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環境素養與環境教育相關研究

一、 國內環境素養相關研究

研究者經碩博士論文研究系統,整理國內環境素養之相關研究,從當中可歸納出 國內與環境素養相關的研究以環境素養的測量和指標的建立為主,場域以國中小學為 主。本研究偏向環境素養的測量,場域為台南官田區的社區,對象為當地社區居民,

在場域和對象的選擇上雖然不盡相同,但卻有可互相觀摩之處。

蔡珍枚(2002)發表國中教師環境素養指標初步建構之研究,初步建構適用於國 中教師的環境素養指標,此處指標的意義是以質性的觀點對擁有環境素養所需的知 識、技能、態度、行為的描述,著重於指標意涵的探討。研究的途徑以質性研究的方 式調查國中學校具有環境教育理論和實務的教師,希望能架構出國中教師環境素養指 標,核心的目的在於建構出各指標雛形,以及指標內的意涵,研究中的環境素養指標 分為環境知識、環境技能、環境情意跟環境行為。這份論文研究由於發表的時間比較 早,具有相當高的原創性,優點在於提供了未來進行環境素養調查的研究者基礎的架 構,但由於訪問的人數有限,分布也多集中於單一區域,因此無法囊括各地區國中老 師的環境素養狀況,不同學校、區域的老師由於當地文化背景、校園風氣的不同也會 對環境素養造成影響。

郭怡君(2003)發表花蓮縣國小現職與職前教師環境素養評估與負責任環境行為 預測變項之分析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來了解國小在職以及職前教師環境素養表現 情形,並進一步探討環境素養認知、情意、技能與行為四層面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

此研究的核心目標是瞭解各群體的環境素養現況,及其負責任環境行為之預測變項,

在閱讀的過程中發現此篇研究的理論架構依據Hines的環境行為模式、Hungerford和 Volk的環境公民行為模式,以及由美國環境素養評估協會提出之環境素養架構,樣本 數為1025人,優點就在於樣本的對象具有銜接性,而不是只侷限於單一年齡層,研究 當中包含了現職教師以及職前教師的環境素養調查以及環境行為預測,因此研究結果 無論是對於在職老師或是即將成為老師的研究對象都具有參考價值。

李禎文(2003)發表融入式環境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環境素養影響之研究,以南 投縣虎山國小九十學年度五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探討將「環境教育」課程融入自然 領域之後,對學生自然科學習成就是否會有影響,並且探討學生在環境素養上的相異 處。同時藉由分析學生的背景、環境素養與自然科學習成就,了解三者間的關聯性,

和環境素養各向度之間的相關性。在此篇研究當中使用前後測量來比較當中的轉變,

而研究者本身則是對兩個社區進行比較,分析兩者環境素養的差異。此研究採取實驗 研究法,將「環境教育」課程融入自然科課程當中,研究對象包含實驗組與控制組,

實驗組以融入環境教育課程內容的課程,控制組則是以一般的課程,實驗後分別對照 兩組學生的環境素養,

研究者為了符合在地性,更加貼近在地狀況,以自編問卷進行資料蒐集,研究核 心的是探討環境教育融入課程是否能提升學生環境素養,研究的結果顯示環境教育課 程融入教學後,對學習成就的分數上並未造成明顯影響,但學生的環境素養卻有明顯 的提昇,尤其以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環境概念知識內涵的教學成效最好,但是在 環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兩方面成效較不明顯。

早期環境教育學者曾提出許多解釋環境行為的理論模式,試圖瞭解促發環境行為 產生的影響因子及阻礙為何。他們主張欲改變人類的行為,可藉由認識環境及學習環 境議題相關的知識開始進行;當人們獲得較充足的背景知識之後,可能會擁有較高的 環境覺知(environmental awareness)或環境態度(environmentalatitude),如此才能真 正落實環境行為,達到行為改變之目的(Hungerford & Volk,1989)。

在李禎文研究者的研究結果當中雖然顯示環境行動技能與環境行動經驗的成效並 不明顯,但學生在過程當中獲得的環境知識與正向的環境態度卻會因為時間的醞釀而 產生後續的作用,在此篇論文當中可以看到「環境教育」融入教學的應用,這對於後 續相關的課程規劃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前述研究中,從環境素養指標的建立、探討環境素養不同層面間的相互關係,到 透過環境教育的課程融入教學對環境素養的影響,都著重於找出在教育的過程當中,

研究對象在環境素養上的表現,以及以環境議題為主軸的教育方式對於環境行為之影 響,這些研究在後續可應用於實際的教育現場當中,建構對於環境素養的理解。

羅雪瑞(2003)發表從重要生命經驗探討國家公園解說員環境素養之建構研究,

根據相關文獻,初步建立國家公園優秀解說員之重要生命經驗訪談大綱,對12位國家 公園解說員進行深度訪談後,彙整出可能影響優秀國家公園解說員的重要生命經驗及 環境素養。

經由優秀國家公園解說員重要生命經驗的訪談及專家德懷術研究,建構了「國家 公園解說員環境素養內涵基準」,再經問卷調查以瞭解國家公園解說員對這些環境素 養內涵基準之看法及自我評定結果,並進行分析探討,藉由德懷術研究法來建構內涵 基準是本篇研究較為特別之處。

在重要生命經驗對於解說員環境素義的影響部份,「國家公園主管與同儕的專業 知識」、「自主性強的野外自然觀察經驗」、「在解說員訓練或相關課程受老師的影 響」、以及「參加相關演講或研討會受到感動」是提昇解說員環境素養「認知層面」

最主要的之因素。「解說工作養成的使命感」、「目睹環境被破壞的衝擊」、以及

「希望大家或下一代有更好的環境」是提昇解說員環境素養「情意層面」最主要的因 素。「解說員的相關訓練」、「從自然保育相關研習活動觀摩」、「國家公園解說夥 伴的腦激盪」是提昇解說員環境素養「技能層面」最主要的因素。「接觸大自然的經 驗,不希望環境受到破壞」、「解說員身份的自我期許,擔任解說員應有的環境行 動」、「親眼目賭環境被破壞的嚴重性」則是提昇解說員環境素養「行動層面」最主 要的因素。

這部分讓我想到在發放問卷的過程當中,觀察到居住於台南官田水雉生態園區附 近的社區居民由於生活與周遭生態、環境緊密連接,對環境素養產生某種程度的影 響,豐富的自然觀察經驗影響了環境素養的認知層面;農業型態改變對水雉棲息環境 的衝擊影響了環境素養的情意層面;但用以提昇環境素養行動層面的因素有著在地文 化矛盾,因此無法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過去,生態保育與環境發展一直被認為是背 道而馳的,但近年來環境意識抬頭,生態保育與環境發展的平衡有了更多可能性,杜 威曾說過,生活是經驗繼續不斷的重組和改造,過去經驗的改造與重造是一段需要時 間,因此在資料分析上,行動層面的影響雖然不顯著,但並不代表沒有產生改變,只 是需要時間的累積與轉化。

吳家玲(2003)發表島嶼公民環境素養之探討-以金門島為例,和前篇研究同樣 使用德懷術研究方法,探討「島嶼公民環境素養」的架構及金門地區當地公民環境素 養的相關內涵。

個別區域環境的不同,適用的環境素養架構內涵必然會有差異,吳家玲研究者回 顧過往國內環境素養文獻時觀察到,台灣雖為海島國家,但卻沒有一套融合海洋文 化、適用於當地特性的環境素養模式。研究過程採用「德懷術法」問卷調查的方式,

研究諮詢成員包括金門當地具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及具有環境素養專業背景的專家學 者,以金門當地的焦點訪談及三回合的德爾菲法問卷調查來確認其架構內涵,並進一 步檢視金門當地的鄉土教材,最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對於金門未來鄉土教學及後續 研究計畫。

從教育哲學的觀點來看,人類生活的本質是努力延續生活下去,生活是一種創新 的過程,在這種創新的傳遞過程中,人與人必須藉由溝通互動來進行思想與文化等的 傳承。思想的傳承就是一種教育,而以解決環境問題為目的的教育就是環境教育,提 升環境素養是環境教育重要的過程,環境素養的培養必須依賴教育過程的每個階段來 發展環境概念。美國明尼蘇達州環境部(2002)認為「當我們具備環境素養時,未來 從事決定時會有更遼闊的視野,遭遇到不好的結果也會有更多的準備,因為我們更能 辨別得失,有更充足的準備能生活在這世界上」。

此研究依據相關文獻回顧形成島嶼公民素養架構,包含 1.對島嶼環境有基本認 識。2.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3.具有關切島嶼環境問題的技能。4.具有分析 和解決島嶼環境問題的技能。5.具有島嶼環境問題的行動。研究結果針對金門鄉土教材 在環境素養內涵進行探討,資料顯示金門的鄉土教材在認知及情意方面等相關內容較

此研究依據相關文獻回顧形成島嶼公民素養架構,包含 1.對島嶼環境有基本認 識。2.對島嶼環境議題有覺知及敏感度。3.具有關切島嶼環境問題的技能。4.具有分析 和解決島嶼環境問題的技能。5.具有島嶼環境問題的行動。研究結果針對金門鄉土教材 在環境素養內涵進行探討,資料顯示金門的鄉土教材在認知及情意方面等相關內容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