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檔案資訊需求與使用調查

第二章 文獻分析

第一節 檔案資訊需求與使用調查

一、 資訊需求與資訊行為概述

資訊需求是指個人在環境中,基於某種理由或是為解答某一個問 題,或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或是純粹為了增廣見聞,而對資訊所產 生的一種需要。資訊需求的產生,是使用者在特定的時空情境下,和 環境互動的結果。因此,要研究資訊行為,必須先深入瞭解促使資訊 需求產生的情境,方能真正瞭解個別使用者的資訊需求及利用狀況。

(楊曉雯,1998,頁 25) 「資訊需求」隨時存在於人生的各個階段,

可以視為是一種大部份人都有的內在需求。人之所以會有需要資訊的 感覺,主要是由於意識到自己有某些方面的不足,而需要找尋資訊來 源,以解決這些存在於腦海或想法上的不足現象。因此可以說:當一 個問題(或不足)的感受駐進個人的知覺系統時,因而產生問題意識,

就會有資訊需求的產生。

「資訊需求」其實是一種心理狀態,通常難以用語言具體描繪,

但經過需求者的反覆思考,有可能會對需求標的有比較具體的領悟。

Crawford 認為資訊需求是一個定義困難的觀念,而且不易抽離和測 量,因為是牽涉到一個認知的過程,其運作會隨著不同時間的意識而 不同,即使當事人也很難清楚釐清。(Crawford,1978,p.62)

資訊尋求行為則是指個人為了滿足其需求,所從事的辨識資訊之 任何活動。資訊尋求者的個人特質、心理因素、教育程度、職業、經 驗、工作環境、社會環境、人際關係、找尋的資訊類型、找尋資訊的 方式、獲取資訊的管道、取得資訊之成本效益、找尋資訊的結果,以

及獲取資訊的容易程度等,皆會影響資訊尋求及使用行為。

歷年來探討資訊需求與使用行為研究的論文為數眾多,Case 曾 調查《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一 刊 歷 年 發 表 有 關 資 訊 行 為 的 論 文 總 數 , 即 超 過 兩 千 多 篇 。

(Case,2006)另根據張郁蔚利用 Web of Science 查詢資訊需求與資 訊尋求相關文獻,發現在 1962-2009 年間有關資訊需求論文多達 2,725 篇;資訊尋求論文則有 2,003 篇。(張郁蔚,2011,頁 352)

但這些數量龐大的資訊需求與資訊行為研究中,多屬於特定讀者 群或是關於資訊系統的使用研究。Allen、Rohde、Dervin 與 Nilan 等人曾經探究有關資訊需求與行為研究的論文內容特性,發現為數可 觀的資訊需求與使用研究論文,多數缺乏理論和標準的研究方法,許 多研究內容侷限於地方性的問題,研究結果無法累積有用的知識,完 全依靠讀者回答產生的結果,並不能作為改善資訊服務的依據。

(Allen, 1969; Rohde,1986; Dervin & Nilan,1986) Crawford 甚至 認為傳統資訊需求和使用研究範圍太小和過於區域化,研究結果無法 產生通則性(Crawford,1978,p.54)。

國內林珊如、許禛芸曾分析臺灣資訊行為相關研究,顯示研究文 獻數量呈穩定而持續的成長,但這些研究文獻對於資訊需求的概念偏 重於對資訊主題、資料類型與資訊來源管道的分析,僅是使用資訊類 別與管道的偏好辨識,未能進一步鏈結調查結果與研究對象的關係。

認為國內研究者理論觸覺仍不足,研究資料不常交代研究信效度,降 低了資訊行為研究的創造力,期待國內研究應開展不同研究對象並朝 向理論概念探討。(林珊如、許禛芸,2008,頁 69-71)

前述張郁蔚論文則以書目計量法及社會網絡分析法比較分析 1962-2009 年有關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兩個主題研究論文之特性,包 括論文的數量分布、作者數量分布、學科分布、國家合作及高被引文 獻。研究結果顯示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兩個主題之期刊論文均自 1991 年起明顯增加,且資訊需求及資訊尋求均為跨學科研究主題,但資訊 需求期刊論文集中在醫學領域,而資訊尋求論文集中在圖書資訊學領 域。(張郁蔚,2011)

由於圖書資訊界長期以來,強調經驗多於理論的運作模式,使得 研究問題多是針對使用者利用圖書館的各項活動進行測量,造成許多 研究報告只是對讀者測試結果進行描述,沒有得到關於讀者為什麼使 用或不使用圖書館的原因,也沒有讓圖書館得知不同背景使用者的差 異與如何改善的建議。(溫仁助,1998,頁 65)

上述研究對於過去資訊需求與使用行為研究的分析,認為過去研 究的缺憾,包括:缺乏研究理論、採用錯誤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結果 的適用性等問題,基於過去以量化研究為主流的方法外,學者也建議 未來可加強質性研究,提供對於現象的深入瞭解。

有鑑於資訊需求與使用行為研究的目的,在於藉由需求分析與行 為探索,提供服務機構瞭解使用者,以改善與提升服務品質。特別是 在檔案館與圖書館等資訊服務機構面臨資訊環境變遷,使用者的需求 亦可能跟著各種不同情況而變動,一旦館藏機構使用績效不彰,卻不 得其解時,更需要以使用者的角度重新出發,思考使用者的需求到底 是什麼、他們是如何取得資訊以及他們的行為背後動機等問題。尤其 是檔案館的使用族群較為特定,如能瞭解主要使用者應用檔案的目的 與動機,便可推論預測其應用檔案需求之時機及內容,如能掌握使用 者的需求與使用行為,可作為檔案館檢討並改善使用者服務的參考。

二、 檔案資訊需求與使用調查分析

檔案內容資訊是反應國家社會發展的真實記錄,是探究史實的第 一手材料,往往成為歷史研究者解讀、分析、考證並描繪史事的重要 資訊來源,也是一般社會大眾瞭解社會發展軌跡的真實紀錄。檔案使 用者的資訊需求,主要是為查找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憑證,藉由尋找憑 證以解決實際工作與生活中的問題,例如:進行學術研究、解決個人 權益問題等;或是應用檔案查找資訊提供參考依據,由於檔案具有真 實性與權威性的雙重優勢,在制定政策、工作計劃,或是進行歷史研 究、科學研究與學術研討等工作,經常需要從檔案查找參考依據,進 行綜合分析和研究,作為判斷和決策之參考。基於使用的需求,歸納 檔案應用的行為動機,包括:(張銳,2009,頁 13)

(一)學術應用行為動機

檔案是歷史文化和科學技術的累積,可提供各項學術研究人員豐 富的研究材料,特別是對史學研究者而言,檔案往往是史學研究的第 一手資料,可提供研究結論的證據或作為創新成果的啟示。

(二)實際應用行為動機

對於從事管理或技術工作的檔案使用者,藉由應用檔案解決在實 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檔案是各級機構、社會組織行使職能與從事 管理活動產生的真實紀錄,對於各業務領域可發揮重要的憑證與參考 作用。

(三)普遍應用行為動機

普遍應用是指關乎個人的切身利益或是因自身某種興趣,個人可 以透過應用檔案而得以獲取資訊和滿足,檔案可以滿足個人之知識性 與休閒性的應用需求。

其中學術應用的學者,是經常使用檔案館的族群,各學科的學者 常以檔案為研究材料,詮釋其中的涵意。特別是史學研究者,因其專 業研究需從不同的史料逐步挖掘,建構出歷史事件,再透過各種角度 的切入和分析,歸納出此一事件的歷史意義。所以,歷史學者需要大 量使用政府機構文件、報紙、照片、手稿、日記等第一手直接資料,

這些研究的原始材料,可提供史學研究者對於已發表或構思中的研究 觀點產生探索和批判的可能。

對於證據的解釋是歷史研究的本質,史學研究極度仰賴論證觀 點的證據材料,但資訊的產生轉化為資訊尋求行為是經過連續的活動 過程。當研究者自覺資訊需求存在,為了滿足需求,需要從事辨識與 找尋資訊之活動,早期 Uva、Case、Orbach 等人曾探索歷史學者資訊 尋求行為,將歷史學者找尋資訊得過程大致分為:選擇問題(problem selection)、規劃研究過程(detailed planning)、蒐集資料(data collection)、分析解釋(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與繕寫 修正(writing/rewriting)等五步驟,並認為這些步驟有可能重疊 進行。(Uva,1977;Case,1991;Orbach,1991)

其後 Ellis 等人則採半結構式訪談研究法,進一步分析史學者 研究資訊找尋過程及其使用工具,包括:(Ellis,1989,1993;Ellis et al.,1993)

(一) 開始(starting):找尋資訊的開端經常會利用諮詢同儕、

文獻分析或是查檢索引與摘要工具。

(二) 連結(chaining):利用參考書目或是其它參考形式來源與資 料產生連結。

(三) 瀏覽(browsing):迅速瀏覽找到與認知相關的資訊,檢視期 刊及其目次,或是瀏覽檢索到的回溯性文獻摘要及其參考書 目。

(四) 鑑別(differentiating):參酌作者權威性、期刊價值等屬 性,過濾找到的資訊特質。

(五) 追蹤(Monitoring):對需求資訊保持關切,持續找尋需求資 訊的其它來源。

(六) 提取(extracting):由各種資訊來源選擇辨識符合需求的資 訊。

(七) 核對(verifying):判斷與檢核資訊的正確性。

(八) 結束(ending):根據需求目的決定資訊是否滿足而結束活動。

Stone 曾歸納描述人文學者研究資訊行為的特性為:傾向於單獨 研究、需要大量瀏覽資料、使用各種管道取得資料、極度仰賴首次資 料,但圖書期刊仍然重要。(Stone,1982)雖然藉由分析可描繪出人 文學者資訊行為樣貌,但資訊尋取的過程與個人特質、心理因素、找 尋的資訊類型與方式,以及獲取資訊的容易程度等,皆可能影響資訊 尋求及使用行為。故 Meho 與 Haas 曾探究影響資訊尋求行為的因素,

認 為 影 響 學 者 找 尋 政 府 資 訊 的 因 素 , 包 括 下 列 事 項 : (Meho &

Haas,2001,p.9)

(一)政府資訊與其研究之相關性;

(二)政府資訊對其研究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