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環境知識、態度、行為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環境知識、態度、行為之相關研究

為促進民眾的海洋環境保育行為,了解當每個地區的民眾對於環境保育的態 度和行為是重要的 (Ndiaye, 1995 ; Smith, 1995 ; Dimopoulos & Pantis,2003) 。目 前國內外已有一些學者針對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進行研究, 但針對海洋環境 知識、態度與行為所進行的研究則較少。而事實上,海洋環境教育是環境教育的 一環, 因此,個人的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將會影響其對於海洋環境的知識、

態度與行為。故本節中援引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研究,綜合歸納整理後,

將其類推延伸至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以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以下分 別就「環境知識之相關研究」、「環境態度之相關研究」、「環境行為之相關研究」

以及「環境知識、態度與行為之相關性研究」探討之。

一、環境知識之相關研究

環境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增加有關環境方面的知識。雖然許多學者懷 疑增加環境知識是否能使個人的環境態度及行為發生改變;然而經由環境知識的 測量,至少能得知環境教育在認知領域中所發揮的效能。分析國內外有關環境知 識之研究整理如表2-11 及表 2-12:

表2-11 環境知識相關研究-國外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Bogner(1998) 德國中學生 在德國國家公園實施五天戶外生態教育研 究,發現學生之環境知識顯著增加。

Mansaray (1998)

奈及利亞中學藝 術、科學及社會科

教師

科學及社會科教師之環境知識高於藝術科 目的教師;參與較多戶外活動課程者擁有較 多的環境知識。

Manjengwa(1998) 辛巴威中學生 女生的環境知識高於男生。

Bradley,Waliczek &

Zajicek(1999) 美國德州中學生

在1988~1993 及 1993~1994 年對美國德州中 學生實施 10 天環境科學教育,結果發現學 生之知識有所增加。

Gambro & Switzky

(1999) 美國中學生 在有關能源與污染環境議題之知識,修習較 多之科學課程的學生具有較高之環境知識。

Kuhlemeier, Bergh &

Lagerweij(1999) 荷蘭中學生

環境知識成績不佳,不熟悉能源使用、空 氣、水、土壤汙染等問題,也不清楚西歐有 關環境運動成功之例子;參與較多戶外活動 課程者擁有較多的環境知識。

Gambro & Switzky

(1999) 美國中學生 有關能源與環境汙染議題之知識,男生之環 境知識普遍高於女生。

Tikka,Kuitunen &

Tynys(2000) 芬蘭大學生 生物學系和森林學系因參與較多戶外活動 課程構擁有較多的環境知識。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表2-12 環境知識相關研究-國內研究

表2-12 環境知識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林靜麗(2002) 國小學童

得知,有關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知識之主要來源 為戶外教學,其次是從大眾傳播媒體及課堂。因 此,老師或學校安排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環境保 護知識的提升,有極大的幫助。

王財隱(2003)

花蓮縣和 中部地區 的小學生

城市學童的環境知識顯著優於鄉村與山地學童,

且居住在鄉村的學童亦顯著優於山地學童;女生 優於男生;家庭社經地位會影響學生的環境知識。

陳志欣(2003) 國小學童 學童環境保護知識的來源,前五項依序是電視、

報紙、父母、老師與學校。

巫淑梅(2004) 國小學童 國小學童水資源保育知識來源,以電視與老師講 授最多。

柯俊欽(2004) 南投縣小 學生

學校所地位於市鎮的學童環境知識的得分最高,

其次為學校所在地位於鄉村的學童,原住民區的 學童得分最低;性別與環境知識得分無顯著差 異;家庭社經地位不會影響學生的環境知識。

陳朝堂(2004) 國小高年 級學生

顯示設計的課程能有效的增進實驗組學生河川保 育的知識。

蕭怡雯(2004) 國小學童

設計的教學有助於學童環境保護知識的提升。透 過有計畫的教學活動,可以提升學童環境保護的 知識。

李明嘉(2006)

台中大甲 文昌國小 94學年度 四年級兩 個班級

發現實驗組經教學後,其得分均顯著高於對照 組。而實驗組學生後測的得分顯著優於前測的得 分,顯示本研究的海洋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能有 效增進實驗組學生的海洋環境保護知識。

表2-12 環境知識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綜整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 環境知識普遍低落,環境教育的推廣有待加強。

(二) 性別與環境知識的關係尚無定論,部分研究顯示男生優於女生;部 分研究的結果則為女生優於男生;亦有研究指出男女生並無顯著差 異。

(三) 學生的環境知識隨著學習階段遞增而有增長的趨勢,而大多數研究 發現:年齡、主修科目、居住地、學校所在地、是否曾參加環境相 關研習、課程、環保相關社團等因素在環境知識程度的表現上有顯 著差異。

(四) 任教自然學科的教師,其環境知識顯著優於任教其他學科的教師;

具有環境教育研習經驗的教師之環境知識顯著高於未曾參加者。

二、環境態度之相關研究

自 1970 年代之後,有關環境態度方面的研究就一直是環境教育學者的研究 重心之一。分析國內外有關環境態度之研究整理如表2-13 及表 2-14:

表2-13 環境態度相關研究-國外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Gigliotti(1992) 大學生

發現大學生如果相信技術能力能夠 解決環境問題的話,對環境則較無 意願做個人之犧牲。

Armstrong 及 Impara

(1991)、Campbell(1994) 中學生 學生在參與環境教育計畫之後其態 度並沒有顯著地改變。

Lyons 及 Breakwell

(l 994) 中學生 發現男、女學生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Milton, Cleveland 及

Bennett-Gates(1995) 小學生 學生在接受野生動物教育課程之 後,其態度並沒有顯著的改變。

Leeming,Porter, Dwyer,

Cobern 及 Oliver(1997) 小學生 參加相關教學活動後,態度較為積 極。

表2-13 環境態度相關研究-國外研究(續)

Connell,Fien, Lee, Sykes 及 Yencken(1999)、

Clarke(1996)、Hampel, Holdsworth 及 Boldero

(1996)、Chan(1996)

中學生 均指出女學生比男學生對環境較為

Ma & Bateson(1999) 英屬哥倫比亞 九年級學生

Dettmann-Easler & Pease

(1999)

表2-14 環境態度相關研究-國內研究

表2-14 環境態度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表2-14 環境態度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表2-14 環境態度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綜整國內外學者之研究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 不論是各階段的學生或教師,其環境態度大都趨於正向積極。

(二) 參與環保組織或修習相環境教育相關課程的學生或教師,其環境態 度顯著高於未參與、修習者。

(三) 學生的環境態度,與學生的居住地、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和生活經 驗等變項間的關係, 並無定論。整體來看, 大部分文獻支持女生 的環境態度優於男生; 居住在都市的學童, 環境態度較優於居住 在鄉村、山地之學童; 家庭社經地位愈高的學童, 其在環境態度 的得分也傾向愈積極。

三、環境行為之相關研究

環境行為的實踐是環境教育的最終目標,唯有藉著全體國民在日常生活中力 行負責的環境行為,方得以解決或防範環境問題的發生。茲將國內外有關環境行 為之研究整理如表2-15 及表 2-16:

表2-15 環境行為相關研究-國外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Gifliotti

(1992) 大學生 發現大學生如果相信技術能力能夠解決環境問題的 話,對環境則較無意願做個人之犧牲。

Ramsey

(1993) 中學生

對實施一學期有關環境議題多科性融入式環境課程教 學,以增進學生負責任的環境行為,結果發現學生在 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和技能、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和團 體控制觀方面均明顯地改變。

Yeung

(1998)

香港高中 學生

於 1993 年研究有關環境行為方面發現:學生在日常 生活中顯示出較低程度之負責任環境行為,將個人和 家庭之福祉視為優先,表現出政治冷漠。

Kuhlemeier 等人(1999)

荷蘭中學 生

發現將近有四分之一學生之行為是對環境不友善,一 半是採中立之行為;學生愈瞭解環境問題有關的知 識,愈能表現出友善的環境行為。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2-16 環境行為相關研究-國內研究

表2-16 環境行為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表2-16 環境行為相關研究-國內研究(續)

關生活經驗是否會影響學生的環境行為,因文獻不多,仍尚待進一步探 討之。

四、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之相關性研究

茲將國內外有關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相關性之研究整理如表2-17:

表2-17 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之相關性研究

研究者 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

Fortner &

Teates(1980) 學童 海洋環境知識與態度之間,存在著顯著的相關。

Arcury(1990) 一般民眾 民眾一般環境知識、能源知識及該州之環境知識均 與由整個量表所測得之一般環境態度顯著相關。

Arcury(1990);

Armstrong & Impara(1991)

發現學生在接受四至八週以上之環境課程或計畫 後,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有正相關之存在。

Hausbeck 等人

(1992)

紐約中學 生

雖然在測量其環境知識僅答對一半問題左右,但是 對存在之環境問題表現出相當關切。

Chin(1993)

大台北地 區中等學 校的師生

在國中學生方面,環境知識與個人的環境態度方 面、對環境保護的口頭承諾及環境;高中學生、職 前及在職國中教師方面的環境知識與其他變項間 所存在的顯著正相關現象較少,高中學生的環境知 識未發現有與其他變項相關的情形,而職前與在職 教師的環境知識也只與環境態度有關而已。就對環 境問題的認知而言,國中生組中之該變項與其他任 一變項間均有顯著之正相關存在。然而其他三組的 此一變項與受測者的環境知識高低無關,似乎透露 出在國中階段培養學生對環境問題覺知與關注,對 其他各個變項的養成所存在的影響作用。

表2-17 環境知識與環境態度之相關性研究(續)

五、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之相關性研究

五、環境知識與環境行為之相關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