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本節旨在建立正向之班級經營理念依據,作為班級經營效能之規準。另外,

也從文獻中探討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如何影響班級經營效能。一共分為四個部 分,班級經營之理念、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班級經營策略之理論、小結等。

一 一 一

一、 、 、 、 班級經營之理念 班級經營之理念 班級經營之理念 班級經營之理念

理念是策略的引導者,策略則是理念的實踐者,因此,在班級經營中,必須 有正確的理念為後設知識,再建立有效的策略落實在具體經營過程,方能營造優 質的學習環境,帶領班級學生做精緻的學習,達成班級經營效能。以下是相關學 者提到理念的觀點:

(一) 信念與知識:信念與知識的不同,例如如果有人相信「地球是圓的」,

就說他有「地球是圓的」信念。如果他知道「地球是圓的」,就說他有「地球是 圓的」知識(李雄揮,1989)。由此,理念應該是由「知」建立的信念,此信念 又成為行動的準繩。

(二) 理念與策略:在理念與策略部分,單文經(1998)提到理念與策略雖然 不同,具有密切的關係,二者難以分立:無策略的班級經營理念,易淪為空談高 論,而無理念的班級經營策略,則亦淪為盲目。因此,本論文雖以「班級經營策 略研究」為名,實則自始至終,皆兼顧班級經營理念與經營策略的探討,以免有 所偏倚。

(三) 班級經營導向與理念:一是工作導向的理念,重視工作的完成,科學管 理與工商企業效率下的產物,非人情化,造成成員之間的疏離,不當行為日愈嚴 重;二是個人導向的理念,強調個人需求的滿足、個別差異,及潛能的發展;三 是團體導向的理念,重視團體的凝聚、集體活動的參與,以及人際關係的維繫(單 文經,1998:40)。教師在班級經營時,應在三項理念間取得平衡點。

(四) 班級經營理念是指教師在經營班級時,為能有效處理班級中的人、事、

物等,創造有利的教學情境,達成教學目標,所持有正向與積極之想法(陳湘玲,

2000)。

(五) 班級經營的理念:朱文雄(1999)認為做任何事都有理念,班級經營亦 如是。過去卻把班級經營,看成是教師管理學生行為和教室秩序的工作。有效的 班級經營,應該有「要用愛心去瞭解學生和班級」,這都是輔導的理念。

(六) 教室管理的理念與實務:黃政傑、李隆盛(2000)認為教室管理的理念 與實務中,應澄清兩個觀念,一是教室管理,不只是偏差行為處理。二是行為的 養成或改變,非一蹴可及。

(七) 建立自己的教育信念:鄭玉疊等(1999)認為教師和家長是孩子的「教 育園丁」,身教言教的示範者。因此,教師應建立自己的教育信念與教育哲學,

成為工作的動力,並列舉如下:如給孩子尊重與示範、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給孩子犯錯的權利、每個孩子都可學習、提升專業素養、讓教育成為自己的事業。

(八) 教師應有的信念:一位傑出的教師。應該有以下幾種正向而理性的信念:

1.全人教育與價值性的目標理念2.堅信民主、人性、多元化學習原則3.堅守言教、

身教、境教的領導示範4.堅守教師專業知能終身學習信條5.堅守教育熱忱與工作投 入經營理念(吳明隆,2003)。

總而言之,理念就是多元的參考、建立自己堅持的正向想法,引導我們執行 的方向。因為我們面對的教育場所,沒有「錯的權利」,學生的學習有不可逆的 特質。因此,教師經營班級時,應該以理論為依據,在工作中用心體會,建立自 己的價值體系,在工作中因地、因時、因人而制宜,達成卓越的班級經營效能。

二 二 二

二、 、 、 、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效能為什麼要有理論依據?因為教育目標之達成是複雜與多元的,

一定要建立正確之理念方有達成之可能;要建立正確的、毫無偏頗的理念,就要 多方參考、思索與研究相關之理論。顏火龍等(2001)提到從科技整合角度,班 級經營理論基礎,應包括哲學、社會學、行政學、心理學、人類學等,以補心理 學的不足。孫邦正(1988)提到教育是百年大計,攸關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興衰。

教育是專業的工作,應建立健全的教育原理原則,方能達成任務。以哲學探討教 育目標與原則、以社會學探討教育環境、以生物學與心理學探討教育對象與方法、

以行政學探討班級經營。本研究為班級經營,班級是教育最基本的單位,因此每 一個理論皆以教育方面為主,茲就相關理論與班級經的關係列舉如下:

(一) 教育哲學與班級經營之關係

杜威說:「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教育的目的、

教材、教法、均為哲學決定(引自孫邦正,1988)。此外,相關學者也提到了類 似的觀點,如哲學是「用邏輯的方法研究人類信念的學問」(李雄揮,1989)。

哲學也是「各科學的後設理論與批判反思的功能」,因此科學與哲學相輔相成,

康德曾說:「沒有科學知識的哲學是空的,沒有哲學的科學是盲的。」許多教育

思想多從哲學思潮演繹而來(引自顏火龍等,2001)。教育哲學是所有理論之基 礎學科,有如一棵樹,教育哲學是根,向上發展是教育史,並發展成三大枝幹,

分別是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學方法論等,再從中發展出相關領域(彭 達山,2002)。茲將資料整理如下圖 2-2-1:

從上圖2-2-1中也可以看出,整個教育史以教育哲學為根,發展出影響班級 經營的相關學科。因此,教師必須研究教育哲學,作為班級經營的理論依據。兹 將教育哲學對班級經營有影響之部分,整理如下:

教育的目的與教育規準:第一教育目的部分,一切的教育目的參酌教育哲學 而定,例如社會哲學和個人哲學,深深影響教育目的(孫邦正,1988)。因此,

教師必須研究教育哲學,作為引領學生之準繩。例如存在主義主張人是獨一無二、

具有自由意志、自主負責、獨立自主等,因此,教育就是在幫助個人對自己命運 作選擇,並負起建立自己的人格尊嚴。第二教育規準部分,皮德斯提出三大規準,

合認知性中要合理的追求真理精神,合價值性中要合情與求善,合自願性中要符 合身心發展與自由意志之表達等(彭達山,2002)。

教育方法與師生關係:第一教育方法部分,如存在主義「沙特的的自由、抉 擇、負責一貫性」中,學生自己決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以班規為例,應由學生 自行討論訂定,才會對學生產生意義,才會更重視。再來賦予學生彈性變化的空 間,體認到自己的選擇必須自己負責,不能以任何托詞為自身脫罪。第二師生關 係部份,存在主義巴博爾的我汝關係中,教師不應該像知識的代理商,將學生看 作分數的負載者。讓師生之間互為主體,維繫一種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關係。教 師應保持ㄧ顆赤子之心,投入學生的世界中,試圖了解他們崇拜的明星,借力使

教育史 教育心理學

教育社會學

教育哲學 教育方法論

圖 2-2-1 教育哲學概念圖 資料來源:依據彭達山(2002)整理而成

力顛覆學生的盲從(顏火龍等,2001)。

民主環境與批判能力:第一民主環境部分,存在主義「尼采的超人學說」中 提到,人應心甘情願的誠於真我,非誠於角色,那麼人生才有意義。因此,行為 不是因為外在壓力,而應該是班級互動中的反應,這樣人生才有意義。每個學生 都有自我實現的權利,不應該過度以團隊精神為托辭,用行為主義的制約方式,

要學生照單全收像機器人。教師應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也有引導學生多樣化發展 的義務。第二批判能力部分,法蘭克福學派「馬庫色的單一向度的人」中提到,

教師必須注意不能讓學生受華麗的聲光媒體、膚淺的時髦風潮所擺佈。應適時糾 正價值觀或認知,並導引學生回歸自己的主體意識,作一個有自我主張的個體。

教師要成為真正的教育改革主體,不能任意套用理論文本,一味仿效而不知批判 反省。易言之,教師有必要親自深入班級生活,傾聽來自每個學生的心聲,在浩 瀚無邊的文本中提煉出實際符合『此時此班』的實質理論。並提供學生更寬廣的 空間,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對於學生的創新作法,教師應多加鼓舞(顏火龍等,

2001)。

教育哲學在教育目的、規準、教材、教法、師生關係、環境、能力的培養等 皆有相關研究,並提出建議,教師應以教育哲學,作為班級經營之依據,讓每個 學生皆能接受精準、優質的教育。

(二) 社會學與班級經營之關係

社會學研究人類所生活的環境中,一切的組織與生活..等等,班級是一個小型 的社會體系,是師生共同學習的場所,因此,社會學對班級經營有一定的影響。

例如,日本東北大學 水原克敏教授,在98年度暑假到東大演講,談日本教育各階 段的演進,發現每個階段都深受社會背景影響,也相對的影響了教育方法以及對 心理學的解讀。兹將教育哲學對班級經營有影響之部分,整理如下:

班級優質文化建立之重要性:結構功能的「派森思的社會體系」中,賦予教 育兩種基本功能,社會化與選擇。第一種社會化是一種歷程,歷程中社會共享的 價值被內化到個人的人格系統。第二種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控制層級(hierarchy of control)現象,文化系統控制社會系統,社會系統控制人格系統。社會期望變成個 人所需,因為人在社會中都需要被認同,行為才能得到滿足,因此,社會中的文 化會影響人格。依據以上之觀點,教師在經營一個班級時,應該要建立優質的班 級文化,讓學生在這小型的社會體系中,將優質的價值內化到人格中,培育出健

班級優質文化建立之重要性:結構功能的「派森思的社會體系」中,賦予教 育兩種基本功能,社會化與選擇。第一種社會化是一種歷程,歷程中社會共享的 價值被內化到個人的人格系統。第二種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控制層級(hierarchy of control)現象,文化系統控制社會系統,社會系統控制人格系統。社會期望變成個 人所需,因為人在社會中都需要被認同,行為才能得到滿足,因此,社會中的文 化會影響人格。依據以上之觀點,教師在經營一個班級時,應該要建立優質的班 級文化,讓學生在這小型的社會體系中,將優質的價值內化到人格中,培育出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