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樂譜資料整理與維護作業之困境與挑戰

第四章 深度訪談結果分析

第三節 樂譜資料整理與維護作業之困境與挑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樂譜資料整理與維護作業之困境與挑戰

本節綜整受訪人員之訪談意見,探討在執行樂譜資料整理與維護作業時所面 臨的困境與挑戰,共分為三個部分:一、制度面的困境、二、實務面的挑戰、三、

觀察與建議。

一、 制度面的困境

文化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文物典藏則是永續發展的事業。但是在音樂領域方 面,樂譜資料乃至其他音樂文獻的保存在國內卻長期被忽視,也沒有完善的政策 規劃,讓第一線的典藏機構與人員無法依循,對於資源的爭取與留存,是很大的 問題。

(一) 缺乏對音樂資料徵集的完整政策

完善的館藏政策與徵集原則不但讓典藏機構本身在執行業務時於法有據,對 於資料入館後的後續處置也更有保障。訪談發現,受訪者多認為政府目前對於音 樂資料的徵集與處理並無完整政策與配套措施,典藏機構也不一定能保障資料的 永續維護與經營,導致潛在捐贈者躊躇不前,無法提升其贈與意願。引述受訪者 相關意見如下:

「一般的業者要跟家屬溝通很難,所以還是要靠政府的力量來完成。臺灣這 麼多作曲家,但是作品有留下來的,有出版的,真的很少很少。」(B:142-143)

「徵集資料是一個典藏單位必須要去積極面對的事情,可是這就又回到我們 的機制,還有就是自己的個性。對我來說,今天假設我要去跟音樂家說,請 他把樂譜手稿交給我,我沒有辦法。因為我覺得,今天我如果要去爭取這些 東西,必須要有相應的條件,才能說服人家,但我們現在本身的機制並不健 全。若是有一天我離開這個單位,這些爭取來的史料最後要怎麼辦? 像井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瑞老師,當初他幫南藝大爭取到這些東西,最後也是拿出來,帶到電影蒐藏 家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的中國音樂資料館,這是當時是在文革時期幾位老 師成立的資料中心,蒐集了很多東西;但是當這些老師退休後,這批東西就 變成現在後面的老師的一件傷腦筋的事情,學校圖書館也不要,系上又要花 錢去養這個 archive,所以基本上已經沒有開放了。這些都是前車之鑑。」(F:

171-179)

(二) 缺乏對音樂資料整理專業的重視

音樂學科時常與其他學科共同被歸類至藝術領域,然而藝術領域的範圍多 元,諸如繪畫、舞蹈、表演藝術、工藝等均屬之,且表現方式各異,對於文物的 定義與價值也相對有所不同,若是以同樣的標準來衡量其典藏價值,雖收「齊頭 式平等」之效,卻可能使具有特殊意義或價值的史料被屏除於外。引述受訪者意 見如下:

「因為現在我們是附屬機構,所以很多的程序上面都是必須要符合上級單位 的典藏作業流程,就是要經過文物典藏審議會。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審議 會委員的組成是包括所有表演藝術領域,他可能不一定具有音樂文物典藏專 業的背景,或是他對西洋藝術領域或是傳統音樂領域並不是那麼熟悉;那如 果要找到全部都是音樂類的委員來出席,又不是那麼容易,而且音樂本身包 含的範圍又很廣泛,所以可能委員對於紙質文獻或是這些聲音檔案的保存,

他可能無法真正去了解這整個流程跟程序,他們就只能就這個文物或文獻去 做判斷跟分級作業。因此如果說,未來能有一個獨立的,針對音樂的文獻去 分級或是去典藏的一個作業辦法或要點,可以獨立出來,不要跟表演藝術類 放在一起,會有很大的幫助。因為畢竟音樂的領域跟其他表演藝術類領域還 是有差異的。」(G:134-14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實務面的挑戰

在實務的執行層面上,每位受訪者因自身機構的條件,而遭遇不同的問題。

(一) 捐贈作業缺乏規範

樂譜資料的徵集是一項耗時費力的工作。負責人員必須與潛在捐贈者有良性 而深入的溝通過程,建立信任感之後,方能獲得捐贈機會。但有時候捐贈者或家 屬基於不捨心情、或是聽從他人建議而猶豫不決、再或是捐贈物件的所有權有法 律疑慮等,都會造成徵集的困難。引述受訪者意見如下:

「最大的困難就是,有時候可能已經跟家屬或文物持有者談好了,他也已經 要捐贈,但是突然又說不捐了,但因為在行政程序上,這個案子已經起案了,

就像上次我們本來準備要辦展覽那樣,然後後來他就又跟妳說他沒有要捐,

這是遇到最大的困難之一。另外還有像是說,突然有家屬或後代跑出來,說 這些物件是屬於他們的,不讓持有者捐贈。」(G:146-150)

(二) 經費、人力與空間不足

對於一個機構而言,維持樂譜資料保存的成本十分龐大,若是沒有穩定的經 費、專業人力與館藏空間等資源,其實並不容易。引述受訪者相關意見如下:

「有時候量很大,我們稱之為困難,因為要花很多的時間,很多的人力,盡 量去把它做整理。因為東西進來,問題才開始。妳要是在圖書館裡面做過就 會了解這個意思。妳去要東西,然後東西怎麼辦? 妳不能把它丟在一個空間 裡都不管,這不是我們工作的一個態度或是方式。第一個趕快整理,分類,

建檔,然後清理、清潔,然後入庫,時間到,掃瞄,上網,這是整個,還要 辦展覽。展覽當然不是說一定怎麼樣,但是三不五時要辦,要花好多時間。」

(A:250-2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我們而言,困難可能主要是空間方面。現在畢竟我們只有一兩個 case,

如果將來有很多的話,我們空間上就應該要有一個比較好一點的規劃。因為 目前是沒有這樣的規劃。」(E:142-144)

(三) 缺乏音樂資料編目的專業能力

沒有音樂專業人員的機構,在編排音樂資料時往往出現比較大的問題,必須 仰賴委託或是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增加典藏的困難度與不確定性。引述受訪者意 見如下:

「以我個人經驗,對於樂譜資料或是音樂類資料,比較大的問題大概就是不 知道如何編目。但是這個問題可以透過專案計畫的方式,尋求專家或是專人 來協助,所以我覺得是可以解決的。另外可能就是會有一些非中文的資料,

在閱讀或是翻譯上可能需要幫助。」(C:181-184)

(四) 整合資源,發展合作機制

對於規模較小的典藏機構而言,配合政府政策,發展合作典藏機制,共 享彼此資源,才有可能擴大保存的可能性。引述受訪者意見如下:

「所以我們也在思考,怎麼樣跟政府機構,來做進一步合作,建立比較完整 的機制,讓這些珍貴的樂譜手稿有一個最好的去處。」(F:183-184)

三、 觀察與建議

從事樂譜資料的整理與維護工作多年,受訪者對於此工作也提出了一些觀察 與建議。

(一) 音樂資料管理的永續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相較於實務人員,擔任主管職的受訪者對於推動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以妥善 管理與保存樂譜資料與音樂文獻的議題顯得更為關注,也更強調永續發展的重要 性。引述受訪者相關意見如下:

「目前我看到的一些問題,像是保存的永久性、人力還有經費等,如何有系 統地徵集管理,還有配套的措施,這些都是問題。我希望臺灣最終能有所謂 的 ATM (Archive of Taiwan Music)。……很希望有一天能夠看到臺灣有一個 真正的音樂檔案館,能夠把臺灣音樂家留下來的資料都放到那裡,然後有跟 國際接軌的完整機制,讓專業的人員來負責。這些,雖然很多條件現在都還 在累積中,但是現在不做,就永遠沒有實現的一天。」(F:199-205)

「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專業的人力可以投入在這個音樂文物典藏的工作裡,並 能擴及到其他的單位。像是國臺交或是北市交等等,這種至少是公部門的機 構先開始,因為自家就有出版樂譜,或是委託創作可以收藏。」(G:154-156)

(二) 典藏範圍多元化,結合影音平臺應用

有的受訪者表示,音樂的類型其實很豐富,除了古典音樂創作的樂譜資料,

也可考慮將範圍擴大至各類型,以呈現其多元性。在應用方面,也提出結合影音 平臺等構想。引述受訪者意見如下:

「以我個人觀察,樂譜的保存與整理是很專業的領域,國內典藏機構的蒐集 好像多偏向音樂家古典或是西洋音樂的創作,或許可更有系統地蒐集民間宗 教科儀或唱詞等特殊音樂,以及傳統的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音樂,

以呈現音樂的種類多元性。至於提供應用時,建議可由國內專業的音樂典藏 機構主導跨館整合資源共享,結合影音介面,讓人可以一邊看到樂譜,一邊 就聽到聲音,可以提供使用者更生動、有感的應用平台。畢竟樂譜典藏量小 的機關,專業不足,也很難挹注資源開發使用平台。」(D:187-19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