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柳琴的源流與發展

第二節 柳琴與明清俗曲及傳統戲曲的關係

一、 柳琴戲

柳琴戲原名《拉魂腔》,此外亦有《拉花腔》、《拉合腔》、《拉洪腔》、《肘鼓子》

等多種別稱,主要流行於魯南、蘇北、皖北、豫東一帶,至今己有二百餘年的歷 史40

40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山東卷‧上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山東卷‧上卷》

(中國ISBN 中心出版,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6‧6),541。

拉魂腔起源何時,目前尚無文字資料可供查考,根據老藝人們的歸承關係推 算,大約起源於清乾隆年間(一七三六~一七九五)。例如臨沂柳琴劇團老藝人馮 士選及楊順洪,楊順洪至今一百三十多歲,其上面的第五代祖師是臨沂的武二,

據此推算,武二的活動年代應當是二百年以前了。根據藝人們提供的上述情況,

看來柳琴戲(拉魂腔)起源於清代中葉的說法是可信的41

既然拉魂腔是柳琴戲的前身,拉魂腔名稱由來有兩說:一是因唱腔優美動聽,

有迷人魅力,能《拉人魂魄;二是因藝人除唱此腔調外,也唱《端公》,為人家 開財門、請神、招魂等,故名拉魂腔。

而拉魂腔的來源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由魯南民間小調為基礎,受當地 柳子戲(即弦子戲)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其唱腔中的《娃子》、《羊子》和魯南俗 曲及柳子戲腔曲牌《耍孩兒》、《山坡羊》有著淵源關係。

另一種說法是源於江蘇海州,是由當地秧歌、號子中的《太平歌》、《獵戶腔》

經民間藝人丘、葛、張(一說「楊」)三人加工而成為拉魂腔。後來丘、葛分別去 皖北、魯南傳藝,因此在當地流行。

柳琴戲的形成過程有兩種觀點,筆者將區分如下:

(一)第一種觀點

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他們手 持竹板或梆子敲打節奏,用〔八句子〕(即〔娃娃〕)唱《單篇子》,內容多為民間

41 同註 37。

故事,篇幅可長可短。

之後的發展,演員由一人增至兩人,出現了對白和極其簡單的即興表演。這 種由唱門子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是拉魂腔的初級階段,這時演唱的大都是小段 子。其中,一部分段子是由多個〔娃娃〕聯綴而成的,另一部分則是在《娃娃聯 唱》的大都是小段子。其中,一部分段子是由多個〔娃娃〕聯綴而成的,另一部 分則是在《娃娃聯唱》基礎上發展形成的《篇子》。這種《篇子》的唱詞自由,曲 詞豐富。在許多篇子裡面,有的有故事情節,有的沒有故事情節。後來隨著演出 劇目的豐富,基本上是一個演員扮一個人物,偶爾有一趕二、一趕三的現象,一 九四九年以後,又創作了一批深受群眾歡迎的新編歷史劇和現代戲,如《匡衡遷 京》、《臥龍求鳳》、《彩石峪》、《山鄉鑼鼓》等。

在有情節的篇子裡,有一部分故事中有兩個人物,兩個演員就按人物分工演 唱。在其他劇種影響下,很快就發展成為《對子戲》,使拉魂腔由說唱的曲藝形式 發展成為雛形的戲曲形式。例如:在老《篇子》中有咸豐三年糧食貴,……拜了 師傅去學戲的唱詞,可知至遠在咸豐初年就已有職業藝人演出《兩小》和《三小》

戲,如《小書房》、《王小二趕腳》之類。

當以兩個人演出單齣戲發展得比較成熟時,觀眾便要求能夠看更多的人物和 故事,於是便出現兩個演員表演較多人物演出形式。為了區分與表現不同人物,

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藝人們便借助於簡單的行 頭,如禮帽、毛巾、彩綢、飯單等,在演唱中隨便更換,以表示人物的變換,稱

《當場變》或《抹帽子戲》。至此,拉魂腔發展為《抹帽子戲》,群眾亦稱此為《當 場變》。這種形式延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夏三探親》,劇中有兄、妹、公、

婆、母、嫂六人,均由丑、旦先後七次改扮表演,故此劇也名《七妝》。經歷《抹 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42》的戲班,先後到臨沂、

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

一九五○年據丘門藝徒魏光才(當時八○歲)推算,丘門於清乾隆年間已存 在了,拉魂腔流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五路:中 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縣為中心,

西路則在湡陽、蒙城一帶。它們即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 在當地遂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 西元一九五三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定名為柳琴戲。

柳琴戲是由魯南的肘鼓子和拉魂腔相結合而形成的。約在嘉慶年間,臨沂一 帶流行一種民間小演唱肘鼓子,薛城一帶則流行一種《四句調》,由一人起唱三句 半,後半句由其他人齊聲幫腔,這就是尚未形成劇種的拉魂腔。清代末年,二者 在臨沂、棗莊一帶相結合而形成一種戲曲劇種(後來又吸收了其他腔調),這一劇 種當時稱為拉魂腔或肘鼓子。因其主要伴奏樂器為柳葉琴,故一九五二年改稱《柳 琴戲》。

柳琴戲屬於小戲,曾永義教授在《中國地方戲曲形成與發展的徑路》一文,

42 《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山東卷‧上卷》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山東卷‧上卷》,

(中國ISBN 中心出版,新華書店總店北京發行所發行,1996‧6),542。

對小戲、大戲曾有明晰界定:所謂《小戲》就是演員至少三兩個,情節極為簡單,

藝術形式尚未脫離鄉土歌舞的戲劇之總稱;反之則稱為《大戲》,也就是演員足以 扮飾各色人物,情節複雜曲折,藝術形式已屬完整的戲劇之總稱。大抵說來,小 戲是戲劇的雛型,大戲是戲劇藝術完成的形式。小戲的形式有兩種主要途徑,一 為從民間歌舞形成,如《秧歌》形成《秧歌戲》或花鼓戲;二為由第三人稱《敘 事體》之表演形式的民間說唱為基礎,再轉為第一人稱《代言體》的戲劇形式,

如《蓮花落》發展成《小落子》和《二人轉》。另有以一種途徑為主,再借鏡其他 的曲藝或同時以這兩種方式來進行43

(二)第二種觀點

而其另一觀點指出,柳琴戲的發展大體經過了四個時期:1、說唱時期;2、

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3、班社時期;4、舞臺演出時期。以下說明如下:

1、在最早的說唱時期,既無弦樂伴奏,也無服裝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 子自打節拍,此時期的柳琴為二弦柳琴。

2、清咸豐年間,柳琴戲有了專業藝人和班社雛形。其所用的服裝道具也多有 變換。在長時間的職業演藝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纏綿的拉腔。《拉魂腔》基本上 是成熟,當時也是採用二弦柳琴。

3、清末民初,其演出形式也由原來單一的《唱對子》和 打地攤演出的《跑 坡》,發展成為為廟會會主唱的《會戲》、為富人家做壽或辦喜事的《堂戲》,

43 張紫晨,〈民間小戲的形成與民間固有藝術的關係〉,《民俗曲藝》No. 37(1984):60~75。

以及請神敬鬼、燒香還願的《願戲》等多種形式。隨著班社人員的增多,柳琴戲 開始進入舞臺演出時期,這時期也是二弦柳琴。

4、約在民國九年(一九二○年)前後,一些柳琴戲班社開始由農村進入集鎮 或城市演出。由於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戲流行區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 初期,徐州市區就雲集了同義班、常勝班、義和班等多個較有影響的大班社。薈 萃了厲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雲等著名藝人。當時徐州城內分佈有同興戲 院、群樂戲院、民眾戲院、和平戲院等十多家戲院,每日多達十台左右的戲競相 上演。柳琴戲成為市民娛樂生活的主要內容。

無論哪一種觀點,柳琴戲大致上都隨著時間而進化,由最簡單的單人說唱,

慢慢發展成多人的戲班形態,而劇目也日趨多樣化。一九四九年之後,柳琴戲得 到了迅速繁榮。原有的零散戲班被組成徐州市柳琴一團和二團,一九五八年又擴 建為江蘇省柳琴劇團。但到了文革時期,柳琴戲歷經磨難,各專業劇團被迫解散。

造成柳琴改革的局面,由戲曲辦奏的柳琴一躍為獨奏樂器,也由兩弦改革成三弦 柳琴。

而自上世紀八○年代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準的提高,電影、電視的迅 速普及,以及多種娛樂樣式的出現,柳琴戲觀眾逐漸減少,表演團體慢慢萎縮,

柳琴戲逐漸退出人們的視野。但也因此使得柳琴演奏者積極改革與開發柳琴的新 舞臺,隨後柳琴不僅成為獨奏樂器,更融入國樂團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 之一,這個部分將在之後相關章節詳細敘述。

以下依柳琴伴奏的劇種製成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