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態指標評估架構系統之分析

第四章 台灣「生態社區」評估指標架構初步構想

第一節 生態指標評估架構系統之分析

依據 OECD(1998)對指標的定義為:「指標是一種參數,或者是由參數中獲得的值,它的 意思是可透過參數的延伸來提供資訊、敘述現象/環境/地區的狀態」。由此可知,指標是 一種將複雜現象和狀況簡化及量化,並藉以達成溝通的任務。同樣地,複雜的生態系統 (ecosystem)透過簡化「生態指標」(Ecological Indicator)描述,並傳達出「人類活動所 帶給的衝擊程度」,此一簡化的描述內容除了提供給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時的參考依據之外,

亦必須讓「非科學家」(non-scientist,即一般人)易於理解且進行管理或決策判斷等等

(Girardin et. al.,1999)。而放諸社區範圍內,則為依據社區不同類型、尺度規模與社 經條件等,能有一套測度其人類活動與建築構築等行為過程中,對環境衝擊程度的描述,即 為「生態社區的實質環境指標」。

我們希望由原有的綠建築評估九大指標精神出發,將綠建築函括層面漸漸擴及至較大尺 度範圍的人群居住地區,而成為一既能銜接綠建築評估指標,又能符合永續城市或生態社區 的積極價值。

藉由理論回顧與理念彙整,以及前述近年來的綠建築九大指標執行情形與其它社區案例 經驗,我們引用日本建設省於 1990 年「環境共生住宅」10(Environmental Symbiotic Housing) 的三個目標—「降低環境負荷」(Low Impact)、「自然的親和性」(High Contact)與「健康 與舒適」(Health & Amenity),是基於地球的環境保護、健康與舒適,以及周遭環境的保護、

協調與親和力所開發的住宅。「環境共生住宅」引用生物的觀念,認為在生物演化的過程當 中,除了靠「競爭」來演化之外,也有以強調以「共生」的關系來演化或生存。特别强調在 建築物的生命週期(規劃、設計、生產、使用、維護、拆除等過程 )中,都以省能環保與節 省資源為思考,在最低環境負荷的前提下,營造安全、健康與舒適的居住環境,達到住户、

建築與環境的共存共榮。而依據日本環境共生住宅推進協議会的定義,上述三個目標的概 念,乃針對建築設計上可發展出對環境技術部份可供進行規劃之項目,建立一套永續環境共 生綠建築之環境技術,以供未來於規劃、設計、施工、使用、更新等各階段使用(江哲銘,

2004)。

以環境共生的價值為主軸,為求取一較完整關照的永續/生態社區的諸多層面,在此作 些微修正為「地球環境負荷的降低」、「周邊環境區塊間的相容」與「居住環境的健康適意性」

等三個面向。茲就本研究所建構的三個面向,做基本觀念的闡述。

10 日本稱為「環境共生住宅」,可類比為我國的「綠建築」(green building)或歐美國家的「永續建築」(sustainable building)。

86

圖 4- 1 生態社區實質環境指標架構概念圖 一、地球環境負荷的降低

當前地球環境的主要問題大氣污染、水土污染、廢棄物排放量,是當前世界三大地球環 境問題。因此,如何透過省能省資源、削減廢棄物、綠色交通的推廣來適度地降低環境負荷,

減緩地球暖化的速度,乃當務之急。大致又可細分三部份:「省能省資源」、「廢棄物的削減」

及「綠色交通的推廣」。

(一)、省能省資源

在省能省資源中目前可先行討論部分包含:

1.零排放與低污染

由於地球環境持續的溫暖化現象,造成整體氣候極不穩定,不但改變我們對居住環境的 態度,更實實在在的檢驗建築對環境的回應。從大環境的暖化分析中發現,原因來自於中尺 度環境整體性的失控;而中尺度環境的失控卻是從使用者對周圍環境尺度上對能源的過度依 賴、消耗與利用為主。歸根究底是我們習慣於一樁建築基地與週邊環境的熱流狀況的忽視心 態所造成。因此,要達到零排放與低污染的實質目標,必須從不同環境尺度包含大尺度、中 尺度、小尺度及微環境尺度作系統性漸進式調整(張建鈞,2006 )。並在污染排放總量上,

依照未來定量上之準則要求。如圖 4-1 所示,降低污染源的控制,必須依照年度總量紀錄來 配合控管。

地球環境負荷 的降低

周邊環境區塊 間的相容性

居住環境的健 康適意性

*省能省能源

*廢棄物的削減

*綠色交通的推廣

*降低生態基盤的負荷

*棲地保護與新棲地創造

*實質空間條件的提升

*適意性環境塑造

*安全的社區公共空間

*地域性合作機制

0.00%

88

來的努力的目標。整體雨水儲集再利用內容中應分別著重「雨水儲集」與「再利用」兩方向 上。雨水儲集應落實在:

1. 都市地表透水率控制

2. 植栽系統建立並配合生態綠網系統 再利用策略應落實在

1. 區域雨水系統再利用設計規範 2. 區域中水系統再利用設計規範 (二)、廢棄物的削減

在廢棄物削減中目前可先行討論部分包含:

1. 廢棄物降低策略

在建築物設計初期必須配合廢棄物減量指標系統外,更應在建築生命週期中落實廢棄物 的減量規範標準。

(1)建立住宅單位面積修繕準則

在建築物修繕階段,建立住宅單位面積修繕準則,藉由區劃的量化觀念來分區降低過度 裝修造成環境負荷。

(2)社區單元使用分區垃圾量控置機制依不同社區使用之密度、性質、時段建立分區 垃圾總量控管標準。

2. 資源化回收準則系統建立

(1)全面落實垃圾分類回收系統

(2)建立回收後續處理準則

過去我們著重於垃圾回收系統,同時台北地區對於垃圾的減量也有顯著成效。因此,下 一階段目標應在於「全面實施垃圾分類系統」及「資源回收後續品管機制」兩方向努力,以 徹底杜絕環境污染投機客的存在,並且藉由資源回收後續品管機制的管理,可以在一次提高 資源廢棄物之再利用率。

(三)、綠色交通的推廣

綠色交通主要目的在於削減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能源的消耗,利用社區規劃設計與指標 的手段達到減少耗能及排放廢氣之目的。因此在社區中應推廣減少使用私人車輛,改以大眾 運輸為主,並建議社區內有各自公共移動之工具。並提倡步行及自行車的移動方式,因此在 社區之規劃或發展時應建構出良好的綠交通系統,以達到良好的減少耗能及便利之目的。首 先在社區整體規劃上針對社區的大眾運輸系統及個人交通運輸(電能、石化)與人力移動所佔 之比例與運輸效能做探討。另外對社區交通動線分別針對步行、人力運輸、大眾運輸於一般 私人石化車輛規劃及使用率來探討。

二、週邊環境區塊間的相容

此一部份的關鍵,在於人為環境與自然資源之間如何取得平衡與協調。自然生態環境長 期被人類活動與興築設施所破壞,因此面對此一局勢,一方面必須面對既有環境內生態基盤 的負荷程度,並以若干作法以降低或部份回復其原有的生態狀況。另一方面,則必須積極地 創造人造環境中的「擬自然」生態條件,以彌補過度利用的自然生態環境。因此,在建立與 周邊環境區塊間的相容性外,可在「降低生態基盤的負荷」與「棲地保護與新棲地創造」兩 方向上。

(一)、 降低生態基盤的負荷

所謂生態基盤泛指構成人類生存與生物生存得自然條件而言。因此,降低生態基盤的負 荷亦即降低影響人類生存與生物生存的危害因子與不當都市策略。

細部議題包括:

1. 與自然環境的調和策略 2. 區域藍帶系統與親水性策略 3. 依氣候條件調整規劃策略 4. 提高綠覆率與土壤保水率 (二)、棲地保護與新棲地創造

棲地保護與新棲地創造,焦點落於:藉由每宗建築基地適當退縮並留設複層綠帶空 間,已形成結構完整之。都市綠網的劃設與建構,對於野生動物族群的棲地保護是有著重要 的價值。綠網結構分為綠手指、綠跳島、綠色廊道。其中綠色廊道並不等同於道路,特別是 自然的綠地、林相零星分佈之間,輔以人為建構而成。其目的一方面是提供生活休憩通路;

另一方面提供緩衝帶以維護野生動物族群於各個區域間遷徙與繁衍。(台北市景觀綱要計 畫,2005)以都市而言,綠色廊道在都市核心區有著其積極的意義。都市中的綠色廊道,除 了將提供都市生物暫時的棲地之外,更重要的能連結因都市化過成消失的綠地深入是結合水 脈網絡形成一人類與生物共生的生存的都市環境。再者,綠廊系統的建構將大量增加綠覆面 積,對於都市地區微氣候溫度、溼度的調節均有實質的貢獻。(張建鈞,2006)再者,將完 整之單元棲地環境連接周邊環境中的綠跳島形成一帶狀之生態綠廊與節點;如此縱橫交錯建 構出一完整之自然生態棲地網絡。細部議題包括:

1. 建立生物棲地多樣性策略

2. 綠網、綠島綠手指資源保護策略

也就是說,生物族群所倚靠的生存環境之優劣,主要視乎於每一區塊內基盤的植栽椱層 性與周邊環境區塊內不同基盤的相容性與聯接性。讓都市各個生態綠孤島能藉由生態綠網所 串接成為一完整生態棲息環境網絡。

90

三、居住環境的健康適意性

居住環境的健康性所探討的議題將在「實質空間條件的提升」、「示意性環境的塑 造」與「安全的社區空間」三個大層面上。其研究細部內容包含下列:

(一)、在實質空間條件的提升方面 1. 室內、外空間的調節機制

空間之內與外之界定,應在社區與住宅之間的和諧調整。這包含了非正式居住空間的營 造策略擬定,即 Vikram Bhatt, Witold Rybczynski 如何建設"另一半"居所的探討與細部 規範擬定。

2. 回應地域物理環境的配置型態

建築物外觀、形體應配合建築敷地與生態機盤作一整體規劃考量,並回應不同地域特

建築物外觀、形體應配合建築敷地與生態機盤作一整體規劃考量,並回應不同地域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