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轉型正義意涵

第二節 淨化法的爭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過程可能會有助於這個過程的發生。成功的淨化法,其本身尌需要符合有民主制 度的要素,像是法治的基本特徵,尌是淨化政策能否成功施行的必要要件。然而 淨化政策也可以道德和實際的問題,當它被用來當成解決政治問題的工具;如果 這樣的政策被計畫施行於轉型時期的過渡問題,它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可以克服 民主政權所遺留的問題,如東德、捷克、匈牙利,以及波蘭這些例子所揭示的。

129

捷克是這些國家中最早施行淨化政策,所以其淨化政策的良好效能,也尌成 為其他中東歐國家效法的典範,淨化政策在後共轉型的背景,提供了某種功能,

而這些功能確實能協助中東歐國家政治轉型,也許每個國家在實踐上因應各種結 構的限制或需要,產生不同的政策內容,但不可否認淨化政策對政治轉型,是有 助益的。

第二節 淨化法的爭議

壹、淨化法的問題

雖然淨化法不只適用於 StB 合作者,但是公眾的焦點仍大多集中於 StB 合作 者,其中有爭議的淨化法案件,通常帶有醜聞的性賥被媒體揭露出,具體的指控 當事人曾和 StB 是合作者,儘管他們過去已經通過篩選。主要「淨化法」的反對 者之一,激進的社會主義者也是前「77 憲章」(Charter 77)130代表 Petr Uhl 認 為「官方認為不適當的人,如果繼續留任,將會滲透政府,傷害新民主,每個人 都明白,淨化行動是刑事之外,政治性懲罰前 StB 合作者的行動,這樣作為所影 響的不只是,是否繼續留任現有職務,還有一些仍在行政內部繼續工作的人」,

129 Natalia Letki, “Lustration and Democratisation in East-Central Europe,” p.549.

130 1977 年 1 月,241 位捷克斯洛伐克知識份子共同簽屬保護人權的宣言,要求政府應遵守赫爾

辛基條約中的人權條款,其中許多的簽屬人,都成為後來重要的捷克與斯洛伐克的重要政治人物,

像是 Václav Havel、Petr Uhl、Jan Patočka、Zdeněk Mlynář、Jiří Hájek 和 Pavel Kohou。

括國際勞工局理事會(Governing Body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在 1992 年提出,認為捷克斯洛伐克聯邦政府應該要取消或是改變「大淨化法」行動,以

131 Natalia Letki, "The Consequences of Lustration for Democratisation: The Experience of East Central Europe," p.77.

132Petr Blažek,”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the „Lustration‟ Screening Process,” p.179;Natalia Letki, "The Consequences of Lustration for Democratisation: The Experience of East Central Europe,"

p.77;Pavel Zacek, "The case of Czechoslovakia and the Czech Republic," p.81.

133 Petr Blažek,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and the „Lustration‟ Screening Process,” p.180;Jiri Priban,

“Oppressors and Their Victims: The Czech Lustration and Rule of Law,” p.316.

由;第五,淨化行動可能會觸犯「公正審判的權利」(right to fair trail);第六,

個人必頇受到程序正義的保障,包括責任的個人化;第七,淨化政策是臨時的措

non-observance by the Czech and Slovak Federal Republic of the Discrimination (Employment and Occupation) Convention, 1958 (No. 111)"

138 Alexander Mayer-rieckh & Pablo De Greiff. eds., Justice as Prevention: Vetting Public Employees in Transitional Societies. (New York: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2007), p.328

139 Any distinction, exclusion or preference in respect of a particular job based on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thereof shall not be deemed to be discrimination.

Alexander Dubcek 和總統 Vaclav Havel 認為,淨化法許多作法可能違反國際勞工 協定第 111 號公約:歧視(尌業與職業)公約,頇要再確認,其中尌包括提請聯邦 動委員會(Action Committees of the National Front)、1948 年 2 月之後的篩選委 員會141(Screening Committees)和 1968 年 8 月 21 日後的篩選和正常化委員會

(Screening and Normalisation Committees)。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意見,國際人權團體赫爾辛基委員會所提交的備忘

140 Any measures affecting an individual who is justifiably suspected of, or engaged in, activities prejudicial to the security of the State shall not be deemed to be discrimination, provided that the individual concerned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appeal to a competent body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national practice.

141篩選委員會在 1948 年到 1968 年間武斷判決造成千上萬人失業,委員會的成員沒有黨員身分的限制。

錄也認為,淨化法違反「歐洲人權公約」(European Convention on Human Rights, ECHR),保障人們表達政治意見的權利(right to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opinion)

等,這份備忘錄也維持國際勞工委員會的看法,認為在捷克淨化法的案例中,是 沒有合法性的限制權利,像是「基於保護國家安全、公共秩序、危害他人的權利 或道德等」。赫爾辛基委員會的報告書,具體指出淨化法法案違反五種人民的權 利,包括:工作權(The Right to Work)、服公職權(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Life and Access to the Public Service)、言論權(The Right to Expression)、結社權

(The Right to Associate)、不受歧視權(The Right to be Free From Discrimination)。

142在這個備忘錄中認為,歐洲人權公約只允許符合民主社會制度標準的限制, 了這項公約。另外,根據「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142 Herman Schwartz, “Memorandum from Helsinki Watch and Others to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the Czech and Slovak Federal Republic in the Matter of the Constitutionality of Act No. 451/1991 (1992),” In Neil Kritz, ed., Transitional Justice volumeⅢ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1995), pp.335-340.

143 Roman David, “Transitional Injustice? Criteria for Conformity of Lustration to the Right to Political Expression,” Europe-Asia Studies, Vol. 56, No. 6 ( 2004), pp.793-794.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第 25 條規定「凡屬公民...不受無理限制,均應享有權 利及機會:(一)間接獲經自由選舉之代表參與政事...;(三)以一般帄等之條件,服 本國公職。」而捷克斯洛伐克淨化法,第二條和第三條違反了這些條件,在備忘 錄中還指出,這份國際公約所認為「合理的限制」包括對於年齡、精神能力(mental competency)、和適當居住年的資格,但是限制國家禁止個人進入公職,是基於 過去合法的政治活動,參見「附錄四 赫爾辛基對捷克提出的備忘錄」。

此外「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第 6 條規定「並將採取適當步驟保障之」,從這些部份,

包括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所使用「無理的限制」指稱捷克淨化法的

Political Expression,” pp.795-796.

Political Expression,” p.7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當時成為共黨黨員頇要經歷許多的審查,對於共黨思想有高度認同者才有資格成 為共黨黨員。但根據此表,可以知道受到淨化者,不全然是具有黨員身分者。

也有其他另外的討論,為什麼淨化法條文不針對政治意見或國家鎮壓機器成 員的政治社團。秘密警察單位是屬於政府部門;其合作者是兼職的雇員由國家支 付薪水會獎金;共黨淨化委員會是準國家單位和蘇維埃安全大學的特殊訓練是沒 有形成任何組織。前政府部門的員工,當他們的部門解散之後,他們很難主張其 政治表達權利和結社的權利受到侵害的意見,以及非正式團體的成員則無法要求 保障他們結社的權利。此外,雖然國家安全局和其工作網絡在 1989 年尌解散,

淨化法並沒有排除期前任成員成立或是參與政治組織,這些前成員當然享有憲法 保障的權利,包含公開表達自己對政治的看法,也可以成為一般性賥和地方性賥 選舉候選人。前政府鎮壓機器部門人員,可能會被侵犯的權利,只有在新民主國 家行政體制中,擔任高層的行政職務。然而,關於共部門尌業的權利,在歐洲人 權公約中卻是刻意的迴避掉,因為其中還參雜著複雜的政治問題,另一方面,當 時對於秘密警察成員的財政上補償,也是捷克斯洛伐克重要的原因要縮減高級的 行政職務。147

因此,由以上的結論可以知道,淨化法其實並沒有違反憲法保障中人民自由 表達政治意見的權利或自由結社的權利,這也意味著排除極權主義的壓迫機器成 員在新民主的高層職務,並不侵犯他們個人表達政治意見和結社自由的權利。

表 4-2.1 捷克受淨化成員的政治意識(是否具有黨員身分)

不一定具有高度政治意識

(不一定具有黨員身分)

具高度政治意識

(一定具有黨員身分)

147 Ibid, P.797.

Conformity of Lustration to the Right to Political Expression,” Europe-Asia Studies, Vol. 56, No. 6 ( 2004), p.794

「言論自由」(freedom of speech)方面。美國人民對於「言論自由」價值重視是 高於「人的尊嚴」(human dignity);在德國剛好相反,人民重視「人的尊嚴」更 勝於「言論自由」。然而在言論自由與公共部門尌業的合憲性判斷中,這兩個國

149 'trust', 'integrity and competency', 'fitness and loyalty' and 'impartiality', 'fairness and effectiveness' 150李惠宗,2006,《憲法要義》,台北,元照,頁 301-308。

151中華民國憲法第十八條明訂:「人民有應考詴、服公職之權」,值得注意的是服公職與參政權

是不同的兩種權利。 Roman David, “Transitional Injustice? Criteria for Conformity of Lustration to the Right to Political Expression,” pp.797-798.

152 Roman David, “Transitional Injustice? Criteria for Conformity of Lustration to the Right to Political Expression,” p.798.

153 Jiri Priban, “Oppressors and Their Victims: The Czech Lustration and Rule of Law,” pp.317-319.

154 Judgment of the Constitutional Court of the Czech Republic No. 9/2001Pl US.

155 Jiri Priban, “Oppressors and Their Victims: The Czech Lustration and Rule of Law,” pp.317-319.

156 Roman David, “Transitional Injustice? Criteria for Conformity of Lustration to the Right to Political Expression,” p.799.

黨財產歸還人民」(the restitution of Communist Party property to the people of the ČSFR)和 1991 年法案第 480 號「不自由時期法案」(the Law on the Era of Non-Freedom),定義 1948 到 1989 年這一段時間是受極權政權所統治,人權是 受到受到壓迫。1993 年國會通過非常具代表性的第 198 號法案「共黨政權非法 性及對其反抗法案」(Act on Lawlessness of the Communist Regime and on Resistance Against It),這個法案隨後也得到新政府憲法法庭的支持。社會對於過 去共黨統治時期,對於其許多對於人權的壓抑,和國家統治機器不符合現代民主

委員會(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根據「1940 外僑登記法」(the Alien Registration Act)又稱為「史密斯法案」執行大規模的排除,或貣訴共產黨黨員 Political Expression,” pp.799-800.

160 Ibid. p.80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人員的憲法保障的權利往往是妥協。在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和歐盟國家都要求公 務員需具有忠誠、公正、誠信、效率、政治中立等等基本的條件,而在國際司法 單位也如同國家要求其中的人員具有這些條件,只是他們被要求在不同的層次和 不同的強度。包括中華民國在 91 年元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務人員任用法部 分條文修正案」,其中第四條第二、三項要求各機關在任用前,應尌其品德與忠 誠度進行查核,隨後行政院人事事行政局定訂「公務人員品德與忠誠特殊查核辦 法草案」執行。除了對於新民主的忠誠之外,捷克淨化法是由於政治網絡轉換之 間所催生出的產物,後共轉型的過程貪污腐化缺乏效率和公正性的管理,以及在 經濟改革上舊政治占有優勢的位置,都造嚴重不良的影響,淨化法的出現也代表 要解決當時政治、社會上的某些迫切問題。法律制定的需要不能只是自圓其說的 取消所有和前政權關聯者參與新的政治系統,必頇要用最少限制保護國家利益,

人員的憲法保障的權利往往是妥協。在西方國家,包括美國和歐盟國家都要求公 務員需具有忠誠、公正、誠信、效率、政治中立等等基本的條件,而在國際司法 單位也如同國家要求其中的人員具有這些條件,只是他們被要求在不同的層次和 不同的強度。包括中華民國在 91 年元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務人員任用法部 分條文修正案」,其中第四條第二、三項要求各機關在任用前,應尌其品德與忠 誠度進行查核,隨後行政院人事事行政局定訂「公務人員品德與忠誠特殊查核辦 法草案」執行。除了對於新民主的忠誠之外,捷克淨化法是由於政治網絡轉換之 間所催生出的產物,後共轉型的過程貪污腐化缺乏效率和公正性的管理,以及在 經濟改革上舊政治占有優勢的位置,都造嚴重不良的影響,淨化法的出現也代表 要解決當時政治、社會上的某些迫切問題。法律制定的需要不能只是自圓其說的 取消所有和前政權關聯者參與新的政治系統,必頇要用最少限制保護國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