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正面思考

壹、正面思考源起

陳惠珍(民93)研究指出正向思考之概念來自於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於 2000 年時首度被提出,其指出「正面思 考」對個體之重要性,就思維或思考層面而言,思考之結果經常與情緒反應 有關,思考的正面或負面亦與生理反應產生連結,其更是強調美德與優點於 人性中所引發的積極作用,且當個人思考方向屬於較積極或正面時,將會有 鼓舞、激勵、進取、創意與企圖心的念頭,其伴隨著正面的情緒有:樂觀、

坦然及充滿喜樂;當個人思考方向屬於較消極或負面時,將容易有焦慮、憂 鬱、慾望過多,進而導致處事眼高手低、瞻前顧後、虛浮不實之行為,而相 伴之負面情緒亦有:抑鬱、消沉、幻想等,故「正面思考」當時確實顛覆了 研究負面病徵之學術傳統。

曾文志(民95)研究指出,因應正向心理學之興起,使得我們處事態事 逐漸是以正面思考取代了負面向思考,其使得以往之事後輔導發展為事前預 防,而轉為積極學習;正向心理學強調當人須面對事件時,會改採以正面態 度處之,以協助人們發現自我潛能為前提,並藉由正面思考促使個體解決其 困擾,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使個體更為快樂、有活力。

貳、正面思考定義

正向思考 (positive thinking) 是以正向且積極的態度看待所發生之情 況,亦為個體對於周遭之人、事、物及自我之看法,持以樂觀、正向、積極 的信念(魏珠恩(譯),民91;民95),或稱之積極思考 (Peale, 1980, 2003)。

Robbins 於 1989 年提出正面思考是能夠將自逆境中求勝之經驗及好的訊 息,傳達給自己的人,所以真正成功的人是已經學會勇敢面對人生挑戰的 人。齊藤茂太(1998)研究指出,正面思考的人相信自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

且具有潛能,認為每個人都有積極及正面的思考能力,可以克服艱難、困苦,

而被視為堅強則是因為親身感受激發潛能的秘訣,相信不論身在何處,只要 能夠相信自己就可產生強大力量。

Spencer and Spencer (1993) 研究指出,職能構面之自我概念的態度為瞭 解一個人看待所面臨處境的態度,人類服務工作者所需具備的職能應包括感 染力與影響力、培育他人、人際溝通、自信心、自我控制、其他個人效率的 能力、專業知識、顧客服務導向、團隊與合作精神、分析性思考、觀念性思 考、主動積極、彈性、直接與果斷性。

依據 Seligman 等人之觀點,個體對事、物之解釋型態分為三面向:永 久性、普遍性及個別性(引自洪蘭譯,民96)。永久性是時間的向度,正面 思考即為對於正向特性的事件,持以「永久的」、「普遍的」、「內在的」

的想法;反之,對於負向特性的事件,則抱持著「暫時的」、「特定的」、

「外在的」之看法(黃絢質,民100)。

Margolin, Kroes, and Ouinn (1974) 提出員工長期處於高壓力的工作環 境,除了會對心理與生理產生負面影響之外,工作績效亦會減低。如果組織 員工對於工作內容感到畏懼時,通常會保持呈現一種戒慎恐懼的心態,反而 無法提高創新的程度 (Ryan & Oestreich, 1994)。West (1987)亦認同此觀點。

當組織成員對於工作感到過度不安與緊張時,反而會降低創新行為的表現。

因此,員工知覺壓力則會對創新行為帶來負面影響。

參、正面思考特質

各學者針對正面思考特質的有不同內涵,因各家說法不一,茲列述於表 2-2。

表2-2 正面思考特質之內涵

研究者(年份) 特質

孔子 智、仁、勇。

Peale (1993, 1998 ) 絕不談論戰敗,永遠使用的字句如「希望」、「信念」、

「信心」和「勝利」;保持「熱情積極」來緩衝各種 打擊的痛苦影響。

Hill (2001) 信心、誠實、希望、樂觀、勇氣、進取、慷慨、容 忍、機智、誠懇與豐富的常識等。

Kumar (2002) 滿足、寬恕、自我控制、不犯錯、齋戒、智慧、知 識、誠實、不生氣。

Peale Center 樂觀、熱忱、信念、正直、勇氣、自信、果決、耐 性、冷靜和專注。

Watson, Clark, and Tellegen (1988)

有興趣、興奮、堅強、熱衷、自信、警覺、激勵、

決心、注意、主動。

Seligman (2002, 2003)

智慧與知識、勇氣、人道與愛、正義、修養、心靈 的超越。

Smith (2002) 信仰、樂觀、互愛、希望。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