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六章 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探究育有學齡前兒童的雙薪家庭中父親的角色建立與扮演的過程及 樣貌。基於研究主題,讓我有機會與十九位以上的受訪者進行了深度地交談與訪 問。這是我第一次以研究者與訪問者的角色,充滿正當性地踏入他人的私人領域,

去了解、探尋我不曾經歷過的、充滿好奇的生命階段與經驗。在尋找、聯絡、以 及主動地和受訪者建立關係、產生信任的過程中,也打開了我走出舒適圈的大門。

訪談之中,研究者跟著受訪者的生活經歷與脈絡一同回顧過去,捕獲生活的細枝 末節,在深談中不斷地接受信息、共情、克制、思考與提問,通過對談的一個多 小時,對受訪者產生初步整體印象,後藉由反覆閱讀訪談逐字稿來試圖還原生活 軌跡,從中剖析行為背後的意涵,詮釋現象背後原因。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討論

通過不斷地探究與思考,本研究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 生育動機可預測早期父職積極性,現代父親保有傳統生 育觀

從生育動機整體來看,因為發覺喜歡孩子、認為孩子可愛而選擇生育的父親,

在孩子出生後,能更快地投入到父職角色的學習與行為當中,會更主動地參與親 職及子女照顧,也更能體會初為人父的快樂,更有賺錢的動力。而多數的父親選 擇生育是受到了社會學習與傳統家庭文化的影響。即便在社會與家庭結構急速變 遷的今天,現代父親的家庭觀念與傳統文化價值並不必然發生急劇的轉變,對於 傳統家庭文化的認同不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修理家電等。相反,這可能使得女孩長大後更願意從事家庭內部或是較為靜態的 工作。

在教育方式與理念以及父親對子女的期待上,父親對男孩有更多的期待,這 也可能使得男孩背負更多的期待與壓力從而更渴望能在社會工作上實現自身價 值,因此長大後傾向扛起家庭經濟的重責大任。

父職對不同性別子女的參與顯現出性別社會化的縮影,我們完全可以從中看 見性別間的親職差異是如何被教育,被學習,被社會化的。在這個社會化中,社 會的面向、性別意識形態、文化、制度都有自己的邏輯。社會的面向並非日新月 異,它像是非常非常緩慢地流水,雖然人們可以通過刻意的行動去改變其流向,

但我們所深處的水域,正已經是在歷史的脈絡中了。但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 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若想改變現在的親職分配不均和性別區隔現象,就 應當從教育自己的孩子開始做起。

九、 針對現代父職評量標準的討論與建議

綜合以往文獻中對父親角色內涵的論述、家庭發展任務以及學齡前孩子階段 性發展方向,研究者整理編寫「表 5」,即為父親在懷孕、子女 0~2.5 歲、子女 2.5~6 歲這三個階段所需要與被期待扮演及參與父親角色的父職事項。「表 5」

將事項分為情感面和行為面兩大層面,每一面向中又將父親有關親職的投入依照 對象分為對母親的投入以及對子女的投入,將父親參與事項逐條列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子女的投入。第四,區塊的寬度象徵一個階段的時間,這裡忽略階段時間長短不 一的現象,(例如:懷孕階段十個月,第二階段兩年半),因此,所有區塊的寬度 一致。第五,區塊的高度表示在此階段中,父親在親職上完成全部所需的投入量,

也就是理想父親的情況。(例如:根據「表 5」,懷孕階段中理想父親對母親(其 妻子)的投入在情感面上應完成四個項目,那麼在「圖 1」中,懷孕階段在 X 軸 上方的白色區塊高度就為四個單位,圖例標為「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 : 現代理想父親親職參與量表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第一,現代家庭期待父親從母親懷孕開始做父育準 備,並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期待父親對子女的投入逐步增加,無論是在情 感面亦或是行為層面。換言之,一位父親要在行為面與情感面都有較大的付出,

才能較大地滿足現代家庭對父親角色的期待。第二,從懷孕階段開始,到子女學 齡前,父親對家庭的總投入應是大幅增加的,其中大部分源自對子女投入的增 加。

回顧十二個受訪家庭中的父親,研究者試著用訪談資料與「圖 1」比照。舉 例來說,牛奶爸是在妻子懷孕階段父育準備做的最多的父親,在孩子 0~2.5 歲 階段,牛奶爸一直都是扮演著「奶爸」的角色,對孩子投入的總量大幅增加,但 在孩子約 2.5 歲之後,牛奶爸坦言「孩子大了對孩子就沒有那麼有耐心」,因此 研究者根據訪談感受估計在第三階段牛奶爸對子女的投入會增長得較為緩慢。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是,也因為小牛奶現在才 3 歲多,因此第三階段牛奶爸的表現還有待觀察,總體 上遵循「圖 1」的走勢和發展方向。東爸、花花、星星、西柚和奔爸,都是一直 參與親職的父親,他們隨著子女的成長,在情感上和行為上的投入也相對應地增 加。再看到鬧爸、果爸和茉莉爸這類父親,他們是在孩子剛出生時投入較少,但 是隨著孩子成長,出於不同的原因,親職的投入量有所增加。最後看到瓜爸,從 孩子出生到現在,瓜爸對瓜瓜的投入量以及對其投入的變化量似乎只有很小的幅 度,背後的原因除了自身對教育缺乏熱情外,還有母職守門的干擾。因此,像瓜 爸這類型的父親應是受訪家庭父親中佔據「圖 1」區塊量最少的父親。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從妻子懷孕到子女學齡前,現代家庭期 待父親在情感上以及行為上,有越來越多的親職投入。

然而,研究者發現,以往關於父職參與的文獻多是探討參與的項目或是參與 的時間長短,較少提及參與者參與態度的層面。而討論所謂的「父職」,不能僅 僅關照到行為層面。因為,父職並不只是一組行為,還需要參與人與人之間全面 化的情感關係,它不同於許多其他的角色與活動,最重要的是:父職是一種心理 上的角色(Nancy,1978)。若僅僅只從參與項目來勾勒父親參與之樣貌還是顯得 有些單薄和片面。因此,研究者在本次研究中提出:父職參與的態度也是父職參 與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是評量父職參與的重要面向。

為什麼說加入父職參與的態度對評量父職參與很重要?原因有二:第一,有 的父親參與親職很積極主動,譬如像奔爸,但由於工作時間或是空間上的限制,

導致實際能夠參與的親職項目或是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相對較少,那麼如若忽視 態度層面的考量,奔爸這樣的父親就必然「分數較低」。第二,有的父親參與同 一項親職多年,但早期是被母親或者他人逼著做的,而後期是自己主動做的。那 麼,態度發生變化的狀態是單從參與項目或參與時長上觀測不出變化路徑的,忽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略了其內在的變化。第三,父職參與的態度也可以側面檢視與反省夫妻間的親職 分工模式。當父職參與態度是積極/主動時,母親會對其角色慢慢加深信任,當 父親的主導性能與母職守門相抗衡時,母親較能放手,提供給父親更多的學習與 發揮的空間,夫妻間也能分工協作,有效降低母親出現母職守門的動因。當父職 參與態度消極/被動,母親難以認可其態度以及外顯的行為時,降低父親在母親 心中的期待與信任,母職守門就可能愈演愈烈。親職分工實則一個協商的過程,

在這個互動中,態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面向,這對現在文獻是一個重要補充。

基於此發現,研究者根據本次研究的十二位父親,畫出十二張參與項目與參 與態度的 2x2 父職參與狀態發展表。「圖 2」中 Y 軸為父職參與態度,X 軸為參 與項目量,方框中的數字為階段編號,1 代表第一階段,即為懷孕階段,2 代表 第二階段,為子女 0~2.5 歲階段,3 代表第三階段,也就是子女 2.5 歲~6 歲(學 齡前)階段。將每位父親每個階段的位置標出在 2X2 表後,再順著階段次序連 線,即能看出父親參與的發展方向和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2 : 十二位父親親職參與項目與態度狀態發展圖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從「圖 2」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隨著家庭週期的發展,孩子的出生與成長,

父親參與父職的狀態都是朝積極/主動的方向發展,參與項目的數量也是從少到 多的一個發展趨勢。比較特別的是牛奶爸,在前兩個階段父親角色扮演得十分投 入,但是發展到第三階段時候表示「孩子大了就開始比較沒有耐心」,加上在第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階段,牛奶爸有將生活重心漸漸地從高度投入照顧女兒身體健康方面轉移到工 作上,因此,在參與照顧以及參與數量上會相較與前兩階段相比可能會稍有回 落。

總體來說,「圖 2」向我們展示了父親隨著家庭生命週期的發展,在扮演父 親角色上不斷進步的態勢,同時,也描繪出父親們從父親角色概念的萌生,到父 職行為的學習、調適、內化與建立的發展軌跡,更是父親社會學習過程的縮略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