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海洋環境

一、海洋環境的定義及重要性

1992 年間,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委員會(UNCED)擬定之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其中的第17 章特別強調了海洋環境的重要性,將海洋列為專章討 論,定義了「海洋環境( marine environment)包括:所有的大洋、海及接鄰的 海岸地區所構成一整合性的整體(The oceans, the sea, and adjacent coastal areas – forms an integrated whole )。海岸地區(coastal area)包括濱海地區及近岸海域,亦 即由離岸不遠的陸地和大陸棚所構成的區帶」。所謂海洋環境應包含空氣、水體、

底土、和陸地間則有海表面(sea surface)、海床(seabed)、海岸(coast)。海洋 環境因為生產力高、資源豐富以及功能無數,被視為地球維生系統不可分割的一 部份,同時也是人類永續發展中最重要的資產。

海洋不是只有提供生命系統所需的水及資源而已,最重要的是,海洋是地球 的氣候調節器,使地球適合生物居住。地球因為有海洋,所以不會有如鄰近的火 星、水星,白天氣溫高達四、五百度,晚上零下50 度,如此極端的日夜溫差。

故海洋和人類生存及永續發展有著無可言喻相當密切之關係(賈福相,1998)。

海洋對於自然環境及人類的生存尚包括下列功能(吳全安,1988):

(一) 生態功能方面,有維持人、生物與環境間平衡關係,增進人類生活品質 之貢獻,如生產作用、承載作用、制衡作用以及淨化作用。

(二) 經濟功能方面,海岸地帶之海域蘊藏有豐富且經濟價值高之海洋生物資

源,以及具開發利用潛力之海洋礦物資源及海洋能量資源。

(三) 休憩功能方面,海岸地區天然資源成為從事海釣、玻璃底船旅遊、游泳、

潛水、滑水、散步觀景、賞鳥等之最佳場所,可使工商社會之人們充分 抒解身心。

(四) 學術研究及教育功能方面,海岸地區具多樣且豐富之景觀及生物資源,

可供為環境教育與學術研究之野外實習教室。

二、台灣的海洋環境

台灣本島四面環海,海岸線總長1,700 餘公里,所轄領海面積約達 17 萬平方 公里,蘊藏豐富生物與景觀資源,這與我們的地理位置及周圍海岸地形有很大的 關係,台灣周圍沿岸環境有黑潮暖流與大陸閩浙沿岸冷水流在此交會,造就良好 的漁場,而沿岸地形變化多端如表 2-1,加上海域內營養鹽豐富、有充足的陽光,

配合棲地環境及型態的多樣性,有許多不同的海洋生物得以在此棲生,造就了生 物多樣性,並具有高生產力。

表2-1 台灣沿海地區依地形分類表

地 形 種 類

海水域與海底 沙質海底、珊瑚聚落及珊瑚裙礁

海積地形 海灘、沙洲、沙嘴、潟湖、潮汐灘地、沙丘

海蝕地形 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台、海階、海蝕台柱或顯礁 沿海陸地 陸地邊緣帶、沿海集水區、天然河道、沿海濕地

資料來源:范雪凌, 2000 三、台灣海洋環境所面臨的危機

台灣累積的物種多並非表示台灣的資源還很豐富,詹榮桂(1999)曾提到,

在臺灣的海洋環境問題中,特別是西部海岸地區陸續進行的開發(如表 2-2),已造 成一些負面的環境問題,使其中有將近一半到 2/3 的物種變成稀有,甚至絕跡。

台灣原本的海洋生物甚為豐富,但卻被我們重經濟輕環保、重陸域輕海洋的心態 下,肆意地掠奪及到處污染和破壞中給逐漸葬送掉了。

表2-2 台海灣海洋環境利用區分表 利 用 種 類 項 目

與生產活動有關 臨海工業區及能源探採和設施、製鹽、沿岸漁業及資源保育 與交通活動有關 商港、軍港、能源港和漁港

與生活活動有關 港區之生活排污及其他社區廢污之排放及處置 與休閒活動有關 海水浴場、遊憩性釣魚及潛水活動

與環境保育有關 沿海自然環境保護區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人口的增加、經濟的發展再加上人們對自然的不尊重,已對我們的自然環境 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大自然已然開始反撲,如今我們要更擔心的是大海!邵 廣昭(2003)於「海洋生態保育」一文中提及目前台灣海洋生態危機的主要原因 如下:

(一) 棲地破壞:由於水流量減少,水庫興建,河川水泥化;海岸開發,築堤建 港或在近沿海從事底拖、採礦、不當潛水等破壞行為,使沈積物大量堆積、

毒污水排放、海拋等等,會嚴重破壞魚類仰以為生的各類不同的棲息地形 及底質。

(二) 外來種物入侵:在自然情況下,物種會受到物理環境的隔離及種擴散的能 力而維持區域性共同演化的平衡狀態。物種在其原有棲地裏演化出自己適 合存活於當地的謀生本領。一般而言由自然因素播遷者通常不稱外來種,

如有人為因素包含在內則稱之。又這些外來種中有些因具生存競爭優勢,

故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外種群,進而與原生物種競爭,往往造成原有族群

滅絕,生態系生物多樣性降低,甚至導致環境棲地的改變而破壞原本的生 態平衡,對整體生態大環境或人為設施造成巨大的災害。

(三) 海洋環境污染:人類所製造的成污染物質呈溶解狀態或附著在懸浮顆粒 上,再經由下水道或雨水、河水流入海中,如重金屬、殘氯、化學藥劑、

石油等毒物,以及有機、無機營養鹽造成水質優氧化,再經食物鏈傳遞的 生物累積效用,影響到其他魚種甚或海鳥及海哺類動物,乃至人類本身。

(四) 過漁問題:人類的捕魚常不分大小、性別,甚至種類一網打盡,把正要去 產卵洄游的魚類中途攔截,或是競相捕撈那些好不容易才長到可以產卵繁 殖的大型魚等。在這種過漁行為下,魚類資源自然迅速衰退。許多魚種雖 未完全絕種,但已由過去的重要經濟魚種,變成現在已無商業價值的「商 業性滅絕」。過漁的問題不單是資源量銳減,使再生性資源一蹶不振,它 同時會使魚演化成生殖期提前,產卵季縮短,體型小型化等效應。當族群 量一旦萎縮到遺傳多樣性過低的瓶頸效應時,物種隨即滅絕。

(五) 全球環境變遷:自工業革命後所製造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碳化合物、

氧化氮等溫室氣體,已使地球平均溫度在本世紀增加了3℃,使海平面上 升0.3-0.7m,改變了海岸溼地、紅樹林及沼澤生態系,這些原本都是魚類 重要孵育場所。聖嬰現象造成珊瑚白化,若加上人為破壞的推波助瀾,將 會使珊瑚萬劫不復,仰賴珊瑚為生的珊瑚礁魚類勢必隨之大量消失。

四、海洋環境教育

海洋環境教育是環境教育的一環,海洋是人類共同的資產也是無數生物棲息 的場所,同時人們一直仰賴著在海洋所提供多種類形的食物,海洋同時是眾多礦 物和物質蘊藏的寶庫,自古以來海洋在這些資源的提供上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台灣四面環海因此海洋環境教育的實施更有其重要及必需性。

(一)海洋環境教育的定義

依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88)的分類方式,海洋教育可分成:

1. 以培訓海洋科學專家為主要目的的「海洋科學教育」。

2. 以制式與非制式教育體系為主,針對各級學校學生與一般民眾所進行的

「普通海洋環境科學教育」。

依黃嘉郁(1999)提出海洋教育的主要實施目的,乃是希望藉由教育的方式,

增進大眾的海洋知識,改變大眾對海洋環境的態度與行為,進而能改善海洋環境 品質。其模式如圖2-1 所示

海洋知識 影響 對海洋的態度 改善 環境行為 改善 海洋環境品質

圖2-1 海洋環境教育養成模式(黃嘉郁,1999)

海洋教育的實施,不宜只以追尋高深海洋科學知識為唯一的目的,而是應該 藉由海洋環境教育,培養民眾的海洋意識,使其愛護海洋、保護海洋,進而產生 負責任的海洋環境行動,使我們能夠保有永續的海洋環境(黃嘉郁,1999)。

(二)海洋環境教育之目標與內涵

從環境教育的層面來看,此以海洋為主題的教育其具體實施的目標在於藉由 海洋教育的實施,協助民眾或社會團體,對海洋環境能夠深入的了解。以下就提 出幾項具體之目標:

1.體悟認知(awareness)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2.海洋環境的相關知識(knowledge)之獲得。

3.培養民眾愛護海洋環境的態度(attitude)。

4.具有解決生活中有關海洋環境問題的技能(skill)。

5. 人類活動對於海洋環境的影響之評鑑(evaluation ability)能力。

(三)台灣的海洋環境教育

台灣的海洋環境深具特色,雖然沿岸海域因地理環境的不同使生態系有所差 異,但複雜豐富的生物相卻是此周圍海域的一個共同特徵。同時台灣週遭海洋環 境正面臨了污染、不當開發、利用、資源使用過渡等問題,而海洋環境的良窳與 我們的生活休戚相關,因此推動、落實海洋環境教育,培養正確的生態觀念是當 務之急。

2001 年政府公布「海洋白皮書」後,教育部即積極配合推動海事人才培育,

2004 年擬訂「四年教育施政主軸」時,特將海洋教育納入行動方案;2006 年起 更依據「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及「海洋政策白皮書」之政策主張擘劃相關政策,

於2007 年正式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冀望顧現有海洋教育基礎上,確立 我國海洋教育未來發展的目標、方向及具體之策略。推動海洋教育之現況分析如 表2-3:

表2-3 海洋教育現況分析表

區分 實施狀況

國民中小學

1.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提供 7 大學習領 域,內容涵蓋「自然界的組與特性」、「自然界的作用」、

「生活與環境」及「永續發展」等4 項主要課題。

2.提升教學師資。

3.提升學生游泳能力。

高級中等以上學校 普通高中

在現行課程暫行綱要內將海洋議題納入相關必修科目中,

在現行課程暫行綱要內將海洋議題納入相關必修科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