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

Copied!
15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梁忠銘 博士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研 究 生: 段慶雲 撰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2)
(3)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研 究 生: 段慶雲 撰 指導教授: 梁忠銘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八 月

(4)
(5)
(6)

謝 謝 謝

謝 誌 誌 誌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但是,我卻看到了「能把所有 學生都當成英才而循循善導之」的教師之樂。他能看到學生的優點,並找到學生 成長的契機;守著學生、拉拔著學生、引導著學生;讓每株初萌的幼苗都能如花 朵一般的燦爛開放!觀察過程中與學童相處的點點滴滴,有歡笑也有感動,那將 是一輩子美好的記憶。

進入研究所雖然是短短的三個暑期,對身在教育現場的我卻有著深深的影 響;從進入學校學習、研究、成果展現等,除了增進專業知識外,最重要的是邏 輯思考能力的養成。過程中有如通過桃花林,夾岸數百步,最後終能豁然開朗,

贏得春色滿園。

在這豐收的時刻,總是有感謝不完的人;感謝指導教授梁忠銘老師,在每個 關鍵時刻,總能適時得到您的提點,指導我寫作方向及邏輯推理,使論文得以順 利完成,讓我能把這感人的班級分享給所有的人。另外也指導我在行政工作與待 人處事之道,使我受益匪淺,不勝感激。感謝口試委員梁金盛老師與何俊青老師,

百忙中撥冗指導,在論文計畫與口試時給予寶貴意見,在研究上能從不同角度思 考,讓論文得以有所突破,使學生之論文更臻完善。還有,感謝何俊青老師曾經 在學生參加主任考試時,給予勉勵與資料的提供,因而順利取得國小主任資格。

感謝徐老師以開放的角度,全力以赴的態度協助研究;感謝參與研究的教師、

家長與所有學生,提供了所見所聞所感;感謝李菲菲老師的協助,將翻譯工作完 成能如期付梓。

最後感謝兩個女兒,在報名、考試、上課、寫作過程中,得到女兒的全力促 成與鼓勵。否則,回首來時路如夢一般的求學過程,讀書不難,沉重的生活壓力 卻起了放下的念頭;這份論文可說是母女共同耕耘的收穫,方能得見那良田美景!

要感謝的人太多,難以一一細數,在此對於曾經勉勵過我的人,致上深深的 謝意,並祝福大家幸福美滿!

段慶雲于台東大學教研所 2010年08月

(7)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之個案研究 能之個案研究 能之個案研究 能之個案研究

作 者 作 者 作 者

作 者 : : : 段 慶 雲 : 段 慶 雲 段 慶 雲 段 慶 雲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教 育 學 系

摘 摘 摘 摘 要 要 要 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一、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理念。二、

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歷程。三、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 之具體策略。四、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教師及相關單位之參 考,並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本研究為達成研究目的,首先透過文獻探討,分析歸納出班級經 營效能之文獻資料。進而採用觀察、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法蒐集資料,

將研究結果歸納為以下幾點:一、班級經營效能之理念:必須以學生 為本,以理論為依據,建構積極正向的班級經營理念,引導班級經營 方向。二、班級經營效能之歷程:必須從整體思考,以生態系統觀省 思,建構脈絡分明的班級經營歷程,達到檢核班級經營效能。三、班 級經營效能之具體策略:必須從了解學生開始,以周延的經營具體策 略,營造班級氣氛與合作的關係,落實班級經營效能。四、落實「期 望-行為-省思」改進循環模式,從子目標的達成開始來完成總目標。五、

建構積極正向的學習環境,應以教師期望為依據,引導學生發展潛能。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俾供國民小學教師、相關單位及 未來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

關鍵詞::::班級經營效能班級經營效能班級經營效能班級經營效能、、、、個案個案個案個案。。。

(8)

A Case Study on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Elememtary School

Writer: Duan Cing-Yun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topics. The first were to

explore the case teacher’s belief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 Secondary, researcher also explored the process and specific strategies of the case teacher’s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Finall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to make some suggestion for school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y. To achiev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first of all,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literature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Thus,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to collect information.The main conclusions were drawn as follows:

1. The belief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Must be based on the students and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of a positive attitude to classroom management ideas, and guide the direction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2.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 must be whole, to reflect on the ecosystem concept.Construct and clarify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course, to check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3. The strategie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At first, we must understand the students.Man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room climate and cooperation and implement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by using circumspect specific strategies.

4. Implement the "expected - behavior - Reflections" improvement and circulation pattern, starting from the sub-goals to accomplish the overall goal.

5. Construction of a positive attitude i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Finall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recommend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related units and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Classroom Management Efficiency, case

(9)

目 目 目

目 次 次 次

摘要. . . i

Abstract. . . .. . . ii

目次. . . iii

表次. . . iv

圖次. . . v

第一章 緒論. .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 .. .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 7

第一節 班級經營之基本概念. . . 7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 . 19

第三節 班級經營之歷程. . . 30

第四節 班級經營之策略. . . 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 . 53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 . 55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 . . 57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 . 64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 . 66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 . 69

第一節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理念. . . 69

第二節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歷程. . . 77

第三節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具體策略. . . 83

第四節 綜合討論. . . .. . . 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 .. . . 125

第一節 結論. . . 125

第二節 建議與省思. . . 135

參考文獻. . . 139

中文部分. . . 139

外文部分. . . 140

附錄. . . 142

附錄一 :資料蒐集登記表. . . 142

附錄二 :導師訪談大綱. . . 143

附錄三 :其他訪談大綱. . . 143

附錄四 :資料蒐集記錄表. . . 144

附錄五 :個案教師背景. . . 145

附錄六 :研究同意書. . . 146

(10)

表 表 表

表 次 次 次

表 2-1-1 班級經營意義分析表. . . 8

表 2-1-2 專家學者班級經營功能彙表. . . 10

表 2-1-3 影響班級行為的環境因素. . . 14

表 2-1-4 高效能與低效能班級經營比較. . . 15

表 2-1-5 班級經營效能指標順序比較. . . 16

表 2-3-1 班級經營歷程圖案例 2. . . 34

表 2-4-1 高需求學生類型. . . 37

表 2-4-2 親師溝通層次. . . 43

表 2-4-3 親師溝通功能. . . 43

表 2-4-4 行為改變策略. . . 49

表 2-4-5 行為改變原理. . . 50

表 2-4-6 表 2-4-6 國民小班級經營效能指標. . . 51

表 3-3-1 臺東縣成功鎮1 月份各里戶數與人口數. . . 57

表 3-3-2 研究方法與內容規劃表. . . 62

表 3-3-3 受訪對象背景資料一覽表. . . 63

表 3-4-1 資料編碼說明表. . . 65

表 4-3-1 輔導紀錄表. . . 97

表 4-3-2 班級幹部及組織名單. . . 115

表 4-3-3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指標. . . 119

表 5-1-1 班級經營理念與歷程配合具體策略分析表. . . 129

(11)

圖 圖 圖

圖 次 次 次

圖 1-3-1 班級經營效能概念圖. . . 5

圖 2-1-1 班級經營內容結構. . . 12

圖 2-2-1 教育哲學概念圖. . . 21

圖 2-2-2 派森思的社會三個系統. . . 23

圖 2-2-3 柏氏模式圖.. . . .. . . 25

圖 2-2-4 馬氏需求層次圖.. . . 26

圖 2-3-1 目標設定順序圖解. . . 31

圖 2-3-2 班級經營歷程圖案例 1. . . . .. . . 33

圖 2-4-1 生命座標圖. . . .. . . 36

圖 2-4-2 學童學習環境模式圖. . . 41

圖 2-4-3 一般溝通模式. . . 42

圖 2-4-4 一般教學模式. . . 44

圖 2-4-5 教學因素關係圖. . . 45

圖 2-4-6 教學法的科學步驟. . . 46

圖 2-4-7 行為改變歷程圖. . . 48

圖 3-1-1 研究架構圖. . . 53

圖 3-1-2 研究流程圖. . . 54

圖 3-3-1 96 年台東縣各鄉鎮市老化指數. . . 57

圖 3-3-2 班級情境圖. . . 59

圖 3-4-1 資料蒐集分析整理流程圖. . . 64

圖 4-1-1 聖誕節. . . 72

圖 4-1-2 心情分享區 . . . 72

圖 4-1-3 需求支援. . . 73

圖 4-1-4 生日祝福. . . 74

圖 4-3-1 心情分享區. . . 87

圖 4-3-2 心情分享區. . . 88

圖 4-3-3 習作簿本區. . . 89

圖 4-3-4 學習成果區. . . 89

圖 4-3-5 生字複習區. . . 89

圖 4-3-6 反省區. . . 89

(12)

圖 4-3-7 心情分享區. . . 90

圖 4-3-8 心情分享區. . . 90

圖 4-3-9 心情分享區. . . 91

圖 4-3-10 反省區. . . 91

圖 4-3-11 閱讀悅讀區. . . 91

圖 4-3-12 閱讀悅讀區. . . 91

圖 4-3-13 習作簿本區. . . 92

圖 4-3-14 習作簿本區. . . 92

圖 4-3-15 媒體資料櫃. . . 92

圖 4-3-16 媒體資料櫃. . . 92

圖 4-3-17 學習互動區. . . 93

圖 4-3-18 學習互動區. . . 93

圖 4-3-19 學習成果區. . . 93

圖 4-3-20 比馬龍效應區 . . . 94

圖 4-3-21 比馬龍效應區 . . . 94

圖 4-3-22 節慶佈置區. . . 94

圖 4-3-23 公佈欄. . . 95

圖 4-3-24 整潔用具區. . . 95

圖 4-3-25 反省區. . . 95

圖 4-3-26 生活公約區. . . 96

圖 4-3-27 放學後帶學生練習田徑. . . 98

圖 4-3-28 多元溝通管道. . . 102

圖 4-3-29 班級氣氛. . . 103

圖 4-3-30 親師溝通. . . 107

圖 4-3-31 教學品質. . . 109

圖 4-3-32 教學品質. . . 110

圖 4-3-33 教學品質. . . 110

圖 4-3-34 教學品質. . . 112

圖 4-3-35 偏差行為輔導 . . . 113

圖 4-3-36 偏差行為輔導. . . 114

圖 5-1-1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理念圖. . . 126

圖 5-1-2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歷程圖. .. . . 128

(13)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效能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之個案研究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緒論 緒論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理念、歷程、具體策略等。本 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作陳述,第二節由研究動機而產生 的研究目的作說明,第三節為本研究之名詞釋義,第四節則說明本研究之範圍與 限制等。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節從兩個面向,闡述本研究之研究背景與動機,做為研究目的之基礎,茲 分別闡述如下:

進入後現代的時代,社會快速變遷與開放,家庭結構複雜,價值體系多元,

學生個別差異更大,問題層出不窮。導致學校經營的面向更廣更深,教師面對的 環境、對象、事務更加艱困。

基於以上之因素,在這變動劇烈的年代,教師除了必須具有正確的理念,以 及更多班級經營知能與策略以外,更要從生態系統的角度思考,不可閉門造車,

方能有效帶領班級,發展學生潛能達成教育目標。

教師要如何從生態系統思考呢?首先把地球視為一個生態系統,世界和國與 國之間是大系統,社會與家庭為中系統,學校為小系統。這三個系統之間,如渾 沌理論的開放系統般,之間交互作用,互相牽引(秦夢群,2006)。所以學校再 也不可能在單純的環境裡,關起門來辦學,其複雜性是可想而知的。以下僅就各 個系統的環境之描述,進而探討其出路。

(14)

在大系統裡,一切都呈十倍速在發展,沒有可以例外的(王平原譯,1996)。

由於資訊與交通蓬勃發展,國與國之間距離縮短,真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若比鄰。

知識與資訊日新月異,今年學的知識,明年可能已經改寫;競爭的對象從身邊的 人,到全國的人,更擴展到要和其他國家競爭;例如台灣的學生,現今除了與國 內學生競爭外,也與對岸學生競爭,更勝者要和全球的學生競爭;壓力是可想而 知的。如此激烈的競爭,應該如何因應,建立自己的優勢呢?其實想要確保國家 的優勢競爭力,其中以教育投資提升人民素質,應是首要的關鍵任務。

在中系統裡,社會與家庭結構的複雜性,處在其中的人,所衍生的問題是可 想而知的。例如報章雜誌、新聞媒體的報導事件,令人應接不暇。

在小系統裡,國家的競爭力,社會與家庭所衍生的問題,最後都會出現在這 裡。包括要學的內容變更多,例如生命教育、生態教育…等。要面對的問題更複 雜,學生的身心問題、法律問題,如現在面臨的H1N1的問題,例子比比皆是,真 是不勝枚舉。班級是此系統最基本的單位,班級的領導人是導師,這樣的背景、

這樣的問題,教師如果不專營「班級經營效能」,又如何能迎向未來呢?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裡,如何才能因應呢?有學者指出「策略轉折點」的概念,

如何預測變局,創造轉機(王平原譯,1996)。當前教育界,應該如何預測,如何 找出關鍵點?是很重要的。教育目標就是要學生學習,什麼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 要因素呢?在相關研究中,發現影響學生學習最大因素就是教師。效能教師可歸 類為三種角色:1.明智決定使用最有效的教學策略;2.設計班級課程以促進學生學 習;3.有效使用班級經營技術(賴麗珍譯,2006)。因此,要改進教育,其中一項 關鍵就是提升教師「班級經營效能」的能力。

總而言之,在這變動劇烈的年代,如渾沌理論中的非線性的特質,找到其中 的奇特吸引子,就是致勝關鍵。從教師角度看,要想勝任工作,在混亂中的奇特 吸引子,就是能建立「班級經營效能」能力。個案班級教師就是找到奇特吸引子,

能帶領班級突破困境者。

處在如此的時代背景與生態環境體系裡,本校也碰到了相同的困境,個案班 級是典型的代表,玆將整個歷程敘述如下:

從2006年到2007年之間,擔任個案班級的社會領域教師,固定每星期都會到 三年級教室教學,就這樣開啟了四年漫長的緣分。另外,因為擔任學校教務主任 的關係,常和校內教師討論本班的問題,也常和到校表達意見的家長溝通。該班 問題行為百出、安全問題不斷上演、功課跟不上等等,導致學生無法在井然有序 的環境中學習,教師、家長也為此困境煩憂!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更換,因而

(15)

召開無數次的班級經營研究,行政人員與親師溝通,如何共同合作因應眼前之困 境,但是時好時壞,尋尋覓覓,仍然無法尋得「長治久安的良策」!長達七百多 個日子的困境中,如何能「脫困而出」,提供學生高品質的學習環境,以利學生 發展潛能與達成教育目標,是新任校長與行政人員必須謹慎面對的眼前問題!過 程中學校首先聘請具有法學碩士學位的教師擔任導師,在行政與教師全力以赴 下,班級逐漸進入軌道。進入2008年,站在學校的立場,必須讓學生在學業、品 德與生活等等皆有好的發展;校長在全方位的考量下,決定請具有「固定、能力、

願意」等特質的教師擔任導師,以利長期投入該班的班級經營。個案教師接下該 班,首先從多元角度認識學生開始,再依據相關目標與班級學生的特性,擬定班 級經營計畫,全面經營班級。

「學生的學習不能等待」,教師如能從理論、經驗與成功的案例中不斷茁壯 自己,方能提供學生優質的教學。個案教師帶領班級逐漸改變,班級環境變得整 潔豐富,學生開始遵守相關規定,師生間有了溫馨相處的關係,家長有了正向的 回應等等,在在都讓人想要一探究竟;探討個案教師如何透過正確的班級經營理 念、歷程、具體策略等改變該班級。並將此班級經營效能之成功經驗,除了做為 個人的未來教育工作的重要參考以外,並提供給有需要之教師參考,此為研究動 機之一。

教育就是「工作—成就」的概念,從事行政業務者,如能經驗傳承,不但能 縮短破繭而出的時間,相對提升了「工作—成就」之達成率。個案班級從困境中 摸索,又到脫困的過程中,歷經了漫長的時間、參與了多少的人、投入了多少的 物,方能建立如今的「班級經營效能」。如能透過文件分析、觀察、訪談等等,

針對個案教師做研究,定能將此班級經營效能的經驗,提供給教育現場的我,以 及其他有需要的行政業務者做參考,此為研究動機之二。

好的班級經營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如能透過互相觀摩與學習,讓每個教師皆 能精進「班級經營」之專業能力,則能達成教育目標之任務。唯有如此精進「班 級經營」之專業能力,學生優質學習權益得以保住,進而建立基礎能力與發展潛 能,朝五育均衡的全人發展。

(16)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從文獻探討,個案教師的溝通,分析與歸納出班級經營效能之要素。

並透過文件分析、觀察、訪談等,歸納整理出有系統的,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 之理念、歷程、具體做法等。最後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

師資培育機關、未來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謹就研究目的系統歸納如下

一、

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理念。

二、

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歷程。

三、

探討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具體策略。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名詞釋義

本研究重要名詞有「班級經營效能」、「個案」等兩項,茲分別闡釋如下:

一 一

一 一、 、 、 、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效能

本研究之班級經營效能,係指為了達成教育目標,在理念、歷程、策略上可 歸納成以下幾點;依據教育原理原則,遵守一定的教育理念,將人、事、時、地、

物等要素安排為適當的歷程,在七個層面上使用具體可行的策略以達成教育目 標。涵蓋因和果兩個層面,以班級經營效能向度為因,達成教育目標為果。教師 面對一個班級時,所投入的所有班級經營之作為,如果能達成教育目標,則此班 級經營即可稱之為「班級經營效能」。

如圖1-3-1,本研究之個案教師投入之因的部分,共分為理念、歷程、策略等。

在理念部分,是依據相關理論所建立之正向之想法。在歷程部分,共分為七個步 驟。在策略部分,共分為七個向度,每個向度皆有具體之策略。在果的部分,有 個別差異之因素,又在多元智慧的價值體系下,學生的表現是適性多元的。因此,

每個學生因為個別差異,適性發展就算達成教育目標。

(17)

茲將因和果之關係整理如下圖1-3-1:

總而言之,本研究之「班級經營效能」,假設教育目表已達成,因此,本研 究只探討班級經營效能部分。

二 二

二 二、 、 、 、 個案 個案 個案 個案

本研究的「個案」,係針對台東縣某國小個案班級導師,也就是個案教師或 徐老師所做之研究。首先,從文獻探討與個案教師的長時間溝通中,先建立研究 方向與內涵。進而透過對教師(導師、行政、科任)、學生、家長的訪談、觀察,

並分析文件等,蒐集有關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相關資料。最後建構個案教師

「班級經營效能」的理念、歷程與具體策略等,並提出建議。

圖 1-3-1 班級經營效能概念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教育目標達成 班級經營效能

歷程 策略

理念

1了解學生 2班級環境規劃 3班級氣氛營造 4班級常規經營 5親師溝通情形 6教師教學品質 7學生偏差行

為輔導 1 學校目標

2 學年目標 3 班級目標 4 班級實況 5 擬定計畫 6 經營策略 7 評鑑 依據相關理

論與經驗,

建立班級經 營過程中,

正向積極想 法與做法

(18)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探討個案教師的班級經營效能,在研究中,力求真實、完整、嚴謹。

但礙於人力、物力及時間之限制,仍有未盡周延處。分別說明如下:

一 一 一

一、 、 、 、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係針對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之資料蒐集,包括個案教師之班級 經營理念、歷程、具體策略等。其中具體策略包括七個面向;1.了解學生2.班級環 境規畫3.班級氣氛營造4.班級常規經營5.親師溝通情形6.教師教學品質7.學生偏差 行為輔導等。

二 二 二

二、 、 、 、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研究限制

本研究因為人力、物力與時間的關係,研究上有其限制性,茲將研究限制列 舉如下:

在研究內容方面:本研究僅就個案教師之經營效能理念、歷程、策略等進行 研究,距離班級經營的範疇尚有一段距離,此為限制之一。

在研究對象方面:研究一個人,應該就其生命史角度,研究範疇應該加深加 廣,但是本研究僅設定在班級經營效能部分。其他訪問、觀察對象,也只在此範 圍內,不觸及私人的議題及空間,沒有作全面性之研究,此為限制之二。

基於以上理由,本研究之結果,有其限制性與特定性,將結論推論至其他個 案上,必須兼顧個別狀況,只能作為參考,或修正後再參酌使用,不宜全盤移植。

綜合以上四節之分析與探討,從研究背景與動機中建立研究目的;從名詞釋 義中探討研究範圍與限制。本研究假設教育目標以達成,探討其達成之「班級經 營效能」要素,應包含班級經營效能之理念、歷程、具體策略等,其中具體策略 又包含了七項策略;進而找出在此內涵了的作為,藉以改進研究著班級經營之知 能與做法,也提出結論與建議。

(19)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文獻探討

本章旨在文獻探討與分析中,從定義、發展淵源、內容、範圍、理念、理論 依據、歷程、策略等等一系列的探討,以建立班級經營效能之系統知識。共分為 四節,第一節針對班級經營概念探究,藉以了解班級經營之定義、發展淵源、經 營範圍,第二節探討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第三節班級經營歷程,第四節 班級經營效能之具體策略,期能綜合歸納出有效能班級經營效能之系統知識,作 為研究個案的基礎。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班 班 班 班級經營之基本概念 級經營之基本概念 級經營之基本概念 級經營之基本概念

本節旨在建立班級經營效能之系統知識架構;共分為;一、班級經營之意義:

界定其內涵。二、班級經營之目的與功能:訂定努力方向。三、班級經營之內容:

探討經營內容。四、班級經營效能:擬定達成之指標。五、班級經營之特性:掌 握經營之原則。六、班級經營效能之因果關係:界定本研究之因果關係。七、小 結等。

一 一 一

一、 、 、 、 班級經營之意義 班級經營之意義 班級經營之意義 班級經營之意義

「班級經營」之意義,學者的觀點雖然稍有不同,但是方向目標都一致,以下 就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觀點,將班級經營之意義整理如下:

(一) 吳明隆(2003)提到「經營」二字有以下的內涵:1.經營的方法:經營 需根據一定的準則,此準則有學理依據及實務需求,講求的是科學的方法與學術 策略的統合運用。2.經營的內容:經營旨在運用系統的科學方法與藝術策略,就人、

事、時、地、物做必要的掌握與處理。3.經營的目的:在於目標達成,重視系統組 織的效能(effectiveness)與效率(ef-ficiency)的發揮,達成精緻化的願景。4.經 營的本質:經營在於組織目標的達成,同時也是一種歷程導向,不拘限於一種單 一方法,單一模式,而應重視多元方法與多元模式的統合應用,以有效的達成組 織目標,這就是殊途同歸理念。5.經營的策略:經營在於彈性運用,以權變模式與

(20)

多元策略處理人、事、時、地、物的內容範疇。

(二) 朱文雄(1999)對經營與管理做了定位,經營涵蓋了管理,因此,班級 經營包括管理,管理是一種程序,使人做事情的方法。

(三) 顏火龍、李新民、蔡明富(2001)提到所謂班級經營,就是有效處理班 級中所發生的事情,以達成教學目標。

(四) 李園會(1994)將班級經營定義為:為使兒童能在學校與班級中,愉快 的學習並擁有各種快樂的團體生活,而將人、事、物等各項要件加以整頓,並做 最適當的處理,藉以協助教師推展各種活動的一種經營方法,最後達成教育目標。

(五) 吳清山、李錫津、劉緬懷、莊貞銀、盧美貴(2001)對班級經營之意義 提到了以下幾點:「班級經營」(Class Management)早期多以「班級管理」或「教 室管理」稱呼。但自1970年代以後,由於開放教育愈來愈受到重視,學生學習的 空間和環境都擴大了,不再只限於教室,例如操場、校外場所…等學習場地,都 需要教師有效的使用,俾使學習活動能順利進行。所以,「班級經營」一詞逐漸 為大家所接受和通用。所謂「班級經營」,簡言之即是有效處理班級中所發生的 事情,以達成教學目標。也可定義為:「班級經營是教師或師生遵循一定法則,

適當處理班級中的人、事、物等業務,發揮教學效果,達成教育目標之歷程。」

如下表2-1-1:

表 2-1-1班級經營意義分析表 班級經營

之旨趣 在於遵循一定之準則,以發揮教學效果,達成教育目標。

班級經營 之項目

涵蓋了人、事,物等內容,人的方面如教師之間的關係、師生之間關係、

學生之間關係;物的方面如人與物所發生的一切活動----教學、訓導、輔 導等工作。

班級經營 的方式

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則,而這些法則乃是以教育的理念----個別差異與因材 施教為基準,簡言之,它要合乎教育的原理。

班級經營 的決定

不僅由教師作決定,而且也要讓學生有參與的機會。同時,師生也可從班 級經營的過程中得到回饋,進而建立班級經營的最佳策略。

資料來源:依據吳清山等人(2001)整理而成

依據上表分析,作者認為班級經營有一定的目標、內容、經營方式,在過程 中必須讓學生參與,以及得到回饋。

(六) 張秀敏(2001)對班級經營下的定義如下:「班級經營是教師有計畫、

有組織、有效率、有創意的經營一個班級的過程。在這個班級中,學生能很快樂

(21)

的、有效的學習,並有好的行為表現,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也能發 揮專業理想並得到工作上的滿足,教室是個師生都喜愛的地方。」

(七) 陳木金(1999)認為班級經營是教師或師生遵循一定的準則,適當而有效 的處理班級中人、事、物等各項業務,以發揮教學效果,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

亦即教師透過一些方法或策略,如安排教室環境策略、建立和諧溝通策略、監督 學生活動策略、建立教室規則策略、善用獎懲增強策略、處理不良行為策略等六 個向度,進而能夠維持一個有效率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師生關係,促進教師因 材施教有效教學,讓學生努力向學,適性發展。

(八) Andersoon,Evertson和Emmer也認為,儘管紀律是經營的一部分,但經營 的定義所包含的不只是紀律,經營活動是任何教師所用來組織學生、空間、時間 及教材,使教學內容與學習活動中得以產生的事情(引自廖淵豪,2007)。詹森

(L.V.Johnson)等人認為,班級經營是建立和維持班級團體,以達成教育目標的 歷程(引自吳清山等人,2001)。 艾默(Emmer)指出:「班級經營策略,是教師 組織教室裡的一切活動,並想辦法建立適當的學生行為,進而維持有秩序的行為」

(引自吳明隆,2003)。

從以上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觀點中,班級經營意義,為了達成教育目標,在理 念、歷程、策略上,可歸納有以下幾點:依據教育原理原則,遵守一定的教育理 念,將人、事、時、地、物等要素安排為適當的歷程,使用具體可行的策略,以 達成教育目標。

二 二 二

二、 、 、 、 班級經營之目的與功能 班級經營之目的與功能 班級經營之目的與功能 班級經營之目的與功能

從目的與功能中,可以歸納要努力的方向,以及可以達到的目標。以下就各 種文獻中,列舉學者的觀點如下:

(一) 張民杰(2005)認為班級經營的目的有五項:1.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時間 和機會,以及更佳的學習效果。2.班級事務能夠井然有序、運作順暢。3.班級的成 員互動良好、感情融洽。4.學生學習道自制、自律,表現出合宜的行為。5.使班級 能提供整體的課程。

(二) 朱文雄(1999)提到班級經營的目的:就處理班級中的人、事、物等工 作,一共可歸納為以下幾項,分述如後:1. 人的部分:建立良好的關係,建構優 質的班級倫理和校園倫理。2. 事的部分:處理行政事務。3. 物的部分:處理設備 和佈置環境。4.班級氣氛:營造人、事、物交織的班級氣氛等。

(三) 廖淵豪(2007)認為,班級經營功能可從三方面探討,如學生方面、教

(22)

師方面、教學環境方面等,並整理如下表2-1-2:

表2-1-2 專家學者班級經營功能彙整表

面向 班級經營功能表

學生方面

*學生能彼此合作、學習

*學生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學生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

*學生能遵守生活常規,重視團體規範

*學生能自發性的學習,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方面

*協助學生人格成長

*對問題學生的輔導

*提高學生課堂的學習動機

*處理班級教學和行政事務

*師生情感交流,使學生樂群善群

*提昇教師教學的效能,使學生學習目標達成

*教師安排有價值及適當的學習活動,來啟發學生主動的學習興趣

教學環境 方面

*提供良好學習環境

*充實班級設備,佈置班級環境

*營造安全且有助於學習的情境

*提供一個積極而有效的學習環境 資料來源:廖淵豪(2007:26-27)

依據上表,班級經營之功能不只是學生的學業有進步即可,可以從學生、教 師、教學環境等面向加以檢核,每個面向都是班級經營功能的指標。本研究的研 究面向共有七個,正呼應了此說法。張冠中(2006)提到班級是學校教育的基本 單位,若能透過班級內部的經營方式來提昇教育品質,才能真正讓教育品質提昇。

(四) 吳清山等人(2001)提到班級經營的功能,不僅是防止學生不良行為的 發生,而且更要提高其學習效果。所以班級經營的功能,可以歸納為下列七方向:

1.維持良好班級秩序:可讓教師安心教學,學生可以快樂學習。根據蓋洛普(Gallup)

在1988-1989年所做的民意調查中,發現學校紀律問題一直是美國人民所認為最嚴 重的兩大問題之一。2.提供良好學習環境:安全舒適、富有啟發性的學習環境,達 成教育目標,更能陶冶性情。3.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常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

運用各種教學技術,無非是為了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教學效能,提高學生 學習效果。4.培養學生自治能力:班級的規範,以及班會活動,課外活動等,在活

(23)

動中學生學會了相關能力。目的不在約束學生行為,在於培養學生互助合作、自 治治人的精神。5.增進師生情感交流:教師不僅是經師,而且更是人師。師生有更 多的溝通機會,學生樂於親近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6.協助學生人格成長:

國小學生未成熟的個體,有可塑性和依賴性,教師的輔導,才能發展健全而成熟 的個體。

(五) 吳明隆(2003)提到,班級經營是教師專業知能具體展現的指標行為,

班級經營的良窳,與學生學習效能密不可分。因此,班級經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作者認為班級經營的功能,主要的項目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建構優質的學習環 境,使學生樂於努力向學。2.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使學習更有效率。3.促進團體 規範的形成,使學生靜動得宜。4.達成全人教育的目標,使學生均衡發展。5.增進 親師生情感交流,使學生樂群善群。6.提昇學校行政的效益,使學生學習更有動力。

7.促發教師教學的效能,使學習目標達成等。

從以上學者對班級經營目的與功能的觀點,發現班級經營的重要性。例如陳 木金(1999)中提到,他在觀察不同型態的班級環境後,發現優秀的教師,必須 具備以下三項班級經營知能:良好的教室領導技巧、良好的班級經營策略、良好 的教學效能。教師在經營班級時,必須依班級經營目的與功能,建立具體可行之 策略。從上表2-1-2 班級經營功能中,可以看出一共可以分為教師、學生、環境等 三個面向,可以作為經營的檢核指標,做到品質管制。

三 三

三 三、 、 、 、 班級經營之內容 班級經營之內容 班級經營之內容 班級經營之內容

從班級經營定義、目的與功能中,可分析出班級經個內容,其範疇包羅廣泛,

可以提供教師班級經營時之參考,讓班級經營面向更廣,範圍更周延,茲例舉不 同學者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如下:

(一) 張秀敏(2001)列舉出班級經營的要務十二項:1.開學前的準備、2.開 學初的活動或工作事項、3.班級氣氛的營要、4.教室環境的安排、5.班規建立、6.

例行活動程序的建立、7.教學管理、8.行為管理、9.特殊兒童的管理、10.親師關係 的增進、11.級務處理、12.老師的時間管理。

(二) 鄭玉疊、郭慶發(1999)從班級經營的意義,了解班級經營內容,是師 生與環境交互作用衍生的人、事、物問題:1.人的問題:有師生關係、學生同儕關 係、教師與同儕關係三種。2.物的問題:如桌椅安排、教室佈置、物品安排、

(24)

周圍的環境等。3.事的問題:以人物間的交互關係探討,如教學活動。如圖2-1-1:

從上圖分析班級經營內容,從師生與環境交互影響下,可歸納為人事物等三 種,可作為教師經營之參考。

(三) 吳清山等(2001)提到班級經營所涉及的人、事、物等事項,範圍廣泛,

內容繁多,而且可能會因學校、班級差異而稍有不同。但其主要內容約可分為下 列六方面:1.行政經營:是增進學習的利器,舉凡認識學生、座次安排、生活照顧、

班會活動、班規訂定、校令轉達,各項競賽、學生問題處理;涵蓋班級教務、學 務、總務、輔導等。2.教學經營:是有效學習,包括了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學內容 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應用、學生作業的指導、學習效果的評量。3.自治活動:教師 指導下成立自治組織,成立自我管理的活動。其目的在培養學生公民知能及獨立 自主的精神。以班會為基本單位,級任教師指導下處理各班的自治事宜,設班長、

副班長一人、學藝、總務、康樂、服務及衛生等各股。4.常規輔導:主要包括生活 教育的輔導和問題行為的處理,如教室禮儀、教室公約、教室秩序、集會公約等,

旨在輔導學生實踐日常生活規範,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此外對不良行為的特別處 置和輔導。5.班級環境:良好班級經營環境,直接幫助學生學習,增進學習效果,

而且能發揮境教效果。內容以班級的物質環境和教室的布置為主。物質環境如教 室的座落方向、通風、整潔、光線、課桌椅的擺設等。而教室的布置如公佈欄的 設計、作品展示、榮譽榜,益智角設計、圖書角規劃,以及綠化和美化等,應顧 及教育性、實用性、整體性及安全性。6.班級氣氛:是師生或生生之間交互作用影 響而形成一種獨特氣氛,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內容有1.師生關係與學習2.教師教 導方式與班級氣氛3.學生同儕團體中的人際關係。

教師

教學環境

學生

圖 2-1-1 班級經營內容結構 資料來源:鄭玉疊等(1999:4-5)

(25)

(四) 廖淵豪(2007)提到班級經營效能指標構面內涵:1.班級常規管理:係 指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行為。如:運用有效獎勵方式,強化學生優良表現 行為、能確實貫徹執行班級規定,使學生都能遵守規定。2.班級氣氛營造:係指班 級師生或學生彼此之間產生交互作用影響而形成一種綜合感覺。如:能採民主式 領導,營造班級和諧氣氛、師生能保持良性互動,師生彼此相互關懷等。3.班級環 境規畫:係指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如:能針對教室的功能和教 學目標,規畫活潑學習環境、能活用教室空間,提供學生多元學習機會等。4.親師 溝通情形:係指教師運用有效溝通技巧與家長相互聯繫情形。如:善用各種溝通 策略與家長有效溝通、能透過親師共同合作方式,改善學生行為問題等。5.學生學 習效果:係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入的程度。如:學生都能每天按時完成作業、

學生上課都能專心的學習。6.教師教學品質:係指針對學生的需求提供教學、評量、

學習等最適宜的課程。如:教師對教材內容熟練掌握得宜、能有清晰的口語表達 課程內容,易於學生瞭解。7.學生偏差行為處理:係指學生有不良適應的行為,教 師能給予輔導之有效策略。如:隨時注意學生偏差行為的出現,並適時給予輔導 和給予提醒與鼓勵。

依上所言,班級經營內容可歸納為人、事、物三個面向,再從這三項所衍 生的相關議題;以整體規劃這些議題,並依據教育原理原則與相關法理經營之,

最後達到教育目標。

四 四

四 四、 、 、 、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經營效能

班級是學校的一個基本組織,組織追求「卓越化、精緻化」,班級經營亦如 是。因此,探討什麼是效能,經營班級如何成為有效能的組織,是必要而且重要 的議題。以下就各學者的觀點整理如下:

(一) 班級經營效能的意義:效能(effectiveness)和效率(efficiency),是不 同的兩個概念。效能重視組織目標的達成,即過程中產生結果的程度。效率重視 資源的有效運用,即輸入與輸出的比例關係(吳清山,1997)。因此,班級經營 效能,就是,班級經營者能掌握班級事務,成功帶領班級達成教育目標的程度、

達成率愈高,即效能愈高,反之達成率愈低,效能即愈低。從以上也可以發現,

效能不是一項標準化的,而是達成率的問題。

(二) 班級經營效能的要素:吳清山等(2001)提到班級經營效能,必須注意 以下兩樣:1. 掌握班級經營特性:整體性、適應性、啟發性、合作性、創新性、

優先性、安全性等。2.了解影響班級行為的因素:並從此因素中發展出可行的對策。

(26)

因素有(1).個人因素:教師人格特質及教學態度和行為、行政人員的態度、學生 人格特質和學習態度、家長的態度。(2).環境因素:物理因素、社會因素和教育 因素。如表2-1-3;

表2-1-3 影響班級行為的環境因素

物理因素 社會因素 教育因素

大量的工作和 活動空間

團體大小和組成份子 學生共同或單獨工作

教育工作的類型、關連性、難度 和長度

座位安排 班級常規 教師的教法

材料分配 教師對個別和團體行為 書面的說明和例子

噪音大小 學生彼此的行為及對老師行為 每課和每天的活動方式 資料來源:吳清山等人(2001:21)

依據上表,班級環境因素可歸納為三個因素,就是物理因素、社會因素、教 育因素等。由此可知,環境的經營,不只是美觀而已,必須包含有形與無形的經 營,才能真正做到班級經營效能。

教師了解後可注意以下五點:第一點是安排班級例行事務或標準,常與學生 溝通、第二點是以教學和增強方式督導學生遵守規定、第三點是應擬訂教學計畫,

知道學生的物質和其他的需求、第四點是發展績效制,追蹤學生進步情形,發展 學生生自我控制和評鑑能力、第五點是分析工作。

(三) 班級經營效能的關鍵層面:賴麗珍譯(2006)提到包括1.監控

(withitness):敏銳覺察既成干擾行為或潛在干擾行為,以及立即注意該行為。

2.進行課堂活動的流暢性度與動力(smoothness and momentum):3.隨時讓學生知 道他們被期望的行為4.指定課堂作業(seatwork)的變化與挑戰度等。

(四) 有效能的班級經營特徵:Emmer, Evertson 和Anderson 對8所小學的27 個班級教師進行觀察,發現有效能與低效能班級經營,教師有5 種不同的指標。

1.行為管理上:能清楚將班級規則教導給學生,反之則無法處理不當行為而以威嚇 警告學生。2.教學管理:能妥善規劃教學活動,教學時間掌控得宜,反之則對作業 交代不清,學生會離開座位,教學中斷。3.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符合學生興趣,活 動多元,重視學生感受,反之則不重視學生心理需求,而用不當語言刺激學生。

4.教室環境規劃:能妥善利用空間,以免影響學生。5.教師個人特質:能表達對學 生的溫暖及關心,互相溝通(引自廖淵豪,2007)。有效能班級經營之特徵,違 規行為少、爭端少、學習效率好、師生關係好、事務處理效率化、教學技巧優、

(27)

親師互動暢通、同儕關係好、好的學習情境等。有學生良好表現、教師專業、教 學環境經營等三面向。如表2-1-4

表2-1-4 高效能與低效能班級經營比較

效能指標 有效能的教師 低效能的教師

行為管理

1. 清楚且有效的將班級規則教導給 學生

2. 隨時注意學生行為

3. 迅速有效的制止學生違規行為 4. 具有明確的行為判斷標準

1. 無法使學生完全清楚班級規則 2. 無法區別及有效處理學生良好或

不當行為

3. 常以威嚇警告學生

4. 對學生行為好壞之標準充滿不確 定性

5. 學生不信任教師

教學管理

1. 妥善規畫教學活動 2. 時間掌控得宜 3. 活動轉換順暢 4. 充分掌握教學目標 5. 事先準備教材 6. 使用教具

7. 注重個別學生的學習

1. 對作業說明不清 2. 學生常離開座位 3. 常花時間處理違規行為 4. 教學常中斷

5. 不注重個別學生的反應

滿足學生 心理需求

1. 愉快的班級氣氛 2. 活動多樣化 3. 教材符合學生興趣

4. 讓大多數學生都可體驗成功 5. 重視學生對班級的感受

1. 前三週均未注意學生心理需求 2. 常使用尖銳的言語

3. 隨時有發生危險的可能;例如以 大頭針別名牌

教室環境 的規劃與

佈置

1. 能有效因應環境的不良影響 2. 給予轉入生有關班級生活清楚的

訊息

3. 妥善的更動桌椅利用空間 4. 不讓外在環境限制影響學生

1. 沒有因應環境的方法 2. 無法給予轉入生所需的訊息 3. 若遇到教室環境問題傾向離開,

欲選擇別的教室 教師個人

特質

1. 溫暖、熱情、鎮定及關心學生 2. 能傾聽及表達情感

3. 能與學生溝通教師期望

1. 態度冷漠

2. 不願傾聽學生意見 3. 不與學生溝通 資料來源:廖淵豪(2007:26-27)

上表將低效能與高效能之班級經營特徵做比較,教師在班級經營過程中,將 此作為檢核的標準,以逐漸趨向高效能的特徵為目標經營班級。

(五) 班級經營效能之特質:班級經營效能的能力是內隱的知識,深植在經 驗、判斷、創意、聯想等,包含了認知和技能的內隱。前者在教師的心智模式內。

後者從累積經驗獲得。

(28)

(六) 後設分析與班級經營效能:Robert.Marzano等認為後設分析,就是以量 化方式,將許多研究的結果,予以結合的技術。班級經營效能的要素有:1.規則與 常規2.介入管教3.師生關係4.心向等,如果加強以上之作為,能減少干擾行為,提 升學生之學習效果(賴麗珍譯,2006)。

(七) 班級經營效能之指標:指標建立前應先探討班級經營之面向;有學者 Froyen 認為教室管理面向有1.內容經營(content management)。2.行為經營(conduct management)。3.情境經營(contextmanagement):。班級經營指標之建構,不同的研 究會稍有不同(廖淵豪,2007)。其中差異分析如下表2-1-5 班級經營效能指標順 序比較:

表2-1-5 班級經營效能指標順序比較 研究者

順序 楊士賢(1997) 張淑芬(2002) 廖淵豪(民96) 本研究 1 學生的學習效果 學生的學習效果 班級常規經營 了解學生 2 教師的教學品質 教師的教學品質 班級氣氛營造 班級環境規畫 3 班級的常規表現 班級的常規經營 班級環境規畫 班級氣氛營造 4 班級環境的經營 班級氣氛 親師溝通情形 班級常規經營 5 班級氣氛 親師溝通 學生學習效果 親師溝通情形 6 親師溝通 處理不當行為 教師教學品質 教師教學品質

7 × × 學生偏差行為處

學生偏差行為輔

資料來源:依據廖淵豪(2007:48)補充而成

歸納以上之觀點,班級是一個組織實體,想要達成班級經營效能,必須將班 級經營之每個面向都納入經營系統裡,有如上表2-1-5 班級經營效能指標順序比較 中,整體規劃,環環相扣,方能做到班級經營效能。即使排出效能指標順序,在 經營過程中,每個面向都有動態特性,要彈性的、持續的、反覆的經營。

五 五 五

五、 、 、 、 班級經營之特性 班級經營之特性 班級經營之特性 班級經營之特性

從不同學者的觀點,探討班級經營之特性,期能界定班級經營與其他組織經營 之不同,進而集中焦點,讓經營更有效。

(一) 單文經(1998)引學者看法,把班級經營當作一個教育組織與經營實體,

從不同角度分析其與一般組織之不同:1.在目標部分:以學生學習獲得為唯一目

(29)

標,此種獲得存在個體本身,不像其他組織,例如生產實體的產品。2.在成員部分:

以學生為主要成員,班級內成多元現象。3.在領導部分:教師因為知識、經驗、年 齡等的關係,呈現教師領導的極化現象,隨著學生的年齡漸漸長大慢慢改變。4.

在外在關係部份:受外在關係的影響,教師必須妥善經營5.在角色部分:師生具有 不同角色,評量以學習成效為主。

(二) 吳清山等(2001)認為班級經營的特性有七項,從作者提到的七個項目 中,經營者必須掌握此原則,方能使班級經營更周延。如1.整體性:規劃整體思考、

整體發展、表現班級特色等。2.適應性:教育目標是五育均衡發展,但是,學生有 不同的遺傳、環境、興趣、性向及需求等,教師應顧及個別差異與因材施教。3.

啟發性:教師除了被動的告知、規定、訓練以外,更應重視啟發學生思考的重要 性。4.合作性:班級是一個小型社會,教師應注重師生參與合作環境建立。5.創新 性:教育必須讓學生認識環境、適應環境、改造環境,因此,創新性是很重要的。

6.優先性:班級經營複雜而多元,教師應掌握輕重緩急與優先順序。7.安全性:心 理學家馬斯洛提到安全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

由此可知,班級經營的特性,是經營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原理原則,其中包含 了班級經營順序、班級經營內容、班級經營的輕重緩急到追求更優質性等,讓經 營更周延完整。

六 六

六 六、 、 、 、 班級經營效能之因果關係 班級經營效能之因果關係 班級經營效能之因果關係 班級經營效能之因果關係

在班級經營中,教師投入之理念、歷程、具體策略等為因,所達成之教育目 的為果。探討因的部分,可以做為教師經營班級的內容與原則,探討果的部分,

可以做為教師班級經營目的的指標。唯有對因與果都了然於心,方能在班級經營 時有定見,茲將因和果之部分闡釋如下:

在因的部分,所謂班級經營效能,教師在複雜的時代背景下,面對著一個班 級,如何領導方能帶領讓學生達到以上之教育目標,一定需要全盤思考,以專業 系統的班級經營達成「班級經營效能」。共分為理念、歷程、策略等,在理念部 分,是依據相關理論所建立之正向之想法;在歷程部分,共分為七個步驟,從目 標到班級實況的分析,再來是擬定計畫到實際的經營策略,最後是評鑑;在策略 部分,共分為七個向度,包括1了解學生、2班級環境規劃、3班級氣氛經營、4班 級常規經營、5親師溝通情形、6教師教學品質、7學生偏差行為輔導等。其間,環 環相扣,重視預防、糾正以及發展性,以達成班級經營效能為最高之原則。

在果的部分,所謂國民小學「教育目標」,依據國民教育法第 1 條:「國

(30)

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158條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之健全國民為宗旨。」教育目標雖然追求「卓越化與精緻化」,但是,教育對象 不是工廠的產品,可以做百分百的一元化品質管制。每個學生應該達到什麼程度 才算有效能?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思考,個別差異之因素,有不同的起點和終點 行為,教學只能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指導學生,盡量發展潛能(張春興、林清山,

1988),而且在多元智慧的價值體系下,學生的表現是適性多元的。因此,每個 學生因為個別差異,適性發展就算達成教育目標。

教師在班級經營中,所投入之作為,必須達成教育目標,方能稱為「班級經 營效能」。

七 七 七

七、 、 、 、 小結 小結 小結 小結

綜合本節文獻探討、專家學者的觀點,班級經營是為了達成教育目標,在理 念、歷程、策略上之投入之作為,可歸納有以下幾點:依據教育原理原則,遵守 一定的教育理念,將人、事、時、地、物等要素安排為適當的歷程,使用具體可 行的策略,以達成教育目標。在達成教育目標之前提下,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在規劃時必須整體思考,因為班級是一個經營實體,有如一個生態系統,如班級、

學校、社會等,之間互相牽引的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在經營內容上必須注意 多面向,不是只有常規管理。過程中必須彈性調整做法,因面對的班級不同、學 生不同,採取的經營策略不同,教育目標之達成率也不同。在成效上必須不斷檢 核,是否達到「工作—成就」,以確保班級經營效能之達成。

(31)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念與理論依據

本節旨在建立正向之班級經營理念依據,作為班級經營效能之規準。另外,

也從文獻中探討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如何影響班級經營效能。一共分為四個部 分,班級經營之理念、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班級經營策略之理論、小結等。

一 一 一

一、 、 、 、 班級經營之理念 班級經營之理念 班級經營之理念 班級經營之理念

理念是策略的引導者,策略則是理念的實踐者,因此,在班級經營中,必須 有正確的理念為後設知識,再建立有效的策略落實在具體經營過程,方能營造優 質的學習環境,帶領班級學生做精緻的學習,達成班級經營效能。以下是相關學 者提到理念的觀點:

(一) 信念與知識:信念與知識的不同,例如如果有人相信「地球是圓的」,

就說他有「地球是圓的」信念。如果他知道「地球是圓的」,就說他有「地球是 圓的」知識(李雄揮,1989)。由此,理念應該是由「知」建立的信念,此信念 又成為行動的準繩。

(二) 理念與策略:在理念與策略部分,單文經(1998)提到理念與策略雖然 不同,具有密切的關係,二者難以分立:無策略的班級經營理念,易淪為空談高 論,而無理念的班級經營策略,則亦淪為盲目。因此,本論文雖以「班級經營策 略研究」為名,實則自始至終,皆兼顧班級經營理念與經營策略的探討,以免有 所偏倚。

(三) 班級經營導向與理念:一是工作導向的理念,重視工作的完成,科學管 理與工商企業效率下的產物,非人情化,造成成員之間的疏離,不當行為日愈嚴 重;二是個人導向的理念,強調個人需求的滿足、個別差異,及潛能的發展;三 是團體導向的理念,重視團體的凝聚、集體活動的參與,以及人際關係的維繫(單 文經,1998:40)。教師在班級經營時,應在三項理念間取得平衡點。

(四) 班級經營理念是指教師在經營班級時,為能有效處理班級中的人、事、

物等,創造有利的教學情境,達成教學目標,所持有正向與積極之想法(陳湘玲,

2000)。

(五) 班級經營的理念:朱文雄(1999)認為做任何事都有理念,班級經營亦 如是。過去卻把班級經營,看成是教師管理學生行為和教室秩序的工作。有效的 班級經營,應該有「要用愛心去瞭解學生和班級」,這都是輔導的理念。

(32)

(六) 教室管理的理念與實務:黃政傑、李隆盛(2000)認為教室管理的理念 與實務中,應澄清兩個觀念,一是教室管理,不只是偏差行為處理。二是行為的 養成或改變,非一蹴可及。

(七) 建立自己的教育信念:鄭玉疊等(1999)認為教師和家長是孩子的「教 育園丁」,身教言教的示範者。因此,教師應建立自己的教育信念與教育哲學,

成為工作的動力,並列舉如下:如給孩子尊重與示範、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給孩子犯錯的權利、每個孩子都可學習、提升專業素養、讓教育成為自己的事業。

(八) 教師應有的信念:一位傑出的教師。應該有以下幾種正向而理性的信念:

1.全人教育與價值性的目標理念2.堅信民主、人性、多元化學習原則3.堅守言教、

身教、境教的領導示範4.堅守教師專業知能終身學習信條5.堅守教育熱忱與工作投 入經營理念(吳明隆,2003)。

總而言之,理念就是多元的參考、建立自己堅持的正向想法,引導我們執行 的方向。因為我們面對的教育場所,沒有「錯的權利」,學生的學習有不可逆的 特質。因此,教師經營班級時,應該以理論為依據,在工作中用心體會,建立自 己的價值體系,在工作中因地、因時、因人而制宜,達成卓越的班級經營效能。

二 二 二

二、 、 、 、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之理論依據

班級經營效能為什麼要有理論依據?因為教育目標之達成是複雜與多元的,

一定要建立正確之理念方有達成之可能;要建立正確的、毫無偏頗的理念,就要 多方參考、思索與研究相關之理論。顏火龍等(2001)提到從科技整合角度,班 級經營理論基礎,應包括哲學、社會學、行政學、心理學、人類學等,以補心理 學的不足。孫邦正(1988)提到教育是百年大計,攸關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的興衰。

教育是專業的工作,應建立健全的教育原理原則,方能達成任務。以哲學探討教 育目標與原則、以社會學探討教育環境、以生物學與心理學探討教育對象與方法、

以行政學探討班級經營。本研究為班級經營,班級是教育最基本的單位,因此每 一個理論皆以教育方面為主,茲就相關理論與班級經的關係列舉如下:

(一) 教育哲學與班級經營之關係

杜威說:「哲學是教育的普通原理,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教育的目的、

教材、教法、均為哲學決定(引自孫邦正,1988)。此外,相關學者也提到了類 似的觀點,如哲學是「用邏輯的方法研究人類信念的學問」(李雄揮,1989)。

哲學也是「各科學的後設理論與批判反思的功能」,因此科學與哲學相輔相成,

康德曾說:「沒有科學知識的哲學是空的,沒有哲學的科學是盲的。」許多教育

(33)

思想多從哲學思潮演繹而來(引自顏火龍等,2001)。教育哲學是所有理論之基 礎學科,有如一棵樹,教育哲學是根,向上發展是教育史,並發展成三大枝幹,

分別是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學方法論等,再從中發展出相關領域(彭 達山,2002)。茲將資料整理如下圖 2-2-1:

從上圖2-2-1中也可以看出,整個教育史以教育哲學為根,發展出影響班級 經營的相關學科。因此,教師必須研究教育哲學,作為班級經營的理論依據。兹 將教育哲學對班級經營有影響之部分,整理如下:

教育的目的與教育規準:第一教育目的部分,一切的教育目的參酌教育哲學 而定,例如社會哲學和個人哲學,深深影響教育目的(孫邦正,1988)。因此,

教師必須研究教育哲學,作為引領學生之準繩。例如存在主義主張人是獨一無二、

具有自由意志、自主負責、獨立自主等,因此,教育就是在幫助個人對自己命運 作選擇,並負起建立自己的人格尊嚴。第二教育規準部分,皮德斯提出三大規準,

合認知性中要合理的追求真理精神,合價值性中要合情與求善,合自願性中要符 合身心發展與自由意志之表達等(彭達山,2002)。

教育方法與師生關係:第一教育方法部分,如存在主義「沙特的的自由、抉 擇、負責一貫性」中,學生自己決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以班規為例,應由學生 自行討論訂定,才會對學生產生意義,才會更重視。再來賦予學生彈性變化的空 間,體認到自己的選擇必須自己負責,不能以任何托詞為自身脫罪。第二師生關 係部份,存在主義巴博爾的我汝關係中,教師不應該像知識的代理商,將學生看 作分數的負載者。讓師生之間互為主體,維繫一種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關係。教 師應保持ㄧ顆赤子之心,投入學生的世界中,試圖了解他們崇拜的明星,借力使

教育史 教育心理學

教育社會學

教育哲學 教育方法論

圖 2-2-1 教育哲學概念圖 資料來源:依據彭達山(2002)整理而成

(34)

力顛覆學生的盲從(顏火龍等,2001)。

民主環境與批判能力:第一民主環境部分,存在主義「尼采的超人學說」中 提到,人應心甘情願的誠於真我,非誠於角色,那麼人生才有意義。因此,行為 不是因為外在壓力,而應該是班級互動中的反應,這樣人生才有意義。每個學生 都有自我實現的權利,不應該過度以團隊精神為托辭,用行為主義的制約方式,

要學生照單全收像機器人。教師應給學生參與的機會,也有引導學生多樣化發展 的義務。第二批判能力部分,法蘭克福學派「馬庫色的單一向度的人」中提到,

教師必須注意不能讓學生受華麗的聲光媒體、膚淺的時髦風潮所擺佈。應適時糾 正價值觀或認知,並導引學生回歸自己的主體意識,作一個有自我主張的個體。

教師要成為真正的教育改革主體,不能任意套用理論文本,一味仿效而不知批判 反省。易言之,教師有必要親自深入班級生活,傾聽來自每個學生的心聲,在浩 瀚無邊的文本中提煉出實際符合『此時此班』的實質理論。並提供學生更寬廣的 空間,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對於學生的創新作法,教師應多加鼓舞(顏火龍等,

2001)。

教育哲學在教育目的、規準、教材、教法、師生關係、環境、能力的培養等 皆有相關研究,並提出建議,教師應以教育哲學,作為班級經營之依據,讓每個 學生皆能接受精準、優質的教育。

(二) 社會學與班級經營之關係

社會學研究人類所生活的環境中,一切的組織與生活..等等,班級是一個小型 的社會體系,是師生共同學習的場所,因此,社會學對班級經營有一定的影響。

例如,日本東北大學 水原克敏教授,在98年度暑假到東大演講,談日本教育各階 段的演進,發現每個階段都深受社會背景影響,也相對的影響了教育方法以及對 心理學的解讀。兹將教育哲學對班級經營有影響之部分,整理如下:

班級優質文化建立之重要性:結構功能的「派森思的社會體系」中,賦予教 育兩種基本功能,社會化與選擇。第一種社會化是一種歷程,歷程中社會共享的 價值被內化到個人的人格系統。第二種過程中也會產生一種控制層級(hierarchy of control)現象,文化系統控制社會系統,社會系統控制人格系統。社會期望變成個 人所需,因為人在社會中都需要被認同,行為才能得到滿足,因此,社會中的文 化會影響人格。依據以上之觀點,教師在經營一個班級時,應該要建立優質的班 級文化,讓學生在這小型的社會體系中,將優質的價值內化到人格中,培育出健 全的人格,例如「責任感」與「適應」未來社會生活所需之基本人格特質。在這 個過程中,讓學生超越自我中心的個人利益,趨向社會認可的理念、價值(顏火

數據

表 4-3-3 個案教師班級經營效能指標  指標構面  指標項目  1-1  資料參考、鑑往知來。  1-2  中立客觀、摒除成見。  1-3  持續了解、組織建構。  1-4  相信學生、適度期待。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PM Tongxun (HPM Newsletter). These articles have documente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PM practice in Taiwan as well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Key word: OEM, ODM, Projector, Competition Strategy, Core Competitiveness, SWOT Matrix, Analysis-Of-Five-Forces... Projector( Digital Light

在與 WINS 有關的研究之中,除了研發感測器硬體這個領域之外,其它的領域均需要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