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有關駐臺記者的先前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期穩定的人際關係,由此很難通過個人來獲得穩定可靠的新聞線索。所以記者們 在工作中可能會偏好採用那些主動送上門的資訊津貼。本文的問題之一就是探究 駐臺記者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資訊津貼,包括它們的形式、來源、數量、

主題等等。由此對記者們接收到的資訊津貼的樣貌有較為系統的瞭解。

二、大陸駐臺記者如何處理「資訊津貼」?

本研究將資訊津貼視為一種可用的新聞資源,但記者對資訊絕非照單全收。

使用哪些,捨棄哪些,記者們往往會有自己的一套判斷體系。這其中即包括最基 本的新聞價值取徑,也包括資訊津貼本身具備的一些特徵,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受 到與消息來源關係遠近的影響。本文在瞭解資訊津貼的基本樣貌後,將對影響記 者使用資訊津貼的因素進行解讀和分析。

綜上,研究大陸駐臺記者之資訊津貼,有助於進一步瞭解這一群體以及其工 作的真實面向。本文也期待能為兩岸更順暢的交流互動提供一些的參考意見。

第四節、有關駐臺記者的先前研究

隨著兩岸各領域交流的逐步深入,兩岸互派記者駐點,把在地新聞第一時間 傳達到對岸,有效地促進了彼此的瞭解。以福建《海峽導報》為例,這份市民報 主要面向福建廈門一帶的閩南語族群,由於地理因素以及文化因素,對臺灣的新 聞有著較為強烈的好奇心。報紙每天都以五個版面以上的分量報導臺灣新聞,稱 得上是大陸報導臺灣事務比例最大的一份報紙。根據報社一位資深記者介紹:

在沒有駐臺記者之前,很多時候要「翻牆」5來看臺灣媒體的報導。

可是這樣一來得到的資訊太過碎片化。再加上臺灣的媒體政治傾向過

5 網路語言,指透過各類可行的網路技術突破網路審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於明顯,往往同一件事情在不同媒體中會有截然不同的呈現。想要及時、

系統、客觀地瞭解臺灣的時政,真不容易。2009 年我們獲准派遣駐臺 記者,這種情況才得到徹底改善。我們的讀者也有了更新鮮真實的閱讀 內容。(記者 M)

這位記者描述了派遣駐臺記者前後,該報關於臺灣事務報導的變化。原本只 能透過翻牆來獲得延宕、碎片化、政治化的資訊,駐臺後,就能獲得更及時、系 統的資訊,從而能讓關心臺灣事務的閱聽人獲得更高質量的新聞資訊。由此可見,

駐臺記者在兩岸訊息交流中的作用不容小覷,對這一群體的研究具有現實價值。

早在 1990 年,潘家慶等學者從意識形態、詞彙用語層面概括性地介紹了兩 岸記者交流的若干理論。本文總結了前人的文獻,將相關研究劃分為不同的途徑:

如圖一所示,若研究重點集中於新聞傳播體制層面,從歷史、文化、政治的 框架出發,屬於鉅觀途徑;若研究重點在於記者的工作或者生存狀態,關心其與 情境中其他因素(如同行、消息來源等)的互動,屬於中觀途徑6;若研究重點集 中於記者產製的結果,如各種形態的文本,則屬於微觀途徑。

在制度、模式層面,學者多檢討兩岸現階段媒體互派制度限制,以及為未來

6 關於「微觀、中觀、鉅觀」的分層方法,參考自郭文平(2004)〈我們即是我們和誰連結?社會文化觀 點的超連結文本研究主題建構與研究方法的挑戰〉《傳播研究與實踐》,4(1): 45-65.

(本研究自行繪製)

微觀——新聞文本

中觀——情境互動

鉅觀——新聞制度 圖 1:大陸駐台記者的研究途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互設常駐機構做政策上的宣導。韋奇宏(2003)從政治學「新制度論」的角度,

探討了自 1979 年以來的兩岸新聞採訪交流活動,歸納了主導兩岸新聞交流的三 個因素:兩岸關係、政治結構的民主化因素以及媒體競爭市場,探尋三個因素下,

政府與媒體間「管制」和「開放」的制度性關係。祝仲康(2009)以東森電視臺 為例,總結了臺灣電視公司與大陸電視臺目前存在的新聞交流模式:付費之商業 機制模式、免付費之非商業機制模式與溢出模式。王英(2008)觀察了民進黨執 政後臺灣媒體形態的變化,比較臺灣兩政黨兩岸傳播政策,試圖找尋兩岸民眾認 知差異的節點,建構兩岸非政治性傳播交流空間。

在文本層面,王毓莉(2005)以新華社和人民日報作為研究對象,對中國大 陸駐臺記者的新聞稿件進行內容分析。研究發現,人情趣味性的新聞居多,消息 來源多樣化,但深入分析發現中國大陸媒體擅長用事實陳述塑造臺灣負面形象,

不同屬性的媒體報導在主題和新聞調性上都有較大差異。張裕亮(2006)依據框 架理論,分析了《人民日報》在駐點前後的 1400 餘則報導,歸納出不同時期媒 體採用的不同的報導框架。如前期主要採用「一個中國」、「反獨促統」、「吸引臺 資」等,臺灣開放大陸記者駐點後,則逐漸傾向於將「傳達輿情」作為主要報導 框架,同時「島內亂象」框架下的新聞數量也顯著增多。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宏觀的制度以及微觀的文本上。而對中觀途徑以「記者 與情境因素互動」的研究少之又少,也是未來亟需填充的領域。這其中,記者與 消息來源的互動行為處於新聞產製過程的核心階段,其上承社會文化脈絡,反應 制度框架;下達媒體報導文本本身,溝通閱聽群體,發揮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另 一方面,新聞報導是特定時代的產物,脫離不了體制限制。從短期看來,媒體制 度與新聞報導的文本都屬於靜態對象,而中觀層面——記者在情境中的行為,包 括與消息來源等的互動——則是最具動態的媒體環節,能夠綜合反應媒介生態。

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取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