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服務-學習教學相關研究

國外已累積相當豐富大學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之相關研究,其中又以 Wade(2008)之研究最屬周嚴及完整,本節將分別從個人因素、學校因素及服 務-學習教學取向三面向,整理、分析相關研究。

壹、影響大學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因素

服務-學習實現了促進學生學習與結合社區的議題,是高等教育的新興教學 法,教師透過這種非傳統的途徑(non-traditional approaches)改善教學工作,並 實踐公民教育的使命。

Hammond(1994)透過量化調查,研究美國中 250 位已開設服務-學習課程 的大學教師,瞭解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的動機與滿意度,以及兩者之間的交 互關係。研究結果發現提升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的動機包括:帶來與教材更 多的連結、鼓勵自我導向學習、促進學生對教育的滿意度、呈現課程內容教材 有效的方法、經驗教育的有效形式;提升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滿意度的因素 包括:教學自由、來自學生和同事的回饋;教師不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的因素包 括:耗時、備課困難、學生準備程度、評量學生作業的挑戰。

為探討教師開設服務-學習的動機與阻礙因素,Abes、Jackson 和 Jones

(2002)也調查 500 位來自 29 個不同學校類型、專業領域、職級、終身職層級、

與性別的大學教師。研究結果發現「鼓勵其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的對象」,60%是 別科系的老師、56%是同系老師、43%是社區成員;「促使教師運用服務-學習 的有效資源」包括良師益友、同事建議、專業組織/研討會、學校教師發展、專

業期刊、教師教學手冊;「促使教師運用服務-學習的成果因素」包括增進教師 對教材的了解、增進學生個人發展、增進學生對社會問題的了解、提供社區有 益的服務、促進大學-社區夥伴關係;「教師不繼續運用服務-學習的因素」包括 服務-學習課程耗時且不利於兼顧其他專業責任、難以整合社區服務與課程目 標; 「阻礙因素」包括結合社區服務的相關衍伸問題、不知如何有效運用服務-學習、與所任教的科目無關、準備時間不夠或沒有機會參與。

Banerjee 和 Hausafus(2007)則調查研究全美 368 位人文科學、家庭和消 費者科學領域之教師,研究問題包括:(一)影響人文科學教師開設或不開設服 務-學習課程的專業背景因素及個人因素;(二)人文科學教師對於服務-學習作 為有意義教學法的看法;(三)哪些因素促進人文科學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

(四)哪些因素阻礙人文科學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研究結果發現教師認為 潛在阻礙運用服務-學習教學的因素包括:(一)時間、經費;(二)回饋機制(reward structure);(三)個人本身有效運用服務-學習的能力;(四)學校和社區推行的 成果。此外,教師表示不運用服務-學習教學法理由包括:(一)服務-學習課程 需要花很多時間,會衝擊到教師其他的專業責任;(二)與我任教的課程無關;

(三)預料與社區合作會有很多麻煩事發生;(四)預料到會花費到許多經費;

(五)沒有那麼多時間準備課程;(六)無助於個人教師升等。而教師認為運用 服務-學習教學法所獲得的學校支持與協助來源優先序分別為:(一)同事的建 議;(二)專業組織/研討會;(三)專業期刊/發表;(四)校內的教師發展方案;

(五)教師同儕輔導方案(mentoring);(六)其他;(七)教師教學手冊。

為了解研究型大學中,願意運用服務-學習教學法之教師的個人特質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與動機因素(motivational factors),Parkins(2008)

採用量化研究方法,透過問卷調查五所相似研究型大學之 3000 位已獲終身職

(full-time tenured)及即將獲得終身職(tenture track)的教師。研究結果發現

教師運用服務-學習教學法的個人顯著影響因素包括:「種族」(ethnicity)、「職 級」(rank)及「教學目標」(teaching goals),並發現教師開設服務-學習已成為 一種主流趨勢。

國內部分,柯志堂、李彥慧(2010)透過質性訪談服務學習課程 12 位學生、

三位服務機構督導、一位教學助理及三位參與服務學習師資培育課程教師,以 探討某科技大學服務-學習教學的適切策略。研究發現教師對於服務-學習課程是 接受且願意學習,造成開課最大的困難包括:對課程領域陌生、不熟悉教學步 驟、不瞭解如何將專業融入服務-學習課程。

何慧卿(2009b)則以自我述說方式,探討服務機構督導及教師在專業課程 結合服務-學習方案執行過程中所觀察的現象,明確指出幾項教師開設服務-學習 課所面臨的兩難:(一)出去服務?乖乖上課?服務-學習方案與傳統課堂講授 及相關課程規定相衝突;(二)花心思、花錢、花精神…吃力不討好?額外的課 程負擔、兼顧學術研究的壓力、造成心力交瘁的狀況;(三)修課人數過多的遺 憾,無法深入了解或觀察每位學生的服務表現與改變。

目前研究大學教師連結公共服務之研究,屬 Wade(2008)最為周嚴與完整,

藉由回顧高等教育中公共服務與教師關係的歷史發展脈絡,將學術連結公共服 務定義為:(一)研究面向(Research):指的是大學校院教師與社區協同合作,

進行為以社區為基的研究(community-based research),強調符合社區需求及學 生共同參與;(二)教學面向(Teaching):教師結合高等教育重視的服務宗旨,

於專業課程中結合服務-學習教學法,透過實際服務經驗與反思帶領,促進社區 發展並使學生應用課堂所學;(三)服務面向(Service):意指教師從事其與專 業領域相關之專業性公共服務,教師運用個人學術專長,投入社區進行公共服 務,以增進社會福祉。Wade 並自行發展出「大學教師連結公共服務理論模式」。

為了解教師參與的相關公共服務活動方式與頻率、探究促進參與行為的影響變 項、瞭解教師參與的知覺與經驗,隨機抽樣美國中西部大型學校 1072 位具終身 職教師,建立「大學教師連結公共服務量表」(Survey of Faculty Engagement,

簡稱 SFE),以驗證並修正 FEM(修正後 FEM 如圖 2-3-1)。研究結果發現除了 動機、價值觀、性別和種族/族群三個因素之外,其餘因素皆顯著影響教師連結 公共服務。

FEM 將影響大學校院教師連結公共服務之相關因素,歸納成四種類型:

(一) 學校面向(Institutional Dimensions):包括學校宗旨與優先目標、學 校類型、學校領導、預算、學校聲望、連結公共服務的結構、學校 政策、教師投入及社區投入等因素。

(二) 專業面向(Professional Dimensions):包括教師是否已獲終身職、教 師職級、擔任大學教職時間及專業領域類型等因素影響。

(三) 個人因素(Personal Dimensions):包括種族/族群、性別、個人價值 觀、連結公共服務的動機、教學取向、過去服務經驗等因素影響。

(四) 共同面向(Communal Dimensions):包括研究所教育階段連結公共 服務程度、系的支持、專業領域的支持、專業社群的支持等因素。

雖然本研究主題只聚焦在探究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的影響因素,但 Wade 研究建立之量表及理論模式,應是本研究設計研究量表及建立臺灣教師模式的 重要參考依據,另外本研究也嘗試在個人基本資料中,設計以社區為基的研究,

及從事專業性公共服務選項,初步了解臺灣哪些教師除開設服務-學習課程(教 學面向)外,在研究及服務面向連結公共服務的概況。

圖 2-3-1 大學教師連結公共服務理論模式

資料來源: Faculty and the engaged institution: Toward understanding motivators

and deterrents for fostering engagement (Doctoral dissertation, p. 126), by A.

Wade ,2008, available fro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s. (UNI No.

3340287).

Wade 將影響大學校院教師連結公共服務之相關因素,歸納成學校、專業、

一、個人因素

在傳統的大學教師升等制度中,服務並不被重視,因此教師個人因素是 影響其連結公共服務的關鍵。雖然近期才有相關文獻探討教師個人因素對於 連結公共服務影響,然而研究都顯示個人因素確實具有影響。

探討個人因素如何影響大學教師開設服務-學習課程,主要有 Antonio、

Astin 和 Cress(2000)、O’Meara 和 Niehaus(2009)及 Vogelgesang、Denson 和 Jayakumar(2010)等重要研究。

Antonio、Astin 和 Cress(2000)運用美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utute,簡稱 HERI)的全國教師調查資料庫進行研究,

發現種族因素、性別因素、教師專業領域和教師職級,顯著影響教師對於公 共服務的參與。

O’Meara 和 Niehaus(2009)訪談 109 位 2002~2005 年獲 Thomas Erlich 獎的服務-學習課程教師,了解其為何及如何參與服務-學習的生命故事,透 過敘事研究,分析研究參與者於服務-學習過程中個人主觀立場、價值信念、

面臨到的困境與解決方式,研究結果歸納為教與學的模式、個人認知的詮釋、

學校脈絡與宗旨的詮釋及與社區機構的夥伴關係等四個面向,研究發現教師 參與服務-學習有其特定誘因和動機,並指出未來大學推動服務-學習仍須不 斷面臨到高等教育環境轉變的挑戰。

Vogelgesang、Denson 和 Jayakumar(2010)同樣運用 HERI 全國教師調 查資料庫,探討教師和學校因素如何影響大學教師協同當地社區,進行學術 研究與教學,研究結果發現願意連結社區於教學中的教師,因種族、性別不 同而有差異。

(一)種族因素

許多研究指出有色人種教師較白種人種教師更重視連結公共服務。

Antonio、Astin 和 Cress(2000)研究發現種族因素顯著影響教師對於公共服 務的參與,白種人種教師承諾連結公共服務意願低於有色人種教師。

Vogelgesang、Denson 和 Jayakumar(2010)研究發現願意連結社區於教學中 的教師,其種族由高到低依序是印第安/阿拉斯加人、白人、黑人、亞洲人、

西班牙人,其中黑人及印第安/阿拉斯加人在全國的人口數最少,但卻最願意 將學術結合社區需求。且隨著學校升等及終身職政策愈益重視服務,有色人 種教師連結公共服務比例仍較白種人種教師多,其原因除學校政策的要求,

西班牙人,其中黑人及印第安/阿拉斯加人在全國的人口數最少,但卻最願意 將學術結合社區需求。且隨著學校升等及終身職政策愈益重視服務,有色人 種教師連結公共服務比例仍較白種人種教師多,其原因除學校政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