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父親角色建立動畫

第三節 父親角色概念的出現及內涵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父親角色概念的出現及內涵

父親角色如期而至,他們如何銜接與演繹父職腳本?從父親伊始的父職想像 開始,到父親體認自己成為父親的時刻,本節聚焦父親們對於自己所扮演的「父 親」角色的覺知和自我概念的形成。

父親的角色概念出現不似母親那麼順利,這與親子的互動經驗有很大的關係。

母親能夠透過懷孕、生產,獲得與胎兒直接互動的經驗,因而能夠更直接的知覺 和建立母親角色,而父親因為缺失懷孕、生產的直接互動經驗,角色覺知和建立 的基礎都較為薄弱,也更為間接。

父親的角色觀念,建立在「角色知覺」和「自我概念」的基礎之上,所謂角 色知覺是指角色據有者對其本身所扮演角色的看法和認知。而形成角色觀念的另 一基礎——自我概念,指一個人自我概念的形成過程,也就是角色扮演的過程,

從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角色觀念(奚從清、沈賡方,2001;Hewitt,2000)。 換言之,如果父親們的角色知覺非常清晰,與自我概念相一致,那麼角色概念的 建立就較為容易。

一、 角色概念出現——賺錢養家的壓力與慾望

長久以來,傳統家庭觀念中「男主外」的意識形態根植於人們心中,甚至於 女性主義者主張,所謂天生的母職/父職分工其實是父權文化形塑的產物。如同 在星星、茉莉、牛奶的家庭中,父親們仍舊默認自己是家庭經濟的主要承擔者。

「賺錢養家」的意識在妻子懷孕伊始率先被聚焦,同時,這也意味著父職意識由 此被點燃。

在獲得「階段性勝利」的錄取名額,也就是得知妻子懷孕的消息時,研究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詢問星爸,「那時候你有什麼感受?」星爸很直接,也很坦誠,揭露了作為一個 家庭男主人公的壓力來源:

⼀開始會蠻害怕的,因為覺得說唉可能不知道養不養得起,突然多

了⼀個⼈,花費⼜變多了,擔⼼在經濟上⾯沒辦法負擔。(星爸)

星爸得知懷孕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喜悅和興奮,而是因為經濟的考量所引發的 擔憂。而銀行中層和外企(懷第一胎時候母親的工作)這樣的夫妻職業組合下,

容易推測這種壓力更多地是來自星爸對傳統父職——家庭經濟的主要承擔者的 想像。

同樣感到了經濟壓力的父親還有牛奶爸和茉莉爸。比起星爸的擔憂,牛奶爸 將此壓力更多地轉化為動力。第一胎初期,在看見牛奶媽的身體指標一切正常之 後,爸爸就急不可待地奔向了努力掙錢之路:「嗯,我要賺錢了。」

那時候我們公司剛好有剛分部⾨,我就分到去負責整個就像分公

司⼀樣,就覺得我要賺錢嘛,就⼀直不停地賺錢賺錢賺錢,然後就天天

出差做活動。(⽜奶爸)

因對傳統父職想像而產生的經濟壓力的情況,在茉莉爸身上也有所展露。從 懷孕初期,茉莉爸表示「責任又變更重」,再到大女兒出生後,去學習技術進而 多開一家店,再到養育兩個女兒的現階段,不敢像以前一樣給自己放假。

就像我有⼩孩,就是經濟上會⽐較稍微重⼀點,然後就是必須…像

賣早餐嘛,正常是沒休息的。之前沒有⼩孩想休息就休息,就是忽然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出去玩,就出去了,這店裡⾯就休息。就⽐較不會有什麼顧慮,現在多

少會有⼀些。(茉莉爸)

茉莉媽也結合丈夫和周圍朋友的經驗說道:

我覺得男⽣有⼩孩之後,就感覺就更想衝,因為我朋友的先⽣也是。

她第⼀個孩⼦出⽣之後,因為她先⽣上班族,但是他就突然就有⼀天跟

她說,他想要開⼀間什麼咖啡店。我覺得就是有了⼩孩之後的男⽣就更

想衝,⽽不是留在家裏顧⼩孩,他們會更想衝。(茉莉媽)

爸爸們賺錢慾望的增強,意味著「賺錢養家」依然是一些爸爸們對父職角色 的想像及實踐腳本,同時,也展現出他們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誠如茉莉爸所認 為的:「做爸媽就是男女雙方都要有所犧牲和承擔」,爸爸的犧牲體現在努力工 作不懈怠,媽媽則就要在照顧小孩的時間以及心力上做出犧牲。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是在雙薪家庭中,有的父親依舊延續著傳統家庭中的父親——「家庭經濟的 主要承擔者」的角色認知。

二、 父職角色的體認

母親,經歷懷胎十月與胎兒的共生,到孩子從自己的身體裡誕生,再到母乳 餵養,不管是生理和心理上,孩子與母親的連結與親密感的建立都早於父親,也 因此,母親總是會比父親更為快速地投入到角色當中。

⼥⽣就是有天⽣的母性,就是⼩孩出⽣都是以⼩孩為主,可是男⽣

可能⽐較沒有辦法理解這個部分。(茉莉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那麼,父親們是如何進入到父親的角色當中的呢?父親的角色概念又是如何 建立的呢?

(一) 被叫「爸爸」時——角色知覺的形成

出生後親職參與並不多的茉莉爸並沒有強烈被依賴的感覺。而他開始很有當 爸爸的感覺,是在茉莉姐姐(茉莉家的大女兒)第一次開口叫「爸爸」的時候。

猶如電觸一般擊碎了爸爸的角色屏障,一下子變得「很有感覺,感覺自己真的在 養一個小孩」。平日協助妻子給孩子洗澡、幫換尿布,孩子對於他的意義更像是

「一團躺在那裡的肉球」,而當孩子終於開始會叫爸爸,肉球不再只是肉球。

猶如顧里的「鏡中之我」(Cooly,1902)概念所描繪的:自我是與別人面對面 互動的產物。孩子就猶如那面鏡子,喊出「爸爸」二字的同時也進一步喚醒了父 親對自身角色的知覺,讓他通過孩子認識和把握自己,更進一步地體會到:「我,

是一名爸爸」。角色概念在角色知覺的清晰中逐漸建立。

(二) 肩上有責任時——自我概念的形成

而在父親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與子女的互動中進一步形成了父親的自我概念。

也許媽媽在懷孕的時候你還沒有那種感覺說你是爸爸,但是⼀旦⼩

孩⽣出來,這個實際上跟你⽣活在⼀起的時候,你必須要去照顧他,他

必須要依賴你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我是⼀個爸爸。(星爸)

當孩子肚子餓了渴了,拉了醒了需要你的時候,星爸感受到「孩子的每一件 事都必須需要自己的幫忙與協助,必須依賴自己才能完成的時候」,成為了爸爸。

當父親體會到了這份依賴,感受到了做父親的責任,便品嚐著做父親的滋味。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如果媽所述:「你之前沒有體會到這種感覺,那就是你之前做的不好。」

責任感,是衡量父親自我概念的重要標誌之一。在西柚爸身上,就是「你不 做誰做」的擔當:

西柚爸:但是第⼀個孩⼦,剛開始我還蠻排斥的,可能就是緊張,我可

以合理化說是緊張,但某種程度還蠻排斥的,就是孩⼦軟軟的,不太敢

碰,像是⼤號啊也不太敢碰,覺得很髒。那但就是慢慢克服克服克服,

就慢慢 ok 了。

訪問者:你怎麼克服這種⼼理?

西柚爸:就,你不做誰做,哈哈哈哈(⼤笑)。

在花爸身上,責任就是積極的照顧小孩:

本來很多想像的東西媽媽要做的,他就會願意去做。⽐如應該很少

爸爸會幫⼩ baby 洗澡,就是剛出⽣的那種⼩ baby,有些爸爸會從來沒

有幫⼩孩⼦洗澡過,那他都有過。(花媽)

在法爸身上,責任就是孩子出生後,「睡眠自然變淺,開始隨時關注孩子的 動靜和需要」:

半夜吧,他有時候兩三個⼩時要喝⼀次奶,那你到半夜就⼀定得起

來,或者說被他吵醒,或者⾃⼰就⾃然起來要跟他泡奶喝。那時候⽣活

的規律就和以前不⼀樣了嘛,到了晚上的時候本來⼀覺到天亮,或者還

可以睡得⽐較晚,但是⾃從有了⼩孩之後,整個⽣活規律都改變了。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了半夜再困再累都⼀定得爬起來,在那個時候就開始會覺得累,不習慣,

但是後來因為總有⼀個責任感在那邊…所以也就⾃⼰堅持承擔下來。

(法爸)

無論多困多累,但是面對孩子的需求,法爸從未有過抱怨和退縮,相反地,

「在看到孩子很可愛的一面時,還是很喜歡和小孩單獨待在一起。」妻子工作忙 碌加上自身的工作更為靈活和彈性,爸爸在孩子「很小,需要整天抱著的時候」,

抱得更多,親職參與大大超過法媽。也因此,在那個時候,「孩子十分迷戀爸爸」。

親職參與收穫子女的依賴,被子女依賴之感加深親職的責任感,責任感到頭 來又強化了參與親職的原動力。在這三角循環中,透過扮演父親的過程,逐漸品 嚐到了父親角色的酸甜苦辣;在被子女依賴與迷戀的互動中逐漸建立起父親角色;

而後,自我概念得到強化與鞏固,成為了實至名歸的父親。

當有了孩子,父親賺更多錢的慾望表現得尤為強烈。在擔心開銷增加或是各 種加班的背後,蘊含著父親對這個家庭及子女的責任和愛,也是父親意識初露尖 角的展現。在星星、茉莉和牛奶家庭中,父親們對父親角色的第一覺知,很大一 步部分維繫在「賺錢」上,當他們覺知到自己對於父親角色的想像,感受到這份 責任後,開始引導、期待、勉勵自己賺取更多的錢,漸漸地,父親角色知覺就成 為了父親們自我概念中的一部分。角色知覺使自我概念更為豐滿與立體,並協助 完善之。

當爸爸們自我角色觀念開始成長,那麼,角色學習的過程就是下一節的橋段:

如何扮演好一名父親,在學習扮演的路上又會路過怎樣的風和泥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