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樂觀的眾多定義中,研究上時常被討論的兩大類,即 Scheier 和 Carver 於 1985 所提出的樂觀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以及 Peterson 和 Seligman 1984 所提出的樂觀解釋風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吳相儀等人,2008a)。

Peterson(2000)將樂觀分為大樂觀(big optimism)及小樂觀(small optimism)

兩大類,小樂觀包含對正向結果的特定性預期,而大樂觀顯然的是指較一般性的 預期。Scheier 和 Carver 的樂觀傾向屬大樂觀,因為其內涵是要求個人去對未來 的結果做一般性的預期;相對的,Seligman 解釋風格(explanatory style)的測量 則是小樂觀,因為它聚焦於個人對具體事件的特定因果關係之解釋。不論是 Scheier 和 Carver 所提出的樂觀傾向或 Peterson 和 Seligman 所提出的樂觀解釋 風格,皆從認知角度來解釋樂觀(Peterson, 2000;吳相儀等人,2008b)。然而,

雖然 Seligman 的解釋風格理論提供另一角度來看待樂觀,事實上兩者之間仍存 有差異。解釋風格對樂觀、悲觀的形成較偏重於以負向事件來解釋,強調負向事 件可能的影響力,且其歸因歷程是可以被訓練的,具有預防之作用。相對地,樂 觀和悲觀傾向則是著重於瞭解個體對生活事件的態度及想法,認為其是一種人格 特質(鄭芳怡,2004)。

樂觀傾向與樂觀解釋風格兩者的概念並不完全相同,丁明潔(2003)指出兩 種概念的差異之處在於:解釋風格太偏重對負向事件的解釋,卻忽略了正面事件 可能的影響力;而樂觀傾向則是以個體對生活事件的態度與想法作為評量的標 準,不偏重正面或負面事件的立場。在其他許多研究中,針對解釋風格的測量與 樂觀傾向的測量也顯示了兩者間僅有低度至中度的相關(Scheier & Carver, 1992)。雖然解釋風格與樂觀傾向在概念化及樂觀的測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這 兩種取向都認為樂觀是對好的結果有所預期,而悲觀則是預期不好的結果。總括 來說,Scheier和Carver的樂觀傾向是一種奠基於對未來結果的預期理論,而 Peterson 和Seligman的解釋風格理論則是重視個人對於壞事件所採取的歸因結 果。以下即針對Peterson 和Seligman的解釋風格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進行介紹。

一、Seligman解釋風格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解釋風格理論的學者們假設人們擁有所謂的解釋風格,而它對個人整體生活 有所影響。其背後的理論認為,樂觀被定義為對壞事件的解釋是暫時和特定,而 悲觀則被定義為將壞事件視為穩定和普遍(Peterson & Seligman, 1984)。本段落 將針對解釋風格的理論發展過程做簡單介紹。

解釋風格理論的發展,最早源自於「習得無助感」的發現,研究者在實驗情 境中發現,將狗置於無法控制的情境中,會使狗產生無助的反應,即使後來障礙 解除,狗仍然不會主動嘗試去逃離不愉快的情境,而是被動的接受電擊,這種無 助的反應,Seligman稱此為「習得無助現象」(Seligman & Maier, 1967)。接著許 多研究者想探究動物的無助現象,是否也會在人類身上發生,因此嘗試將對動物 的實驗用在人類身上,將人置於無法控制的事件中,觀察其影響,並進一步比較 動物與人類反應的相似性,結果在人類身上也有發現同樣的問題(Peterson & Steen, 2009)。然而,隨著愈來愈多的研究發現,習得無助感理論無法充分解釋 後續實驗的結果,尤其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人類在無法控制結果的情境下 反應比動物更複雜。再者,原始的習得無助理論也無法解釋是什麼影響了無助和 憂鬱的長期性和普遍性?為了解釋原始理論的缺失,Abramson、Seligman及 Teasdale(1978)等人以歸因理論為藍本,重新檢視習得的無助理論,且進一步 研究人的解釋風格如何會引發無助感和憂鬱症,並於1978年提出修正的習得無助 理論(Reformulated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ory, RLHT),因為其為探討個人的歸 因解釋風格,因此亦稱為「解釋風格理論」。

(一) 無助的預期與歸因的產生

原始與修正的習得無助理論都假設對事件無關聯性(noncontingency)的預 期,是決定無助是否會發生的重要因素。在修正的理論中,將個人對現在的行為 與結果間沒有關聯所做的歸因,視為是接下來個人對未來無關聯性也會做出預期

的決定因素,而此種預期,最後決定了無助症狀的普遍性、長期性和類型。對無 關聯事件的預期與歸因的產生過程如圖2-2-1所示(Abramson et al., 1978):

首先,個體察覺行為與想要的結果間的無關聯性(不管自己做什麼,結果都 不會改變),接著針對自己所覺察到的行為與結果之間做歸因,歸因導致個人對 未來行動與結果間無關聯性的預期,而無助正是因為個人預期自己未來的行動對 達成目標是無效的而產生的後果。簡要言之,若個人將對過去失敗經驗所做的歸 因套用到對未來事件的預期,並相信自己將會再次經歷失敗,而不願付出行動,

此種對自己將會失敗的預期,最終會導致無助症狀的產生。

圖 2-2-1 事件導致無助症狀的流程圖

資料來源:“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by L.Y.

Abramson , M. E. P. Seligman & J. Teasdale, 1978.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52.

客觀存在的 無關聯性

對現在和過去曾 發生過無關聯性 事件的覺知

對現在和過去曾 發生過無關聯性

事件做歸因

對未來事件無關 聯性的預期

無助症狀的產生

(二) 解釋風格的三向度

如上段所述,將原始的習得無助理論假設應用在人類身上時,產生了一些問 題,例如:它無法解釋無助在何時會穩定持續,在何時會變得不穩定;再者它無 法解釋無助何時會類化到其他面向、何時會影響單一情境;另外,它也無法解釋 為何有人在察覺到自己是無助時會喪失自尊,有人則否?Abramson等人(1978)

認為,人們會對無法控制的事件做解釋,而這些解釋會影響個人如何對事件做出 回應。首先,事件的成因可能與個人有關(內在歸因)或是可能與某個情境或外 在環境有關(外在歸因);第二,影響事件的原因可能是一個跨時間的因素(穩 定解釋),或該因素可能是暫時的(暫時解釋);第三,原因可能會影響很多其他 的結果(普遍解釋),或可能只被侷限於目前的事件(特定解釋),以下介紹解釋 風格三向度的發展過程與內涵:

(1)個人無助與普遍無助及個別性向度的提出

若個人相信他們無法解決的問題別人卻能解決,就是所謂的個人性無助,但 若是個人相信其他人和自己一樣也無法解決問題,這就是普遍性的無助。兩者歸 因上的差別在於:普遍性無助的人對失敗通常是做外在歸因,而個人性無助的人 則是會做內在歸因,這種對個人無助及普遍無助的闡明,形成了修正習得無助理 論對個別性歸因向度的定義。個人如果相信結果與自己的行為間沒有關聯,但其 他人的行動卻與結果有所相關(內在性歸因),比起相信自己與他人的行為與結 果皆無相關者(外在性歸因),前者較容易產生低自尊的情形(Abramson et al., 1978)。總括而言,個人性無助是將失敗歸因於自我能力不足,而普遍性無助則 是將失敗歸咎於外在環境因素。而可以想像的是,若將失敗歸咎於他人而非自我 因素使然,自然較不會有低自尊的情形發生。

(2)無助的普遍性與長期性及普遍性與穩定性向度的提出

研究發現個人會不適當的將無關聯性的預期類化到其他新的或可控制的情 境中。無助的存在是當個人對無法控制結果產生預期時,表現出動機和認知失能

的結果。當無助發生的範圍是廣泛的,被稱之為「普遍性」;當它的發生只侷限 於較小的範圍,則稱為「特定性」。至於時間方面,當無助是長久會一再發生的,

稱為「穩定性」;若是短期或不再發生的話,則稱為「暫時性」。普遍性向度影響 結果的廣度,暗示了無助是會跨情境發生,但特定的歸因會使無助只發生在原來 的情境。歸因至穩定向度會使無助變得長期,因為它暗示了個不管現在或未來,

個體都沒有控制的能力(Abramson et al., 1978)。

綜合上述,Abramson 提出的修正的習得無助理論,解釋了原本的理論運用 在人類身上的不恰當性。無助的個人會對行為與結果間的關聯做歸因,而此歸因 會間接影響對未來結果與行為的預期,並進一步決定無助的長期性、普遍性及自 尊的喪失與否。解釋風格的三個重要向度為:個別性(內在與外在)、穩定性(穩 定對暫時)及普遍性(普遍對特定)。不同的歸因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個別 性歸因會影響自尊的低落與否,假如歸因為內在 (是我的錯),那麼個人的自尊 會隨著無法控制的情境而下降,假如以外在的因素來歸因,那麼低自尊的情形就 比較不會發生。穩定向度的歸因屬時間面向,影響了無助與憂鬱的長期性,假如 將事件成因解釋為穩定,那麼就會引發無助長時間的持續,但若歸因為暫時性因 素,那麼無助將只是暫時的。最後,屬空間面向的普遍向度歸因會影響無助的普 遍性,假如歸因為普遍因素,那麼會導致無助蔓延並跨越到不同情境中,如果是 特定的,那麼無助就會被限制在特定的情境中,而不會對生活中其他面向產生影 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