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Snyder 的希望理論

在 Snyder 等人(1991)的研究中,將希望定義為雙向度的概念,包含了動 力思考(Agency thinking)及路徑思考(Pathways thinking)。根據希望理論,希 望被定義為去達成個人想要的正向結果或目標的動機。此理論透過個人自陳關於 達成目標的方法及奠基於這些目標導向的思考為定義而加以發展。高希望感者擁 有較多的正向情緒,毅力及自信,相反的,低希望感者面對壓力時較無法成功的 處理,也較會伴隨負向情緒及平淡的情感(Snyder, Symposn, Michael, & Cheavens, 2000a)。希望理論內涵主要有三:明確的目標、路徑思考以及動力思考。以下針 對三項內涵分別說明:

(一)目標思考

「目標」是個體心中所想像的或想要達成的事物、經驗或是結果,不論目標 的大小或是達成此目標所需花費的時間長短,只要具備足夠價值性的目標就會受 到重視,個體所追求的目標,越是明確、重要與可行,希望感就會越高(Lopez, Snyder, & Pedrotti, 2003) 。

目標因時間的架構而有所不同,從短暫的目標(下課後跟朋友聚餐)到長遠 的目標(考上理想的大學)。同樣的,目標也因為具體化與否而有程度上的差異,

模糊的目標較不會產生高希望的思考,因為一般人很難想像如何利用路徑或動機 去追求模糊的目標。更甚者,這些目標必須是要有需求價值的,如此才能保証個 人對其有持續性的覺知(Snyder, 2002)。目標除了必須是有重要價值的才能進 一步引發行為外,所設定的目標也必須同時是被認為合適、可達成且包含了某種 程度的不確定性。如果目標是無法達成的,卻持續不斷的追求如此會使個人感到 挫折。相對的,如果是可以輕易達成的,那麼將不會引發個人的動機。因此,希 望理論所關切的目標最少是要適度重要,在達成的可能性上也要是中等程度的

(Snyder et al., 2000b)。

總結而言,希望理論中所設定的目標必須是具體明確可行,如此個體才有依 循的方向。若以時間向度來看,則有短程及長程目標之區分,且必須具有一定價 值方能引發動機。最後,在難度方面則要難易適中具有挑戰性,太容易無法引起 動機,太過困難又會導致挫敗經驗及負向情緒的引發,最終導致希望感的喪失。

(二)路徑思考

為了產生行動以達成目標,個體需要思考一些有效的策略以達成目標,「路 徑思考」即個體覺察到自己有能力去規劃一個或更多不同的方式來達成目標

(Snyder, 2002)。為了達成目標,當遇到阻礙時,個體就必須找其他可供選擇的 管道來達到目標。因此,所謂的「路徑思考」包括順利達成目標的途徑,以及受 到阻礙必須調整作法的兩種情況。雖然一般人大多只專注於一個方式,但假如發 現這個方法窒礙難行,其他可供選擇的方式一定能被激發出來以維持個人具希望 感的思考(Snyder et al., 2000a)。路徑思考不但反映了當遇到阻礙時,可實際產 生其他替代選擇路徑,同時能夠引發激勵自我找出其他方式達到目標的正向自我 語言,例如:我一定能找到方法去解決它(Snyder, LaPointe, Crowson, & Early, 1998)。研究顯示,當遇到困難時,比起低希望感的人,高希望感的人具有較高 路徑思考,並能根據過去經驗創造更多的替代策略,由此可知路徑思考可促進尋 求更多有用的解決方法並引發解決問題的信心(Irving, Snyder, & Crowson, 1998;

Snyder et al., 1991)。

綜上所述,路徑思考意指個體能思考尋求達成目標可用之方法途徑,而此思 考的路徑最好是開放不受侷限,尤其面臨困境及挑戰時,愈是具希望感的個體愈 能被激發,尋求其他替代策略以順利完成目標。換言之,路徑思考可說是一種「尋 求解套」的思考歷程,愈能擴散性思考的個體就愈不易陷入困境中而不得其解。

(三)動力思考

在一個可行的路徑前需具備的,是個人必須擁有去實現此路徑的動機。在希 望理論中,置於此動機之下的目標導向決心被稱為動力(Snyder et al., 1991)。

動力思考是希望理論中構成動機的要素,個人自我察覺具備多少能力使用路徑思 考,以達到目標的思考模式就是一種動力思考,此為一種開始並持續使用路徑思 考往目標前進的心理機制。亦即,動力思考能促使個體不斷地前進以達成目標,

當個體決定目標時,這份力量可以引導著我們朝目標努力。以此觀點,高希望感 者較會出現動力的自我對話語句,例如:我不會放棄的。這種動力思考在遭遇困 境時特別的重要,因為它使得其他替代路徑能被引發出來(Snyder et al., 1998)。

由此可知,動力是一種信念,在展望邁向目標的路徑中,相信個人可以開始並維 持行動。更甚者,當目標在追尋過程被中斷,成功的動力思考使個人可以轉換正 向動機朝向其他開放的選擇(Irving et al., 1998)。

綜上論述,若是徒有辦法而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執行,再完美的計劃充其量也 只是空想。因此,動力思考是推動目標付諸實現的第一步,在覺察可用途徑之後 促使個體展開行動,並在往後目標追求過程中引領方向並維持個體繼續朝前邁 進。目標思考、動力思考及路徑思考三項要素的關係為:先設定具體可行又富挑 戰性的目標,接著開始展開對目標的追求,而在這過程中動力思考及路徑思考兩 者相互作用,路徑思考會促進動力思考,而動力思考也會帶來更多的路徑思考,

兩者不斷的互相影響以引導個體達成想要的目標。

二、希望理論模式

Snyder(2002)描繪了希望理論的運作模式圖,從圖2-4-1中可看出目標、路 徑思考、動力思考三者間的相互關係。在此運作模式圖中,從左到右共3個階段 影響了目標追求時的目標導向思考,首先是個人的學習歷程(Learning history),

接著是事件發生前(Preevent),最後是事件的過程(Event sequence)。路徑思 Psychological Inquiry , 13, 254.

希望感

接著看到事件發生前這個階段,此階段個體會對潛在目標進行分析,個體會 評估想要的目標之結果價值(outcome value),假如目標是相當重要而能使個體 持續專注,那麼個體就會朝著接續的事件邁進。當個體開始去追求目標時,動力 思考與路徑思考會一再的與評估的結果價值進行交互影響,如果目標的結果價值 被認為是不重要的,那麼對目標的追求將會停止,反之,則能催化個體繼續前進。

換句話說,個體並非盲目追求目標,而是會針對目標的結果價值進行衡量與評 估。若目標具有價值將能促使個體持續行動,相對的,若個人認定目標不具追求 的價值,則將會停止行動。Snyder(2002)指出持續對結果價值進行評估的歷程 很重要,因為除非開始對目標的追求展開行動,否則有時目標價值會無法被精確 的評估。當個體進入目標追求的事件過程階段,具體目標的路徑與動力思考會彼 此輪替作用。一旦完成某個特定目標的追求,個體會評價這個歷程是成功或失 敗,並衍生出正向或負向情感反應,接著開始重新循環,繼續影響接下來對其他 目標路徑思考及動力思考能力的覺察。亦即,目標的追求是無止盡的,路徑思考 與動力思考會持續交互影響,在完成某個目標後,個體會根據此次成功或失敗的 經驗進行調整修正,並開始另一個目標追求的歷程。

最後看到壓力源及突發事件,在希望理論中,壓力源是指會危及目標追求的 任何阻礙。壓力源會引發情緒且進一步影響與正在追求中目標相關的路徑與動力 思考。在目標追求的過程中,另一個影響情緒的因素為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是發 生於所追求的目標脈絡之外,可能是正向或負向,被突發事件引發的情緒會使得 動機增加或減少,並進一步影響個體的動力思考(Snyder, 2002)。換句話說,

目標追求並非封閉的系統,壓力源及突發事件會進入該系統中,干擾個體對目標 的追求,甚至引發負向情緒阻礙個體繼續前進,使得個體必須重新進行適應調整。

簡要言之,希望理論的運作模式係以個體先前的學習經驗為基礎,而此經驗 會引發某些特定的情緒。在目標追求過程中,個體會對結果價值進行評估,並且 與路徑及動力思考持續相互作用,進一步影響了目標的達成與否。而壓力源及突 發事件則會引發個體的情緒反應,並對目標的追求產生間接的影響。

三、樂觀與希望感

樂觀與希望感的研究,分成兩個不同的脈絡,一個是以Scheier和Carver的樂 觀傾向為基礎進行兩者間的相關探討,另一個則是以Seligman的解釋風格為對 象,進行相關的分析比較。

樂觀傾向的相關研究方面,Scioli等人(1997)以希望感量表(Hope Scale, HS)

及生活導向量表(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為研究工具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希 望感與樂觀雖然有顯著相關,但兩者並非是相同的構念。生活導向量表的分數對 希望感分數中只有 16% 的解釋量,且希望感比樂觀更能預測身體的健康 。 Magaletta 和Oliver(1999)也以204位大學生為對象,測量希望及其兩個主要因 素--路徑及動力思考及其與自我效能和樂觀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希望感能預測 一般幸福感,且與樂觀具有相關,而路徑思考、動力思考、自我效能及樂觀間雖 然彼此相關但卻不是相同的構念。Gallagher和Lopez(2009)認為Scheier與 Carver 的樂觀理論聚焦於對正向結果的一般預期,而Snyder的希望理論則是專注於動力

及生活導向量表(Life Orientation Test, LOT)為研究工具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希 望感與樂觀雖然有顯著相關,但兩者並非是相同的構念。生活導向量表的分數對 希望感分數中只有 16% 的解釋量,且希望感比樂觀更能預測身體的健康 。 Magaletta 和Oliver(1999)也以204位大學生為對象,測量希望及其兩個主要因 素--路徑及動力思考及其與自我效能和樂觀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希望感能預測 一般幸福感,且與樂觀具有相關,而路徑思考、動力思考、自我效能及樂觀間雖 然彼此相關但卻不是相同的構念。Gallagher和Lopez(2009)認為Scheier與 Carver 的樂觀理論聚焦於對正向結果的一般預期,而Snyder的希望理論則是專注於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