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章旨在說明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並解釋重要 名詞。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第三節為 研究假設,第四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常聽到「樂觀」這個詞彙,坊間也愈來愈多探討樂觀及教人 如何樂觀的書籍。從來沒有一個世代像現在一樣讓人確信,我們應得的不僅只是 免於不幸及悲痛,而是要去追求正向的幸福(Gunnell, Pimollt, & Motevalli, 2004)。然而,現在的人並沒有因此過得比較快樂。從亞里斯多德以降,學者、

哲學家及宗教的領導人不斷反思「我們如何能變得更快樂」這個問題。但一直以 來,臨床心理及精神病學所重視的卻是「如何去解救大眾免於受苦」,但心理學 的任務應不只如此(Seligman, Steen, Park, & Peterson, 2005)。Seligman 擔任美 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主席時,開始推廣正向心 理學。他認為只是消除失能者的苦痛是不夠的,我們應該想的是如何能讓人類心 靈成長,並找出可以使人們感到滿足,投入並獲得有意義的快樂之活動(引自 Wallis, Coady, Cray, Park, & Ressner, 2005)。

培養樂觀思考即是提升個人幸福感與快樂的活動之一。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 了樂觀的許多益處及悲觀所伴隨的缺點。樂觀與正向情緒及良好品行、堅毅、有 效的問題解決、學業、運動表現及職業上的成功、良好健康及受歡迎與否相連結。

悲觀,相對的,則與憂鬱、被動、失敗、社會疏遠、病態及較高的死亡率相關

(Peterson, 2000)。國內研究也發現,從國小學童至大學生,較樂觀者通常具有 較佳的學業成就及學業方面的自我效能(丁明潔,2003;李澄賢,2004;侯雪香,

2007),且對學業上的挫敗有較佳的忍受力,甚至能以積極的行動力來因應(吳 聰秀,2006;張玉玲,2000)。樂觀與個人心理適應間的關聯,包含兩個要素:

第一是預期未來將有好事發生的心理傾向;第二則是因為有了此種正向預期,而 使個人更願意採取行動來達成目標(林美珍,2009)。現今的學童面臨來自各方 面愈來愈多的壓力及挫折,若能時常保持樂觀及較高的自我價值感,那麼即使面 臨挑戰,仍然能從困難中學習而重新振作(顏秀芳,2009)。由上述可知,樂觀 的影響是多層面的,這也因此使得兒童樂觀與否更顯重要。

探究目前國內學童的幸福程度,講義雜誌為了解小朋友的幸福感受,自 2001 年起開始進行的「小朋友幸福大調查」,今年已邁入第 10 年。根據講義雜誌公佈

「2010 年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發現孩童的幸福指數創十年新低,大約有 77.3%

的小朋友覺得幸福,比去年下降了 6.1%。然而,更令人憂心的是,調查發現竟 然只有 44.2%的小朋友覺得未來會比現在更幸福。若綜合比較這十年來的數據,

小朋友的整體幸福感大致是呈現下滑的趨勢。探究兒童幸福感低落之原因,除外 在環境的變化因素使然外,兒童對自己及未來所抱持的態度與看法,也值得重 視。兒童對未來的看法,不只左右了個人的生活適應,更影響國家未來發展力,

如果身為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兒童,無法感受到幸福快樂,甚至是以悲觀的心態來 看待未來生活,那麼此種現象著實令人擔憂。兒童對自己及未來感到希望固然重 要,然而,Seligman 認為所謂的樂觀並非只是跟自己說肯定的話或對未來抱持美 好憧憬,更重要的是去改變具摧毀力量的負向想法。若能培養樂觀的解釋風格,

重新對挫敗事件給予不同的定義,一方面有於個人跳脫負向情緒,另一方面也避 免了消極思考可能為個人生活適應所帶來的阻礙(洪蘭譯,1997)。

Seligman認為樂觀解釋風格可以透過後天養成,而樂觀的養成始於兒童時期 並影響成年後對事情的解釋方式(洪蘭譯,1997)。吳相儀、陳學志、邱發忠、

徐芝君、許禕芳(2008b)也認同樂觀與悲觀養成的關鍵期始於兒童中期。國內 外皆有針對學生施以樂觀訓練課程以提升兒童樂觀信念的研究,國內方面針對高 年級學童所進行的實驗研究發現,樂觀課程的實施有助於提升兒童之樂觀信念

(吳相儀等人,2008b)及樂觀的解釋風格(杜品儀,2006;陳玫菁,2008;常

2008)。由上述研究推論,樂觀教育課程的實施確實能提升兒童的樂觀程度。因 此,若能建立一套具信效度之樂觀量表來測量兒童樂觀程度,在協助學校老師及 家長更充分了解兒童對事件的解釋風格,及依個別差異與需求擬定兒童樂觀思考 養成計劃上,應能有所裨益。

在兒童樂觀程度的測量上,有許多不同的工具可以使用,目前較被廣泛使用 的是由 Seligman、Peterson、Kaslwo、Tanebaum、Alloy 及 Abramson 於 1978 年 所編製 兒童 歸因 風格 問卷 ( The Children’s 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 CASQ)。CASQ 適用於 8~14 歲的兒童,它是用來測量孩童解釋風格的主要工具

(Cunningham, 2003;Nolen-Hoeksema, Girgus, & Seligman, 1986;Seligman et al., 1984)。但有鑑於 CASQ 題目太多(48 題)而兒童注意力較為不足,因此 Kaslow 與 Nolen-Hoeksema 於 1991 重新修訂 CASQ,重編後量表簡稱 CASQ-R(Thompson, Kaslow, Weiss, & Nolen-Hoeksema, 1998)。CASQ-R 的題目較少,用在測量兒童 的解釋風格或在時間受限的情境中特別有用(Reivich & Gillham, 2003)。然而,

不管是 CASQ 或 CASQ-R 的編製,皆是以歐美族群為研究對象,若要將其直接 翻譯使用於我國學童上,恐有其限制。

國內方面相關的樂觀量表,有以成人(王靖雯,2008;李佩珊,2003)、大 學生(李澄賢,2004)及國中生(丁明潔,2003;林美珍,2009;侯雪香,2007;

高民凱,2001)為對象。針對國小學童為對象而編製的量表也不在少數,然而修 編後的題目較著重於學業方面的歸因(王麗香,2008;吳美玲,2001),較少顧 及家庭生活、人際關係及社會生活層面的影響。而部份修訂的量表雖顧及其他層 面,但卻有信效度偏低(吳聰秀,2006)、正負向量表題數不一致(鄭芳怡,2004)

或題數過多易導致學童填答時較難專注等問題(杜品儀,2006;徐佩君,2000;

曾雪芳,2008)。而吳相儀、林耀南、陳學志、邱發忠、徐芝君(2008a)所編製 的兒童樂觀-悲觀雙因子量表,雖有不錯的信效度且適合國小高年級學童,但此 份量表是以 Scheier 和 Carver(1985)的樂觀傾向為理論基礎所編製,並非以解 釋風格理論加以編製。

另外,上述研究者所編製的量表,在題目上雖然是根據國內學童之實際生活 情形而加以編修,但西方人與華人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下,是否具有相同的樂 觀概念值得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量表的編製,除以解釋風格理論為基礎外,

擬更進一步提出在華人文化背景影響下,華人兒童所特有的解釋風格向度,並探 討其對國小學童之樂觀解釋風格之影響。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擬參照解釋風格之理論架構,編製符合國內高年 級學童認知與文化背景之樂觀解釋風格量表,並利用新編後的量表進行有關樂觀 相關因素的探討研究。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發展一套適用於國小學童的樂觀解釋風格量表,以利教師快速了解學生並做 為輔導介入前可使用之評量工具。

二、以驗証性因素分析檢定國小學童樂觀解釋風格量表之因素/建構效度,以驗 證本量表是否與理論架構模式符合。

三、檢定國小學童樂觀解釋風格量表是否具良好的效標關聯效度。

四、分析學童在不同性別、年級及課業表現之背景變項下,學童的樂觀解釋風格 量表得分之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