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台灣四面環海,海域遼闊,本島及周遭離島海岸線長達1,700 餘公里,所轄 領海面積約17 萬平方公里,為領土面積 36,000 平方公里的 4.72 倍,無論是氣候、

環境、生物及人民生存與文化的形成等方面都與海洋密不可分,台灣毫無疑問是 個海洋國家。

台灣面積雖小,佔全球陸地面積的比例僅近萬分之三,但周遭海洋生物的種 類之多,約可佔全球物種的百分之十,比起其他沿海國家而言,台灣的海洋生物 其平均值高出它們4 百倍以上,複雜的地形、水深、洋流與水溫等複雜的環境因 子造就了彌足珍貴的台灣海洋環境(戴昌鳳,2005),然而長期以來,「重陸輕海」

的政策下,大多數國人對海洋是陌生、無知的,無知導致自大,自大則會看輕一 切,就容易乎視、消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從「政治因素」及「地緣意識」角度分析海洋被台灣遺忘的成因可知,從滿 清時代,政治上就採取「海禁政策」、日據時代又形成另一種海禁、光復之後,

海洋與海岸屬於國防重地並受到嚴格管制,一般人民不能輕易接近海洋,海禁政 策使台灣人民失去與海洋親近的機會(教育部,2007)。因此不論是政府或一般 民眾,將海洋視為一個籓籬、邊界或屏障,乃是非之地及危險場所或是污廢棄置 場所,而非視天然的珍貴資源,因此使我們在心理上與海有相當的隔閡,甚至懼 怕、疏離,讓海與我們漸行漸遠(邱文彥,1995);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世界 上似乎再沒比台灣島上的人忘了自己應是海洋民族更荒謬的事。」(引自葉玿伶,

2000),身為台灣島上的人是不是該好好審視我們與海洋的關係呢?

如今,沒有海禁了,海洋卻仍然像是禁忌(葉玿伶,2000)。此外,受到中 原大陸思維文化的影響,教育也以「由陸看海」的觀點來實施,在各級學校的一 般教育中,對於培育國民海洋素養的課程僅佔很少的份量,這也使得海洋一直被 阻隔在人民的記憶和視野之外。台灣大部分的民眾可能並不知道台灣附近就是世

界最深的海洋;不知道世界最豐富的珊瑚礁就在台灣西南方的東沙島礁;不知道 海流帶來的氣候影響;飽嚐海鮮的同時,卻忘記台灣曾經擁有良好的漁場和養殖 技術(鍾國南、李展榮、方力行,2003),

台灣天然礦物資源貧脊,豐富的海洋資源是我們唯一的天然資產,然而近幾 十年來,因工業化以及科技進步帶動人類社經活動的急遽發展,人們的生活型態 亦隨著物質生活的豐裕而朝向大量製造、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營生方式,同時 對環境造成了無法復原的傷害;海洋國家應是最親近、珍視海洋的,然而臺灣上 從國家政策、下至人民觀念,卻極少將海洋納入思考,有的只是利用索取,並未 真心關懷、珍惜。現在的我們正一步步破壞我們與我們下一代賴以維生的資產及 環境。

有鑒於全球環境污染嚴重,國際逐漸重視環境問題,我國政府也隨國際潮流 逐漸關心環境保護並提倡環境永續發展,台灣在經濟快速成長50 年之後,走向 海洋、發展海洋將是永續發展的重要契機。海洋是海島型國家賴以生存的環境,

在發展國家經濟的同時,海洋的永續經營是海島型國家永續發展的關鍵。2001 年 政府首次公布「海洋白皮書」,宣示我國為「海洋國家」、以「海洋立國」;為落 實「海洋之保護與保全」,2006 年發布「國家海洋政策綱領」及「國家海洋政策 白皮書」揭櫫「國家的生存發展依賴海洋」的政策主張,擘劃海洋發展所需優質 海洋人才培育政策,做為我國整體國家海洋政策指導方針,以引導我國邁向生 態、安全、繁榮的海洋國家境界;為貫徹綱領精神及目標策略,更透過各項政策 之規劃,全面推動海洋發展(教育部,2007),代表我國對海洋的日漸關注。

一個環海或臨海國家,如果缺乏對海洋的正確認知,輕忽或漠視海洋的存在 價值而為所欲為,則這個國家僅為地理上的海島(岸)國家而已(林俊全,2000;

胡念祖,1997;胡興華,2002)。海洋的管理與保護,制度和觀念都很重要,制 度有賴政府建立,愛海、親海的觀念更需要全民落實在生活中(邱文彥,2000)。

海洋問題涉及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行為,不能只靠學者專家解決,若人人對海洋有

正確認知,才能有效解決海洋問題。

人類有能力可以保護海洋,卻又是破壞海洋的罪魁禍首。沒有人類,海洋能 涵養更多物種;少了海洋,人類卻無法單獨存活。為了改變國人對海洋的態度,

希望達到大家能親海、愛海並重視海洋生態保育的目的,近年來政府規劃執行了 很多方案,無論藉由正規的學校教育或興建海洋博物館、鼓勵民間投資海洋公園 或藉由書籍、媒體等非正規環境教育,不斷提倡海洋國家、海洋立國及鼓吹海洋 文化,亦配合當地文化舉辦各式與海洋相關活動,藉此拉近國人與海洋的距離,

無非就是要藉由各種教育方式提升國人正確的海洋環境態度;因為惟有提昇國人 對海洋環境的正確態度,才能期望國人以行動來表現對海洋環境的愛護及保育。

威脅海洋健康最可怕、最危險的事,又是一切問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的「無 知」(Earle,1995;引自賈福相,1998)。而教育是一切社經文化發展的根本,是 推展全民對海洋關切和瞭解的不二法門;文化則是將其深植人心的最終成果,只 有改變人的心,才能改變人的行為(方力行,2000a;賈福相,1998;鍾國南、

李展榮、方力行,2003)。

教育可以教化人心,改變觀念行為,是人類面對未來挑戰而作改革的過程中 是最有效的工具,也在形塑未來的世界;教育也是讓人重新認識海洋、保護海洋 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海洋意識須靠教育推廣,藉著海洋教育,能讓學生學習「關 於海洋的知識」、產生「關懷海洋的情感」、參與「保護海洋的行動」。希冀透過 海洋教育帶領台灣的下一代認識海洋、走向海洋、愛護海洋、珍惜海洋,達成「台 灣以海洋立國」的理想。

自1970 年代起,教育部即有計畫地發展海洋專業教育,於 1980 年代達到 高峰,教育部於2007 年正式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系立足於強化各級學 校學生之海洋素質基礎上,以培育產業界所需優質人才為主,在現有海洋教育基 礎上,確立我國海洋教育未來發展的目標、方向及策略(教育部,2007)。

一般而言,要導正人類對於環境破壞的偏差行為,教育具有潛移默化及教導

啟迪的功效,要發展適切的環境教育課程,最基本的就是須先了解學生的環境態 度(Greg,1995)。因此,培養正向且積極的「態度」更是從人類行為的基本面 上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之道。鄒東明(2002)之研究提出,學生環境態度對環境 行為的影響力比環境知識更為顯著,因此在環境教育方面,應首重環境態度的培 養。所以,環境態度之養成對於建立正當的環境行為相當重要。而Boyer, Shannon and Hibberd(2005)研究指出,充分的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做正確決定,學生時期是 知識、態度與行為培養的重要階段。

教育部最新公佈的九七課程綱要正式將海洋教育列入國民教育,未來七大領 域均要融入海洋教育議題(國民教育司,2008)。其政策意旨是由小做起讓孩子 以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海洋,親近海洋,對海洋產生情感,是推動海洋生態環境教 育最重要的工作。目前有關海洋環境教育及其相關研究皆置重點於國中、小學階 段,然而研究者認為,雖然教育應由小做起,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長久工程,

但環境問題是當前全球人類急需共同面對之重要課題,需要當下所有人共同努力 維護,不應僅僅著重於中、小學的教育,期以10 年後的改變,此為動機一。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08)播報一份由金車教育基金會所做的「青少年海洋 觀」之調查報告,結果有九成以上的青少年很少去海邊,六成八的青少年一整年 只有暑假才去海邊,到海邊有七成一的青少年以戲水為主,五成四是吃海鮮、買 海產,多是「消費海洋」的行為,顯示青少年的海洋保育觀念、及海洋教育都有 待加強。

大學階段是青少年的延續,也是成人時期向前延伸,開始扮演成人的角色,

學習承擔環境、社會、國家的問題、責任,並思考解決之道的時期;教育部雖於 各級學校推動海洋教育,然而大學因學術自由,除海洋專業學校外,相關教育僅 能於通識課程中推動,而通識課程之開課與否又受教師專業、學生興趣及學校課 程安排等相關因素影響各校狀況不一,間接影響了政府冀透過海洋教育帶領台灣 的下一代認識海洋、走向海洋、愛護海洋、珍惜海洋的目的,此為研究動機二。

教育部歷年學生年齡統計,大學生年齡主要分部於19-25 歲(教育部,2007),

亦是國內為提昇國人識水、親水而提倡海洋活動的主要參與對象。此為研究動機 三。

國內近年來不乏就環境知識、態度、行為之相關研究,然針對海洋環境知識、

態度、行為研究者為數不多,且對象多為國小學童,或少部份以國中、高中學生 為研究對象,以大學學生為對象之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研究則為缺乏;大 學錄取率攀升之後,學生的素質和過去有很大的差異,研究者希望藉由問卷調查 了解大學生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的現況,並探討大學生不同的背景變項是 否影響其在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的表現、影響為何,及大學生海洋環境知

態度、行為研究者為數不多,且對象多為國小學童,或少部份以國中、高中學生 為研究對象,以大學學生為對象之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研究則為缺乏;大 學錄取率攀升之後,學生的素質和過去有很大的差異,研究者希望藉由問卷調查 了解大學生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的現況,並探討大學生不同的背景變項是 否影響其在海洋環境知識、態度、行為的表現、影響為何,及大學生海洋環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