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環境素養內涵及發展

一、 環境素養之定義

在1968年美國學者Roth首先提出環境素養這個名詞,當時大眾媒體普遍報導,認 為環境的污染是由環境文盲(environmental illiterates)所造成,人類對於環境知識的無

知是造成環境快速惡化的原因,於是 Roth 發表了一篇文章來回應當時媒體的評論,當 中提到「我們該如何知道且辨識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Roth,1992)

聯合國將1990年訂為環境素養年,並為環境素養下了一個定義:

「全人類環境素養提供基礎知識、技能和動機,是基本的功能性教育,在滿足人 類對環境需求的同時,為可持續性的環境發展作出貢獻。」

環境素養在各時期的內涵與詮釋各有不同,但基本上環境素養的內涵可分為知 識、情意、技能、行為這四個面向,知識方面包括生態系的知識、社會系統對自然環 境的影響、環境議題,以及解決環境問題的策略等;情意則包括個人對於環境的態度 與敏感度、控制觀、自我效能、價值觀以及環境行為的意向;技能則以環境議題為中 心,強調能夠辨識、分析、調查環境議題,建立自己對於環境議題的價值觀,並能夠 設計與創造解決環境議題的方案;行為則是指解決環境問題或友善環境的環保行為、

環境行為。

Roth提出環境素養的發展可分為名詞性的環境素養、功能性的環境素養、操作性 的環境素養三個階段,從對於環境相關的知識有基本了解,到能蒐集資料評價環境議 題,願意採取行動防止環境的惡化,環境素養的養成是一連續性的過程,從完全不具 有能力到有進階能力,將環境知識,技能和價值,體現在可觀察的行為上。Hungerford

(1985)將環境行動區分為生態管理、說服、消費者主義、政治行動、法律行動五種 類型,往後成為各環境素養架構或模式在行為面向的參考依據。

素養是一種可以看到『學習遷移』的學習,要解決真實的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就 要學習如何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下將知識活用。而環境素養則是一種有意識且能說明環 境系統健康的狀況,並採取行動維護、恢復或加強環境的健康(Roth,1992)。

二、 環境素養內涵

從1968年美國學者Roth首次提出環境素養後,環境素養因應不同的時代背景,發 展出多種定義與內涵,畢竟不同的時代面對著不盡相同的環境問題,環境素養也應隨 社會、環境發展同時俱進。

1970年,美國紐澤西州環境教育委員會設定了環境教育總體規劃,當中提到具有 環境素養的公民應當具有整體環境的相互依存性和責任感,能夠解決當前環境問題,

預防未來挑戰。

美國環境素養委員會(Environmental Literacy Council)認為環境素養代表對自然 世界體系,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交互關聯有基礎的認知,對環境問題具有敏感度,並 對於關於環境問題的科學佐證、不確定性、經濟、美學及道德等考量有基本選擇能力

(蔡慧敏,2002)。

Rillo(1974)認為環境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能以永續的理念 來使用環境發展人類生活; 理解人類不能完全獨立與其他生物生活著,與環境的其他部 分有著密切關聯(Roth, 1992;楊冠政,1993)。

1976年,Hungerford認為環境素養的構成可以分為認知的知識 (cognitive knowledge),認知的過程(cognitive process)和情意(affective)三個部分。

Hungerford並非從學科的角度進行研究,而是從環境素養的公民所應具備的內涵來定 義,把環境素養看作知識,能力,價值觀,行為策略等的結合。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環境教育會議在蘇俄的 Tbilisi 召開,會 議當中認為有環境素養的人應具備(Roth, 1992):

1. 對整體環境的覺知與敏感度。

2. 了解環境問題並有豐富經驗。

3. 具備關切環境的情感和價值觀。

4.有能力識別和解決環境問題。

5. 參與各級工作,解決環境問題。

1985年,Hungerford and Tomera提出了環境素養模式(Environmental literacy Model ) ,認為環境素養包括生態學概念、環境敏感性、控制觀、問題知識、信念、

價值觀、態度和 環境行動策略等8個要素 (Hungerford, Peyton,Tomera,

Litherland, Ramsey, & Volk,1985) 。

圖2-1 Hungerford 的環境素養模式圖

1988年,Marcinkowski認為,除了敏感度,控制觀和態度外,環境素養還應該加 入公民行動。 公民行為應包括行動動機,行動策略知識和行動策略技能,概念上比 Hungerford所提出的環境行為策略更為廣泛。 將「做出正確環境決定的能力和意願」

作為環境素養的核心與最終目標(Marcinkowski,1988)。

聯合國將1990年訂為環境素養年(Environmental Literacy Year),並在其發表的聯 合國環境教育通訊中以全人類環境素養(Environmental Literacy for all)為題,為環境 素養下了定義:「全人類環境素養是所有人的基本的功能性教育,它提供基礎的知 識、技能和動機來滿足環境的需求,並為永續發展作出貢獻。」換言之,環境素養可 認作功能性素養(functional literacy),問題的解決和社會的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是環境教育的操作原則(operating principal)(楊冠政,1993)。

Marcinkowski(1990)綜合文獻中對於環境素養的研究,認為環境素養應包含下 列意義:

1. 對環境的意識和敏感度。

2. 尊重自然環境的態度,關注人類對自然的影響。

3. 了解自然系統運作的方式,以及社會系統如何影響自然系統。

4. 認識各種環境相關問題(地方、地區、國家、國際和全球的)。

5. 可以運用初級或次級的訊息來源分析、合成和評量環境問題的信息,並根據事實或 個人價值評估環境問題。

6. 全心全意,負責任,積極主動地解決環境問題。

7. 具有解決環境問題的策略知識。

8. 具備發展實施、衡量單一策略和組合計畫的技能。

9. 積極參與各階層環境問題的工作。

1995 年,美國的環境素養評量小組(Marcinkowski & Rehring, 1995)提出環境 素養的架構,主要涵蓋認知與技能、情意及行為三大領域,而此一架構與評量方式乃 是結合數十位美國環境教育學者的貢獻而完成,說明如下:

1.認知與技能領域 :透過基礎的知識學習,可以調查和分析生活中的環境問題,並具 備提供解決方案的技能與知識,進而將技能和知識轉化為環境行動策略。

(1) 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知識

(2) 具備環境議題的知識

(3) 具備解決環境問題方法的技能與知識

(4) 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和知識

2.情意領域:相信個人或集體的行為能夠改善環境的程度,以提高對環境的價值觀與責 任感,並培養環境保護的行動意圖。

(1) 環境敏感度--能夠感受,欣賞和關心環境的程度

(2) 控制觀--相信「個人或集體行動將可以改善環境」的程度

(3) 環境態度與價值

(4) 環境責任感

(5) 行動意圖

3.行為領域:環境素養之行為領域中,包括消費者行為和經濟行為,透過說服、廣告、

宣傳或政治行動、法律行動等來發展負責任的環境行為,也就是具體的環保行動。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包含下述幾項:

(1)生態管理 (2)消費者/經濟行為 (3)說服 (4)政治行動 (5)法律行動

2011 年,北美環境教育學會(NAAEE)提出環境素養模式,將環境素養分為知 識、環境意向、綜合能力、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等四個面向。

1. 知識(knowledge):

(1)自然與生態環境系統

(2)社會、文化與政治系統

(3)環境議題

(4)多種環境議題解決方案

(5)市民參與與行動策略 2. 環境意向(Dispositions):

(1)敏感度

(2)對於環境的態度與關懷

(3)個人的責任感

(4)控制觀/自我效能

(5)動機與行為意圖

3. 綜合能力(Competencies):

(1)辨識環境議題

(2)對環境狀態或議題提出相關疑問

(3)分析環境議題

(4)調查環境議題(利用第一手或第二手資料了解議題的科學與社會面向)

(5)對環境評估與做個人的判斷(環境與政治系統的互動)

(6)使用證據與知識,選擇並捍衛自己的立場已解釋環境議題

(7)創造與評估不同尺度/層級解決環境議題的計畫

4. 負責任的環境行為(Responsible environmental Behavior):能採取對環境問題或環 境議題有正面影響的行為,例如:生態管理、說服、廣告、宣傳、消費者或經濟行 動、政治行動、法律行動等。

NAAEE 認為環境素養的發展不是線性的(Linear),在此模式中知識與環境意向 影響綜合能力的發展,綜合能力的培養影響個人是否能解決環境問題,並採取負責任

的環境行為。負責任的環境行為是培養環境素養的最終目標,而個人採取什麼樣的環 境行為受到環境背景(Context)的影響,環境背景包含個人、社會、自然三個面向。

個人面向包括人的身心發展、需求、經濟能力等;社會面向包括文化差異與社會 規範;自然面向所指的是從地方、地區、國家到全球等自然環境的不同尺度。負責任 的環境行為亦影響其他三個面向的環境素養持續發展,環境素養的發展應該是一個持 續性的回饋圈(Feedback/reflection loop)。

三、 環境素養之發展

自環境素養一詞廣泛使用後,對環境素養課程和方案的目標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因為學者們對於環境素養的解釋還沒有達成共識,美國測驗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ASTM)藉由德懷術(The Delphi Technique)提出了環境素養的 發展及定義。(楊冠政,1993)。

根據ASTM 的研究結果,環境素養被認為是一個連續的過程(Continuum),是一 個從完全不具備能力到有進階能力的連續過程,能將個人學習到的環境概念,技能和 價值觀從可觀察行為中表現出來,並提出環境素養發展包括三個層面:

(一)名詞性環境素養 (Nominal environmental literacy)

將與環境有關的基本名詞用來交流和溝通,此階段環境素養者,能夠理解環境問 題常用的基本名詞,操作性定義和意義,對環境有正確的認識和敏感度,尊重自然,

關心環境所面臨的威脅。此外,應瞭解關於自然系統運作的方式,以及社會系統如何 與自然界相互作用。

(二)功能性環境素養 (Functional environmental literacy)

(二)功能性環境素養 (Functional environmental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