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地方社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子計畫二: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地方社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子計畫二: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II﹞"

Copied!
1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 ※

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建構之研究﹝II﹞

※ ※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90-2621-Z-004-002-

執行期間:90 年 8 月 1 日至 91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邊泰明

共同主持人:林建元、黃世輝、吳清輝

計畫參與人員:陳建宏、姚玫芳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

中 華 民 國 91 年 10 月 15 日

(2)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0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0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15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20 第一節 永續發展...20 第二節 社區培力...25 第三節 民眾參與...33 第四節 地方經濟發展...38 第五節 小結...44 第三章 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現況與探討 ...45 第一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發展歷程與現況...45 第二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現況...51 第三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組織...58 第四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課題...61 第四章 個案研究 ...65 第一節 案例篩選...65 第二節 個案地區發展背景與現況...69 第三節 個案地區之社區組織...79 第四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中社區組織之功能與課題...83 第五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初步構想...86 第五章 統計分析 ...89 第一節 問卷設計與統計流程...89 第二節 受訪廠商基本屬性分析...91 第三節 環境議題感受...94 第四節 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之探討...99 第五節 廠商參與環境管理意願分析...104 第六章 自發性經濟發展意願分析 ... 111 第一節 模型建構... 111

(3)

第二節 統計資料分析... 118 第三節 模型測試...132 第七章 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建立 ...147 第一節 現有管理組織的評估...147 第二節 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的建制...153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157 第二節 建議...160

(4)

圖目錄

圖 1、研究流程圖...17 圖 2、研究架構與應用理論圖...18 圖 3、社區培力程序圖...28 圖 4、個人培力、社區培力與社區經濟發展...30 圖 5、民眾參與階梯圖...33 圖 6、社區組織的成員與民眾關係圖...36 圖 7、社區組織參與的架構...37 圖 8、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之要素...39 圖 9、地方經濟發展網絡示意圖...43

(5)

圖 10、工廠管理輔導示意圖...53 圖 11、我國推動 ISO 14000 相關工作運作體系之架構 ...57 圖 12、頂坎工業區土地使用現況圖...75 圖 13、社后工業區土地使用現況圖...75 圖 14、頂坎工業區之社區組織...79 圖 15、五谷里環保義工隊發展歷程示意圖...81 圖 16、社后工業區之社區組織...82 圖 17、研究架構圖...86 圖 18、統計流程圖...90 圖 19、頂坎工業區環境議題成偶檢定線圖...95

(6)

圖 20、社后工業區環境議題成偶檢定線圖...97 圖 21、頂坎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成偶檢定線圖...100 圖 22、社后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成偶檢定線圖...102 圖 23、頂坎工業區使用型態成偶檢定線圖...105 圖 24、廠商培力、工業區培力與工業區經濟發展... 111 圖 25、工業區經濟發展培力模型示意圖... 112 圖 26、五谷里環保義工隊六力圖...152 圖 27、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構想圖...156

(7)

表目錄

表 1、地方再發展的競爭策略...42 表 2、台灣地區都市計畫工業區工廠歇業家數表...49 表 3、台灣地區都市計畫工業區使用現況表...50 表 4、CCC 值實證表...66 表 5、群落分析結果表...66 表 6、群間差異一覽表...67 表 7、個案地區產業型態比較表...72 表 8、兩工業區環境議題比較表...78 表 9、自發性環境管理指標評估架構...88 表 10、頂坎工業區環境議題感受一覽表...94 表 11、頂坎工業區環境議題總檢定結果與成偶檢定結果表...95 表 12、社后工業區環境議題感受一覽表...96 表 13、總檢定結果與成偶檢定結果表...96 表 14、兩工業區區環境議題總檢定表...98 表 15、兩工業區環境議題成偶檢定表...98 表 16、頂坎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參與意願一覽表...99 表 17、頂坎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總檢定結果與成偶檢定結果表...100 表 18、社后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參與意願一覽表...101 表 19、社后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總檢定結果與成偶檢定結果表...101 表 20、兩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要素環境總檢定結果與邊際檢定結果表...102 表 21、兩工業區自願志工成偶檢定結果表...103 表 22、頂坎工業區廠商參與環境管理總檢定表...104 表 23、頂坎工業區使用型態邊際檢定表...105 表 24、頂坎工業區使用型態成偶檢定表...105 表 25、頂坎工業區是否通過 ISO14000 認證邊際檢定表 ...106 表 26、頂坎工業區是否通過 ISO14000 認證成偶檢定結果表 a ...106 表 27、頂坎工業區是否通過 ISO14000 認證成偶檢定結果表 b ...106 表 28、頂坎工業區性別邊際檢定結果表...107 表 29、頂坎工業區性別成偶檢定結果表 a...107

(8)

表 30、頂坎工業區性別成偶檢定結果表 b...108 表 31、頂坎工業區性別成偶檢定結果表 c...108 表 32、頂坎工業區性別成偶檢定結果表 d...108 表 33、社后工業區廠商參與環境管理總檢定表...109 表 34、社后工業區使用型態邊際檢定表...109 表 35、社后工業區使用型態成偶檢定表 a... 110 表 36、社后工業區使用型態成偶檢定表 b... 110 表 37、頂崁工業區廠商對整體經濟發展現況認知次數統計表... 118 表 38、頂崁工業區整體經濟議題嚴重程度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19 表 39、頂崁工業區個別廠商經濟議題嚴重程度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20 表 40、頂崁工業區廠商對經濟發展策略優先程度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22 表 41、社后工業區廠商對整體經濟發展程度認知表...122 表 42、社后工業區整體經濟議題嚴重程度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3 表 43、社后工業區個別廠商經濟議題嚴重程度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24 表 44、社后工業區廠商對經濟發展策略優先程度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25 表 45、頂崁工業區廠商參與能力/廠商貢獻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26 表 46、社后工業區廠商參與能力/廠商貢獻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 ....126 表 47、頂崁工業區廠商利益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7 表 48、社后工業區廠商利益敘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7 表 49、頂崁工業對組織未來貢獻的期望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8 表 50、社后工業區對組織未來貢獻的期望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8 表 51、頂崁工業區社區利益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8 表 52、社后工業區社區利益述統計與 ANOVA 檢定結果...129 表 53、兩工業區廠商對經濟問題嚴重性認知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檢定...130 表 54、兩工業區廠商對經濟發展策略優先程度之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檢定..131 表 55、調整後判定係數與模式配適度...135 表 56、頂崁工業區培力模式 F 統計量檢定表 ...136 表 57、頂崁工業區培力模式估計結果...137

(9)

表 58、社后工業區培力模式 F 統計量檢定表 ...138 表 59、社后工業區培力模式估計結果...139 表 60、頂崁工業區培力函數殘差檢定表...141 表 61、頂崁工業區培力函數共線性診斷表...141 表 62、頂崁工業區培力函數自我相關診斷表...142 表 63、社后工業區培力函數殘差檢定表...142 表 64、頂崁工業區培力函數共線性診斷表...143 表 65、社后工業區培力函數自我相關診斷表...143 表 66、頂坎工業區社區組織自發性環境管理指標評比表...147 表 67、社后工業區社區組織自發性環境管理指標評比表...148 表 68、兩個工業區社區組織自發性環境管理指標評比表...148

(10)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過去五十年來,中華民國在台灣致力於經濟建設,締造了相當的經濟成就,不 僅為台灣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富裕環境,同時也大幅提昇了我國國際地位。而工業在 政府和民間共同努力下,也交出了傲人的成績單,使台灣成為製造業中心,同時多 項產品在世界市場佔有率已名列前茅。台灣地區工業發展的表現除了歸功於政府致 力於工業政策的制訂外,尚歸功於工業區規劃充分提供了製造業廠商所需的土地。 但是我們也不諱言的說都市在改變、環保意識在提高、產業技術在提升、土地 使用觀念也在突破,都市計畫工業區在環境管理與經濟發展上存在著許多課題。以 環境管理來說,都市計畫工業區的管理系統不若編定工業區管理制度來得有制度; 就廠商外觀而言,傳統廠房總是比較醜陋,不像工業園區的建築來得人性化;而工 廠污染防制設備也比較欠缺;再加上都市計畫工業區內公共設施本來就不夠完備, 以及工業區毗鄰住宅區配置,外部負效果比較明顯等因素,都市計畫工業區始終給 人們負面的印象。所以說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問題從都市競爭觀點而言,是不 容忽視的。就經濟發展來說,都市計畫工業區的發展多以傳統產業為主,屬於勞力 密集產業,在全球化衝擊下,缺乏競爭力因而遷廠、關廠或倒閉,如何復甦其經濟 活力亦是不容忽視的課題。 傳統由上而下(top-down)的地方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以政府的力量,提供地 方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公共設施、租稅減免及低於市場利率的貸款等策略,然由政 府主導的地方經濟發展模式,是無法達到永續的,必須透過民間團體或社區企業、 社區成員的自發性參與,才能使地方經濟發展更有效率。近年來在有關全球經濟結 構重組的研究文獻中,已開始減少國家對地方經濟發展影響力的論述,轉變為提高 地方主動行動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特別是地方市民社會、商業聯盟等在地方生根 的相關草根性組織團體的重要性。地方經濟的發展策略已偏離傳統由上而下的政府 主導模式,朝向多元且綜合的發展趨勢。1990 年美國柯林頓政府提出培力區

(11)

(Empowerment Zone)1 概念,主要的願景在於賦權予社區和住戶以創造工作機會,並 利用有效率的集體行動去解決困難且急迫的經濟、人文、社區及環境發展上的挑 戰,建立中央-地方及私部門間的合作關係。此外,美國社區發展協會(Communit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CDC)2 、拉丁美洲非政府組織發展聯盟(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 NGO)3 、加拿大港市合利法克斯的人力資源發展聯盟(The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HRDA)4

、哥倫比 亞的 Nisag’a Economic Enterprises Inc.(NEEI)等組織,在地方經濟發展上所扮演的一色,足可證明。由 各國經濟可發現,在各種地方經濟發展的模式中,政府政策的推行及介入雖最為直 接重要,然在政府財政資源逐漸拮据的情形下,由上而下的地方經濟發展模式勢必 受到限制,由下而上(bottom-up)的草根性型態復甦地方經濟發展的方式必然覺 醒,整合社區企業與居民自發的參與各種地方經濟發展的模式將是未來重要的發展 方向。 觀察國外社會之發展,已將培力(empowerment)廣用於社區事務之推動,自發 性的草根組織參與解決社區問題有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且國外相關研究亦陸續有 大量的文獻探討培力與自發性組織之發展,惟國外有關以自發性組織推動地方發展 之研究主要仍偏垂於一般住宅社區發展之探討,對於工業區發展之研究則付諸闕 如。故本研究欲以培力理論為基礎,探討自發性草根組織是否適用於解決工業區環 境管理與經濟發展問題?因此,尋找並剖析影響工業區內自發性組織形成的因子即 為本研究第一個課題。 其次,經研究調查發現,國內有些都市計畫工業區已有自發性組織存在並運 作,而某些工業區內尚未有組織機制形成,形成此差異的原因何在?此兩類工業區 是否具備不同的特質?這些都是還不清楚的問題,需進一步探討與釐清,以驗證上 述影響工業區自發性組織形成的因子。

1 .請參見 Ceric Herring , Michael Bennett , Doug Gill and Noah Temaner Jankins(1998) ,

EMPOWERMENT IN CHICAGO:Grassroots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請參見Wilson , P.A.(1995) , Embracing Locality i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 Urban Studies ,

32(4-5) , pp.645-658.

3同註 1-3。

4請參見 Michael Lewis(1997) , 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 Making the Link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quity , Community Organizing:Canadian Experience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64-180.

(12)

此外,過去探討培力之相關文獻中,多僅於培力形成因子之研究,對於後續組 織運作機制著墨甚少,有進一步探討之必要。因此,自發性組織形成後,如何推動 工業區內環境管理與經濟發展?可行機制與策略為何?此乃本研究另一個關心的 課題。

二、研究目的

由研究動機可歸納出本研究目的有以下: (一)、瞭解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地方經濟發展與社區組織參社區發展之 現況。 (二)、探討培力與環境管理、地方經濟發展間的關係。 (三)、探討都市計畫工業區內形成個人培力、組織培力、社區培力的因素,作 為建立自發性環境管理、地方經濟發展組織之基礎。 (四)、建立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之自發性組織型態及運作 模式,作為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地方經濟復甦之參考。

(1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一、研究範圍

相較於政府編定工業區,都市計畫工業區較缺乏制度性的管理,間接導致工業 區環境的不佳,故本研究以工業區體系中的都市計畫工業區為研究對象,對於非都 市計畫工業區,暫不列入研究範圍;而空間範圍則以台北縣內之都市計畫工業區為 對象。

二、研究內容

(一)、相關文獻整理 針對永續發展、社區培力以及民眾參與和地方經濟發展進行探討並加以整 理,指引研究方向,據以作為設計問卷調查內容與建構改善社區環境、促進地方 經濟發展的自發性組織之基礎。 (二)、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現況 針對都市計畫工業區發展歷程與現況進行探討,並對於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 管理現況進行瞭解,深入瞭解目前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有何缺失,加以探討, 並提出改進的方向。 (三)、都市計畫工業區分群 本研究為能從台北縣都市計畫工業區中篩選出案例進行研究,乃採群落分析 方法進行分群,利用群落分析方法能獲取「群內同質、群間異質」的群落,本研 究將據此進行個案篩選。 (四)、問卷調查、歸納分析 對針對無法經由現況調查取得之影響自發性組織形成的培力因子及工業區環 境管理、經濟發展議題設計問卷,進行調查。 有關工業區環境管理的問卷分為工業區環境發展現況、社區意識、社區組織、 參與社區組織情形、參與自發性社區組織意願、基本資料等六大項,研擬問卷以

(14)

取得研究所須資料。 工業區經濟發展的問卷包括培力(廠商參與能力/貢獻、廠商利益、對組織未 來貢獻的期望、社區利益)、工業區經濟發展議題、環境議題、社區組織屬性認知、 參與意願、組織風氣、社區認知、廠商屬性、個人屬性等主題設計問卷,進行面 訪以取得更詳細資料。 (五)、選取培力因子 本研究欲探討影響自發性組織形成之因素,因此整理歸納相關研究及文獻 後,選取適用於都市計畫工業區內影響自發性組織形成的培力因子,做為現況調 查及問卷研擬之基準。 (六)、問卷調查統計分析 第一階段進行問卷基本統計與分析,主要工作為進行面訪資料的初步敘述統 計及檢定。第二階段利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ANOVA 進行案例地區環境議題與經 濟發展議題嚴重程度比較與參與意願的強度比較等。第三階段依相關理論建立? 歸實證模型進行培力因子分析,以探討形成自發性組織之各種影響因素。第四階 段以單因子多變變異數分析(MANOVA)進行兩工業區差異分析。 (七)、建立促進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與地方經濟發展之自發性組織機制 依據實證分析結果,建立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之自發性 組織型態及運作模式,作為都市計畫工業區環境管理與地方環境管理、經濟復甦 之參考。

(1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一、研究方法

(一)、歸納法 從國內外相關文獻,整理關於永續發展、環境管理、地方經濟發展、社區培 力、自發性社區組織的相關理論文獻回顧與評述,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及及實 證模型建構之參考。 (二)、個案法 個案研究法主要是著重社會現象質化方面的研究,對個案地區進行詳細而深 入的探討,以求對個案有詳細的瞭解。 本研究主題為都市計畫工業區內自發性組織推動地方環境管理、經濟發展機 制之建構,首要工作即深入工業區內瞭解工業區發展現況及各項發展議題。囿於 現實人力、物力和時間等絛件的限制,本研究僅選定台北縣內兩處都市計畫工業 區:「三重頂崁工業區」與「汐止社后工業區」進行個案研究。本研究於民國九十 年一十月進行兩個案地區之現況調查,針對工業區內產業類別、廠家數、廠商屬 性(廠商規模、廠房型態)、閉廠家數等項目進行現況調查蒐集相關資料,以期對個 案有較深入的瞭解以利後續分析比較。 (三)、問卷調查 藉由問卷調查對於研究個案內廠商對於環境議題的感受、參與環境管理之意 願,甚至廠商的意見與想法進行了解,利用問卷調查所建資料庫進行統計分析, 以作為建構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之依據。 (四)、統計分析 本研究根據相關文獻與理論基礎,運用 SAS 軟體作為資料分析工具,以下為 本研究運用之統計方法:

1.敘述統計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16)

資料分析,以對樣本作初步的分析與解釋,建立本研究所需之資料系統。 2.主成份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主成份分析旨在減少大量數目的變項,使之成為一組較少而具相關的變項,找 出潛在的結構,以進一步分析。它的好處是能以較少的維數來表示原先的資料結 構,而又能保存住原資料結構所提供的大部分資訊。本研究將利用主成份分析作工 業區經濟培力與其影響因子項目的縮減,以利進一步的分析解釋與推論。

3.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 Way ANOVA)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是探討單一分析性反應變量(Y)對單一分類性解釋變數(A) 之函數關係的統計分析模式,主要目的在探討 I 組間之均質變異,亦即探討各組均 值是否具顯著差異。本研究以 ANOVA 統計方法進行各變項間差異程度比較(例如: 環境議題嚴重程度比較與經濟議題嚴重程度比較),以找出影響力較大的變項。

4.多元迴歸分析(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多元迴歸分析主要目的在瞭解一個計量尺度之準則變數(Y)與一組計量尺度之 預測變數(Xi)間是否能找出一個線性組合,簡潔地說明兩變數之間的關係。並說明 此關係的強度及整體的顯著性為何。本研究採多元迴歸分析來說明工業區經濟培力 的相關影響因子。

5.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One Way MANOVA)

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係指時同探討多個分析性反應變量(Y1,Y2,…,Yp)對 單一分類性解釋變數的統分析計模式,目的在探討單因子(A)之 I 個組中心點,是否 具顯著差異。本研究利用 MANOVA 進行兩工業區各項議題變的差異分析,以釐清 有自發性組織工業區與無自發性組織工業區之性質差異,並依檢定結果驗證形成自 發性組織之影響因子。 (五)、深入訪談 針對研究個案中特定的社區組織成員或領袖,進行深入訪談,以瞭解社區組 織之形成過程,並釐清此社區組織發展運作的模式與困難。利用深入訪談的資料, 探討社區組織該如何定位?該如何強化社區組織?並促成自發性由下向上的環境 管理。

(17)

(六)、比較法 本研究採比較法應用於兩都市計畫工業區之研究,針對兩不同都市計畫區作廣 泛及深入的考察及探究,分析各所具有的特徵而加以比較,找出其同異,然後予以 歸類。

二、研究流程與架構

圖 1、研究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架構與應用理論 文獻回顧 案例篩選 問卷設計與調查 實證模型建立與分析 自發性組織機制之建 結論與建議 深度訪談

(18)

圖 2、研究架構與應用理論圖 工業區公共議題 工業區實質環境破敗 工業區經濟發展衰頹 廠商培力 經濟發展現況、整體環境品 質、工業區機能、關廠問題、志工 願意、領袖意願、政府獎勵、外來 知識、組織風氣、經濟組織認知、 參與程度、社區感覺、社區認同、 廠商屬性…等。 〈領袖〉 自發性管理組織 內部潛在的社區資 外部可能資源 自發性管理組織運作機制 自發性管理組織目標 工業園區化 空間管理 工業區生產環境 氛圍創造 組織行動 網絡空 培 力 理 論 草 根 組 織 生產空 永 續 發 展 市 民 社

(19)

三、名詞定義

(一)、自發性環境管理 王順美、沈珊珊(1999)認為自發性環境管理,係指個人與社區,在政府之幫 助下,加強居民對鄰里之責任感,由社區內之居民、廠商、政府、機構間合作,期 待利用草根性的力量進行社區環境品質提升及改善。 (二)、環境管理 汪明生(1994)認為環境管理,係指把管理的理念、知識、方法與工具運用 於處理或解決環境問題,企圖達成提高環境品質、追求公眾福祉的目標。

(20)

第二章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1992 年在巴西召開的地球高峰會議,討論並通過了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強調人們必須將環境與發展問題共同處理,才能有助於滿足人類基本需求, 依據該議程的精神,社區自發性的環境管理,是落實永續發展的最基礎單位。然而 培力理論(Empowerment Thoery)近年來常常被運用在社區參與的研究上,故本研 究以都市計畫工業區為例,進行自發性環境管理的研究,將從永續發展、培力理論 以及民眾參與三部分進行探討。

第一節 永續發展

一、永續發展概念的興起

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最早是由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IUCN)、聯合國 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及世界野生動物協會 (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三個國際保育組織在 1980 年出版的「世界自 然保育方案」報告中提出(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同年 3 月,聯合國大會也向 全球發出呼籲:「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 體系中的基本關係,確保全球的永續發展」。當時人們對於聯合國這項呼籲似乎不 甚瞭解,因此並未引發全球的迴響。

直到 1987 年,聯合國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於聯合國第 42 屆大會時,發表了「我

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後,才在世界各地掀起永續發展的風浪。 而後瑞典皇家科學院率先建立永續發展研究所(IISD);而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國際環境發展研究所(IIED)、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UNEP)等三個著名國際機構,聯合宣明:「永續發

展為我們的指導原則」,並遵造此原則去研究世界問題。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 的資助項目,都強調以永續發展為基本目標。凡此種種,均顯現永續發展的研究與 履行,已成為全球科學課題優先對象,也是各國在制訂發展計畫時優先考慮的基本

(21)

原則之一(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到了 1992 年,聯合國在里歐舉行「環境與發 展 會 議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提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全球才建立起對環境的共識。 這一切的源頭主要始自人類對於全球環境現況的反省。昔日著重經濟發展,追 求都市化、工業化的目標,卻忽略伴隨而來的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生物與文化多 樣性的消逝,造成全球各項資源濫用或損耗。這樣的危機促使學者與環保人是提倡 對人類生活空間、權力與品質、甚至包括保障我們下一代的權益,開始提出反思, 企求能同步追求經濟發展並免於資源的匱乏與再生利用,在兩者之間尋求一平衡 點。因此就其理念而言,對全球著實有其重大的意義與行動的急迫性,「永續發展」 的概念才能逐漸被大眾接受與重視。

二、永續發展的定義

由於「永續發展」的概念在近年來迅速推展,其定義也因各領域專家、學者以 不同觀點研究而不同,如:世界銀行在「環境的成長與發展」報告書中對其定義: 「其係尋求無損未來世代滿足自己需求能力的發展」(Pezzy, 1992)。學者 Allan 認 為:「只滿足人類最起碼需求並提升生活的品質」(Elliot 1994)。 盧誌銘和黃啟峰(1995)曾在其著作中綜合各種觀點,歸納永續發展的意 涵。包括有: (一)、從自然生態來定義 永續發展觀念最早是由生態學家所提出,即所謂的生態的永續性(Ecological Sustainability),說明自然生態及其開發程度的平衡。在 1991 年,國際生態學聯合 會(INTECOL)及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共同主辦永續發展問題專題研究 會,該研究會對永續發展的定義:「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及再生能力」。此外, 1990 年 R.T.T.Forman 從生物圈的概念,認為永續發展是:「尋求一種最佳的生態系 統,以支持生態的完整和人力願望的實現,使人類的生存環境得以持續」。 (二)、從社會性來定義

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 IU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 Environment Programme,

(22)

「保護地球—永續的生存策略」,將永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於不超出維持生態系 統涵容能力,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並提出人類永續生存的基本原則,強調人類 生產與生活方式要與地球承載能力保持平衡,保護地球的生命力和生物多樣性。 (三)、從經濟性來定義 1985 年 Barbier 在其著作「經濟、自然資源、不足與發展」中,將永續發展定 義為:「在確保自然資源的品質及其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淨利增加到 最大的限度」。另外由 Markandva 及 Pearce 兩位學者在 1988 年所出版的「資然環境 和社會折現率」著作中,談到永續發展是:「今天的資源使用,不應減少未來的實 際收入」。而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在 1992 年定義永續發展為:「不降低環境品 質與不破壞世界自然資源基礎的經濟發展」。 (四)、從科技來定義 1989 年 Spath 從事科技的角度擴展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發展就是轉 向更清楚、更有效的技術,盡可能使用達到「零排放」或「密封式」的製成方法, 盡可能減少能源和其他資源的消耗」。此外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RI)在 192 年也從技術角度來探討永續發展的定義,認為:「永續發展是 建立極少廢料和污染物的製成或技術系統」。他們認為污染並不是工業活動不可避 免的結果,而是技術差、效率低的表現。 (五)、從廣泛性來定義 由 前 挪 威 首 相 Brundland 領 導 的 聯 合 國 世 界 環 境 與 發 展 協 會 (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在 1987 年發表「我們共同的

未來」(Our Common Future),闡述了人類正面臨一系列的重大經濟、社會和環境問

題,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這個概念的到了廣泛的接受和認同,並在 1992「環境與 發 展 會 議 」(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UNCED)上得到共識,他提出永續發展的定義為:「人類有能力使開發繼續下去,

也能保證使之滿足當前的需要,而不致危及下一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Weaver、 Rock 與 Kusterer(1996)表示「永續發展」應是以同步達成多元目標為主要原則與 基礎,不但需維持經濟的穩定發展外,對於經濟發窄的利益亦應由設混各界利益均 霑,尤其是社會各弱勢族群權益的保障;並且重拾對人權與大自然的關懷。分析其

(23)

內涵認為永續發展應包含公平性(fairness)、永續性(sustainability)以及共同性 (commonality)三個原則;就社會層面而言,主張公平分配,以滿族當代及後代全 體人民的基本需求;就經濟層面而言,主張建立在保護地球自然系統基礎上去持續 經濟成長;就自然生態層面而言,主張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 針對以上各項定義,可知永續發展的定義和內涵,在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亦 會有所差異。工業化國家永續發展所追求的目標,主要是透過技術的創新,提昇產 品品質、改變消費型態、減少單位產量的資源投入與污染排放,進一步提高生活品 質及關心氣候變化等全球重大環境問題。而處於貧困狀態的一些開發中國家永續發 展所追求的目標主要在發展經濟、消除貧窮、解決糧食和人口、健康、教育等問題。

三、企業永續發展

企業為迎接永續的新世界而產生了企業永續發展的觀念,此觀念自地球高峰會 議後逐漸成形,企業永續發展更成為大多數先進國家的知名企業積極發展的運動, 不僅使得國際貿易與自然環境的關連性日益增加,企業經營績效與環境間的關連也 受到相當大的重視。 Munasinghe(1993)根據過去五十年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建立一 個較完整的永續發展架構,認為一國的發展應包含三個主要目標:生態環境穩定、 經濟成長及社會公平。而從永續發展來看,包含三個基本的要素:環境、經濟及社 會,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所謂經濟就是用最少的原料與能源提供更多的生 產與服務的價值及品質的改善。而無獨有偶的,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 在「策略 2000 文件」中定義永續發展必須包含三大精神:1.經濟成長、2.生態平衡、 3.社會進步。事實上,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與人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人們的一 切行為都為影響到這三面向,若單單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來看,陳念平(1999)認為 企業若遵守永續發展的原則,亦即兼顧經濟成長、生態平衡與社會進步,可以得到 三方面所回饋的利益與所得,而產生更多的盈餘,而生態環境、經濟與社會也因此 而獲益。

四、社區與永續發展的連結

社區(community)原係生態系統的「群落」,在人本中心的思想下,轉介為人 類的「社群」社區,故社區應回歸生態為中心,將社區與生態相結合。社區能以其

(24)

地理空間與時空範圍的優勢,助益各項地方公共事務的處理。尤其在面對環境生態 問題與地方經濟發展的衝突時,為追求良好的環境品質,在「社區共有」以及「命 運共同體」的觀點下,促進社區居民對環境的覺知,社區居民能伸張其「社區環境 權」。透過社區居民對社區生態的關心及社區意識的表現,使居民能在社區透過「政 治討論」的方式,一同尋求適合社區經濟與生態並重的解決方式。 面對環境破壞的製造者與受害者,社區的社會控制力正是重建「環境倫理」的 是當場所;透過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能自「視社區如家」開始,配合相關的環 境守望措施,方能建構環保地盤,使社區的生態環境與生活品質得以提升。且依台 灣現在社區發展的情形而言,社區能依其「反省均衡」的能力與「由下而上」的力 量,能有效避免因為政策方向的錯誤、執行者的不力及決策者的無知造成的負面效 應,並主動發起各項活動,使永續發展更為落實(王俊秀,1999)。 依據上述各項社區在永續發展實務推行的特點與優勢,我們可以瞭解到,當各 地方面臨各項經濟與環境生態的衝突時,社區能作為「家」的組合及延伸,使得利 害攸關的居民,得以集結群力,以積極解決地方及社區的經濟與環境生態問題。再 者,面對國際上對於永續發展的全球化運動,字高峰會議後,亦議決各國應於 1996 年提出「地方層次的二十一世紀議程」,因此社區乃成為「全球性思考,地方性行 動」的具體行動者(王俊秀,1999)。 Calthorpe(1993)也主張社區發展應與環境生態結合,他認為社區瞭解每個地 方自然環境的特性,表現在實質環境設計並尊重生態體系的平衡,可使社區擺脫環 境惡化的陰影,成為健康與永續性生存的人性空間。故社區在實已成為捍衛生態, 伸張環境權力的主要單位,同時透過政府部門的授權(empowerment),接受政府對 公共事務的委託,行程委託管理的現象,並由社區當地人士管理與運作,維護地方 生態環境與促進發展的主要行動者。因此,為有效追求永續發展的實踐,並分擔與 執行公共事務,透過社區的力量,以其因地制宜的功能,不但能使的環境工作在各 地能有效結合地方資源,並能協助地方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使社區乃至全國得以獲 得更大的利益。

(25)

第二節 社區培力

一、培力的定義

培力(Empowerment)一詞出現在 1980 年代初期,它根植於 1960 年代社會行 動的意識型態和 1970 年代的自助觀(self-help)。此理念近年來常用於社區策略上。 有關「培力」的定義,Rappaport(1987)指出定義培力的情況是很困難的,因為培 力在不同的人和背景下提供不同的形式,在層級分析亦相異。一般來說,在個體層 級,培力包括參與定位、參與行為和推動制訂決策;組織層級,培力包括分配領導、 發展知識技術、擴大對社區有利影響。而培力一詞常用於種族歧視、愛滋病患…等 弱勢團體上;相較之下,定義「非培力」(Disempowerment)是容易的。他認為,非 培力的定義為民眾或社區對於其相關事務失去應有之控制 ,而非培力是疏離、無助、無力的狀態。(Rich etc,1995,P658) 雖然定義培力是困難的,但是 Rappaport(1987)指出培力是一種使得個人、組 織以及社區在相關事物上獲得控制的一種機制,這隱含了培力的發生必須具備個 人、群體以及社區層級。Maton(1988)指出培力最顯著是發生在個人層級及團體層 級,然而,社區層級的培力則是最具備效果的。而 Mechanic 把培力定義為民眾對其 目標、努力和結果,發展為緊密的關連。Gibson 詮釋培力為「協助個體知覺問題根 源且付諸行動的過程」。Simmons 和 Person 則將它定義為「是一種使人們有能力主宰 環境和做決策的過程」。Maton 和 Salem 將之定義為「人們獲得資源或能力以便提升 對生活的掌控及達成重要的人生目標之主動、參與的過程」,故從中得知,培力是 個 人 為 基 本 單 位 , 利 用 組 織 加 以 結 合 , 並 以 社 區 為 發 展 主 體 的 概 念 (Zimmerman,1990,P.169-170)。

二、培力的種類

Rappaport(1987)指出培力是一種使得個人、組織以及社區在相關事物上獲得 控制的一種機制,這隱含了培力的發生必須具備個人、群體以及社區層級。Maton (1988)指出培力最顯著是發生在個人層級及團體層級,然而,社區層級的培力則 是最具備效果的。以下對於三種培力進行描述:

(26)

(一)、個人培力(心理培力) 個人培力亦稱之為心理培力,而所謂個體培力,係指個人能察覺本身影響外在 環境的能力,並利用其知識和技術去實際參與(Zimmerman,in press)。 (二)、組織培力 組織培力是基於個體培力而形成,而所謂組織培力,係指組織內的運作是由組 織成員共同控制,並廣泛的參與決策制訂。在組織內的成員是有價值、被尊敬、有 力量的(Kroeker,1995)。 (三)、社區培力 社區培力是基於個體培力與組織培力而達成的,而所謂社區培力,係指社區是 致力於改進的,讓社區居民對切身的生活品質的問題進行改善(Zimmerman,Dunst, Trivette 和 Lapointe,1992)。

三、培力的層級

Richard 、 Michael 、 William 以 及 Abraham 將 培 力 分 為 形 式 培 力 ( Formal empowerment )、 個 人 培 力 ( Intrapersonal empowerment )、 有 效 培 力 ( Instrumental empowerment)以及實質培力(Substaintive Empowerment)四種層級,社區培力的這四 個層級具有順序性,例如:要達到有效培力,必須先經過形式培力和個體培力這兩 個層級。總而言之,社區培力則是這四種培力層級的最終目標。以下分別對此四培 力層級說明之: (一)、形式培力 所謂形式培力,係指公部門對於民眾相關的決策制訂,提供民眾參與的制度, 然而這樣的制度也必須適當的輔導民間組織進行參與。就僅僅形式培力而言,它並 無法對某種議題,提供民眾針控制局勢的力量。 (二)、個人培力 個人培力是在某種既定局勢下,個人能力勝任的感覺(Zimmerman,in press)。 個人培力在決策過程中,對於行動參與是不可或缺的。假使個人有感覺能維護本身 利益並影響決策,參與行動便產生;或者說假使決策制訂增加對個人的信任,參與

(27)

行動便產生,達到個人培力(Florin&Wandersman,1984;Stone&Levine,1985; Zimmerman,Israel,Schulz,&Checkoway,1992)。 (三)、有效培力 有效培力的關鍵因素是參與決策制訂之實際力量。而其判定準則依據相關因素 的互相影響,相關因素包括:專業知識、物質資源、談判技巧和相關法令。當上述 的相關因素對於參與決策產生正面的影響力量時,即達成所謂的有效培力。 (四)、實質培力 實質培力的精髓主要是對問題提出了有效對策。而實質培力根本上需要民眾和 公、私部門為制訂決策解決問題而努力,假設公、私部門單獨或忽略民眾而制訂決 策解決了問題,公、私部門顯示了它們的力量,但是在過程中民眾並未被培力,並 不能稱之實質培力。

四、培力的流程

社區是由民眾和公、私部門所組成的,當個人和制度都被賦予權利去完成有效 且令人滿意的結果,我們稱之為社區培力達成。Richard、Michael、William 以及 Abraham 除了將培力分為四層級外,也提出社區培力流程,為社區培力做一完整說明(參照 圖 3)。假使提供參與的機制設計中,民眾參與決策制訂對社區發展有正面的效益, 形式培力即形成。當形式培力有高程度的民眾動員,民眾對於社區利益相關的議題 產生行動參與,即達到個人培力。而民眾在參與與決策制訂影響是有效的,此時的 培力稱之為有效培力(實際力量的衡量因素為專業知識、物質資源、談判技巧和相 關法令等等)。最後,有效培力假使對於決策相關議題提出有效對策,實質培力即 圓滿達成,實質培力則導致社區培力的成功。圖中顯示有很多可能形成社區非培 力,舉例來說,即使形式培力提供民眾參與一個提升社區利益的參與機制,假使民 眾無法在這樣的機制環境中動員起來,也會因此產生社區非培力。即使在個體培力 民眾廣泛參與且政府有適當回應的情況下,民眾假使沒有重要的相關因素(如:專 業知識、物質資源、談判技巧和相關法令等等)可以配合,不僅問題無法有效解決, 社區的實質培力亦因此失敗。總而言之,要在所有的因素都正確無誤的情況下,社 區培力才有可能成功。

(28)

圖 3、社區培力程序圖 資料來源:Rich 等人(1996),第 667 頁 個體特性 (知識、技術、規範) 社會制度 (民眾、組織) 參與決策的 容許度 形式上的制度 (政府、組織) 決策中的民眾參與 容許度 低容許度 高容許度 形式培力 民眾參與動員程度高 民眾參與決策 民眾參與動員程度低 個人培力 有影響力 沒有影響 有效培力 成功(解決問題) 實質培力 社區培力 失敗(未解決問題) 社區未形成培力 程序 結果 背景

(29)

五、社區培力的運作

(一)、民眾參與的制度 Coleman(1994)認為健全的社會應該將地方自治權力下放,以使環境與社會 更多元化。社區自治可確保社區對於其所熟悉的環境狀況有政治決策權與管理權, 使社區得到適當的發展。社區自治的原則是賦予基層民主政治與經濟力量,讓環境 組織與政治活動適得其所,而使社區成員與公共事務得到較佳的控制。而在 Coleman 這樣的理念下,該如何讓社區產生力量呢?Rich、Edelstein、Hallman 以及 Wandersman (1995)應用社區培力於環境威脅方面,將培力分為形式培力、個體培力、有效培 力以及實質培力四種層級,社區培力的這四個層級具有順序性。Rich 等人認為培力 的達成必須建立在民眾進行決策制訂的基礎上,然而制訂民眾參與的制度是最重要 的前提。 (二)、關切的議題 社區擁有提供參與管道的制度後,首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民眾參與的情形, McMillan(1995)利用問卷調查分析培力的影響因素,探討什麼變數和心理培力相 關?以相關分析結果顯示,參與利益的相關程度最高。而盧應慶(1997)也認為假 使社區議題和居民生活上的切身利益無太大關係,將致使居民難以號召,若問題針 對社區居民有切身利害關係的公共議題,居民的參與意願會大大的提高。葉燕燕 (1995)認為,適當的社區環境議題可以引起居民的注意與參與,但常因社區居民 的環境敏感度不高而誤以為沒有議題存在,因此,社區工作者可以協助社區共同找 出適合的環境議題。王順美、沈珊珊(1999)亦認為,社區工作者要以社區關切的 公共議題吸引人們的注意、設法認識社區居民與他們打成一片、藉著活動及計畫把 居民動員起來、並留下參與者的資料來開發社區的人力資源。所以社區要能自發性 的動員起來,除了大家關切的公共議題之外,領導者的能力與組織的資源整合運作 是相當重要的。 Wilson(1996)以社區經濟發展為主題,認為社區經濟發展事務的推動,如果 沒有社區培力(community empowerment)與個人培力(individual empowerment)是無 法竟其功效,而社區培力又必須以個人培力為基礎;社區經濟發展在地方來說是外 顯的,而培力則是內涵的,猶如圖 4 所示,社區經濟發展是位於水平面以上,而社

(30)

區培力和個人培力則在水平面以下。 圖 4、個人培力、社區培力與社區經濟發展 資料來源:Wilson(1996),P.619。 (三)、社區組織的成立與運作 在社區的公共議題普遍受到民眾的關切之後,Hanson 以及 Mcnamara(1998) 認為社區組織必須制度化,因為作為一個明確的組織,藉由強化和外部機構的合作 能力,制度化對於社區組織會產生很大的助益。而 Fawcett 等人(1995)認為團體的 規劃、短期長期目標界定、組織制度的不同都對社區自主性產生影響。 制度化後的社區組織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組織的運作,而成功的社區組織運 作是需要人力、資金與技術的配合。Fawcett 並提出相關個案,由個案研究得知,國 外經常以指導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結合共同意識的人們執行計畫,關於委員會之技 術支援和交流,常常透過志工舉辦公聽會或在鄉鎮大會等形式獲取。然而組織成立 後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新血的加入,招募志工可以開放諮詢、發佈消息、提供訓 練課程及資訊傳達等方式獲得新成員,而最新的方式是進行問卷找出潛在的新血, 也可對關鍵議題、設計、實施等問題進行瞭解。沈珊珊(1996),針對興家社區環 保媽媽為個案進行環境行動的研究,結果發現興家社區環境行動成功的因素有四: 第一、選擇適當的行動主題及方法;第二、在行動過程中不斷有新的主意;第三、 善用資源;第四、運用社會結(人際關係)。由以上得知,社區培力乃是在政府提 供參與機制的前提下,讓社區民眾對於社區內關切的公共議題進行改善,而社區的 運作可以區分為:地方領袖、相關組織、自願志工、資金來源、專業知識等五項要 社區培 個人培 社區經濟發展

(31)

素的相互配合。 (四)、專業知識等資源的蒐集 Hanson,R. &McNamara,J.(1998)將社區運作模式作一個完整的敘述。他們認 為,為了凝聚社區共識,社區首先必須認清問題的所在。特別是引發爭議和衝突的 問題,更容易喚醒社區,進而採取社區行動,他們並且認為幾乎每個社區都可以找 到一些團結的理由。在認清問題所在之後,社區可以成立規劃委員會,並敦請社區 參與過程及籌募經費,在規劃的過程中並聘請專家協助。而規劃過程可以分為四個 階段:第一階段,調查與分析現況;第二階段,研擬社區政策;第三階段,研擬社 區計畫;第四階段,執行計畫。然而志願工作者是社區中不可或缺的要角,社區組 織的力量往往取決於志願工作者的投入人數與投入時間。 另外,根據郁道玲(1994)探討社區抗爭(環境行動的一種)動員過程,認為 當社區居民發現政府所訂定之政策、計畫,因事先未完全特過民眾參與管道,徵詢 地方意見而做成決議或已完成計畫,同時此計畫對當地百姓造成生命財產威脅,故 社區中較敏感或直接受影響之居民,會發起不滿情緒、意見或行動,進而再將此不 滿情緒、意見擴大,消息散佈到社區中。這時,對於此議題有興趣者或其他亦遭受 影響之居民,即會慢慢聚集起來,組織成立類似自救委員會的社區組織,以集合眾 人力量進行反對。接著,便針對議題擬定抗爭目標,同時展開積極的內部與外部資 源(指人力、物力,以及政治力量、第三團體、媒體)蒐集,以尋求更多的成員或 外團體的支持。在資源蒐集的同時,組織成員會根據資料的判斷分析,研擬訴求主 題與反對理由,以作為抗爭之依據。當訴求主題確定後,下一步驟即依據外部資源 提供之意見或經居民研議,產生各項動員策略、手段及管道,配合時機而運用。

六、社區培力的要素

Perkins 和 Zimmerman(1995)認為培力由縱斷面可分為培力的過程及培力的結 果,橫斷面可分為個人、組織及社區層級,在培力過程中,個人層級包括「參與組 織運作」(建立共同目標、共同意識及自主性等等);在組織層級包括「決策制訂」 及「共同領導」;在社區層級包括「取得資源」等等。在培力結果方面,個人層級 包括「是否有自主權」及「資源動員能力」;在組織層級包括「組織的成長」、「網 絡連結」及「決策效果」等等;在社區層級包括「組織整合」和「社區資源取得」

(32)

等等。 社區運作在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模式,然而社區運作的共同成功要素為何?葉 燕燕(1995),針對台北市十大環保社區進行環境行動及影響因素的研究,他利用 NAPO-model(需求-資產-過程-結果模式)模式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在需求與資產方 面較一致:在需求方面,主要是對於社區環境問題有嚴重的感覺而採取行動;在資 產方面,主要有人力(社區居民與領導者)、經費來源、社區組織、資訊來源等等。 然而施方方(2000)為評量地方社區是否能有效的推動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 以下列六個向度作為衡量社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行動的關鍵因素。這六個向度分別 為:地方領袖、相關組織、自願志工、推動機制、資金來源、專業知識(如圖 2-2 所示)。他認為除非推動機制、資金來源、自願志工、地方領袖、相關組織以及專 業知識能互相配合,以社區培力(社區賦權)為基礎的社區自發性環境管理行動方 能成就。

(33)

第三節 民眾參與

一、民眾參與的階梯

『民眾參與』是導致培力的一個過程。Heller,Price,Reinharz,Riger 和 Wandersman (1984)認為民眾參與,係指個人成為與其相關之制度、主題和環境,制訂決策的 一部份而言。Heller,Price,Reinharz,Riger 和 Wandersman 把民眾參與區分為兩種形式, 『一般民眾參與』為組織和社會運動由民眾選擇其目的和方法而初步實施;『政府 授權之民眾參與』為法律上核准民眾有進入政策制訂或公共機構運作之機會(Rich etc,1995,P.659)。

民眾參與的概念相當多,如公共參與(Public participation)、公共涉入(Public

involvement)、民眾涉入(Citizen involvement)、社區涉入(Community involvement) 等,民眾參與在政治或公共行政學領域已經發展許久,意旨政府決策中,針對某特 定政策議題或計畫,民眾被保障擁有發言權,且其意見並應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及 採納。 關於民眾參與,美國社會學者 Arstein(1969)具體的依照民眾參與決策 的程度,將參與分為三個階段及八個不同等級。Arstein 認為,民眾參與是民眾應有 的權力,他可使原本被排除在外、沒有權力的民眾之意見能有計畫的被納入考量, 進一步促成社會權力的再分配(引自盧應慶,1997,第 35-36 頁)(如圖 5 所示)。 由公民控制 Citzen Control 由公民掌握實 Delegated power 完全參與 夥同 Partnership 安撫 Placation 諮商 Consulation 象徵性參與 告知 Informing 治療性 Therapy 無參與 政府把持 Manipulation 圖 5、民眾參與階梯圖 資料來源:盧應慶,1997,第 35-36 頁

(34)

二、搭便車現象

Olson(1971)認為理性、自我導向的人不會為了集體的利益而採取行動,除非 在很小的團體或有強制力及其他因素驅使。由這觀點看來勢必會產生「搭便車」的 現象,即對於集體利益的提供並沒有任何貢獻的人卻可以享受集體利益。Olson (1971)認為理性的人會衡量參與集體行動所必須付出的成本及所能得到的報酬, 決定是否採取集體行動,故必須有選擇性的誘因或外力驅使。而 Olson 指出選擇性 誘因不只包括暫時誘因及社會誘因,還有心理誘因、道德誘因等。

三、社區組織

(一)社區組織的意義與功能 「社區組織」一匙在運用上,常出現有不同的用法,如居民組織、社區促進會、 社區小組、社區委員會等,所以不容易下一明確定義。在此提供一些學者之定義說 明之: Butcher 認為,社區小組是一個集體,這個集體由成員自願組成,通過提供新 服務或影響外界團體的政策,以達成最主要的目的…推動社會轉變,這些集體的會 員、活動、甚至總部,均以社區為基地。Twelvetress 認為,居民組織可泛指不同的 組織,小至由一群鄰居所組成以爭取改善設施的集體,大至代表不同地區利益、提 供社區中心,以滿足文化、教育、社交需要的龐大官僚組織,在現實生活中,組織 的形成多始於由一群人聚集在一起以達到特定目的,繼而漸漸知覺現有發展其他活 動的需要。國內社會與社工學者馮國堅、朱昌熙認為社區組織是一個以地域、共同 利益或共同關注組成組織的集體,參與者多出於自發,組織的目標以保障或提高成 員的福祉為主(郭怡秀,1993)。 綜合上述各種論點,本研究認為社區組織的意義是同一社區中的人,為共同利 益或需要,多出自自發地成立一群體,以謀求或改善成員的福祉,繼而漸漸擴展至 其他活動的需要。 而社區組織對於社區的功能大致歸納如下: 1. 社區組織整合社區個別成員的資源網路。 2. 社區組織的方式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 3. 社區組織可以先行收斂社區內不同的意見。

(35)

4. 以社區組織之名更容易爭取認同。 (二)社區組織的成因與成員 根據 Butcher&Collis(1980)的研究可知,社區動員組織的成因可分為以下五 點: 1. 社區組織最初成立乃基於個人本身受到生命財產威脅,或環境破壞及缺乏個 人生活保障等等。 2. 有一些政策是特別關係到地方政府具體施政的決定,或是關係於其他的公共 設施,但居民唯恐提議出來會被忽視,故需要一個長期的會議以監督,或是因應政 府未來政策的突然改變而成立。 3. 受到消費者、受害者或其他行動代表的態度刺激,及為了共同解決問題而成 立。 4. 基於共同的目標與利益而成立,同時希望能夠發展組織,尋找容易被動員成 功的人參加。 5. 社區含有可以提供資源的團體或個人,有把握可能成為真實的行動,已經預 期成員的貢獻才成立。 對於社區運動組織的組成,Henslin(1993)提到主要包含了三個層級的成員: 第一層級是內部核心人員,任務為指揮設定目標、時間表、研擬策略及鼓舞。 第二層級是委員會的成員,即對議題有興趣或願意加入之人們,其任務亦為達 到社會運動目標,但不同於核心人員。第三層級是廣大同好的成員,他們不是核心 及委員會成員,參與的原因是為了便利,只要活動不妨礙到某些利害關係,他們願 意參加活動。 另外,除了上述三個層級的成員外,尚有三種類型的民眾: 第四層級是有同情心的民眾,不太像團體中擁有的委員會成員,他們沒有任何 承諾,而他的同情在運動的目標,無論如何,可以從中吸取新成員。第五個層級是 敵對的民眾,強烈的明白組織的目標,而不喜歡他們,他們與組織的價值觀剛好相 反。第六個層級是未發現組織運作或是冷淡的民眾(如圖 6 所示)。

(36)

圖 6、社區組織的成員與民眾關係圖 資料來源:Henslin,1993,P.613. (三)、影響個人參與社區組織的因素 Wandersman(1981)根據許多學者的研究提出影響個人參與社區組織的架構(參 見圖 7),在此架構中,參與前的狀況、參與的狀況、參與的結果均會影響個人參與 社區組織的意願。就此架構來看,個人最初為何決定參與社區組織的影響因素是參 與前的狀況。參與前的狀況分為兩種:一是社區環境、生態、社會特性,其二是個 人特性的差異。社區的環境、生態、社會特性提供個人參與的脈絡及作為參與的刺 激因子,而個人特性及個人對情境的評估會影響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或被招募 至不同的形式(Wandersman,1981,P29)。Wandersman 所指的社區的生態因素是指

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gy)及生態心理學(ecological pschology)方面。Wandersman (1981)將個人差異分為五項:人口變數、人格特質變數、與社區關係、資源、個 人情境作用變數。人口變數包括年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及居住移動性等。人 格特質包括控制觀、威權主義、對權力需求及刺激的尋求。和社區的關係係指是否 具有社區感及社區責任。資源分為兩種,一種是技能資源,另一種則是可自由支配 的資源,包括時間與金錢。個人情境作用變數則指個人的人格特性會影響他在特殊 情境下的行為,Wandersman 引用 Mischel(1973)的五個社會認知學習的變數:建構 能力(construction competencies)、編碼策略(encoding strategies)、期望(expectancies)、

對於影響結果的因素重要性的主觀認定(subjective stimulus values)、自我調節系統

(self-regulation system)。

冷淡的或為察覺的民眾

6.冷淡的或為察覺的民眾 5.敵對的民眾 4.同情的民眾 3.廣大同道的集團 2.委員會 1.內部核心

(37)

圖 7、社區組織參與的架構 資料來源:Wandersman,1981,P.29 社區的環境、生態、 社會特性 個人特性差異 影響誰會參與 參與的參數 中介因子 參與的影響 個人特性差異作為 調和因子

(38)

第四節 地方經濟發展

一、地方經濟發展內涵

1970 年代各國的地方經濟發展受到經濟全球化發展與世界經濟重組的嚴重衝 擊,提振地方經發展的策略與議題成為各國討論的焦點,過去二十年,已有許多學 者探討過地方經濟發展,且累積了大量的相關文獻。 探討地方經濟發展之內涵的相關國外文獻中,Bakely(1994)認為地方經濟發展 是地方政府或社區組織參與刺激或維持產業活動和就業的過程,地區經濟發展的首 要目標是要利用既存的人力、自然及制度等資源刺激地方部門的就業機會,以促進 社區發展。Bakely 更歸納相關地方經濟發展的理論與文獻,提出下列函數關係:地 方經濟發展=f(自然資源、勞力、資本投資、企業創新、運輸、通訊、產業組合、科 技、規模、外銷市場、國際經濟情勢、地方政府能力、國家及政府的投入及對發展 的支持)。

Zaaijer and Sara (1993)認為地方經濟發展本質上是地方政府和社區團體經營既 有資源,進而與私部門合作,以創造新的工作機會和刺激經濟景氣的過程。

Hudson and Malmberg(1997)提及地方經濟的再發展涉及經濟活動的改革創新 與交流,亦是一種學習文化的營造過程,它需要長時間在一組制度下運作才能在空 間中呈現與落實,進而產生自發且持續的經濟發展動力。

二、地方經濟發展歷程

1970 年代以前的地方經濟發展理論主要以新古典經濟學(neoclassical economic) 為主,視地方經濟發展為市場均衡的結果,強調單一據點的最適區位問題,重視地 方資源、都市規模的聚集效益、接近市場。1970 年代,經濟全球化及生產與通訊技 術的創新,產業結構朝向彈性化與專業化的科技產業發展,此時期產業結構與網絡 概念與形式成為各地方經濟發展與競爭的關鍵要素。1980 年代末期,地方經濟發展 的取向開始轉為對非經濟因素的重視,如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用者(政府、企業、社區 組織等)角色的扮演(Wood ,1993)。此時期,強調的是政府、企業與地方組織間的合 作,以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39)

三、地方經濟發展策略

Bakely(1985)認為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主要包含四個要素(參見圖 8):目標特性 (Target Characteristics)、發展的方式(Methods of Development)、地方發展組織的形成 (Local Development Institutional Form)、時間結構(Time Frame)。目標性質定界定略 的範圍;發展方式包括對廠商的直接協助,如土地取得、金融誘因等;發展過程中 的協助包括技術資訊與協助、提供機會、行銷協助等;地方發展組織的形成包括地 方政府的經濟發展部門、社區發展協會、自發性非正式組織;時間結構區分為短期 與中長期。 圖 8、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之要素 資料來源:Barkely(1985),P.142 目標性質 企業來源-地方性、區域性、州、國家、國際性 生產部門-資源發展、製造業、服務業、政府 企業規模-小型、中型、大型 企業型態-新公司、擴充、分支 決定性的限制-環境污染、薪資階級 發展方式 對 廠 商 直 接 協 發 展 過 程 中 的 協 土地配合、取得 勞力動員、訓練 固定資本投入、借貸、授予特權 提供機會 技術資訊與協助 行銷協助 地方組織的形 地方政府機關-經濟發展部門 地方發展協會-營利或非營利 自發性非正式組織 時間結構 短期-三到六個月 中長期-三到五年 地 方經 濟發 展策

(40)

吳濟華(1989)提到當今世上不論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都已逐漸認識到加 強地方性工業發展,積極加速推動區域工業化(regional industrialization),以復甦地 方經濟之需要。為開發利用地方資源,避免地方富源之閒置與浪費,以活性化地方 之經濟,積極推動地方性產業生產活動之加速,當以促進區域工業化之進行為其首 要工作。促進區域工業化之途徑有: (一)活性化地方原有的工業生產活動,並注入新的生命力以促進地方性原有工業之 復甦與再成長; (二)藉造新增的生產活動,或引進新技術新產業,以帶動地方之發展。 (三)區域工業化之成效,有賴於其所採用之發展途徑,並有賴於中央政府、地方政 府、民間廠商、金融機構、研就發展機構、工業發展協會、以及各大學及相關學術 單位之互相結合。 吳濟華(1994)提及地方產業發展是地方經濟成長的盛衰關鍵,係美國自 80 年代 中期以來重要的地方發展策略工具,其逐漸受到政府重視的原因包括: (一)地方分權與地方自主化的發展趨勢; (二)地方傳統工業式微,地方經濟有待重整; (三)地方產業政策對地方發展之立即效果較顯著; (四)總體產業政策常背離區域均衡發展之目標; (五)由上而下(Bottom-up)與由下而下(Top-down)發展策略可並行不悖,增強政策 效果。 以美國發展經驗來看,由於 1983 年全美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低迷,全國性的 工業政策對發展較落後之工業區無法一體適用。此時,地方人士與利益團體為重振 地方經濟頹勢,於是積極尋求有效的復甦地方經濟的策略,以擴大傳統產業的生 機,並引進高科技產業,為地方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工業區經濟的 復甦策略因此轉變為由州與地方政府主導以取代全國性的工業政策。 廖淑容、周志龍(2000)整理各地發展經驗,將地方經濟發展策略歸結為科技產 業基礎發展模式5

(industry-based development pattern)、不動產開發引導的發展模式6

5以科技產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實際發展經驗如美國加州矽谷地區、義大利產業區、台灣新竹 科學園區。 6 1970 年代起,地方政府以土地和不動產開發作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方法(Baker , 1995)。 1980 年代,以不動產開發來引導都市再發展的方式更是英國政府重要且成功的發展策略(Healey ,

(41)

(the real estate-based development pattern)、文化政策與產業發展模式7 (cultural policy and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pattern)等三種模式。並於全球化與地方再發展的競 爭策略中提出地方再發展的競爭策略(詳見表 1): (一)地方發展制度環境的建構; (二)以知識為基礎的發展趨勢及其基盤設施的建設; (三)空間功能分工與地方特色的形塑; (四)環境資源的永續與空間經理機制; (五)地方經濟環境的營造與活化。 7近十二年來,保存地方文化特色、傳統空間再生與振興傳統產業等方式,成為各國主要城市回 應經濟全球化發展壓力的重要策略,以傳統文化與產業帶動經濟發展,以凸顯地方競爭優勢 (Zukin ,1995)。

(42)

表 1、地方再發展的競爭策略 策略 說明 地 方 發 展 制 度 環 境 的建構 產業、科技、知識、文化、歷史、生活、財政與行政等措施,成為地方營 造經濟再發展的重要關鍵。 (一)作用者與網絡的建構-動員地方資源的基礎設施

依據 Liau & Chou(1999)所界定,地方經濟發展網絡中之主要傷用者可分為 政 府 (government) 、 企 業 組 織 (business organization) 和 社 裙 群 (community group)(如圖 9 所示)。地方經濟展的達成必須借助政府、企業 和社裙等三作用者的互動與合作、而網絡關係的建構則是提供其彼此互動 的重要概念。是以、地方經濟的再發展,除應奠基於本身的資源和稟賦外, 更重要的是建構一個得以整合與動員相關資源的地方經濟發展制度形式與 組織網絡。 (二)中央與地方政府角色的經理 上級政府不應干預地方經濟的自由運作,亦不可容地方發展差距的擴大, 適度對相對發展嚴重落後地區的政策介入和允許地方發展自主權力的提 昇,便是重要的施為(吳濟華,1995)。地方政府角色如 Sellgren(1991)所 指,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因肩負著重要的責任與 義務,而賦有應積極主動營造地方特色(locality)任務,藉以凝聚地方意 識和建設的共識,同時也應該真切體現地方發展的需求、潛力和機會,進 而在經濟發展的角色中有主動出擊的地位。為促使地方的經濟資源得以充 分利用,則應積極鼓勵地方競爭與合作機制的建立,並允宜擴大引導民間 協助地方建設力量和相關策略的形成,使得地方經濟的自主權回歸於地 方,中央則善盡督導與邊陲落後地區的提振工作。 以 知 識 為 基 礎 的 發 展 趨 勢 及 其 基 盤 設 施的建設 在因應地方經濟發展與自主競爭環境激化的趨勢,知識基礎所帶來的持續 的技術與科技創新,和因知識發展所必要的文化與自然資源的維繫和意象 創造等,便顯著更為重要。 空 間 功 能 分 工 與 地 方特色的形塑 空間網絡的形成,即透過適當資源功能分工角色的扮演,所採取的空間競 爭策略,目的在於追求與降低生產成本,進而維持市場投資的利潤。空間 尺度縮小的結果,則具體反應在地方產業為提昇競爭力所進行的空間組織 和生產功能發展分工,和策略聯盟的形態上。 環 境 資 源 的 永 續 與 空間經理機制 地方都市的經濟發展策略已經強調高工業技術的發展,唯不論在科技產業 的區域理論方面亦或 Knight(1995)所強調的知識基礎的發展模式,產業發 展的動力在於技術人力和環境的營造,而其中重要的關鍵即在於生活空間 的經理和環境資源的永續。 地 方 經 濟 環 境 的 營 造與活化 一般來說,地方經濟的再發展涉及到經濟活動的改革創新與交流,它需 要長時期在一組下的運作才得以在空間中呈現與落實,進而產生自發而持續 不息的經濟發展動力(Hudson, 1997; Malmberg, 1997)。換言之,這是強調 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營造的重要性。 (一)地方競爭體質的提升與企業發展支持 (二)計畫的擬訂和土地與不動產的提供 (三)運輸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區內之移動力 (四)就業機會的創造和訓練功能的增加 (五)地方文化產業的生產機能 (五)吸引外部資金的投入與加速資本累積和區內所得的提升,同時防止 資金向外流出 資料來源:廖淑容、周志龍,2000

(43)

圖 9、地方經濟發展網絡示意圖 資料來源:廖淑容、周志龍,2000 企業組 社群團 政府 權利 作用者 網絡 作用者 地方資源 作 用 者 權 力 網

(44)

第五節 小結

永續發展的理念需要以社區作為實踐的單位,而社區實踐永續發展的理念根基 於廣大的民眾參與,社區培力正是包含了永續發展與民眾參與的一個理想境界 。然而,社區培力是需要政府與民間相互配合的,正如 Rich 所言:政府若能 提供一套參與的制度,即可稱為形式培力;形式培力是達成社區培力的必經之路, 若民眾無法動員參與,仍無法達成社區培力。由此可知,社區培力的關鍵因素有兩 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在於政府提供社區參與的制度是否能吻合社區目前的需要; 第二個部分,社區民眾是否能夠配合政府提供的制度來進行動員與參與。 故本研究在建構都市計畫工業區自發性環境管理機制分為三個部分,茲分述如 下:

一、第一個部分

探討當今都市計畫工業區發展歷程與現況,與探討目前的環境管理模式?是否 有提供民眾參與環境管理的制度?該如何配合社區目前的需要?

二、第二個部分

瞭解個案地區發展背景與現況,並深入社區去瞭解社區組織進行環境管理的狀 況,並進行自發性環境管理指標評估,作為提升社區組織力量的參考。

三、第三個部分

根據目前的瞭解,都市計畫工業區並沒有以廠商為主體的自發性環境管理組 織,故在此部分應探討如何設法誘導廠商進行自發性環境管理?主要從廠商關切的 議題為何?配合的意願又有何差異?願意配合的方式為何?這些問題都是要在以 下進行探討的。

數據

圖  2、研究架構與應用理論圖 工業區公共議題 工業區實質環境破敗  工業區經濟發展衰頹 廠商培力 經濟發展現況、整體環境品質、工業區機能、關廠問題、志工願意、領袖意願、政府獎勵、外來知識、組織風氣、經濟組織認知、參與程度、社區感覺、社區認同、廠商屬性…等。 〈領袖〉 自發性管理組織 內部潛在的社區資 外部可能資源 自發性管理組織運作機制 自發性管理組織目標 工業園區化 空間管理 工業區生產環境 氛圍創造 組織行動  網絡空培力理論草根組織生產空永續發展市民社
圖  3、社區培力程序圖  資料來源:Rich 等人(1996),第 667 頁 個體特性 (知識、技術、規範)社會制度 (民眾、組織) 參與決策的 容許度  形式上的制度 (政府、組織)  決策中的民眾參與 容許度 低容許度 高容許度 形式培力 民眾參與動員程度高 民眾參與決策 民眾參與動員程度低 個人培力 有影響力 沒有影響有效培力 成功(解決問題) 實質培力 社區培力 失敗(未解決問題) 社區未形成培力 程序結果背景
圖  6、社區組織的成員與民眾關係圖  資料來源:Henslin,1993,P.613.  (三) 、影響個人參與社區組織的因素  Wandersman(1981)根據許多學者的研究提出影響個人參與社區組織的架構(參 見圖 7) ,在此架構中,參與前的狀況、參與的狀況、參與的結果均會影響個人參與 社區組織的意願。就此架構來看,個人最初為何決定參與社區組織的影響因素是參 與前的狀況。參與前的狀況分為兩種:一是社區環境、生態、社會特性,其二是個 人特性的差異。社區的環境、生態、社會特性提供個人參與的脈絡及作為參
圖  7、社區組織參與的架構  資料來源:Wandersman,1981,P.29 社區的環境、生態、 社會特性 個人特性差異 影響誰會參與 參與的參數  中介因子  參與的影響 個人特性差異作為 調和因子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moval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from potenti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by combined coagulation and adsorption using carbon nanomaterials. A study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ouling

As the advantages for Excitation Emission Fluorescence Matrix (EEFM), including little sample used, without pretreatment and fast analysis, EEFM has the

Therefore, kindergarten teachers should acquire off-campus teaching and planning skills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programs, including site selection, activity planning,

附錄二十一 主題「一起愛地球」幼兒校外教學-繪畫作品的表現 附錄二十二 主題「地球我的家」幼兒校外教學-繪畫作品的表現 附錄二十三

(1993) 。 Fostering a sense of wonder during the early chilhoodyears Columbus,OH:Oh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ff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nsciousness, Attitude, and the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Energy Conservation– A Case Study

Regarding to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c matter of filtrates from three algal species, the percentage of carbon content of hydrophobic neutral (HPON) in whole incubation periods

Students’ cognition toward low-carbon die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grades, whether knowing the Meatless Monday campaign, and 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