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訊津貼的主題與記者的新聞價值

第四章、 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三節、 資訊津貼的主題與記者的新聞價值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第三節、資訊津貼的主題與記者的新聞價值

學者們的研究發現,新聞價值是記者在使用資訊津貼產製新聞時,考慮的首 要因素(Gans, 1979; Turk, 1984; Pincus, 1993)。記者會依據自己的新聞價值,來 選擇性地接觸和處理工作中遇到的資訊津貼。本文透過網路蒐集了記者們在駐臺 期間根據資訊津貼完成的相關報導,再結合訪談,可以對記者們接觸到的資訊津 貼主題有大致的瞭解。由此進一步瞭解駐台記者的新聞價值取向。

一、資訊津貼的主題特徵

大陸駐台記者接觸到的資訊津貼的主題有「一多」、「一少」兩個明顯特徵。

「一多」指的是兩岸交流的主題多。

我在工作中接觸最多的就是兩岸交流的主題,這也是我報導的重點。

其他的話,政治的比較少,經濟、文化、民生的會多一些。(記者乙)

在乙記者的工作中,最常接觸的是兩岸交流主題的資訊津貼,這也與其報導 重點相契合。

我駐臺那麼多年,能感覺到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就是兩岸交流越 來越多。不只是高層的,更多的是民間的。以前可能一禮拜才兩三個活 動,現在都是一天好幾個,有時候就要挑一下。每天兩三個、三四個,經 常撞車。(記者丙)

對於丙記者而言,感觸最深的就是兩岸交流主題的資訊增長迅速。從政府高 層到民間組織,這部分主題的資訊已經多到讓記者處理不過來的程度。

而觀察記者最後完成的報導,也完全契合這一特徵。在蒐集到的 72 則報導 中,有 39 則報導是關於兩岸文化、經濟交流主題的所佔比重過半。由此可見,

駐台記者接觸並處理最多的資訊津貼就是兩岸交流主題的資訊津貼。

「一少」指的是政黨政治的主題少。上文中乙記者提到自己接觸到的政黨政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治主題的資訊津貼比較少,這與記者戊的情況類似。

我的工作中,政黨政治很少涉及,因為它牽涉到得層面太複雜了。

除此之外的社會事件、文化娛樂、產業經濟,都是廣泛涉獵的。(記者戊)

記者戊點出了自己較少接觸政黨政治題材的原因,認為這部分內容牽涉到的 層面太多、太複雜,不容易駕馭。相對而言,像社會事件、文化娛樂、產業經濟 等領域的內容,他會更願意接觸和報導。不過丙記者的情況略有不同:

我每天關注國民黨官方網頁,它一直都會更新。他們服務得很到位,會經常 給我發短信提醒我有什麼什麼會可以關注,具體信息去哪裡看。(記者丙)

可以發現,丙記者作為資深的駐臺記者,對政治主題的駕馭能力較強,所以 更關注政治領域。相應的,其接收到的政黨和政府部委的資訊就明顯比其他記者 要較多。

觀察搜集到的 72 則報導中,僅有 2 則明顯涉及台灣政壇領域,分別關於陸 委會的人事調動以及金管會的機構簡化。而這 2 則都是由丙記者完成的。

因此,記者們接觸最多的是有關兩岸交流活動的資訊津貼。其次則是有關臺 灣的經濟文化的訊息。對於政黨政治主題,則是要考慮到記者個人的能力。一般 而言,經驗較少的記者對這部分資訊會有抗拒的心理。而資深的記者則會更關注 和報導政黨政治主題的資訊。

二、記者的新聞價值取向

上文中記者接觸和處理的資訊津貼主題特徵,反映了駐台記者的主要新聞價 值取向。其中最顯著的就是兩岸關聯的價值取向。

對甲記者駐臺期間完成的報導的歸納整理,共得到 19 篇可能與資訊津貼相 關的新聞。在這些新聞稿件中,與兩岸文化經貿交流相關的稿件有 14 則,占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大部分;剩下 5 則為臺灣本地社會新聞。從這些新聞稿件中可以發現,關於兩岸 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內容佔了絕大多數;且就性質而言,基本是以積極正面的 主題占主導。事實上,僅有 2 則關於食品安全的新聞稿件與 1 則有關兩岸信用卡 盜竊案件屬於負面事件,所佔比例很低。

從新聞產製的結果看來,甲記者顯然傾向於報導兩岸合作的新聞,且是以正 面報導為主,呈現臺灣社會與大陸交流融洽的形象。

的確會重點關注有助兩岸關係的新聞。尤其是一些關聯性報導,比 如抗日戰爭紀念節點,對大陸來說是很重要的活動,如果臺灣這邊社會 團體有相應的活動,我們就會重點報導。還有就是臺灣學生去大陸研習 啊,我們都會關注。(記者甲)

甲所提到的關聯性報導,指的是同時涉及到兩岸的新聞內容。以抗日戰爭紀 念日為例,這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歷史記憶。對這種題材的關注能夠喚起兩岸民眾 的共同意識與對彼此的情感。同樣,臺灣學生去大陸研習,體現的是臺灣的年輕 一代對於大陸的好奇與親近,也反映了兩岸新世代的交流。這些新聞都反映了兩 岸關係的正向發展。

兩岸互派駐點記者是兩岸政治發展的產物,也是增進彼此瞭解的需求。大陸 政府在對台關係上一貫堅持兩岸統一的原則,而作為大陸駐台媒體,必然需要在 這一原則下,承擔對台交流的使命。記者在駐臺動機的層面上,基本保持一致。

我覺得駐臺的最重要的任務是增進大陸對臺灣的瞭解,把臺灣的人 和事更好的傳播給大陸的讀者。同時,臺灣朋友透過跟我們的接觸也能 增進對大陸的瞭解。雖然雙方的溝通越來越多,還是存在一些互相不太 理解的地方。我們就是要盡量促進這種雙方的認識吧。(記者甲)

如果能推動兩邊的經濟文化交流,應該算是我工作的最大意義。(記 者丁)

於我而言,最大的目的就是促進兩岸民眾的溝通交流。(記者戊)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記者都將「促進兩岸的資訊溝通、推動兩岸在各個領域 的合作交流」作為駐臺工作的使命。進一步而言,無論是出於個人的志向,還是 媒介組織和國家賦予的使命感,都令他們將推動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作為報導的 最終目的。在這種使命感和價值觀的影響下,記者們必然會選擇兩岸交流主題的 資訊進行報導。而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也導致了政治領域的資訊很可能會與兩 岸統一的原則相悖,因此記者普遍採取迴避態度。

「取長補短」是另一重要的價值取向,普遍存在與不同媒體屬性和職能的駐 台記者中。

總體來講臺灣社會發展得比較成熟,有很多東西比大陸超前,或者 說是大陸目前正好欠缺的。我覺得這些非常有意義,就會記錄下來。(記 者乙)

我覺得最值得報導的,是那些對大陸建設發展有借鑒意義的內容。

主要是臺灣這邊在管理、建設、服務等諸多方面的先進經驗。(記者戊)

可以發現,這兩位記者覺得最有新聞價值的,是那些「人有我無」的內容。

其目的是「取長補短」,報導臺灣在各領域領先於大陸的方面,傳遞更成熟的社 會治理經驗,給大陸的行政部門或者民眾以借鑒。

乙記者作為報社的記者,其工作深受版面影響。且作為報社的資深記者,其 寫的報導中有相當大的比重都屬於深度報導。所以乙記者的報導相對而言是「少 而精」。

在乙提供的三個案例中,有兩個是關於便民服務的,分別介紹臺灣的警政服 務 APP,以及食材安全鑒定平台。另一個則是關乎生態保護的生態電影展。在介 紹這些稿件的寫作動機時,乙都是從學習、借鑒的角度出發,來考量其價值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5

那段時間大陸頻發女大學生被侵害的事件,鬧得人心惶惶。所以當 我發現臺灣的警察局有這個便民 APP,就覺得很新穎。那就應該讓大陸 的民眾知道,也希望我們的部門能借鑒。而這個食品安全,也是兩岸近 來都非常關注的問題。臺灣新上線的這個食材身份驗證平台,很實用,

也值得我們學習。生態電影展的話,因為大陸也越來越重視這一塊的保 護,這種宣傳的形式也挺有想法的,有新聞價值,又有趣味性。(記者 乙)

就「取長補短」的價值取向而言,乙記者所重視的是將臺灣的成功經驗介紹 到大陸,大陸很可能在這些方領域做得不完善甚至是空白狀態。所以這些內容一 般都符合「時宜性」和「接近性」的標準。同時可以看出,乙記者也很注重「人 情趣味」。

資深的駐台記者在價值取向上,同時注重「重要性」與「服務性」。丙記者 是通訊社資深駐臺記者,有著豐富的駐臺經驗。相較其他記者,丙在政治議題和 社會重大議題的報導上,具有更嫻熟的駕馭能力。

我寫新聞的出發點,會考慮到其他媒體關注,包括大陸和海外。

重大事件、重大話題必須報導。除非出於特殊的政治問題需要審慎報 導。……如果在當地發生很大的事件,比如 3 月 8 號學生沖立法院,

這一定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我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抓大放小,有些太 細節的東西我會捨棄。(記者丙)

由此可見,丙記者最重視的是臺灣本地的重大事件的報導,是新聞價值中「顯 著性」與「影響性」的特性。同時我們也可以體察到其對政治問題的敏感把握。

其所謂的「大」指的正是台灣社會發生的有影響力的事件。丙記者的報導涵蓋了 駐台期間臺灣發生的一系列重大社會事件,如頂新黑心油事件、警方掃黑、登革 熱疫情、澎湖船難等。

不過隨著兩岸民眾往來日益密切,丙記者對於新聞價值取向有了新的認識。

其強調了「服務性」對於駐臺新聞的重要意義。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6

畢竟現在兩岸交流越來越多,像那麼多自由行的大陸遊客,肯定需要

畢竟現在兩岸交流越來越多,像那麼多自由行的大陸遊客,肯定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