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生的校園經驗係指學生在校園中所接觸的有形與無形的事物,也是學校 教育的重要核心。一般校園經驗可泛指學生在校園中對於學術領域及非學術領 域的投入程度,以及對於學校所提供的環境與服務的感受程度(Astin, 1985;

Terenzini et al., 1995;張雪梅,1999;陳金貴,2001)。

一般探討校園經驗時,大多會以投入程度的觀點加以探討,並藉由學生在 學習過程中的投入程度以評量其校園經驗。投入程度係指個人在學習歷程中所 展現的行為、感覺與思考等抽象的概念,主要的理論架構包括Astin(1985, 1993)

的投入理論(Involvement Theory)、Kuh(2003)的學習投入(engagement)。以 下將就不同學者對於校園經驗的觀點加以整理。

一、 Astin 的 I-E-O 模式與投入理論的觀點

學 者 Astin 在 1970 年 提 出 「 輸 入 — 環 境 — 成 果 模 式 」

(input –environment –output model)如圖 2-2-1。在此一模式中,輸入面係指個 人特質、家庭背景、入學前的課業表現以及人際經驗。環境面包括進入大學就 讀後所接觸的人員、方案、政策、文化與經驗等因素。成果面則是針對學生人 格特質、知識、技術、態度、價值、信念與行為等學習成果加以探討。其中輸

入面的相關因素會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於學習成果產生影響(Astin, 1985, 1991),而 I-E-O 模式也成為現今探討校園經驗與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模式與基 礎。

圖2-2-1 I-E-O 模式

資料來源:“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y A. W. Astin, 1991, NY: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Macmillan, p.18. Copyright 1991 by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此外Astin(1985, 1993)也提出了投入理論(Involvement Theory)。投入係 指學生在校園生活中所付出的實際行動,包含生理與心理層面,並在投入的過 程中產生學習。Astin 所提出的投入理論,具有 5 個基本的前提假設,包括:

(一) 投入的過程需要大量的生理與心理能量,對於所投入的目標則可能是一個 普遍廣泛的概念(如學生的學習經驗)或特定性的工作計畫(如準備考 試)。

(二) 投入是一種持續性的概念,且投入的程度會因不同的學生而有所不同,亦 即同樣的目標,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投入程度。此外即使是同一個學生,

其投入程度也會因不同時間、目標而有所不同。

(三) 投入可包含質與量兩面向,其中投入程度量化的衡量,可透過學生投入的 時間加以測量,而投入程度質性的衡量,則可就學生所投入的品質加以檢 測。

(四) 學生投入程度的質與量,與其學習與發展息息相關。

(五) 校園中的教育政策或實務工作方案是否能產生效能,應視其能否促進學生 的投入程度。

環境(Environment)

輸入(Input) 成果(Output)

Astin(1984)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投入較多的時間與精神,對於其 自我成就與學習經驗,將會有較高的滿意度。Kuh、Schuh、Whitt 與 Associates

(1991)的研究亦指出,當大學生能主動投入校園中無論是課堂內或是課堂外 的經驗時,其對於校園的認同度也將會較高。劉若蘭(2008a)認為高投入的學 生係指在學習的過程中願意投入較多的心力,例如願意花費較多的時間在課業 學習,留校時間較長、或是積極參與學生活動,都可以算是高投入的表現。

Astin 所強調的轉化歷程,事實上即為大學生投入或參與學習的情形(林義 男,1990)。在 Astin 的投入理論中強調學生的學習成果除與學生本身的背景有 關,也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此外在該理論的模式中也著重於學術及人際層面的 發展,當學生的投入程度愈高,其學習發展也將越好。

二、 Kuh 學習投入的觀點

「學習投入」(engagement)一詞的論述,根據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到 1930 年代,並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有著不同的意義與內涵(Astin, 1993; Pascarella &

Terenzini, 2005)。在 Astin(1985)提出投入理論後,強調學生投入程度將對學 生成就帶來重要的影響,許多相關的文獻便如雨後春筍般地提出,重要的學者 如:Ernest Pascarella、Gary Pike、Patrick Terenzini 及 Vincent Tinto 都曾致力於 探討不同層面下,學生所投入的心力與發展對於學習成果的關聯性。Kuh(2003, 2009)明確指出「學習投入」係指學生在學習歷程中所展現的行為、感覺與思 考等,並以其個人參與教育相關的活動所花費的時間、精神以及與他人互動情 形,作為主要的衡量指標。學生投入程度除了因本身的特質外,也會受到學校 機構投入的資源所影響。

Kuh 為學習投入引入高等教育的重要學者,在其主持的「全美學生參與調 查」所使用問卷中,對於學習投入的衡量包括:學業挑戰水準、主動與合作學 習、學生與教師互動、豐富的教育經驗以及支持性校園環境等五項(Kuh, 2001, 2003)。如今「學習投入」已被廣泛指為學生在校園中對於學業的努力程度以及 參與校園學習活動積極程度,以藉此滿足其自主性、歸屬感、能力等心理需求。

此外學習投入的程度,也將具體展現在行為、情感和認知等三個投入面向,其 具體的表現如下所述:

(一) 行為面向,係探討學生藉由參與學校各項活動,包括學術與非學術領域的 過程中與其他人互動的程度。當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其中,並在過程中產 生疑問,且願意就他人的提問進行回答與討論,將有助於提升個人知識內 化的程度。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並不單指課堂內的時間,而是應包括學生 在校時間(Kuh, 2003, 2009;張鈿富,2012)。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與頻率 將與其學習表現呈現正向關係(Kuh, Kinzie, Schuh, & Whitt, 2005)。

(二) 情感面向,係探討學生與校園內其他成員(包括老師、同學)以及學校之 間的情感互動程度與反應。當情感構面的感受愈正向,代表其心理歸屬感 越強(Kuh, 2003, 2009;邱世寬,2016)。

(三) 認知面向,係探討學生個人對於專業知識與技能所呈現的了解程度。當認 知構面呈現正向情形,代表學生對於增強自我知識與技能的慾望愈強烈,

並表現在其投入的時間與努力程度,且願意進行反覆練習。

上述學者對於學生校園經驗的論述都有其理論模式,陳明國(2018)將 Astin 之「I-E-O 模式」及 Kuh 等人的「學習投入」的研究變項整理如表 2-2-1。

陳明國(2018)將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的研究變項彙整成以下三點:

(一) 從各個模式的研究變項間關係可以發現,Kuh 認為校園經驗對於學習成果 具有直接影響;Astin 則認為學習成果除受到校園經驗的影響,亦會受到 入學前的經驗所影響,包括:個人特質、家庭背景、入學前的經驗等,使 得校園經驗具有中介效果。

(二) 校園經驗的研究變項除課堂內的專業學習,也包括課堂外人際面、環境面 的因素;學習成果除認知的成果,也包括態度、價值與情意等非認知層面。

(三) 校園經驗可用知覺及投入的程度加以衡量。

綜合上述校園經驗理論可知若要探究學生的學習經驗與學習成果,應考量 投入的情形、個人背景資料、入學前的經驗,以及學生知覺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