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智能障礙學生之學習特質與語言輔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智能障礙學生之學習特質與語言輔導

依據美國AAMR協會於2002年定義「智能障礙係指個體在心智功能及適應行 為上有顯著的障礙,表現在概念上、社交上及適應技能方面,智能障礙發生在十 八歲之前」(鈕文英,2003)。而依教育部所頒布「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 定辦法」(教育部,2013) 第三條對智能障礙者的定義為「指個人之智能發展較 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智能障礙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於智能上的缺陷及限制而導致學習困難。本節從了解智能 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語言學習特質,進而描述英語功能性詞彙對智能障礙學生 的重要性、英語教學法之探討,最後,提出智能障礙學生之英語教學原則。

一、智能障礙學生的學習特質

智能障礙學生在學習上可歸納出以下五大特徵:

(一)注意力缺陷:

智能障礙兒童因受到注意力缺陷的影響,因而對刺激的關鍵因素未能迅速知 覺,而對瑣碎的刺激會不由自主多加以注意,也由於不能同時注意多種線索因而 要用更多的時間去找尋相關線索,以致於造成學習效果欠佳(許天威、徐享良、

張勝成,2000)。智能障礙者在注意力方面的缺陷,通常有以下三種情形(林美和,

1992):

1.辨認刺激有困難

由於智能障礙學生在刺激的辨認上有困難,因此他們須花更長的時間來辨認 與注意環境中有意義的刺激,以從事正確的反應。

2.注意力無法持久

智能障礙學生容易受無關或外來的因素所干擾,因此常會被環境中的其他無 關線索所吸引,而無法在學習材料上專注太久。

3.注意廣度較小

智能障礙學生比同年齡的兒童注意廣度較狹隘,因此影響其在短暫時間內迅 速覺察刺激的速率。

(二)記憶力缺陷

智能障礙者在長期記憶力方面和一般兒童沒太大差異,但依據實驗結果顯 示,智能不足者的短期記憶特別差(Ellis, 1963)。而雖然長期注意力較無困難,

但仍須經常複習、應用已經學過的知識或技巧,以免忘記(何華國,1992)。造 成智能障礙者記憶困難的原因被歸納成兩方面:一為中樞神經功能的缺陷;另一 為策略使用受限。這些困難導致智能障礙兒童需仰賴他人的協助來獲得記憶的聯 結(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2000)。

(三)組織能力差

智能障礙者不擅於自行組織學習材料,導致他們所學的材料常雜亂堆積於大 腦中,而不易保留和記憶。由於智能障礙兒童缺乏統整能力,無法有效組織所學 習的材料,留住訊息保存的能力亦較一般人薄弱,因此教師必須指導智能障礙者 以有組織,有計畫的策略來處理所有的訊息材料(洪榮照、張昇鵬,1998;陳榮 華,1995;Westling, & Fox, 2000)。

(四)對學習動機低落

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 在歷程。由於教師對智能障礙者的學業期待水準常常超過他們的能力所及,或是

教師所提供給他們的學習材料往往不是他們所能接受,以致於智能障礙者比一般 人有更多的學習失敗經驗。失敗預期的心理導致增加仰求外助的心理,降低自身 目標或抱負水準,而影響其學習動機和意願,同時造成智能障礙者常於學習、工 作時,未經思考即向別人求助或求取指示,依賴他人的幫助,當受到拒絕或責罵 將使之更加退縮(王文科,1998;何華國,1999;林惠芬,2006;蔡文標,2000)。

(五)學習遷移有困難

類化或遷移能力指的是,能夠將先前所獲得知識應用於新的情境或是問題解 決能力上,亦即智能障礙者較無法舉一反三(林惠芬,2004),智能障礙者較不 會利用已學得之經驗來解決相關的新問題或適應新環境,亦就是「不知變通」(何 華國,1992)。學習類化及遷移上的困難,常使智能障礙孩幼童難以將所學的應 用至實際生活中(Kirk, Gallagher, & Anastasiow, 1997)。

二、智能障礙學生的語言學習特質

智能障礙學生在語言方面的發展,一般來說較普通孩子來得遲緩,語言方面 的問題也比較多,對學生往後的學習影響很大(許銘秀,2001)。而林寶貴、黃玉 枝與張正芬(1992)的調查發現,在國內啟智學校、啟智班智能障礙學生伴隨語 言障礙的出現率達 90.7%,口語表達異常的出現率達 70.4%。由上可見智能障礙學 生伴隨語言障礙的出現率頗高。陳玫穎(1993)的文獻發現,智能障礙學生在語 言能力發展普遍遲滯的主要原因,乃在於所習得之字彙和語彙貧乏所致。也因為 受到智力發展遲滯的關係,對於複雜的語言學習過程受到相當多的限制,而且在 音韻、語意、語法或語用上都有明顯發展遲緩的現象(林寶貴、錡寶香,2000)。

以下整理出智能障礙學生的語文特質,以便瞭解他們在語言學習方面的困難:

(一)聽覺理解能力弱

智能障礙學生無論在聽音辨識或是理解口語詞句的表現上,都較一般學生表 現來的弱。Roberts、Mirrett 與 Burchinal(2001)的研究就指出,智能障礙學生聽覺

理解能力的發展速率約一般同齡學生的一半而已。Semmel、Barritt 與 Bennett (1970)比較住在教養機構及社區中的輕度智能障礙學生的研究結果中,也發現其聽 覺理解能力普遍低於普通的學生。

(二)語音障礙

智能障礙學生在說話方面可能發生構音障礙、聲音異常、語暢異常的問題。

構音障礙是指構音器官在構音過程中發聲錯誤或困難,致使語音有省略、替代、

添加、歪曲或含糊不清等現象(林寶貴,2002)。例如:有些學生會把「飛機」

說成「ㄟㄧ」、「糖果」說成「ㄉㄤ ㄍㄡ」。聲音異常是指說話的聲音(音質、

音調、音量、共鳴)有異於常人的特徵,比如說,有些孩子說話時聲音沙啞、像 是在嘶吼般、或過度大聲說話的情形。而語暢異常,是指說話的節律有明顯且不 自主的重複、延長、中斷、首語難發或急促不清等現象。例如在說話時,口齒不 清產生「口吃」現象而引發同儕譏笑,即是因為語暢異常引起(莊勝發,2000)。

(三)語意障礙

語意障礙是指無法理解說話者的涵意或詞不達意。智障學生在語意的發展方 面不但遲緩且缺乏抽象概念,詞彙數雖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但仍相當貧乏,

使用的字彙量較普通學生少(莊妙芬,1997)。黃志雄(2002)引用 Riper 與 Gape

(1984)的研究發現智能障礙學生的詞彙量遠低於一般學生,輕度智能障礙學生 詞彙不多,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通常只能使用簡單表達需求或形容具體事物的詞 彙,至於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則常在有需求時,才以手勢或肢體動作來表達,幾乎 可說是沒有詞彙。詞彙發展上較常見的特徵有:(1)說話幼稚,常使用娃娃語;

(2)常只是單字、片語,不會連結成句子;(3)很少使用形容詞、助詞、連接 詞;(4)常有複述的現象(蔡阿鶴,1989);曾怡惇(1992)研究台北市國小啟 智班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與普通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結果發現:中度智能障礙學生 比普通學生的詞彙數少、詞彙變化少、措詞能力弱,其詞彙量雖和普通學生一樣 會隨著年齡成長而呈現遞增的趨勢,但是增加的速率不如一般學生。

(四)語法障礙

語法乃指掌控、規範句子結構的規則系統(鈕文英,2003)。若與相同心理 年齡組的學生比較,智能障礙學童所表達的句子較短、句子較簡單,變化也少,

很少使用結構複雜的句子,如主詞的靈活變化、關係子句的運用等,這些顯示了 智能障礙學生在語法規則的學習及歸納能力較弱。而他們的語法問題也包括句子 中常有贅加詞彙、代名詞的使用與理解有困難、對否定句、被動句的理解較差等 問題(曾怡惇,1992;Bernstein & Tiegerman-Farber, 2002)。

(五)語用障礙

語用(pragmatics)是在合適的情境中使用語言表達的行為(例如:探求、提 問、表示感謝),以達成溝通功能。智能障礙者與一般人一樣,語用最早出現的 形式是用動作以表達基本的意圖,如引人注意、要求物品、尋求協助、要求活動 等(莊妙芬,1996)。但智能障礙學生由於受到認知發展遲緩、社會年齡發展遲 緩、類化能力等能力不足影響,在面對社交情境時,容易發生說話不合溝通的情 境、措詞不當、或使用不恰當語彙回應情境現象,以致發生答非所問的困境(莊 勝發,2000)。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則有話題維持困難、常常離題、不當的非口 語溝通方式的問題,如:觸摸,運用語言的功能也偏向要求協助、活動、實物等 工具性功能,而較少主動問候或表達意見等社會性功能(鈕文英,2003)。

(六)閱讀能力的侷限

閱讀一項複雜的過程,需要多種能力的配合,例如視覺理解、注意力、記憶 力、抽象思考、邏輯推演等能力一起運作,而智能障礙學生因認知功能的缺陷,

致使注意、記憶、理解、推理、類化等能力發展受到限制,因此在閱讀能力方面 大多落後一般學生(王瓊珠,2004)。智能障礙學生在閱讀時,由於不容易將文 本各部分訊息有系統地加以組織與連結,因而常常會面臨無法理解的窘境,以至 於影響其學習表現(廖悅伶、林惠芬,2013)。林寶貴(1992)指出輕度智能障 礙學生最高僅能具有約國小五年級的閱讀能力,也能在未來成年生活中運用這些

能力。而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閱讀能力則較難超過國小一年級的程度,但他們 仍可以成功的學會辨認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用來保護自己的單字片語,也能辨識 社區中常見的符號或標誌。

綜合上述,智能障礙學生在語言溝通的表現有聽音辨識或是理解口語詞句的 困難、構音障礙和語暢異常的問題、無法理解說話者的涵意、難以掌控句子結構

綜合上述,智能障礙學生在語言溝通的表現有聽音辨識或是理解口語詞句的 困難、構音障礙和語暢異常的問題、無法理解說話者的涵意、難以掌控句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