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理念與理論發展

第二章 國內生態社區推動經驗

第一節 理念與理論發展

(一)生態環境課題的浮現

生態環境的規劃起始於 19 世紀末期,George Marsh 於 1964 年於「Man and Nature:

Physical Geography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所提出的構想,他認為合理的規劃人 類活動,使之與自然環境協調,而不是破壞自然。城市規劃思想家 Patrick Geddes 於 1915 年於「City in Evolution」一書中則強調在規劃過程中將自然引入城市,並將之與自然合諧 的規劃方案,他認為需由人與環境的關係出發,有系統的研究現代城市成長與變化的動力。

1950 年代生態系統理論為基礎的現代生態學已有基本雛型。1960 年代持續高漲之環境 保護運動,使人類反思人與自然之關係,重新探討協調人類活動與自然過程互動之途徑,這 種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的觀念,形成一個標榜為永續生態規劃概念。Ian L. McHarg 於 1969 年在《道法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書中,提出土地利用生態規劃方法的具體 作法,確立了以生態決定因素確定可能的土地利用類型最適區位的設計方式,並將生態學的 原理具體的應用於城市生態規劃中。

1970 年代之後的城市問題與環境污染問題益發加劇惡化,人類意識到城市是一個以人類 為主體的生態系統,城市生態學因此而產生。城市生態學將城市視為一個生態系統,除了研 究其型態結構外,更注重其組成成份之間的相關關係,與其能量流動、物質代謝、信息流通 與人類活動所形成的格局與過程。由生態學者對城市生態學的觀點,城市是陸域的人工生態 系統,是以人為中心的生態系統,需研究人類棲息環境之生態系統。

1976 年,美國 Robert G. Bailey 提出生態區劃概念,按照地域、區域、分區與地段等 四個空間關係劃分,其依生態功能予以分區,並運用現代生態學的理論,充份考慮區域生態 過程、生態環境品質、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及生態環境對人類活動強度敏感性關係基礎的綜 合功能分區。

以城市生態功能區劃而言,生態承載力的大小可以反映出一個區域資源、環境、生態狀 況對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的支撐強度和可承載的人口數量多寡。生態足跡反應了生產人們所消 費之資源和吸納所產生廢物所需要的生物生產土地總面積與水資源總面積。將生態足跡需求 與自然生態資源所提出生態服務能力比較,可反映出於一定社會發展階段與技術條件下,人 們社會經濟活動與當時生態承載力之間的差距。

1980 年代,將城市生態系統視為一個生物有機體的概念,加入生態系統需健康的定義,

R. Costanza 於 1992 年將生態系統健康歸納為六個概念:

1、健康是生態系統內穩定的現象;

2、健康是沒有疾病的;

3、健康是多樣性或複雜性的;

4、健康是穩定性或可恢復性的;

5、健康是有活力或增長的空間;

6、健康是需系統要素之間的平衡。

(二)生態城市與永續發展

「生態城市」一詞最早見於 1971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畫」(Man and the Biosphere Species Databases)討論中被提出。會議中建立城市生態規劃的五個準則,包含 1)生態保護策略;2)生態基礎設施;3)居民的生活標準;4)文化歷史之保存;5)將自然融入 城市。該計畫於 1984 年指出,生態城市規劃要從「自然生態」與「社會心理」兩方面,以創 造一種能充分融合科技與自然的人類活動的最適環境,誘發人的創造精神和生產力,提高物 質與文化生活水準,並建議以下綜合研究之發展要點(王如松,1991):

1、將城市、近郊與農村視為一個複合系統研究大範圍內的城市分佈格局;

2、必須與區域規劃相結合,研究城市問題;

3、應把環境數據納入經濟決策;

4、建立一套可評比的社會、經濟和自然價值的生態指標體系;

5、將難以定量的生態因子加以考量;

6、考慮 5-20 年的中長期尺度作動態研究;

7、展開跨行業、部門的子系統間相互關係及相互衝突目標的研究;

8、規劃與進行過程中,始終作社會、經濟、自然變量綜合考量;

9、推廣系統分析與模擬,以預測發展趨勢;

10、研究結果應作為決策者替選方案,並落實群眾參與。

Walter 等人(1997)則認為生態發展是一個長遠的過程,現階段的課題是將現存的道路、

建築物及景觀再循環利用而轉變成高品質新形式的利用,將生態城市邁入成熟的階段。職此,

提出永續發展的生態規劃原則:

1、保護、保存及恢復自然景觀;

2、建立實際成本價格制度以成為經濟可行性的基礎;

3、支持當地的農業、當地的商業、產物及服務業;

4、發展簇群式、混合使用、行人專用道的生態社區;

在 Sim Van der Ryn 與 Stuart Cowan 所著的 Ecological Design(中譯《生態設計思考 邏輯》,2002)一書中,提出「生態設計」是一種整合的、負有生態義務的設計規則。他有

二、生態環境的規劃知識與技術

永續生態城市欲達成永續性必須以建立指標體系或架構作為檢定方式,永續發展之作法 乃提出生態規劃與設計原則、準則,進行選定基地之規劃與設計,以達成生態系統的生態化 與健康目標。

支撐城市生態系統乃由水資源、土地資源、能源、大氣環境、植被、綠地等因素所組成。

為城市提供生態支援的系統,需由大區域環境之主廊道、次廊道與區塊等三部份組成。主廊 道需由連續的山體、水系、林帶、生態區、野生動物走廊或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等組成。次 廊道則由道路綠化、綠帶與林蔭大道所組成。區域則為由公園、廣場綠化、水池、花圃與庭 園構成。此三部份的點、線、面結合,可構成城市生態支援系統的骨架,以達成保護自然演 進過程與城市生態系統,發揮生態調控效應,創造良好的居住區環境。

以城市環境與社群而言,社區為城市整體規劃的最小單元,欲建構永續都市之架構,生 態社區之建構為永續發展與地方性行動的基礎單元。生態社區以生態環境為主,人文歷史脈 絡為輔,加入共生生態地區循環的觀念,可創造具有認同感與社區意識之優質生態範疇,其 具體作法為以建構生態環境與共生循環架構為主。

如何延續生態廊道系統,結合綠手掌、水圳生態等藍綠生態環境,維護地區生物多樣性 之基盤架構,以保持生態足跡不至於被都市計畫中之基地境界線、都市交通設施所割裂至為 重要。因此,打破都市公共領域與私有基地之藩籬,將公共自然環境之藍綠生態資源與能源,

和基地內之外部空間藍綠設施串接,將有助於都市基盤由點、線、面之串接,共同構成生態 都市的孔道與棲地。

(一)地景生態學

Richard T. Forman 與 Michael Godron(1986)等人提出之地景生態學理論,將構成自 然與人造地景的元素區分為:嵌塊體(patch)、廊道(corridor)與基質(matrix)等三種類型。

嵌塊體是地景空間比例上所能見到的最小均質單元,為地景生態研究之基本與重要單元;而 基質是相對面積高於地景中其它任何嵌塊體類型的要素。廊道則是具有通道或屏障的線狀或 帶狀嵌塊體,於空間之分佈可為連續或間斷存在,其不僅具有保護作用且可以提供重要資源。

因此,廊道可作為某些物種之棲息地、物種遷徙之通道、分隔地區之屏障或過濾器、基質之 環境與生物源。而結點(nodes)為廊道交接及物種的源頭(source)或匯集處(sink),且結點亦 可為中繼站,此點常能控制某些物流,其藉由廊道與其它結點相連而構成網絡(network)(引 自郭瓊瑩,2003:2-4)。因此,我們可以得知廊道與網絡系統之建立對自然環境敏感區之規 劃與管理至為重要。

表 2- 2:地景生態學的元素與分析表

元素 地景元素 土地使用

干擾嵌塊體 都市中建築及土地使用

殘存嵌塊體 都市邊緣之農田或工業區,舊有歷史 建築、老街市區中獨立山丘

聚居地嵌塊體 農村聚落、住宅社區、商業區 種植嵌塊體 各種農業區、人工林、都市中之公園

綠地 嵌塊體

環 境 資 源 嵌 塊

保育區、風景區、國家公園、歷史保 存區、海洋、河川

空間廊道 都市綠帶、園道、帶狀開放空間、都 市藍帶(河川、渠道)

廊道

行為廊道 鐵公路、街道、傳統街廓、遊戲巷 基質(Matrix) 山坡地、丘陵、平原、高山

網絡 藍帶網絡、綠帶網絡、交通運輸網絡 生態緩衝區 海岸潮間帶、森林外圍緩衝區

(二)生態地區指標

汪小玲等人(2005:21)的〈生態城區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一文中指出,必須透 過科學且合理方式來建立「生態城區的指標體系」原則1,分述如下:

1、科學性:要能較客觀和真實的反映城區系統的發展狀況;

2、可持續性:指標的選擇要能較好描述與度量未來的發展趨勢;

3、可操作性:指標制定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訂量考核規定年限內生態城區的建設情況,因 此要將指標的目標值與城品規劃目標以及規劃實施的方案相結合;

4、數字化:指標應該易於測度,便於分析和預測,沒有穩定來源的評價指標不能採用,

有利於與城區往年數據以及其他城區之間進行比較;

5、重點性:突顯其共同性,選取有代表性的指標與主要指標,使指標體系簡潔而完備。

生態設計所涉及的知識、技術與執行方式,其範圍實屬既廣且深,包含有較小尺度的實 質環境的設計問題,同時也包含了較大尺度的永續政策的制定。現有的社區生態設計大致在 三個層面上進行,一是建築技術層面,包括改善能源使用效率、採用環保綠材料、運用非機

1 「城區」指的是城市規模下的區域單位,類似我國的區級行政單位。

械(誘導式)的氣候適合技術,使用再生能源;二是都市基盤工程層面,包括了中水系統、

械(誘導式)的氣候適合技術,使用再生能源;二是都市基盤工程層面,包括了中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