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父職角色之相關理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依據研究目的,針對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做進一步探討。本章分為兩個 部分,分為「父職角色的相關理論定義」與「父職角色的內涵及相關研究」兩節,

論述如下。

第一節 父職角色之相關理論

回顧有關父職角色的相關理論,研究者發現學者們主要從兩方取向提出觀點。

一方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觀點出發,例如佛洛伊德(Freud)提出的心理分析論,

強調的是兒童早期經驗會影響兒童人格的形成與發展,尤其是性心理的發展,或 是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主張人可以透過觀察進行學習;另一方是從社會科學 取向的觀點推進,如Dollahite (1977)提出創新傳承父育理論(generative fathering), 指父親承諾照顧下一代,並透過各種職責來滿足孩子的需求。也有學者綜合各理 論提出社會建構理論(Daly,1995),認為父職是社會持續建構的過程。研究者 依據本篇研究的主題,選取與主題有所關聯的父職理論做進一步解釋。

(一)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社會學習理論由心理學家班度拉(Bandura,1977)提出,主張人可以透過觀 察進而學習新行為,透過「觀察學習」了解什麼行為能得到酬賞或被懲罰。他著 眼於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 作用,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他強調環境文化的影響,人們透過間接觀察、學習、模仿社會化行為,建構自我 的性別角色態度。若從此觀點看兒童的人格發展,他認為,孩子並不會只模仿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己相同性別的人,即男性不只藉由模仿父親就能建構出父職認知或角色概念,

而是透過三種協助發展重要的楷模型態,分別是(1)象徵性圖像,包括媒體;(2)

實際的人物,如父母或同儕;(3)社會情景中的模範行為。也就是說,男性除了 通過模仿父親的行為建構自身的父親角色概念和認知,還可能通過媒體報導、效 仿同儕或者觀察自身異性長輩,如母親的行為,強化父職概念。

讓我們先將視角放到過往研究豐沛的母職中來,看看母職是如何產生的。在 過去的研究中,許多理論家,例如迪安德(D’Andrade)、巴瑞(Hebert Barry)、

培根(Margaret K. Bacon)、愛麗絲羅西(Alice Rossi)都認為男女之間的分工或 多或少是因為兩性間的生理差異所造成的(Nancy,1978),許多社會大眾也抱持 著「母職是女人的天性」這一觀點去看待身邊的母親們,認為天性母職是具有荷 爾蒙或生理學基礎的說法,認為女人天生就會當母親。如同Rossi宣稱的那樣,

嬰兒的哭聲會刺激親生母親的身體分泌催產激素(一種荷爾蒙),導致子宮收縮,

乳頭勃起,從而做好哺乳的準備(Rossi,1977)。但在另一項持續的研究中也有 學者提出相反的論點:雖然女性對於嬰兒痛苦或快樂聲響的反應可能會比男性更 快,但兩性的反應是極為相似的(Hess & Beck,1970)。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親職的行為並不是性別區分的,荷爾蒙對於母親的 確會產生影響,但對母愛的影響是有限的。在倡議母嬰依戀具有生理基礎的研究 中也證明,這種情況頂多出現在嬰兒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接著荷爾蒙會逐漸消 退,失去其影響力(Winnicott,1960)。如此一來,荷爾蒙更像是一台具有超強 功率但時效及短的母愛發電機,無論它的影響有多少,都不足以維持長久的母職 行為。在許多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只要情況需要,未分娩的 女性與一般男性都能對嬰兒表現出充滿母愛的照顧行為(Nancy,197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天性母職」的說法假定了一種生理上的必然,而忽略了女性在社會再生產 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社會學習與社會建構的過程,同時,也無形中大大降低了男 性在親職當中所能承擔的比重。

人類的行為並非本能所決定,而是透過社會學習與文化建構的,因此,無論 男女,每個人在出生後都有很高的可塑性(Anke,1973),女性主義學者也傾向 強調角色訓練或認知角色學習(role training and cognitive role learning)的重要。

社會之所以會認為女性專司母職,是因為女性化的角色訓練與角色認同從孩童時 期就開始了。女孩從小被教導要淑女,要照顧他人,要幫媽媽做家事,要乖巧,

並在長輩對話、課本、書報、廣告以及電視節目中不斷地被性別社會化教育,社 會灌輸她們如何成為女人,如何成為母親。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女孩們先通過

「認同」自己的母親,再成為別人的母親。男性化的角色訓練與認同同樣從小就 開始了,但顯然,教育男孩們總有另一套話術:要勇敢,要有擔當,要保護女孩,

要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堅強。興許也是在這樣的社會學習與建構中,長大後 的男人們常常扮演著負責賺錢養家的家庭角色。

所以,親職絕非天生,是在後天一步步的社會學習中培養習得的。

(二)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又稱象徵互動論。在符號互動論中,符號為基本概念,指所有 能代表人的某種意義的事務。從字面上來理解,即為人們通過被賦予了某種意義 的符號(如語言、文字、動作、物品或是場景等)傳達意義,實現人際之間的複 雜交往與互動。該理論認為,社會由互動的個人構成,對於諸種社會現象的解釋 只能從互動中尋找。它強調人類主體性的理論前提,帶有關注個體間互動行為的 經驗研究取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關注在符號互動論脈絡之下的情境定義。所謂「情境」,是人們在行 為之前所面對的場景或情況,它包括了:場景中的人物、時間、空間、行為、角 色關係等。所謂「定義」,即人們賦予場景中符號組合的意義。因此,「情境定義」

即為人們在行為之前,通過解釋當下的情境並賦予其意義的過程。解釋情境有助 於人們理解他人的行為以及進行互動。

「情境定義」在本研究中的應用是指:當母親或父親將父親在某個情境下做 到了哪些具體的事情就可以將此作為「理想爸爸」的定義。比如,母親認為「理 想爸爸」是「陪伴孩子的時候能夠全神貫注,不玩手機」。那麼這個定義便視為 理想爸爸的定義之一。

(三)角色理論

「角色」的概念最早是美國著名社會學家 Mead 從「戲劇」中借用而來,原 意是指演員在戲劇的舞台上按照劇本規定扮演特定人物,展現特定的言行舉止。

在生活這個舞台上,我們每個人都在扮演許多長期存在的角色,比如子女、學生、

老師、妻子/丈夫、父親/母親,猶如《人間喜劇》中,莎士比亞(Shakespeare)

所描繪的:

「世界是⼀個舞台,所有的男⼈⼥⼈不過是⼀些演員,他們都有上場的 時候,也有下場的時候,⼀個⼈⼀⽣扮演著許多⾓⾊。」

生活中角色扮演得如何,與「角色觀念」(role conception)有緊密的關係,

而角色觀念是建立在角色知覺(role perception)和自我概念的基礎上的。所謂「角 色知覺」,是指角色具有者對其本身角色的理解與認知,包括對角色規範的認知、

面(Turner,198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家庭生命週期理論

家庭生命週期(Family Life Cycle)意味著從家庭成立開始,經歷發展的各個 階段,到最後歸於消亡的整個生命歷程。在家庭生命週期的各個不同階段中,會 出現各個不同的家庭角色,也隨著不同的角色期待逐步完成角色扮演。該理論幫 助我們從時間的角度去理解家庭的框架,也稱為家庭發展理論。

由 Duvall(Duvall,1977; Duvall & Miller,1985)提出的家庭生命週期的思 想最被廣泛流傳。杜瓦爾提出家庭作為一個單位要繼續存在下去,需要滿足不同 階段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文化規範與人的願望和價值觀。以下根據 Duvall 的論述整理出,家庭生命週期的八個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相對應的發展任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研究探究學齡前兒童父親的父親角色,因此,將以家庭生命週期的前三階 段,也就是新婚期、育兒期以及學齡前期為軸線,討論父親在不同階段中,面對 不同家庭發展任務時的角色扮演和角色期望。

(五)社會建構論

LaRossa(1988)認為,父職是一種社會的建構。根據不同的父職文化,每 個社會、時代、甚至每個個體都建構出不盡相同的父職內涵。如同 Daly(1995)

提出的父職基本上是一種不斷建構的變動歷程,每個社會因為自身的文化價值、

群己關係,各自建構了屬於自己的父職文化,並指出雖然父親角色很大部分是由 自己選擇和決定的,但社會所呈現的傳統、價值、道德和標準,都會對父職角色 產生影響。父職角色任務並非固定,而是隨著社會變動而改變,因此父職被視為 社會建構的成果。在這個持續建構的過程中,父親在身為父親之前或子女出生之 後,都可能因為不同的契機而重新形塑父職認知、內涵或表現。主張此論的學者 關心的是社會所提供的父職脈絡如何運作,且提出新父親的形象說法。

現代的父職概念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交會處流動,父親們在上一代傳承 下的父職信念中,匯入了現代社會文化的壓力與期許;在家庭結構的演變中,父 親們混雜著對傳統父親的刻板印象和對新世代父職的想像。新的父親形象不斷地 建構,在信念與意義,態度與行為上,更符合現代社會。因此,本研究藉由透過 分析現代父職意識、父職認同的產生,及其學習過程與行為模式來了解現代父職 的的樣貌與內涵,同時也探尋現代人心中的理想父親圖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