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智慧型行動裝置的定義及特性

根據維基百科對智慧型行動裝置的定義:智慧型行動裝置也被稱為行動裝置

(英語:Mobile device)、流動裝置、手持裝置(handheld device)、移動終端等,

大多數為口袋大小攜帶方便使用的計算裝置,通常有一個小的顯示螢幕,觸控輸 入或是小型的鍵盤。因為可以透過它隨時隨地快速有效率存取獲得各式各樣資 訊,這一類智慧型行動裝置很快速的流行使用。和一般手提筆記型電腦和智慧型 手機之類的移動計算裝置一起,目前這類型相關的智慧型行動裝置最具代表性為 平板電腦及智慧型手機。

一、平板電腦(Tablet PC)

平板電腦是一種小型的、存取快速方便攜帶的個人電腦,以觸控式螢幕作為 基本的輸入裝置。它擁有的觸控式螢幕(也稱為數位板技術)允許使用者透過觸 控筆或數字筆來進行操作使用而不是傳統的鍵盤和滑鼠。多數的平板電腦更支援 手指操作,使用手指觸控、書寫、縮放畫面與圖案。平板電腦是近年來興起且流 行的科技產品,裝置大小介於筆記型電腦與智慧型手機之間,是一種小型、輕便、

易於攜帶電子產品,平板電腦是以觸控式螢幕、虛擬鍵盤為基本輸入裝置,在早 期 PDA 時代就已經出現平板電腦的概念,PDA 所使用的是觸控筆控制螢幕的縮放 及軟體等相關功能的開啟與關閉,沒有鍵盤類型的功能成為往後平板電腦設計的 架構。第一台商業用途的平板電腦是 1989 年 9 月由 GRiD Systems 設計出的 MS-DOS 作業系統為基礎,這是一台極具有商業價值與實用基礎的新產品,且超 薄機身裝置與新穎充滿科技的外觀是當時科技產業的一大突破與革新,雖然機器 本身仍有許多急需待改善之問題,但也奠定平板電腦發展的根基。

平板電腦在二十世紀初大多應用於醫療工程、輕重工業及專業人員市場,並 不普及於廣大的一般消費者市場,即便新科技的發展影響了電腦使用方式的新概 念,卻也無法短時間立即改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2002 年 Microsoft 開始推廣平板

電腦系列,並且與 Acer、HP 等 PC 電腦大廠合作,使得平板電腦在外觀設計與效 能都比過去更加進步,但由於價格過於昂貴、虛擬鍵盤觸控速度不佳、電池續航 力仍不足、無線網路不普及等等的因素,平板電腦仍未被市場所完全接受。但近 年來,體積小、重量輕、操作容易的小筆電曾在筆記型電腦市場掀起一陣風潮,

而 iPad 的出現改變平板的價值與定位,不僅提供了另一項解決方案給使用者,更 帶給了平板電腦嶄新的機會。

智慧型平板電腦的發展開始於 2010 年,由 Apple 公司發表了第一代 iPad 產 品,到 2012 年 10 月 23 日已經推出到第四代 iPad。 iPad 一推出時即掀起平板電 腦的風潮,全球市佔率即高達五成以上。2012 年第二季 iPad 全球市佔率已達 68%,2012 年第三季 iPad 全球市佔率則為 50.4%。相較於 iOS,以 Android 作 業系統為核心的平板電腦更出現百家爭鳴的狀況,在產品功能、外觀、價位等有 了更多的巿場選擇,市場研究機構 Strategy Analytics 發表 2014 年第一季全球平 板市場報告,出貨量達到 5,760 萬台,與 2013 同期的 4,830 萬台相比,成長 19%。

分析各作業系統所佔的比例:Android 平板佔 65.8%,大幅領先第二名 iPad 的 28.4%,Windows 平板則有 5.8% 的市佔率。然相較於 Apple 的 iPad 而言,仍 然有很大的差距。

自 2010 年 4 月,Apple 發表旗下第一台平板電腦 iPad,及相關電腦科技廠商 相繼推出各式各樣新穎的平板電腦後,再加上整體市佔率在市場上穩定後,平板 電腦的相關產品所提供的新穎操作方式在行動裝置引領風潮,擁有許多忠實顧 客。成功使得平板電腦導向電子產品的主流,同時將平板電腦功能與服務定調,

省電、續航力佳、軟體應用程式市場成熟、操作模式簡易、攜帶便利等等的有利 因素,銷量已經追上筆記型電腦,從 PC 到筆記型電腦再到平板電腦,體積由大變 小、由複轉簡,可以從以上發展趨勢發現使用者對於電子產品的需求逐漸導向行 動裝置,包含智慧型手機的熱銷,平板電腦的出現確實讓電腦市場產生極大的創 新與變革。

自平板電腦推出以來,改變眾多消費者使用數位媒體的習性,然而平板電腦 的定位並非取代筆記型電腦,而是想讓平板電腦成為一個新的數位媒體平台,讓 它可以成為一個媒體瀏覽器、音樂播放器、電子閱讀器、程式應用程式等等。在 往後無線網路不斷提升發展的潮流中,輕巧方便操作容易的行動裝置將成為主流 的媒體載具之一。

二、智慧型手機

智慧型手機又稱作為 Smart phone,智慧型手機的前身可以說是由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演化而來的,早期 PDA 為單純的行動助理祕書,

之後加上通話功能與網際網路後,使得智慧型手機在近幾年來更加的普及。

然而,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通訊研究中心研究經理徐玉學在 2010 年「探索智 慧型手機技術及市場脈動研討會」上指出,以硬體規格和功能的方式來定義現在 的智慧型手機,顯然已經太過於狹隘與低估智慧型手機的功能價值。他建議智慧 型手機應該跳脫產品硬體規格的侷限或商務功能定位,而回歸到「手機可以很 smart」的概念上思考,也就是說,「手機除了原本的語音通訊功能之外,還應具備 有開放式的作業系統,以及足夠的運算處理能力,讓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其應用 程式軟體,能多樣化的擴充,甚至無限的功能」。

美國消費性電子協會(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首席經濟學家杜布 拉瓦克(Shawn Dubravac)說:「我們正進入後智慧型手機時代。」他認為,現在使 用智慧型手機的時間,有 65%是從事健康、娛樂、資訊搜尋或其他「非通訊活動」

之用途。因此對於消費使用者來說,通話再也不是手機主要的功能。

根據資策會 FIND 於 2015 年 8 月調查顯示,台灣地區使用智慧型手機 12 歲(含) 以上民眾已高達 1,604 萬人,智慧型手機使用度台灣居亞州地區首位。隨著行動 裝置的多樣功能普及與 4G 網速的提升,智慧型行手機的使用已蔚為風潮。

根據維基百科對智慧型手機的定義: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指具有獨立 的行動作業系統,可透過安裝應用軟體、遊戲等程式來擴充手機功能,運算能力 及功能均優於傳統功能型手機的一種手機。

最初的智慧型手機功能並不多且較為陽春型,後來的智慧型手機增加了可多 功能包含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基本型「傻瓜式」數位相機和閃光燈(手電筒)、微 型攝影機和 GPS 導航、NFC、重力感應水平儀等功能,使其成為了一種功能多樣 化的裝置。很多智慧型手機還擁有高解析度觸控式螢幕和網頁瀏覽器,從而可以 顯示標準網頁以及行動最佳化網頁。通過 Wi-Fi 和行動寛頻,智慧型手機還能實作 高速資料存取,雲端存取等。近年來,行動應用程式市場及行動商務、手機遊戲 產業、社交即時通訊網路已高速發展。

「智慧型手機」這個說法主要是針對「功能型手機」而來的,對於那些運算 能力及功能比傳統功能手機更強的手機的集合性稱謂。業界人士認為,智慧型手 機能夠顯示與個人電腦所顯示出來相同的正常網頁,而且智慧型手機能顯示手機 版的網頁,它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以及良好及多功能的使用者介面,它擁有很強 的應用擴展性、能快速方便隨意地安裝和刪除應用程式;智慧型手機擁有較大高 畫質觸控螢幕,能隨時使用鍵盤來進行觸摸、手寫、進行多功能任務操作,並且 擁有強大的多媒體、信件、上網功能、各種行動應用程式的運作及運用,能完全 替代像 MP3、MP4 和 PDA 這樣的傳統攜帶式裝置;智慧型手機能替代個人電腦處 理辦公事務和其他事務,它能隨時隨地與網路保持連接,並且能與電腦、筆記型 電腦等其它裝置同步資料。

智慧型手機的新定義使得智慧型手機與傳統功能型手機能完全區分開來界 定,不再是之前的模糊關係。同樣,早期的蘋果 iOS 系統與微軟 Windows Phone 系統不支援智慧型手機應有的多任務處理,是否為智慧型手機系統有許多爭議。

但隨後蘋果發布的 iOS 4 支援多任務處理;而微軟也發布的 Windows Phone 7.5 支 援多任務處理,至此兩者都能認定為智慧型手機系統。

智慧型手機之基本功能即必須具備語音通訊與數據通之功能,為語音及數據 通訊功能整合內最之單一成品(黃顯閔,2004)。以消費者的觀點指出,在通訊產 業技術的功能演進與消費者的多元需求下,所發展出的一種便利、多功能且具有 即時性的整合設備為智慧型手機(楊銀濤,2009)。智慧型手機裝置定義具備以下 功能:1.具備開放式的作業系統平台。2.可提供語音通訊、上網、音樂、影片、

照相、電子地圖、個人行動商務系統以及行動娛樂中心等功能的整合。3.具備第 三者軟體(如 :行動商城、資訊中心等)個人化需求擴展服務(葉怡亨,2011)。依 照目前市面上的智慧型手機功能來看,除了手機通話基本功能外,同時涵蓋無線 網路 Wi-Fi、4G 行動上網功能、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照相功能等,智慧型手 機有如一台掌上型電腦(謝昊哲,2012)。

智慧型手機提供的作業系統具有高度應用延展性,其可完全取代像是 MP3、 MP4 或是 PDA 等硬體設備,加上高解析度的觸控式螢幕,並可隨時與網路、電腦連結 進行同步資料更新,具備這些系統功能之手機才可被稱為是智慧型手機(江佳益,

2012)。本研究綜合上述各學者對智慧型手機提出的定義整理至表 2-1 :

2012)。本研究綜合上述各學者對智慧型手機提出的定義整理至表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