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高等教育服務-學習發展脈絡

美國高等教育自 1990 年代之後,已從服務-學習走向「連結公共服務的學 術」發展。反觀臺灣,高等教育服務-學習課程至 2010 年蔚為風潮、大量發展,

本節將分別回顧美國及臺灣服務-學習歷史發展脈絡,參考美國趨勢,作為臺灣 高等教育未來發展之啟示。

壹、 美國已從服務-學習走向「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 (The Scholarship of Engagement)

美國自 1980 年代興起服務-學習,1990 年代後走向新名稱—「連結公共服 務的學術」,期望讓高等教育重視學術與公共社區的結合。許多學者運用各種有 創意的方式,與公共大眾溝通、致力於公共福祉,最後追求讓公共投入變成一 種知識。正如服務-學習的倡導者一般,提倡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者,強調美國高 等教育應當與公民使命感「再連結」(reconnect),然而因為服務-學習的概念,

無法充份將與公民連結公共服務(civic engagement)相關的實務和貢獻完整詮

釋,因此一群學者為這一嶄新的公民革新(civic renewal)發展出一個新的理論、

方法和詞彙-「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The Scholarship of Engagement)(Barker, 2004a)。

1990 年代初期,AAHE 成立「教師角色與回饋機制論壇」(Forum on Faculty and Rewards),以協助各大學處理教師回饋機制等相關議題。Carneige Academy for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的前理事長 Ernest Boyer 於 1990 年提 出的「學術再議」支持 AAHE 的論點,他是首先提出「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

一詞的人,認為傳統的學術過於狹隘,首次將學術的定義,超越研究,而涵蓋 到教學、應用和整合。他提出新的學術概念,應具有四大型態:(一)「發現」

的學術(the scholarship of discovery):強調新的理論原則和模式發展,此即傳統 所謂的基礎研究(basic research);(二)「整合」的學術(the scholarship of integration):從事跨領域的工作,例如能幫助不同領域間跨越鴻溝,從某個領 域擷取精華,幫助另一個領域的發展,或將某特殊領域的成果在更廣闊的情境 下展現;(三)「應用」的學術(the scholarship of application):連結社會議題,

將學科知識運用在實際情境,通常這些情境有助於理論架構測試,或激發新的 理論架構;(四)「教學」的學術(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優異的教學不只 是訊息的傳遞,更是協助學生拓展與檢驗知識(Boyer, 1990)。

Boyer(1990)認為教師深具連結公共服務的使命,可透過「應用」的學術,

整合專業領域知識。1996 年 Boyer 認為學術應再擴大解釋,進一步指出「連結 公共服務的學術」為:「學校藉由社會、公民和倫理等議題,運用豐富資源幫助 學生更加認識自我,進而體認到,不僅僅只是一個方案而已,而應該懷抱更遠 大的目標和使命、更清楚地發展方向,去營造一個能與他人創意溝通的特殊學 術文化與氛圍,以促進全體人類的生活」(引自 Ward, 2003: 227-228)。Boyer 強 調「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是學術與社會共同發展一種互惠、協同的知識生產

關係,「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其目的不在於否定傳統的學術價值,而是更加擴 大、深植高等教育應培育出能連結公共服務公民的可能性(Boyer, 1990; Barker, 2004a)。Barker(2004a)歸納提出「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有三個發展趨勢:(一)

學術不再只是獨立於社會應用和公共參與的某一領域專業知識;(二)學術從強 調價值中立、客觀性和效能標準的知識,走向投入處理政治和社會的價值導向 問題;(三)高等教育文化應發展全面性的影響,學術生產可與公共議題和公共 參與整合。

「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是對傳統學術模式的一種反動,肯定過去以來高 等教育社群對於 1960 年代倡導服務和 1980 年代迄今倡導服務-學習的努力。因 此,「服務-學習」與「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有著微妙的關係:(一)連結公共 服務的學術較服務-學習更強調學術的功能(包括研究和應用),並擴大學習的 意義:傳統的服務-學習只運用在教學層面上,強調大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重 視教師個人本身的學習和與社區共同創造知識,將學術一詞取代服務-學習,提 升了教師整合教學、研究,以創造更有價值的學術知識可能性;(二)以連結公 共服務取代服務,強化服務-學習中所重視的互惠與協同精神:連結公共服務的 學術強調與社區協同,而非僅提供服務,重視給予學生洞悉社會問題的能力,

而非只是從服務中提升公民責任感,且更深化社區參與的形式。簡言之,美國 高等教育服務-學習的重要轉變趨勢是,以「學術」(scholarship)一詞取代「學 習」(learning),以「連結」(engagement)一詞取代「服務」(service)(Barker, 2004a)。

與「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相關的名詞,還有「連結公共服務的公民」及

「連結公共服務的大學」等,但仍以「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一詞,最能完整 涵蓋其概念。根據 Kellogg Commission 研究報告,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簡稱 AASCU)延續「連結公共服務的校園」(The

Engaged Campus)理念,於 2002 年將連結公共服務型大學定義為「與社區和外 部機構進行直接、完全的雙向互動,以促進彼此專業發展、知識應用」。Ward

(2003)和 Holland(1997)認為連結公共服務的校園應為「大學校長和行政人 員皆承諾參與社區,教師在教學和研究上結合社區促進學生參與公共服務」。大 學校園欲連結公共福祉,不應只是簡單地透過活動,更應持續性和策略性透過 教學、研究及服務,正如 Ward(2003)所言:「連結公共服務的校園重新將學 術功能定位為教學、研究和服務,重視當地社區的需求」。而 National Review Board for the Scholarship of Engagement 定義「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為:「教師 有系統地符合學校宗旨與目標,連結學術相關工作,透過教學、研究和服務整 合社區需求」(Campus Compact, 2007: 9)。因此,連結公共服務、連結公共服務 的校園及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等名詞,因學校不同的宗旨與文化,而有各種不 同的定義。

各大學實務上,如何將傳統學術轉型成為所謂的連結公共服務的學術,

Barker(2004b)從過去文獻、高等教育連結公共服務相關組織的網站和出版品,

以及訪談相關實務工作者中,整合成五種模式如表 2-1-1 所示:(一)公共型學 術(public scholarship):廣泛關注社區議題,例如:地區發展、環境健康、族 群關係等,透過公共論壇方式審議社區公共問題;(二)參與式研究(participatory research):與第一種模式相似處,是強調公民具有創造學術知識的積極角色,

相異處是強調參與而非審議,能針對特定團體(如弱勢族群)處理問題,可與 第一種模式相互整合運用;(三)社區夥伴關係(community partnership):強調 社會轉化,重視社會式民主,關注權力、資源和社會運動,與公部門、公立學 校、行動團體和社區組織合作;(四)公共資訊網絡(public information

networks):許多學術連結公共服務單位,透過建立公共資訊網絡,提供當地行 動者,倡導團體整合資源及相關服務;(五)公民能力型學術(civic literacy

scholarship):透過將專業領域知識普遍化,使一般民眾能具備政治、經濟和科 技等知識能力。

表 2-1-1

學術連結公共服務模式

類型 理論 重視的問題 方法

公共型學術 審議式民主 需要審議的複雜公

共問題 面對面、公共論壇 參與式研究 參與式民主 涵蓋特定團體 與特定公共群眾面

對面協同 社區夥伴關係 社會式民主 社會改變、結構化

轉化 與中介團體協同 公共資訊網絡 對民主更廣泛的了

解 網絡和溝通問題 公共資訊資料庫 公民能力型學術 對民主更廣泛的了

解 強化大眾對話 與一般大眾溝通 資料來源: “The scholarship of engagement: A taxonomy of five emerging

practices’ by D. Barker, 2004,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Outreach and

Engagement, 9 (2), 132.

除了美國高等教育對於服務-學習的重視外,英國學者近來積極提議足以反 應大學社會貢獻的新方案。大學向來以經費使用或財務表現作為大學價值的表 現,然而經費運用並無法顯示大學對社會的實際貢獻。因此,英國大眾參與國 家協調中心(National Co-ordinating Centre for Public Engagement)委派史崔克萊 大學(University of Strathclyde)Iain McNicoll 教授和獨立顧問 Ursula Kelly 調查 現行大學社會價值評鑑,於報告中建議未來評鑑制度中,應納入各大學對人類 生活品質的提昇及其對社會的整體貢獻,將「社會價值」列為評鑑大學社會貢 獻的指標之一,以此向一般社會大眾和國家政策決策者,證實高等教育的價值。

舉例來說,為窮人籌辦的活動其經濟價值應比為富人籌辦的活動高,以傳統評 鑑來看,一場 80 人出席的 1 小時公開演講,因不索取門票而不具任何經濟價值,

但若以交通部公布 1 小時閒暇時間價值為 4.46 鎊為基準,這場演講的經濟價值 應為 356.8 鎊,若再以社會比重(social weight)調整,假設是專為窮困者辦理 的演講則具有 405~442 鎊的社會價值。Kelly 表示,目前各大學針對校務運作 及投資運用說明多半浮誇不實,難以反應其對社會的真實貢獻,因此建議未來 應著重各大學實際產出,利用所有可得數據做出最合理的運算,呈現最貼近事 實的大學社會價值(國科會國際科技合作簡訊網駐英科技組,2012)。

貳、 臺灣高等教育中服務-學習課程已大量發展

臺灣傳統的服務傾向非公民式的「積德」觀念,隨著 1980 年代政府大力倡 導志願服務,及 1989 年解嚴後民間與宗教團體的積極參與,至 2001 年公佈「志 願服務法」,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簡稱青輔會)一直扮演著推動臺灣志願服 務朝向服務-學習轉型的重要角色。大專校院推動服務-學習,在課外活動方面,

多以社團參與社區服務為主力,教育部及青輔會近年來積極推動各項志工服務 計畫,如:國際志工服務團、青年資訊志工、大專校院社團帶動中小學社團發 展計畫、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營隊活動、學校運動志工計畫、大學師資生實踐 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計畫等;在課程方面,可追溯至東海大學於 1955 年創立的

「勞作教育」制度,其目的在於透過落實實踐的哲學,達成全人教育的理想,

「勞作教育」制度,其目的在於透過落實實踐的哲學,達成全人教育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