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服務學習體驗課程實施歷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服務學習體驗課程實施歷程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第二節 服務學習體驗課程實施歷程

四項「服務學習體驗課程」皆以「步驟一:活動設計與實施」、「步驟二:分 析學習歷程」、「步驟三:修正教學策略」呈現。「活動設計與實施」是回應研究 問題一「教師設計與實施『服務學習』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的情形為何」的研 究結果;「分析學習歷程」是回應研究問題二「實施『服務學習體驗課程』後,

學生對於『服務學習』的認知改變為何?『做中學』到那些技能?在學習歷程中,

感受到什麼?」的研究結果;「修正教學策略」是回應研究問題三「實施『服務 學習體驗課程』時,有哪些困難與解決策略?」的研究結果。

壹、特教班服務學習體驗課程

一、準備階段

學生在進入服務過程前,必須先經過一定的培訓,讓學生充分了解服務過程 的內容,以及可能會遇到的情況,藉此提高準備度,可以降低學生的焦慮與恐懼 感。本次服務學習體驗課程的服務對象為特教班學生,因為在前導課程中,研究 班級已經透過相關報導、T1 教師的影片介紹、服務過程,對於特教生並不陌生。

在本次準備階段中,將更具焦在培養與特教生相處時的正確社交方式以及態度。

(一) 說明與回饋─「服務學習體驗課程」再次成形

「服務學習」已成為十二年國教下,多元升學入學管道必備的比序項目,足 見教育改革已轉向培養學生具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主動參與、關心 社會。研究班級在前導課程中,表現中規中矩,聽著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服 務」和「學習」卻仍脫鉤,和服務對象也未連結。基於前導課程的學習單中,研 究班級表示想要再去服務,也想多認識特教同學,而輔導室也一再邀請研究班級 再次和特教班級一起互動,研究者在和 T1 教師討論後,決定找出二邊學生在課 表上共同的課程。結果發現週五早上第一、二節同時都是活動性質的綜合活動領 域課程,其課程特性也著重在操作部分,因此,初步決定以共同上課的方式進行,

並由研究班級的課程為主架構,讓研究班級與特教生成為夥伴關係。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研究者在班會課一開始時,先說明本學期的童軍課程活動內容,會延續上學 期的「服務學習體驗課程」,並請 T1 教師到班上做「特教班服務學習體驗課程 前導課程」的價值澄清與回饋。本次課程目標在培養學生下列能力:(1)欣賞、

包容個別差異並尊重自己與他人的權利(人權教育能力指標 2-4-1);(2)尊重與關 懷不同的族群(綜合活動領域能力指標 1-3-2)。

因為 T1 教師的回饋,大部分的學生對於再次前往特教班服務的意願很高,但 對於 T1 教師說,要二個班一起上課,一起當「同學」,大部分同學表現狐疑,

雖不知道老師葫蘆裡賣什麼藥,但也表現雀躍。(錄-1030905)

研究班級有二位資源班學生,平時抽離上課,跟 T1 教師很熟捻,也會主動找 T1 教師聊天,因此當看到 T1 教師時,笑得非常大聲,也非常開心。因為 T1 教師播放前導課程的照片,穿插解說特教同學平日的作息,也給予研究班級 的愛心服務給予肯定,也再度邀請研究班及前往特教班進行「服務學習體驗 課程」,一起當「同學」。(省-1030905)

因為研究班級受到 T1 教師的肯定與鼓舞,對於再次前往服務的意願非常高,

研究者在這次的班會也告訴研究班級,因為美美國中在九年級課程中,並沒有自 習課的規畫,在不影響九年級課業下,「服務學習體驗課程」只在班會課和童軍 課進行,一至二個月進行一個主題。

當天晚上的家長日,研究者利用簡報檔對前來參與的家長展示前導課時所拍 攝的活動照片,也說明本學期童軍課程會結合「服務學習體驗課程」進行,所累 積的服務時數也有利於想要報考五專的同學。研究者也希望沒有來參與家長日的 家長能瞭解服務學習體驗課程的意義,以及對研究班級的幫助,研究者在研究班 級的聯絡上貼上一份說明,作為通知家長之用。

大部分的家長對於本學期將進行「服務學習體驗課程」沒有意見,研究者也 說明參與服務學習可以增加孩子的人際互動、表達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也可以累積服務時數。學生似乎期待這次的服務學習體驗課程,但我很擔心 會像上次一樣,沒有做好準備,虎頭蛇尾。(省-1030905)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在家長與同學都贊成的情況下,研究者與 T1 教師初步規劃課程,不想貿然 行事,訂於 2014 年 9 月進行「特教班服務學習體驗課程」的培訓。研究者採異 質分組,將全班分為 6 組,因為有二位資源的同學,較難參與小組活動,安全上 也需要被留意,因此,研究者事先安排這二位需要協助的同學,和個性較穩定、

溫和的同學一組。

(二) 小組分組設計隊旗、隊呼─我們這一隊

1. 課程設計與實施歷程

研究者在本次課程一開始,再次說明服務學習的理念、讓同學參與「服務學 習體驗課程」的原因、與傳統的打掃活動有何不同,藉以增強研究班級想進行「服 務學習體驗課程」的意願。這次活動主軸是讓研究班級邀請特教班及一同參與上 課,研究者提醒所有同學必須考量特教同學的特性,在設計隊呼和分享設計理念 時,要盡量簡短;創意蛇麵的添加物要各小組自行討論,達到和特教班同學一起 完成無炊具烹飪的目標。此次課程的目標在培養學生:(1)參與團體活動,了解 自己所屬團體的特色,並能表達自我以及與人溝通(綜合活動領域能力指標 3-2-2);

(2)小組要先建立信任、培養群我意識,才能發揮小組合作的成效。

由於研究班級對於分組合作不陌生,因此進行非常迅速。在熱烈討論之餘,

研究者也觀察各小組的進度,並適時提醒討論要緊扣著主題,注意討論的時間。

每一組在下課前,都能喊出隊呼以及創作理念,僅隊旗仍處於草稿階段。因為分 成 6 組,每一組在第一次練習喊隊呼的時間拖太長,導致略為延誤下課時間。

2. 分析學習歷程

研究班級在七年級、八年級換了三位童軍教師,僅僅學過生火、削火煤棒、

烤爆米花,所以本次做隊呼、隊旗,也讓同學樂在其中。研究班級因為是第一次 進行「相見歡」的活動,因此,研究者特意放慢腳步,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

因為是「服務學習體驗課程」的第一堂課,學生覺得有趣新奇,每一組的隊 呼,也頗具創意,如:「慢慢來」的隊呼、隊名都是「慢慢來」,將特教學生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的隊呼卻是由他發想,很棒;「水母」在隊呼中介紹了每位同學的名字,可讓 特教生在相見歡時,反覆練習藉以記得同學的名字。S14 是自閉症學生,但高 度重複的隊呼,對他來說反而輕鬆簡單。「猩猩」的隊呼講到鑽木取火、野外 求生,已經融入童軍的戶外活動。另外三組「多多隊」、「葉子隊」、「北海小 英雄」就略顯生疏,有幾位同學明顯不熟悉手勢,也跟不上節拍。(錄-1030919) 研究班級是九年級的學生,任務完成度非常高。但因為之前沒有做過類似的 童軍活動,研究者將在以後的每次課程中,讓研究班級反覆練習隊呼,增加熟練 度並提升小組的團隊精神。

3. 修正教學策略

研究者利用每周五第一節的童軍課進行課程,因為只有一節課,時間太過匆 忙,雖然第二節班會時間可以做延伸討論,但是,九年級面對即將到來的會考,

有許多宣導或是升學注意事項,都必須用到班會課做說明。考量到下一次上課需 要到校園的戶外區,有些同學動作較慢可能會延誤上課,研究者調整課程時間,

和下周一的第八節英文輔導課對調,讓活動時間更加充裕。

(三) 蒐集烘烤蛇麵用樹枝─校園尋寶趣

1. 課程設計與實施歷程

本次課程先在室外進行,各小組必須一起行動。活動主軸目標在培養學生:

(1)所有人必須一起共同承擔責任,共同決定團隊行為;(2)每位同學必須互助與 合作,取材大自然間,師法大自然。

研究者讓所有同學在一樓行健花園集合,說明本節課要全組同學尋找適合纏 繞的樹枝後,由小組帶開各自進行活動。「猩猩隊」十分鐘後最快回到教室,進 行樹枝清洗。其他組別也陸續回來,因為教室後陽臺不夠使用,因此,研究者讓 研究班在走廊盡頭的廁所洗手臺清洗樹枝。S1 和 S7 快下課才回來,撿了非常巨 大的樹幹,立在後陽臺,等待拆解。每一組都表現得很棒,已經將樹枝清洗完畢 的同學坐下休息,一邊寫學習單,一邊討論創意蛇麵的內容。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在快下課前,研究者收回學習單,並讓各小組再次練習隊呼,並和請每一組 推派一位同學向全班分享創意蛇麵的內容。

2. 分析學習歷程

學習單上再次要求同學填寫「隊呼」作為複習,並請同學寫出自己組別的「創 意蛇麵與眾不同之處」、「每個成員負責的工作」,以及「下次課程要和特教同學 一起合作,應注意事項」。研究者在收回學習單後,發現到大部分同學都注意到 和特教班同學一起上課,不再是「搶第一」,而是「安全第一」;不再是求最好,

而是「越簡單越好」。

和特教班一起上課,我們說話不要太快,動作要精簡,對他們溫柔一點。

(討-G1-1030922)

要更多耐心!注意他們的安全,以及隊友的安全,不責罵。要關愛和愛心!

(討-G2-1030922)

要把他們牽到旁邊教他們如何操作,不要讓他們跑來跑去,或碰到危險物品。

(討-G3-1030922)

不能讓他們碰到火。(討-G4-1030922)

和特教夥伴一起合作,我們覺得自己要隨時關注夥伴的一舉一動,耐心回答 他們的問題,動作再放慢些。(討-G5-1030922)

研究班級已經開始注意到完成一份任務,最重要的是所有同學的參與,和較 弱勢的同學一起,要更多關懷。

3. 修正教學策略

在活動中仍出現了意外的小插曲,因為研究班級是九年級學生,研究者在活

在活動中仍出現了意外的小插曲,因為研究班級是九年級學生,研究者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