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本研究從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角度切入,嘗試分析兒童轉換語碼社會心理,

這種特別的語言表現形式,是種語言隨社會潮流改變的證明,遵守語言用進廢退 原則,語碼轉換已成為一種極普遍的對話方式。以下,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幾點 建議:

一、研究主題和對象方面

本研究僅以兩班 ESL 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固然是因為研究的語料收集代表 性、可行性和便利性,但也可利用別的研究對象來進行其他更多面向的探究,如:

外籍學童、新住民子女、語言障礙學童、雙語小學學童..等。另一方面,本研究 的語料範圍包含了口語和書面,範圍較大,資料的結果呈現也就未能非常深入,

故建議未來研究可縮小研究範圍,以單一語言情境進行探究,如語文課中的對 話、日記、班級留言、MSN、BBS、Yahoo 即時通對談內容…等,都是可以考慮的 研究主題對象。

二、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訪談法、對話分析法來進行,這三種研究法皆較著 重質性上的分析,故可能存在研究者主觀意識,建議未來研究可再加入量性研究 方法,如問卷法或量性的內容分析法,來輔助質性研究的不足,使質量並行,以 達到更精準的研究客觀性。

三、研究工具方面

本研究為質性分析,研究工具為研究者本身和訪談大綱,訪談大綱為研究者 自編,雖經專家和相關人士指導,但難免會有不足之處,所以再修正是有其必要 的。而在量性研究方面,國內還沒有測量兒童語碼轉換之社會心理功能的標準化 工具,如標準化問卷等,所以標準化工具的設計也是未來研究的可行方向之一。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于 國 棟 ( 1998 )。 英 漢 語 碼 轉 換 的 語 用 學 研 究 。 2005 年 5 月 1 日 , 取 自 http://www.clal.org.cn/baseinfo/PHD/yuguodong.htm。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第四版)。台北:五南。

王健銘(2001)。轉碼之社會心理功能研究:以2000年總統大選為例。輔仁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Q. Patte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台北:桂冠。

宋梅惠(1993)。從社會語言學觀點探討報紙標題夾用臺語之現象。國立師範大 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淑雅 (2004)。中文報紙夾用台語及英語現象探討之社會語言學研究。國立高 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國光(1995)。普通話的碼值和語碼轉換。語言文字應用,2,19-23。

林杏嬪 (1999)。國語、台語、客語三語語碼轉換。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 美 麗 ( 1998 )。 社 會 語 言 學 利 用 專 題 。 2005 年 4 月 11 日 , 取 自 http://www.whatsite.com.tw。

武金峰(1996)。論雙語社會言語交際中的語碼轉換。喀什師範學院學報,17(1), 79-83。

施玉惠(1998)。語言轉換之社會語用動機:以台灣地區為例。載於教育部主辦 之「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現代台灣話研究論文集(頁 433-452),

新竹。

施玉惠、宋梅惠(1998)。在中文報紙中的台語語碼混用:社會語用學取向。載於 教育部主辦之「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頁 505-526)。台北:

文鶴。

胡幼慧(主編)(2003)。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

巨流。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張淑真 (2001)。國語言談中英語與閩南語的夾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絮茵 (2004)。漢英語言混用研究--以香港國際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麗(2004)。語碼轉換綜述。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2,106-107。

曹逢甫(1998)。從雙語與雙言試論台灣語文教育。載於教育部主辦之「第三屆 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現代台灣話研究論文集第二集(頁

163-180),新竹。

許有鍾(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 中師範學院進修推廣部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 出版,台中。

郭林花(2002)。中國英語專業學生日常會話中英漢語碼的轉換。武漢大學英語 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國武漢。

陳冠雅(2004)。台灣報紙廣告中國台語的夾用現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國語 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娟(1998)語言態度語言使用與族群認同之調查研究-以台大大一新生為例。

載於教育部主辦之「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現代台灣話研究論文集

(頁 405-431),新竹。

程玉秀(1989)。國、台語語言變換使用的句法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光雄、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4)。 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 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嘉義:濤石。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政傑箸(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聖傑(2004)。從奢華到必然:探討國語廣告中夾用台語的現象。靜宜大學英國 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楊名暖(1989)。彰化、雲林地區客家人的語言轉換。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月珍(1995)。國、台語夾雜現象之研究:移借、附加與語符轉換。靜宜大學 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蔣金運(2002)。語碼轉換研究述評。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80-83。

鄭良偉(2006)。台文/華文線頂辭典。2006年6月1日,取自http://203.64.42.21/

iug/ungian/SoannTeng/chil/taihoa.asp

謝菁玉、陳永禹(1998)。國語中的閩南語借詞對國語產生的語意影響。載於教 育部主辦之「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頁 565-583)。台北:

文鶴。

簡淑玲 (2000)。台、華雙語人語碼轉換解碼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 灣語言與語文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新竹。

蘇正造 (1993)。台灣地區國語代號轉換現象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英國語文學 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英文部分

Aaron,H.& Arnold,Z.(1996).

Approaching second :second position clitics and related phenomena.

Stanford,CA.:CSLI Publications.

Adendorff,D.(1996).The function of code-switching among high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KwaZulu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In K.M. Bailey & D.Nunan(Eds.),

Voices from the language classroom(pp.388-406),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lport,G.(1942).

The use of personal document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New York: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Appel&Muysken(1987).

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

London: Edward Arnold.

Auer,P.(1988).

Variation and convergence :studies in social dialectology.

Berlin:W.de Gruyter.

Auer,P.(1991).

The contextualization of language.

Amsterdam:J. Benjamins.

Auer,P.(1998).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London:Routledge.

Blom,P.&Gumperz,J.(1972).Social meaning in linguistic structure:

code-switching in Norway.

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 code -switching.

New York: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Boeschoten,H.(1998).Codeswitching, codemixing, and code alternation:

What a difference.In Rodolfo Jacobson(Ed.),

Codeswitching Worldwide

(pp.15-49).Berlin;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Brown,P.&Levinson,S.(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e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astman,C.(Ed.).(1992).Code-Switching(Special issues).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13

,1-2.

Fishman,A.(1964).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s fields of inquiry.

Linguistic code-switching

,

9

,32-70.

Fishman,A.(1972).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 :An interdisciplinary social science approach to language in society.

Rowley,MA.:Newbury House.

Giles,H.(1991).

Language:Contexts and consequences.

Pacific Grove,CA:

Brooks/Cole Publication.

Goffman,E.(1974).

Frame Analysi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Gumperz,J.&Hernando-Chavez,E.(1969). Cognitive Aspects of Bilingual Communication.

Working Papers of the Language Behavior Research Labora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mperz,J.(1982).Conversational code-switching.

Discourse Strategi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ller,M.(1992).The political code-switching of code-switching and language choice.

Journal on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 13(1,2),123-142.

Kubler,C.(1988,June).

Code-switching between Taiwanese and Mandarin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Structure of Taiwanese: A Modern Synthesis,Taiwan,Taipei.

Lu,J.Y.(1991).Code-switching between Mandarin and English.

World English

, 10(2),139-151.

McClure,E.(1977).Aspects of Code-switching in the Courses of Bilingual

Mexican-American Children.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i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28

th

)(pp.25-51),

Washington, D.C.

Merriam,B.(1988).

The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ress.

Myers-Scotton,C.(1993).

Social motivations for code-switching :Evidence from Africa

.Oxford:Clarendon Press.

Myers-Scotton,C.(1995).

Social motivations for code-swit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nkoff,G.(1972).Language use in multilingual societies; some alternative approaches. In J.B.Pride & J.Holmes (Eds.),Sociolinguistic code-switching (pp.35-51).Warmondsworth:

Penguin.

Stake,E.(1994).Case Studies. In N. K. Denzin & Y.S. Lincoln(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pp.236-246)

.Thousand Oaks,CA:Sage.

Wooffitt,R.(2001).Researching phychic practitioners: Conversation analysis. In S.Yates, T.Stephanie & M.Wetherell(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Sage.

Yin,K.(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3

rd

ed.)

.Thousand Oaks:Sage Publications.

附錄

轉換的原因

在說話時,為什麼會想要變成用另一種話來說?

通常是在什麼時候突然想要用國語說?

通常是在什麼時候突然想要用台語說?

通常是在什麼時候突然想要用英文說?

通常是在什麼時候突然想要用火星文說?

2 語碼轉換

接受度

講話變來變去?你喜歡這樣嗎?為什麼?

你覺得說話或寫字的時候如果用不同的語言表 現,好不好? 為什麼?

你覺得這種情形對你在學習國語或英文或台語 上有影響嗎?

訪談項目 訪談要點 訪談問題

希望的結果或回應 改變說話的方式時,你原本覺得或希望會有怎樣 的效果?

得到的結果或回應 後來你改變了語言後呢?實際發生了什麼事?

1 語碼轉換

人事物影響 哪些人或事情常會讓你講話變來變去?為什麼?

你喜歡這樣嗎?

經驗 語碼轉換的經驗 國語轉英語?

國語轉台語?

國語轉火星語?

國語轉其他語言?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您好:

本人目前讀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現在欲進行畢業論文 之研究,主題是現今台灣國小兒童的語碼轉換行為之社會心理功能探討,以期了 解兒童在台灣現下的語言發展與表現情形。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是「多重個案研究」,研究過程中,本人將進行以下 事項:首先在您的允許下與您進行多次訪談(每次約為 10-15 分鐘)並錄音,並 且向您蒐集與論文主題相關的語料資料。本研究的焦點在對於個案兒童之語言行 為相關因素的觀察與探討,所研究的內容只做為學術研究用途,論文中所提及的 人物姓名將採化名方式處理,以保障您的隱私與權益,對於所蒐集的文書資料和 錄音帶將由研究者妥善保管,除非經由當事人允許,绝不對外洩露或作其他用途。

您是否接受訪問完全依據您的自由意願決定,在接受訪問後亦可以隨時退 出,若您有一些話不想被引述或紀錄,可告知研究者,研究者將不引述或紀錄他 們。您的鼎力協助對本人意義深遠,將幫助本人完成研究的進行。

請問您是否能接受本人的訪問?請在下個中的「意願欄」中打勾,如果您願 意接受本人的訪問,本人將儘快與您安排適當時間和地點來進行訪談。

非常感謝您對本研究的幫忙和協助,感激不盡!

◎ 您是否願意接受訪談?

□願意 □不願意

台中教育大學語教所研究生 郭蕙瑜 致謝

附錄三

Interj 感嘆詞/語氣詞

Prep 介係詞

社會心理功能代碼 RF 代稱

ES 便於表達

QT 引述

RT 重述

MC 說明

EP 生動

HI 幽默或諷刺

SI 親切/族群認同

LF 鄉土味/本土性

AG 引注/加強

VG 語氣粗俗/責備/漫罵

SL 地位標示

RE 拒絕

VS 我風格呈現

附錄四 2006/02/08 PM1:30-6:00 A2 教室

B1 教室 2006/02/15 PM1:30-6:00 A2 教室

B1 教室 2006/02/22 PM1:30-6:00 A2 教室

B1 教室

2006/02/27 PM4:30-6:00 B1 教室 (G)班 無人缺席,共 8 名兒童(5 男 3 女) 2006/03/01 PM1:30-6:00 A2 教室

B1 教室 2006/03/08 PM1:30-6:00 A2 教室

B1 教室

B1 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