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地理課程的教學設計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二節 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地理課程的教學設計

一、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地理課程教學內容

七年級社會領域地理課程第六單元為「台灣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在課本 教材中以學生在先前學習的地理主題單元包括台灣地形、氣候、位置、水文等概 念為先備知識,進而學習本單元關於台灣生態環境、環境問題以及環境保育的概 念。配合地理單元概念,自編課程架構除了地理概念之外,對於課本教材略顯不 足的永續發展概念,本研究根據永續發展相關文獻加以編擬並融入教材,使永續 發展概念在課程中的內容更豐富。

研究者在地理課程融入永續發展概念,其中包含三個主要概念為:自然對永 續發展的重要性、經濟活動對永續發展的威脅以及促進永續發展作法,根據以上 三個概念發展永續發展知識與態度學習內容。根據三個主要概念設計課程三個教 學主題,包括台灣的生態、台灣的環境問題、促進永續發展的作法,表 3-2 說明 本研究永續發展課程主要概念與教學內容。

表 3-2 本研究永續發展課程教學內容

教學主題 永續發展主要概念 教學內容

台灣的自然生態 自然對永續發展的重 要性

台灣生態特色、台灣特有種、台灣 生態環境變化

台灣的環境問題 人類活動對永續發展 的威脅

環境問題成因與影響:珊瑚白化、

西部海岸侵蝕、山坡土石流、河川 污染

認識永續發展 永續發展的意義、作法

不同角色對環境開發的立場、國家 公園、比較消波塊與紅樹林、個人 生活與永續發展

二、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地理課程的知識與態度學習目標

永續發展知識與態度概念永續發展概念融入地理課程的三個教學主題所對 應的知識概念與態度概念是參考相關文獻編擬而成,內容涵蓋新環境典範、永續 發展定義以及 Fien(1993)歸納編寫的永續發展課程情意目標,永續發展課程教 學目標以表 3-3 呈現。有關三個教學主題的知識與態度學習要點說明如下:

(一)台灣的自然生態

1.知識概念:

認識台灣生態多樣的特色與形成條件。從地理位置、地形起伏與島嶼特性認 識台灣多樣的生態系統,從物種分布了解自然環境對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2.態度概念:

從台灣多樣的生態系統了解生物間的相互依賴性,欣賞在自然運作下,生物 能夠穩定生存的環境並認同人是生態一份子,必須依賴自然環境生存,並尊重其 他物種的生存權利。

(二)台灣的環境問題

1.知識概念:

認識不同空間的人們與環境的互動方式,其所造成的環境問題對於追求永續 發展的限制,課程探討的環境問題均以台灣地區為例,探討議題包括海洋生態破 壞、海岸侵蝕、山坡水土流失、河川污染。

2.態度概念:

因為人類活動造成自然環境惡化,必須重視人類持續發展經濟活動的隱憂,

了解人類改變環境的力量。

(三)認識永續發展 1.知識概念:

認識環境議題的複雜特性,以及了解目前有哪些促進永續發展的作法。

2.態度概念:

化、邏輯化方式傳遞給學生。根據教學目標進行教學內容,每堂課的教學程序主 要為:

1.引起動機:教師提出與課程相關的日常生活經驗,引起學生共鳴。

2.說明課程的學習目標:使學生明白課程內容與學習要點

3.連結學生的舊經驗:將學生的已經具備的學習概念與新的教學內容連結,有助 於學習新教材。

4.詳述內容:透過不同教學媒材,向學生說明課程內容,使學生明白,並提供學 生完整概念。

5.綜述要點:將課程內容要點統整歸納,檢視學生學習狀況,作為下一堂課程內 容的依據。

(二)討論教學法的教學活動程序

討論教學法教學活動設計,由教師擔任課程討論主持人,進行課程內容的討 論,每堂課的實施過程,依序可分為

1.準備階段

課程實施前,教師設計討論題目,討論主題選擇一致性較低或可擴散性的題 目,讓學生面對題目有更大的討論空間。因為課程時間有限,需限制討論的時間,

根據問題難易程度、題數多寡,教師妥善安排時間,避免討論時間發生過多或不 足的情況。本研究設計的討論題目,依據三個課程主題編寫,包括:

(1)認識台灣生態環境:討論台灣不同的生態環境特徵;台灣生態多樣的自然 條件;特有種動物列為保育類的原因。

(2)了解台灣環境問題:討論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環境問題包括:珊瑚白化、

西部海岸侵蝕、山坡土石流、河川污染。

(3)認識永續發展的意義與作法:討論環境開發時不同角色立場的態度與作法;

國家公園與風景區的差異處;有關永續發展文章的內容;哪些生活習慣能夠促進

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