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永續發展

一、永續發展概念的興起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最早是由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IUCN)、聯合國 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及世界野生動物協會

(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三個國際保育組織在 1980 年出版的「世界自 然保育方案」報告中提出(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同年 3 月,聯合國大會也向 全球發出呼籲:「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 體系中的基本關係,確保全球的永續發展」。當時人們對於聯合國這項呼籲似乎不 甚瞭解,因此並未引發全球的迴響。

直到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於聯合國第 42 屆大會時,發表了「我 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後,才在世界各地掀起永續發展的風浪。

而後瑞典皇家科學院率先建立永續發展研究所(IISD);而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國際環境發展研究所(IIED)、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等三個著名國際機構,聯合宣明:「永續發 展為我們的指導原則」,並遵造此原則去研究世界問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的資助項目,都強調以永續發展為基本目標。凡此種種,均顯現永續發展的研究與 履行,已成為全球科學課題優先對象,也是各國在制訂發展計畫時優先考慮的基本

原則之一(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到了 1992 年,聯合國在里歐舉行「環境與發 展 會 議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提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全球才建立起對環境的共識。

這一切的源頭主要始自人類對於全球環境現況的反省。昔日著重經濟發展,追 求都市化、工業化的目標,卻忽略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生物與文化多 樣性的消逝,造成全球各項資源濫用或損耗。這樣的危機促使學者與環保人是提倡 對人類生活空間、權力與品質、甚至包括保障我們下一代的權益,開始提出反思,

企求能同步追求經濟發展並免於資源的匱乏與再生利用,在兩者之間尋求一平衡 點。因此就其理念而言,對全球著實有其重大的意義與行動的急迫性,「永續發展」

的概念才能逐漸被大眾接受與重視。

二、永續發展的定義

由於「永續發展」的概念在近年來迅速推展,其定義也因各領域專家、學者以 不同觀點研究而不同,如:世界銀行在「環境的成長與發展」報告書中對其定義:

「其係尋求無損未來世代滿足自己需求能力的發展」(Pezzy, 1992)。學者 Allan 認 為:「只滿足人類最起碼需求並提升生活的品質」(Elliot 1994)。

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曾在其著作中綜合各種觀點,歸納永續發展的意 涵。包括有:

(一)、從自然生態來定義

永續發展觀念最早是由生態學家所提出,即所謂的生態的永續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說明自然生態及其開發程度的平衡。在 1991 年,國際生態學聯合 會(INTECOL)及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共同主辦永續發展問題專題研究 會,該研究會對永續發展的定義:「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及再生能力」。此外,

1990 年 R.T.T.Forman 從生物圈的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 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和人力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

(二)、從社會性來定義

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IU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及世界野生動物協會(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在 1991 年發表

「保護地球—永續的生存策略」,將永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持生態系 統涵容能力,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並提出人類永續生存的基本原則,強調人類 生產與生活方式要與地球承載能力保持平衡,保護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樣性。

(三)、從經濟性來定義

1985 年 Barbier 在其著作「經濟、自然資源、不足與發展」中,將永續發展定 義為:「在確保自然資源的品質及其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增加到 最大的限度」。另外由 Markandva 及 Pearce 兩位學者在 1988 年所出版的「資然環境 和社會折現率」著作中,談到永續發展是:「今天的資源使用,不應減少未來的實 際收入」。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 1992 年定義永續發展為:「不降低環境品 質與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發展」。

(四)、從科技來定義

1989 年 Spath 從事科技的角度擴展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發展就是轉 向更清楚、更有效的技術,盡可能使用達到「零排放」或「密封式」的製成方法,

盡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此外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在 192 年也從技術角度來探討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發展是 建立極少廢料和污染物的製成或技術系統」。他們認為污染並不是工業活動不可避 免的結果,而是技術差、效率低的表現。

(五)、從廣泛性來定義

由 前 挪 威 首 相 Brundland 領 導 的 聯 合 國 世 界 環 境 與 發 展 協 會 (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在 1987 年發表「我們共同的 未來」(Our Common Future),闡述了人類正面臨一系列的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 題,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到了廣泛的接受和認同,並在 1992「環境與 發 展 會 議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上得到共識,他提出永續發展的定義為:「人類有能力使開發繼續下去,

也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Weaver、

Rock 與 Kusterer(1996)表示「永續發展」應是以同步達成多元目標為主要原則與 基礎,不但需維持經濟的穩定發展外,對於經濟發窄的利益亦應由設混各界利益均 霑,尤其是社會各弱勢族群權益的保障;並且重拾對人權與大自然的關懷。分析其

內涵認為永續發展應包含公平性(fairness)、永續性(sustainability)以及共同性

(commonality)三個原則;就社會層面而言,主張公平分配,以滿族當代及後代全 體人民的基本需求;就經濟層面而言,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去持續 經濟成長;就自然生態層面而言,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針對以上各項定義,可知永續發展的定義和內涵,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亦 會有所差異。工業化國家永續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主要是透過技術的創新,提昇產 品品質、改變消費型態、減少單位產量的資源投入與污染排放,進一步提高生活品 質及關心氣候變化等全球重大環境問題。而處於貧困狀態的一些開發中國家永續發 展所追求的目標主要在發展經濟、消除貧窮、解決糧食和人口、健康、教育等問題。

三、企業永續發展

企業為迎接永續的新世界而產生了企業永續發展的觀念,此觀念自地球高峰會 議後逐漸成形,企業永續發展更成為大多數先進國家的知名企業積極發展的運動,

不僅使得國際貿易與自然環境的關連性日益增加,企業經營績效與環境間的關連也 受到相當大的重視。

Munasinghe(1993)根據過去五十年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建立一 個較完整的永續發展架構,認為一國的發展應包含三個主要目標:生態環境穩定、

經濟成長及社會公平。而從永續發展來看,包含三個基本的要素:環境、經濟及社 會,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所謂經濟就是用最少的原料與能源提供更多的生 產與服務的價值及品質的改善。而無獨有偶的,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

在「策略 2000 文件」中定義永續發展必須包含三大精神:1.經濟成長、2.生態平衡、

3.社會進步。事實上,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與人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人們的一 切行為都為影響到這三面向,若單單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陳念平(1999)認為 企業若遵守永續發展的原則,亦即兼顧經濟成長、生態平衡與社會進步,可以得到 三方面所回饋的利益與所得,而產生更多的盈餘,而生態環境、經濟與社會也因此 而獲益。

四、社區與永續發展的連結

社區(community)原係生態系統的「群落」,在人本中心的思想下,轉介為人 類的「社群」社區,故社區應回歸生態為中心,將社區與生態相結合。社區能以其

地理空間與時空範圍的優勢,助益各項地方公共事務的處理。尤其在面對環境生態 問題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衝突時,為追求良好的環境品質,在「社區共有」以及「命 運共同體」的觀點下,促進社區居民對環境的覺知,社區居民能伸張其「社區環境 權」。透過社區居民對社區生態的關心及社區意識的表現,使居民能在社區透過「政 治討論」的方式,一同尋求適合社區經濟與生態並重的解決方式。

面對環境破壞的製造者與受害者,社區的社會控制力正是重建「環境倫理」的 是當場所;透過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能自「視社區如家」開始,配合相關的環 境守望措施,方能建構環保地盤,使社區的生態環境與生活品質得以提升。且依台 灣現在社區發展的情形而言,社區能依其「反省均衡」的能力與「由下而上」的力 量,能有效避免因為政策方向的錯誤、執行者的不力及決策者的無知造成的負面效 應,並主動發起各項活動,使永續發展更為落實(王俊秀,1999)。

依據上述各項社區在永續發展實務推行的特點與優勢,我們可以瞭解到,當各 地方面臨各項經濟與環境生態的衝突時,社區能作為「家」的組合及延伸,使得利 害攸關的居民,得以集結群力,以積極解決地方及社區的經濟與環境生態問題。再 者,面對國際上對於永續發展的全球化運動,字高峰會議後,亦議決各國應於 1996 年提出「地方層次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因此社區乃成為「全球性思考,地方性行

依據上述各項社區在永續發展實務推行的特點與優勢,我們可以瞭解到,當各 地方面臨各項經濟與環境生態的衝突時,社區能作為「家」的組合及延伸,使得利 害攸關的居民,得以集結群力,以積極解決地方及社區的經濟與環境生態問題。再 者,面對國際上對於永續發展的全球化運動,字高峰會議後,亦議決各國應於 1996 年提出「地方層次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因此社區乃成為「全球性思考,地方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