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0

(二)、駐臺記者對於公關資源的審視

因為政策限制,駐臺媒體能派遣的記者人數有限。平均一家媒體在全臺的報 導人員不超過三位。而隨著兩岸交流的普及,大陸民眾對於涉臺新聞的關注度也 逐步提升。因此每位駐臺記者所肩負的報導任務之重,可想而知。在採編人員有 限、報導時間有限、新聞資源無限、民眾需求無限的情況下,記者對需要不斷提 高自己的新聞產製效率。而根據本文對於記者處理資訊津貼中對三個因素的把握,

可以發現,記者有可能因為便利性增加對某一則資訊的喜好。

「當局者迷」,一旦記者被公關資源中所蘊含的便利屬性所誘惑,就可能不 知不覺吞下消息來源所餵食的內容,使新聞報導向有利於消息來源的方向傾斜。

本研究並非批判記者對於公關資源的便利性的利用,事實上,合理利用這種 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報導成本,提高駐臺工作效率和品質。不過,本文列舉了資 訊津貼的四項便利屬性,描述了不同便利屬性發揮效用的情境。由此可以給駐臺 記者以警示,降低記者被資訊津貼的便利性操控的可能。

第四節、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一、研究限制

本研究的最大限制在於駐台記者的受訪意願較低。研究者在前文也有所提及,

因為制度所限,大陸記者駐台時間短、人數有限,因此對於很多首次駐台的記者 來說,適應環境、完成報導工作的壓力就已經很大。的確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為 本研究提供相應的分析資料;此外,目前兩岸關係尤其是政治領域,仍然處於非 正常階段。對於具備高度政治敏感性的駐台記者來說,除了常態工作之外,不願 意過多涉入其他在台的研究。這就直接導致了以下兩個研究缺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首先,徵集到的受訪者有限。本研究徵集到的五位受訪者中,僅有三位參與 了符合研究設計的深度訪談。另兩位只透過手機軟件進行了簡短的訪問,且由於 沒有具體案例可以做較為具體和深入的探討,得到的資料有限,只能作為若干問 題的補充資料。總之蒐集到的資料不夠豐富,分析效果有限,很多案例只能視為 個案,無法概況出駐臺記者的整體面貌,有「以偏概全」之嫌。

第二,分析的案例類型單一。考慮到記者意願,本文具體分析的案例以記者 提供的公關稿以及新聞稿為主。記者出於謹慎的考慮,提供的資訊以溫和的文化、

商業類的論壇、交流活動為主,缺少衝擊性的報導,且無一政治主題的案例。所 以無從得知記者在面臨其他類型的資訊津貼時的考量。從這個角度而言,本研究 的參考價值有限。

二、未來研究建議

根據上文提及的研究限制,本文對未來此領域的研究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就短期看大陸駐台記者的受訪意願並不會顯著增加。因此可以在受訪 對象上多做嘗試。比如可以採訪其他國家的駐台記者,或者曾有駐點大陸經驗的 台灣記者。對這些群體的訪問,都可以瞭解到跨文化、跨社會背景下記者對資訊 津貼的處理方式。

第二,不局限於記者已經採納的資訊津貼。在分析記者所採納的資訊津貼的 要素時,也要比較著看那些未入記者法眼的資訊津貼。一正一反比較的角度,能 更有效地詮釋記者處理資訊津貼時的思考模式。

第三,不局限於駐臺記者群體內對於資訊津貼的態度。比如可以觀察同一主 題的新聞中,臺灣本地的媒體記者與駐臺記者的報導差異。從而能更顯著地體現 駐臺記者的特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洪鈞(2000)。《新聞報導學》。臺北:正中。

王毓莉(2005)。〈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新華社」與「人 民日報」爲例〉。《遠景基金會季刊》, 6 (1) :1-49。

王宜敏(2001)。《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 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王珍瑜(2006)。《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此關係又如何維持與修補?-以報紙黨政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為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碩士學位論文。

王英(2008)。《民進黨執政後兩岸傳播的交流與互動》。福建師範大學文藝學,

博士學位論文。

江靜之(2012)。〈報紙新聞如何自電視政治訪談選材?以臺灣 2010 年五都市長 候選人專訪新聞為例〉。《新聞學研究》,111: 1-42。

朱娜(2006)。《記者與消息來源的互動對新聞形式的影響》。暨南大學新聞學,

碩士學位論文。

李品葭(2013)。《地方記者資訊蒐集行為研究——一個社會網路與資源交換的觀 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金耀基(1990)。〈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初探〉。《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

林興盟(2010)。《中華民國政府放寬中國駐點記者管制之研究─以新華社、中新 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學位論文。

祝仲康(2009)。〈兩岸新聞交流模式:以東森電視公司為例〉。《復興崗學報》,

94: 123-1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紀效正(1988),《政府官員與記者互動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韋奇宏(2003)。〈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結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 分析〉,《問題與研究》,42 (1): 123-146。

徐志偉(2008)。《新聞記者尋人行為研究:以小人物消息來源採訪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原著:K. B. Jensen & N.

W. Jankowski。)

孫秀蕙(1996)。〈公關人員與媒體之間的互動模式對於議題管理政策的啟示——

以非營利性的弱勢團體為例〉。《廣告學研究》,8: 153-173。

孫秀蕙(1994)。〈環保團體的公共關係策略之探討〉。《廣告學研究》,3: 159-185。

郭文平(2014)。〈我們即是我們和誰連結?社會文化觀點的超連結文本研究主題 建構與研究方法的挑戰〉。《傳播研究與實踐》,4 (1): 45-65。

章倩萍(1994)。《新聞記者的認知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 士學位論文。

張裕亮(2006)。〈中共對臺報導的政策主導表述-開放來臺駐點前後人民日報對 臺報導的異同〉,《中國大陸研究》,49(2): 127-151。

張心宇(2002)。《報紙影劇新聞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研究-以「搖頭性派對」

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翁秀琪(1997)。《新聞與社會真實建構---大眾媒體、官方消息來源與社會運動的 三角關係》。臺北:三民。

陳斌華(2001)。《駐點臺灣:大陸首批駐臺記者手記》。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陳百齡(2007)。《情境下的資訊蒐集:新聞記者如何找資料?》。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

陳芸芸、劉慧雯譯(2012)。《特新大眾傳播理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著:

Denis McQuai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陳世敏、彭芸、羅文輝(1988)。《制訂新聞記者法可行性之研究》。臺北: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陳先紅、陳歐陽(2012)。〈公關如何影響新聞報導: 2001-2010 年中國大陸報紙 消息來源捲入度分析〉。《現代傳播》,197: 36-40。

陳順孝(2004)。《解讀新聞的方法》。發表於

http://www.ashaw.org/2004/06/blog-post_20.html

馮丙奇(2011)。〈論非正式媒體關係活動導致的媒體倫理失範現象〉。《國際新聞 界》,6: 64-68

喻靖媛(1994)。《記者與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關聯性之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 究—方法與應用》,8: 5-42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巨流。

黃添喜(2006)。《政府資訊提供與媒體關係之策略研究--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為例》。 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黃懿慧(2003)。〈臺灣公共關係學門及研究:1960-2000 年之回顧〉。 《廣告學 研究》,20: 13-50。

新聞評議會編(1996)。《媒體如何採訪報導大陸新聞》。臺北:新聞評議會出版。

楊中芳(1998)。《關係與人情的概念化》。第四屆全國社會心理學會發表論文。

北京香山。

楊怡珊(2001)。《新聞記者之社會智慧與消息來源互動策略之人際關係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楊家齡(2006)。《新聞稿發佈與媒體訊息產製之研究-以商業及公共訊息在報紙 上之呈現差異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鄭瑞城、羅文輝(1988)。《電視新聞消息來源人物之背景與形式之硏究》 。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5

鄭瑞城(1991)。〈從消息來源途徑詮釋近用媒介權〉。《新聞學研究》,45: 39-56。

鄭貞銘(1982)。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商務印書局。

潘家慶、許佳正、陳蕙芬(1990)。〈兩岸記者交流的相關理論〉,《新聞學研究》, 43: 1-24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

三民書局。

臧國仁、喻靖媛(1995)。〈記者及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之關聯〉,

臧國仁主編《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頁 201-236。臺北:國立政治大 學新聞研究所。

蘇鑰機(2011)。〈什麼是新聞〉,《傳播研究與實踐》,1 (1) : 1-24。

鍾蔚文、臧國仁、楊怡珊(2001)。〈新聞工作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 源互動〉,《新聞學研究》,69: 55-93。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1997)。《探討記者工作的知識基礎:建立分 析架構》。1997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鐘蔚文、臧國仁(1997)。〈框架概念與公共關係策略----有關運用媒介框架的探 悉〉。《廣告學研究》, 9: 99-130。

羅文輝(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 1-13。

羅文輝、陳韜文、潘忠黨(1998)。《兩岸三地新聞人員背景之比較研究》。1998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

羅玉潔、張錦華(2006)。〈人脈與新聞採集:從社會資本與組織衝突觀點檢視記 者如何建立與消息來源之間的關係〉。《中華傳播學刊》10: 195-2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6

外文部分

Aalberg,T., Aelst, P,V. & Curran, J.(2010). Media systems and the politic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5(3): 255-271

Aelst, P.V., Sehata, A. & Dalen, A.V. (2010). Members of parliament: equal competitors for media attention? An analysis of personal contacts between MPs and political journalists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7:310–325.

Aagja, J.P., Mammen, T. & Saraswat, A. (2011). Validating service convenience scale and profiling customers: A study in the Indian retail context. Vikalpa, 36(4), 25–

49.

Bartels, L.M. (1996). Politicians and the Press: Who leads, who follows? Paper

Bartels, L.M. (1996). Politicians and the Press: Who leads, who follows? 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