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帶來的長期成本則是不確定的,也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Hendry(1995)將組織決 策視為資訊的處理系統,探討了將活動外包時會損失什麼,以及這種損失如何影響組織 的能力,例如,外包服務的決定也許現在可以節省生產成本,但在可以遇見的將來很大 可能會導致企業缺乏創新能力(可以看作廣義上的交易成本),如果公司本身不從事某 項活動,那麼它如何從中汲取教訓或運用該活動可能產生的創新呢?獲得隱性知識特別 重要的一種學習形式是做中學。決策者需要在證據有限的情況下及時得出結論,一種常 見的方法就是觀察其他同行成功決策者的決策並模仿這些決策,另一個方法可能是去聽 取諮詢顧問講解現在商場上主流的趨勢,因此也不能排除各種商學院,行業協會和培訓 機構等在相關理念形成過程中的共同影響。

在 Michael 提出的以上 inertia(慣性)和 bandwagoning(追趕潮流)兩個因素之外,

也許我們可以找出更多的可能導致垂直整合/外包程度發生錯位的原因,本研究提出的 績效展望(Performance Prospect),即企業決策者基於未來的預期,將會是一個需要值得 分析的重要因素。

第七節 現有研究文獻評述

交易成本經濟學幷不能合理解釋橫截面上觀察到的一種經驗事實,即相同行業中面 臨相似資産特用性的兩個企業選擇不同程度垂直整合策略。就像我們開始提到的手機行 業,韓國 Samsung 公司選擇內部生産主要的零部件,而美國 Apple 公司則選擇除核心産 品的研發以外基本上都是採用外包的形式進行生産,兩家公司卻可以在這個行業取得差 不多同樣的成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企業的風險與收益之間的權衡一直是企業管理和金融學研究的問題,von Neumann

& Morgenstern(2014)總結的期望效用理論(Expected Utility Theory,簡稱 EUT)是主 要分析工具。该理论假定人都是理性的,各人主观追求的效用函数不同、对各种可能性 发生所认为的主观概率不同,导致了判断和决策的因人而异。但为保持理性,效用函数 U(W) 一般假设为二阶导数小于 0,視作一致性风险趨避的形式,取对数函数 U(W) = ln(W)。風險趨避的傳統假設是 EUT 的基本前提,表明風險與收益存在正相關關係。

Kliger & Tsur(2011)在《The Journal of Behavioral Finance》上用展望理論重新解 釋了風險與收益之間的關係,使用 1987-2001 年間的標準普爾(COMPUSTAT)資料,

樣本總數涵蓋 41 個行業和 2,068 家公司,他們發現:用收益高於參考點的公司於收益 低於參考點的公司相比較,收益高於參考點的公司反而承擔較小風險。

行爲金融學的其他研究也發現企業績效展望特別適用於資産特用性相近企業的垂 直整合研究,Baker et al.(2007)認爲,管理者有自由裁量權,在不考慮道德風險的情 況下,管理者自認為他的決策實際上接近最大化企業價值,管理者自身的有限理性或投 資者壓力會導致管理者依賴於特定的績效指標。每一項具體的業務是選擇「外包」或者

「垂直整合」的決策往往是直接由高層管理人員自行決定的,高層管理人員做出決策時 個人對風險偏好的差異就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垂直整合程度,造成企業的實際外包程度 偏離企業當前本可以選擇的最優決策點。

通過相關文獻探討,我們可以認為:

(1) 當企業的預期績效低於目標水準時,根據展望理論的決策框架(The Framing of Decision),有限理性的管理者會將決策參考點狀態定義爲損失(losses),績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展望為損失展望(LP),實施更多的探索行爲,風險決策偏好表現爲尋求風險;

(2) 尋求風險的企業管理者,即使所要處理的創價過程已經處于較高的資産特用性 程度,會低估市場治理受到機會主義行爲攻擊造成的損失可能性,仍然看重專 業化社會分工帶來的利益,選擇市場交易,較少採用垂直整合的組織管理方式 來規避風險,使得企業垂直整合程度(VI)下降;

(3) 當企業的預期績效高於目標水準時,根據展望理論的決策框架(The Framing of Decision),有限理性的管理者會將決策參考點狀態定義爲利得(gains),績效 展望為利得展望(GP),風險偏好表現爲趨避風險;

(4) 風險趨避的企業管理者,根據 Chiles & Mcmackin(1996)的理論,在面臨同等 資産特用性程度時,風險規避者會給市場治理受到機會主義行爲攻擊造成的損 失賦予更大的權重,因此所評估演算的市場治理成本高於風險中性者,即使資 産特用性較低也可能採用企業來組織交易而不是通過市場,使得企業垂直整合 程度(VI)上升。但是本研究要對 Chiles & Mcmackin(1996)的部分理論提出 質疑,因爲當我們同時考慮到短期不作爲偏誤(omission bias)這樣另外一種認 知失調因素對於維持企業垂直整合程度現狀的作用,會抑制決策者在利得展望 的情況下,改變現狀的嘗試,可以預期即使是風險趨避的企業管理者,企業垂 直整合程度仍然主要受資産特用性(AS)的影響。

(5) 企業管理人員在面臨風險決策時,其利得展望(GP)越高,則審慎程度(DOP)

越高;其損失展望(LP)的絕對值越高,則審慎程度(DOP)越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 章 研究方法

通過回顧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方法,我們發現管理學領域的大多數研究都是基於調 查方法(survey methods),而經濟學通常傾向於使用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這兩種 都屬於量化研究方法。除此之外,另一種也很重要的研究方法就是質性研究(Qualitative), 例如個案研究法或人種志研究,質性研究在新理論的構建中尤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兩種研究方法相比之下,往往量化研究的信度(reliability)較高,而質性研究的效度

(validity)則更好。本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都來源於經濟學,通過分析交易成本經濟學 與行為經濟學這兩門學科對風險偏好(Risk References)這個共同構念的研究成果,先 找出二者之間存在的邏輯連接,然後發展出自己的觀念架構與假說,最後再運用量化研 究(quantitative)的方法對假說進行實證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