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特殊教育評鑑的原則

評鑑之功效能否彰顯,端賴評鑑工作客觀公正的實施。為確保特教評鑑實施順 利,能發揮改善特殊教育品質之功能,就必須遵守一些原則,以確保評鑑者與受評 者之間的良好互動,避免受評者排斥或流於形式。

吳清山(民 80)明確指出學校評鑑是一複雜歷程,為期發揮評鑑的多元功能,

必須遵守下列評鑑原則:

一、客觀性:評鑑時應使用一定的客觀標準,藉以了解實際表現與理想目標兩者 相符合程度。

二、合作性:評鑑者與受評者應相互合作及尊重,共同完成評鑑工作。

三、完整性:評鑑需要全面性、多元性的綜合資料,以學校整體為出發點,評鑑 結果對學校才有幫助。

四、描述性:評鑑結果的敘述應力求暢通,使受評者易於了解。

五、繼續性:評鑑的持續追蹤改進與創新,以提高教育效果。

另毛連塭(民 81)則指出,近年來特殊教育評鑑的方法已有相當的改變,特殊 教育評鑑應該注意下列原則:

一、 評鑑目標明確化:使教育的成果有客觀之評鑑標準。

二、 重識自我評鑑的應用:

其目的在將受評者包含於評鑑活動之中,使受評者有主動尋求改進的機會,

同時使受評者有直接參與感,減低對外界評鑑的抗拒力。

三、 強調歷程與成果的分析:

過去結果導向的評量重視結果的類化性,而自我評鑑強調過程或技術之分 析,調和兩者可補救其缺陷。

四、 規劃較複雜的紀錄與訊息系統:

由於評鑑的需求日趨分化,評鑑的內容與歷程日趨複雜,所以必須要有較完 善的資訊系統。

五、 增加評鑑模式的複雜度:

最近的評鑑模式強調多種指標、多種效標、效標的機動性、情境的機動性等,

因此必須要有較複雜的評鑑模式。

而另一學者林三木(民 82)認為,特殊教育評鑑的原則應包含以下幾點:

一、 要訂定明確的評鑑目標:

訂定評鑑工作的目標之後,特教評鑑才能發揮其應有的鵠的功能,因評鑑是 實際表現與理想目標相互比較之歷程,因此評鑑應與目標一致,如此評鑑才有目 的,不致流於主觀或偏狹。

二、 要研討分類的評鑑標準:

特殊教育對象分為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類,在實施特教評鑑時,須就兩者之 差異在教學設備、師資培育、課程安排、圖書應用、輔導活動、行政配合及教學 成果方面,研討分類評鑑標準。

三、 評鑑項目應兼顧特殊教育領域的各種要素:

教育評鑑時,將特殊教育領域的各種要素,以測量法的技術,將其所產生的 結果與特殊教育的目標相比較,來解釋其成果並分析其利弊得失。

四、 特殊教育評鑑人員應有適當的溝通:

特殊教育評鑑人員一方面要具備評鑑類科領域的專業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需 具備有參與評鑑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各評鑑委員需在評鑑前作有關理論實際與技 術方面的溝通,溝通內容應包含特教評鑑的目的、評鑑小組的功能、評鑑的項目 和標準、評鑑實施程序的建議、評鑑資料蒐集的方法、評鑑應注意事項及評鑑報 告的格式和範例等。

五、 特殊教育評鑑的方式:

種類眾多,因此宜採用適合各類特殊教育對象的綜合方法以蒐集資料,如:

查閱文件、觀察、訪問、問卷、調查表、評量表、測驗、座談會等。

六、 正確評鑑前,特殊教育學校(班),應先自我評鑑。

七、 重視評鑑後的追蹤研究與輔導:

特殊教育學校的評鑑過程分為準備、評鑑及追蹤三階段。在整個評鑑的歷程 中,各校的自我評鑑和評鑑小組的實地訪視可謂初級階段(preliminary

phases),真正達到高潮階段(culminating phasas)是追蹤研究。

八、 充分發揮特殊教育行政決策的功能:

特殊教育要迅速適應社會型態的變遷有「革新」或有「計畫」的改變。評鑑 的基本功能在於提供行動的資訊,評鑑有助於決策歷程的合理化。因此,革新需 要透過評鑑來蒐集和分析可靠的資訊,並且使特教評鑑的資料成為特殊教育行政 決策的主要參考,成為特殊教育革新的主要依據。

歸納上述學者的論點可知,實施特殊教育評鑑時需掌握下列原則:評鑑目標應 明確、研定客觀的評鑑標準、蒐集資料時宜把握「多元化資料」的原則、採行適當 的評鑑方式、評鑑人員事前做好充分的溝通及準備、充足的評鑑時間,及最後依據 評鑑結果,針對缺失提供解決方法與追蹤輔導。

貳、 特殊教育評鑑的模式

模式(model)是指過程與方法上的規範(孫淑柔,民 88),任何研究或計畫都 可以有其個別的模式。評鑑人員為了有系統的實施評鑑工作,選擇某一評鑑模式,

以建立明確可依循的評鑑體系,稱之為評鑑模式。教育評鑑之產生,由於早期對教 育評鑑需求殷切,卻又缺乏評鑑的經驗,執行時經常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因 此,便有許多學者提出具體易行的評鑑過程與方法,作為實施評鑑的參考典範(盧 增緒,民 79)。模式主要的功能,在於協助評鑑者進行評鑑研究時,有一清楚明確 的方向、步驟來遵循。對於不熟悉評鑑的新手,模式能給予較明確具體的指引;而 對於評鑑小組組內人員的溝通,模式也是彼此之間溝通的工具(李世忠,民 88)。

然而由於評鑑觀點與理念的不同,學者們提出了許多的評鑑模式,每個模式因 其探討的方向與重點不同,內容及步驟便可能有相當大的出入,歸納與特殊教育評 鑑較有關係可分為以下六種(黃光雄,民 78;江啟昱,民 83;秦夢群,民 86;李

世忠,民 88;吳美麗,民 89;孫淑柔,民 89;鄭友泰,民 89;施定芬,民 92;Combs

& McGough, 1980; Evaluation of Exceptional Student Education,1983;

Stufflebeam,1983):

(一) 目標獲得模式(goal-attainment model)

由 Tyler (1942) 提倡,強調教育目標的建立是課程設計最重要的工作,評鑑 須依照目標,設計資料蒐集方法,確定目標達成與否。如果目標達成,整個計畫便 算成功,否則即是失敗。由於對教材目標的重視,轉移了傳統評鑑只偏重「學生」

本身的評量。

此評鑑模式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 建立廣泛的教育目的或教學目標。

2. 將教學目標分類。

3. 以行為科學的名詞來界定目標。

4. 尋求可以達成目標的情境。

5. 設計或篩選可用的測驗及工具。

6. 實施測量並蒐集學生實際表現的資料。

7. 比較並解釋學生作業和預期行為目標的一致程度,以作為判斷教學目標達成程 度的指標。

(二) 外貌模式(countenance model)

由 Stake (1967) 所提倡,主張評鑑應具描述和判斷成分,而且不論是描述判 斷,都要蒐集計畫的先前因素、過程因素和結果因素。

評鑑模式的重點:1.強調「人」為主要資料收集對象;2.以直接、非正式的方 式與人接觸,來收集資料;3.資料的來源宜反應出各種不同觀點;4.彙整的資料可 再提供給不同對象作回應。

(三) 差距模式(discrepancy evaluation model,簡稱 DEM)

由 Provus (1971) 所提出,亦可應用於特殊教育評鑑領域。此種模式的論點是

認為任何的評鑑方案均存在一種「標準」,任何不同於評鑑標準者即被稱之為「差 異」。教育工作者比較評鑑標準與現實表現間的差距,以作為計畫與改進之依據。

差距模式被使用在評鑑下列的差異:(1) 計畫和實際的經營之間的差異;(2) 預測和實際計畫結果之間的差異;(3) 推測差異的相似部分;(4) 計畫的組織。

(四) 背景輸入過程成果模式(CIPP model)

由 Stufflebeam 等人(1971)分別從背景(context)、輸入(input)、過程

(process)、結果(product)等向度提出 CIPP 模式,主張評鑑是一種過程,旨在 描述、取得和提供有用的資料,做為決策者判斷並選擇各種教育計畫之用。

1. C 代表背景評鑑(context evaluation):

決定教育目標的理論基礎,運用比較、描述等方法,分析教育情境中有關 的因素,包括學校特質、社區特質等,鑑定其問題、需要與機會,最後釐定具 體的目標,以供教育計畫的參考。

2. I 代表輸入評鑑(input evaluation):

主要在提供學校和教育系統可運用的經濟和人力資源,包括財政來源、教 學品質及學生特質。

3. P 代表過程評鑑(process evaluation):

在教育活動進行時,及時發現課程與教學的缺失,並改善。

4. 第二個 P 代表成果評鑑(product evaluation):

企圖測量和解釋學生在學校所獲得的學習經驗,包括:出席、參與、成就、

貢獻及滿意。

國內學者洪榮照(民 88)以其模式應用於特殊教育評鑑,說明如下:

1. 背景評鑑:

是指脈絡、背景、內容—亦即確認與評估環境背景、需求。就特殊教育而 言,及有關特殊教育的法令、規章與計畫等,各級政府行政機關或學校為有效 達成特殊教育目的,必須制訂各種法令規章、依據目的、計畫辦法等。有下列 數項可供參考:

(1) 校長是否具備正確的特教理念?

(2) 校長是否具有高度的服務熱忱?

(3) 校長是否具有卓越的領導能力?

(4) 學校在各項特教法規特教法規資料的蒐集是否完整?自訂辦法及計畫 是否依據上級的法規?是否依照學校個別需求,訂定完善、具體可行 的辦法?

(5) 學校各處室是否協調良好、分工恰當?有無彼此爭功諉過現象?排 課、學生管理、物品採購等各處室間是否彼此協調一致?

(6) 是否事先全盤性的規劃特殊

2. 輸入評鑑:

是指輸入—資源、人員素質、物力設備、財力經費,在特教工作重視提供 的資源、教育人員素質、接受特殊專業背景與專業能力、投入的物力與設備、

財力資源…等。可從下列幾項分別評鑑:

(1)有無合格的特教班教師?

(2)特殊班教師是否具有良好的服務熱忱?

(3)有特殊教育學生中的普通班教師,是否修有特教學分或接受過特教專業 知能研習?

(4)特教教師是否不斷的參加研習進修以提昇其專業知能?

(5)特教經費有無專款專用?是否運用在最迫切的且與教學有關的項目?

(5)特教經費有無專款專用?是否運用在最迫切的且與教學有關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