、發展及組織等的無限特性。

(二)、CUs 的本質:

在物質宇宙及其他的宇宙,每件東西之後那賦予生命的力量。這些 CUs 的 確可以同時出現在幾個地方,而沒有經過空間。它可以同時在所有地方。它們不 會被認出來,因為它們永遠以別的東西的樣子出現。

(三)、CUs 的作用:

1.作為經驗之主導,2.建立有效的界限,在其內,所選擇的那種行為會繼續。

三、心理活動  

你的環境是由你的思想、情緒、信念所化成的具體圖片。173……你這個實質上活        

172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未知的實相(賽斯書卷一)》﹙台北:方智,1994 年﹚,

頁 69-94。

173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個人實相的本質(上)》﹙台北:方智,1995 年﹚,頁 62。

  86 

著的身體,它的活動和狀況,是透過意識心的信念來指揮的。你的念頭,或是 你的思想,並不存在於虛幻中,好像沒有實質的幻像或幻影,它們全都有著一 電磁性的實相。它們影響你的身體並且自動的會被你的神經系統所轉化,變成 你血肉中的東西,或你體驗的東西。174

我們通常會把身體看作是有體積,由骨頭、血肉組成的「東西」。殊不知它們也 有我們看不見的聲、光和電磁性質的「各種結構」。所以《賽斯書》認為環境、

身體都是由每一個人的信念所造成的。信念使人產生某種思想,思想使人產生某 種情緒,思想與情緒由內而外地造成了人的身體狀況、人生經驗、個人實相。人 的信念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活動,而這些心理活動都有電磁性實相的東西和內在的 聲音。

(一)、注意力:專心致志在什麼上面,就得到什麼 。

(二)、感受:有一種「電磁性的實相」(electromagnetic reality),它向外流出,

影響了大氣本身。它們因吸引力的作用而聚集在一起,為某一些「事件」與「情 況」造勢,最後「結合」成了實質的物體或是在「時間」中的事件。175

(三)、信念(beliefs):是對這個世界的真相所抱持的一種強烈的概念。它因為 概念的強度,發出強烈的輻射。信念是關於人實相的本質的一種想法,而這種想 法是經過想像與情緒所強化了的。176

(四)、概念(ideas):是一種有電磁性實相的東西,會引發情緒。概念並非靜 止不動的,情緒與想像左右了它們的方向,或加強、或否定它們。限制性的概念 自動的就會令我們去接受那些類似的觀念。177

(五)、思想:擁有一種電磁性的實相,它們還有一種內在聲音的價值。內在 聲音就是自己頭腦裡思想的聲音。思想是「雛形的形象」,能量的收集者,它們        

174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個人實相的本質(上)》,頁 184。

175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個人實相的本質(上)》,頁 44。

176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個人實相的本質(上)》,頁 87,91,156。

177 珍.羅伯茲(Jane Roberts)著,王季慶譯:《個人實相的本質(上)》,頁 87,125,91。

  87 

建構起自己的「胚胎」似的形式,直到它終於具體的被轉譯出來為止。它們是活

建構起自己的「胚胎」似的形式,直到它終於具體的被轉譯出來為止。它們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