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知識、態度、行為之定義與內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環境知識、態度、行為之定義與內涵

一、環境知識的定義與內涵

知識(Knowledge)一詞泛指個人對事物的瞭解與認識(邱媚珍,1998)。環境 知識(Environmental Knowledge)則指個人對環境事物的瞭解與認識(宋建奇,

2000)。環境知識所含括的範圍非常廣泛,且不同學者專家對環境知識各有其看 法與見解,茲將國內外學者對於環境知的內涵整理如表2-4:

表2-5 環境知識內涵一覽表

研究者 環境知識內涵

Marcinkowski &

Rehring(1995)

生態學的知識、環境科學的知識、有關環境議題的知 識、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

巫偉鈴(1990) 人口問題、自然資源、廢棄物處理、噪音、空氣污染、

水污染、衛生與安全。

周昌弘、蕭新煌、郭允 文、王鑫、於幼華、黃 榮村、楊冠政、黃政傑

、晏涵文,(1991)

地球、資源、人口、生態平衡、公害及環境倫理 (我國 民國79年頒布「環境教育概念綱領草案」中之環境教育 六大綱領) 。

Hausbeck, Milbrath &

Enright(1992)

是一種科際整合(interdisciplionary)的學科,是由自然、

社會科學和人類學所引出之相關知識,有時候也涉及有 關價值和權力之道德判斷。

張子超(2000)

生態學、環境問題、人類行為、環保法律規定、環境與 健康、環保機會與行動、環境正義、國際伙伴關係、永 續發展、自然資源。

謝珮靜(2000) 生態平衡、自然資源、公害污染、環境倫理。

李明和(2002) 一般環境知識及 二十一世紀議程環境議題之知識

表2-5 環境知識內涵一覽表(續)

研究者 環境知識內涵

李明嘉(2006) 海洋環境的認識及海洋環境保護知識。

鄧瑞祥(2006)

空氣污染及防治、水資源保育與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 防治及水土保持、垃圾與事業廢棄物污染及防治、噪音 污染及防治、能源永續、核能發電及輻射安全、環境衛 生與食品衛生、自然保育、環境議題。

吳安倉(2007) 一般環境知識、環境問題的知識、九年一貫環境知識、

自然環境科學知識、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與技能。

莊英慧(2007) 水的分布與特性、水與大自然的作用、水的污染與防治。

林央紹(2008) 海洋環境基本常識、海洋物理、海洋化學、海洋地質 許鈺羚(2008) 海洋生態的組成、影響海洋生態的原因、海洋生物多樣

性保育、人類與海洋生態之關係。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二、環境態度的定義與內涵

「態度」被視為影響行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Newhouse,1990),所謂的「態 度」是一種行為傾向,而非指行為的本身,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且必有其對象。

其組成成分為如表2-6:

表2-6 態度的組成成分

成分 內涵

認知性成分 包括個人對人、事、物的了解,屬於思想或理智的部份。

情感性成分 包括個人對人、事、物的好惡,帶有情緒的傾向。

行為性成分 包括個人對人、事、物的實際反應或行動。

資料來源:張瑞誠,2009 Weigel (1983)認為態度代表對某行為對象所學習到的持久之感情及信仰,這

些感情及信仰使得具有這個態度的人會以特定方式對該對象做出特定的行為。換 言之,態度是個人對某些事物正面或負面的評估,包含對事物的一般態度、對問 題特殊的態度和採取行動的態度(Ajzen & Fishbein ,1980),也就是認知、情 感、行動三種成分,具有持久及一貫的特性(張春興,1989)。

綜上所述,態度是個人的行為傾向,此一傾向主要來自於個人、家庭、學校、

社會之間相互作用結果,造成個體對於週遭人、事、物等所持有的強烈內隱評價 與喜惡反應,並經情感的作用、認同及內化等歷程後,所形成的態度,且趨於持 久與一致的特性,不易受到外界因素之影響(游光照,2004)。

「環境態度」為對環境中之特殊情況、整個環境或環境直接有關的人、事、

物的信仰組合。這些組合包括整體的評估:贊成或反對、喜好或厭惡(李永展,

1991;侯錦雄,1997;蕭一強,2004)。因此,環境態度是指個人對整體環境的 價值觀以及對人類在環境中存在的責任和角色的看法(李明和,2002)。其中包括 環境敏感度、環境覺知、對自然和環境的態度、價值觀、環境倫理,如表2-7:

表2-7 環境態度內涵表

面向 內涵

環境敏感度 對環境問題圖重程度與個人切身相關程度的看法,其養成需 長期深刻的自然體驗或生活中角色模範引導。(Tanner, 1980) 環境信念 個人對人與自然環境間相互關係所抱持的想法。分為主流社

會典範及新環境典範兩種。

環境價值觀 個人對環境及相關問題所感覺到的價值。

環境倫理 人類環境倫理信念是從一個人一直向外擴展,擴及家族、地 區、國家、全人類、生物、無生物、終致宇宙的擴大歷程。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本研究以環境敏感度、環境信念、環境價值觀及環境倫理等四項目為構面設 計海洋環境態度量表。

三、環境行為的意義與內涵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在改變人類的行為,而環境教育的目的在培養具有對環境 負責的公民-對環境及其問題具有覺知和敏感性;具有環境及其問題的基本知 識;對環境及其問題有關切的情感並能主動參與環境的改進與保護;具有辨認和 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能主動參與各種解決環境問題的工作(楊冠政,1993)。

簡單來說,環境行為即是個人、個體或團體,對於某一環境問題之解決所表現出 來的行為(吳安倉,2007)。

公民具有知識、態度和技能之後,必須採取行動,參與各種環境問題的解決。

Hungerford 及 Peyton (1976)稱這種行動為環境行動(environmental action)。

Hudspeth(1983)稱這種行動為公民參與(citizenparticipation)。Hines(1985)

稱這種公民參與的環境問題解決為負責任的環境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雖然「環境行動」、「公民參與」、「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在字面上有 所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的體認,即均強調民眾主動參與、付諸行動來解決或防 範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楊冠政,1998)。

(一)環境行動的類型

有關環境行動的分類上,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其中較多人採用 的分類方式以 Hungerford 及 Peyton 的為主,楊冠政(1998)將之歸納後,環 境行動主要有下列五項即:生態管理、說服、消費者主義、政治行動、法律行 動,如表2-8:

表2-8 環境行動分類表

(Persuasion)

為 環 境 問 題 所 做 的

(Consumerism)

個 人 或 團 體 對 某 種

(Political Action)

藉由遊說選民、投票

(Legal Action)

針 對 加 強 或 修 正 環

另一學者Smith-Sebasto(1992) 則將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區分為公民行動、教育 行動、經濟行動、法律行動、親身力行行動及說服行動等六類,詳如表2-9:

表2-9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區分表

種類 內涵 方法

市民行動 (civic action)

任 何 透 過 政 治 途 徑 (educational action)

獲 得 相 關 環 保 知 (financial action)

透 過 贊 助 或 抵 制 的 (legal action)

個 人 或 團 體 為 環 境 (physical action)

為 保 護 環 境 所 採 取 較簡易的日常行為。

資源回收、隨手撿拾地上的垃圾、隨 手關燈、加入社區清潔計畫等。

說服行動 (persuasive action)

為 使 他 人 重 視 環

(二)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之行為模式

教育界傳統的想法,認為灌輸學生更多有關環境的知識,就可以對環境議 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動機,培養負責的態度,進而產生行動以改變環境品質

(Hungerford & Volk,1990),這種線性模式,如圖 2-2 所示:

環境知識 環境態度 環境行為

圖2-2 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線性模式(引自:楊冠政,1993)

然而卻有許多的學者研究發現,並非所有的環境知識皆能產生負責的環境 行為,如一般的生態學知識並不一定能產生積極的環境態度及行動(林秀瞳,

1996)。因此,許多環境教育學者將環境行為相關變項,依其相互間的關係,

以及對環境行為表現的影響,建立行為模式(behavior model),來解釋環境行 為的形成與改變,茲以幾種環境行為模式說明如下:

1.環境素養模式

Hungerford and Tomera(1985)為預測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提出環境素 養模式,這個模式共有8個變項,屬於認知領域的有環境問題的知識、生態 學概念,以及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屬於情意領域的有態度、價值觀、信念、

控制觀與環境敏感度。屬於技能領域的有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這8個 變項之間具有互動的作用。如圖2-3 所示:

圖2-3 環境素養模式(引自楊冠政,1998)

所謂環境素養是指有能力且願意依「兼顧人類生活與環境品質」來做決 定,並據以行動。蘇俄伯利西會議指出,具有環境素養的人應有下列特徵(傅 琬晴,2004):

(1)對整體環境的覺知與敏感性。

(2)對環境問題瞭解並具有經驗。

(3)具有價值觀與關切環境的情感。

(4)具有辨認與解決環境問題的技能。

(5)參與各階層解決環境問題的工作。

2. Hines 環境行為模式

Hines 認為Hungerford and Tomera 在1985 年提出的環境素養模式沒有 包含某些重要的環境行動變項,因此於1986分析美國自1971年來關於環境行 為相關研究報告或未出版的學位論文,並發展出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模式,如 圖2-4 :

圖2-4 環境行為模式(Hines,1986;引自楊冠政,1998)

由此模式可知環境行為的主要因素是個人的行動意向,這意向又由其他 變項所操控,當個人具有意向之前必先認清一組特別問題的存在。因此,有 關問題的知識成為行動的先決條件(陳思利、葉國樑,2002)。另一個重要 變項是情境因素, 但因情境因素常常在改變,更增加環境行為的不確定性。

黃乾全、王懋雯(1998)歸納環境行為相關變項的研究,整理出影響人類 環境行為的重要變項大約可分為五類,如表2-10所示:

行 動 策 略 的 知 識 Knowledge of action s t r t e g i e s 問 題 的 知 識 Knowledge of issues 行 動 技 能 A c t i o n s k i l l s

情 境 因 素 Situational factors

態度  Attitudes

控制觀  Locus of control

個人的責任感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個性因素 Personality

factors

行動意圖 Intention

to act

負責的環境 行為  Responsible environment

al behavior

表2-10 環境行為重要變項表

類別 內涵

人口學變項 年齡、社經地位、性別、居住地區及過去生活經驗 個人特質變項 個人控握觀、責任感及心理性別角色

情意變項 對環境的敏感度、環境信念、環境價值觀及政治理念 認知性變項 一般環境知識、自然環境知識、環境問題知識及環境行動

情意變項 對環境的敏感度、環境信念、環境價值觀及政治理念 認知性變項 一般環境知識、自然環境知識、環境問題知識及環境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