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生態旅遊

本節主要為探討生態旅遊的內涵、架構及發展,並嘗試從中整理出 生態旅遊之面向,以做建構生態旅遊認知及態度量表之依據。

ㄧ、生態旅遊之內涵

生態旅遊此一概念,最早是由 Hetzer 在 1965 年提倡一種「生態 型旅遊」 (Ecological Tourism) ,他認為休閒旅遊已成為一種趨勢,但 是要如何運用這種新的旅遊概念,使旅遊活動對生態資源的影響減至最 小,並讓遊客獲得最大的遊憩滿意度,他認為須具備四種內涵:(一 ) 對環境影響最小。(二)給予當地文化最大的尊重。(三)將利益回饋給 當地 。( 四 )使 遊客 達到 最 大的 遊憩 滿 意 度 (方偉 達, 2010)。 在 1983 年,Ceballos-Lascurain 首先提出生態旅遊(Ecotourism)一詞,成為日後 最普遍使用的用詞 (van der Merwe, 1996)。如今,生態旅遊已逐漸成

Sekartjakrarini (1994)認為大部分學者多從 活動和 產業的觀點定義生態 旅遊,前者指遊客所進行的活動,強調文化因素與最小的衝擊,而後者 則強調保育與產業二方面並行的發展。此外有些學者認為生態旅遊的定 義也可以從責任感的高低來決定,在 Miller and Kaae (1993) 所提出的 生態旅遊典範序列圖(The Continuum of Ecotourism Paradigms),如圖 1 所示,認為序列圖的右端,生態旅遊實際是不存在的,因為任何的觀光 活動都會帶來各類衝擊,在序列圖的左端,認為所有的觀光活動皆可稱 為生態旅遊,但實際情形來看,序列圖的兩端都不切合實際,所以靠近 人類的高度責任端,生態旅遊是積極主動的、並可對自然環境的改善有 所貢獻,而在人類的低度責任端,生態旅遊卻是消極被動的,會設法將 觀光活動對環境的衝擊減至最低,故生態旅遊是一種動態、具彈性的旅 遊過程,因環境的不同而呈現不同的旅遊風貌 (Wight, 1996)。保持著 開放的態度,允許不同的地區、國家,根據其自身的具體情況來界定生 態旅遊,是有其必要性 (Buckley, 1994)。

人類的低度責任 人類的高度責任

所有旅遊活動 都是生態旅遊

消極的尋求 最小的破壞

對資源保育有 較積極的貢獻

生態旅遊 是不存在

圖 2-1 生態旅遊典範序列圖

資料來源:(引自林士揚,2007)。

可從供給和需求兩個面向來界定 生態旅遊,也就 是將資源使用 的 方式界定在符合自然、生態,或要求遊客須有環境倫理及環境認知,展 現了生態旅遊與當地生態及社會共存的架構,也同時達成了社會、環境 與經濟三方永續的目標(郭岱宜,1999)。此外,我們也可歸納出生態旅 遊的三大特點:

(一)生態旅遊是一個仰賴當地資源的旅遊活動

以 自 然 及 人 文 資 源 為 基 礎 的 旅 遊 方 式 , 遊 客 抱 持 著 某 一 特 定 目 的,到環境衝擊較少的地區或未受污染之自然地區旅遊。

(二)生態旅遊是一個強調當地資源保育的旅遊活動

生態旅遊不單 是一 種具生態性、自然性的旅遊,也是一種 藉由旅 遊來強調保育的觀光活動,甚至可以直接提供保育實質貢獻。

(三)生態旅遊是一個維護當地社區概念的旅遊活動

生態旅遊除了 是可 提供自然遊憩體驗的環境責任型旅遊外,也 具 有幫助地方經濟、提高當地居民生活品質,並且尊重與維護傳統文化完 整性的重要功能。

綜上所述,本研究將生態旅遊定義為:「生態旅遊是負有環境責任 的旅遊,是對旅遊地的生態與居民福祉有幫助,並且可以透過解說與 自 然體驗促進保育工作以及創造環境的永續發展。」

二、生態旅遊之架構

生態旅遊是 發展地方特色、提升當地經濟與建設 為主的活動,有 別於大眾旅遊的旅遊活動,國內外學者亦對生態旅遊架構進行了分析,

因此提出了不同的架構理論。

國內 研 究 者洪 常 明 (2004)提 出 生 態旅 遊 五 個面 向 如 下: 「 建 基 於 自然環境」、「要具備環境意識」、「環境教育與解說」、「利益回饋 造訪地」與「永續經營與發展」。唯有此五個面向交集,才能完整呈現 生態旅遊之架構。

宋 瑞與薛怡 珍 (2004)指出,對生態旅遊的 理解要把握六個框架要 素,即參與主體(Who)、參與動機(Why)、發展領域(Where)、目標原則

識」、「環境教育及解說」、「利益回饋」、「永續經營與發展」等六 個面向,才能建構完整的生態旅遊。

國外學者 Buckley (1994) 定義生態旅遊架構,有以下四個面向:

(一)以自然為基礎;(二)永續經營;(三)支持保育;(四)具環境教育。

只有四者交集才能展現生態旅遊完整架構。

Honey (1998) 指出生態旅遊須具備以下七個要素:(一)到自然區 域旅遊;(二)衝擊最小化;(三)具環境意識;(四)給予經濟援助;(五) 提供資金收益,協助永續發展;(六)尊重地方文化;(七)支持人權和民 主運動。

Sirakaya, Sasidharan, and Sonmez (1999) 認為生態旅遊包含了以下 的概念:(一)具環境意識的旅遊;(二)負責任的旅遊;(三)教育旅遊;

(四)低衝擊旅遊;(五)前往自然地區的娛樂活動;(六)為當地發展做出 貢獻;(七)生態文化旅遊;(八)永續的旅遊;(九)社區參與;(十)為保 護作出貢獻。

世界生態 旅遊學會在 2002 年時認為生態旅遊架構如下: (一)為 保 護生 態多樣性 作出 貢獻 ; (二)維護當地 人的福利; (三)包括 解說經 歷;(四)旅遊者和旅遊業負責任的行動;(五)對非更新資源的消費要減 少 ; ( 六 ) 主 要 是 小 規 模 、 小 團 體 ; ( 七 )強 調 當 地 參 與 和 經 營 的 機 會 (Wood, 2002)。

由以上陳述之相關研究,配合研究的對象,本研究認為「人」是 生態旅遊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進一步整理其他學者之理論,欲了解 國 小 教 師 對 生 態 旅 遊 的 認 知 情 形 , 並 以 「 教 育 與 解 說 」 、 「 永 續 發 展」、「環境保育」及「自然生態」等四個面向做為探討的基礎。

三、生態旅遊之發展

台灣的生態旅遊發展可以追朔到 1980 年代,在發現環境保護的重

要性及國際潮流的推動下,民間的環保團體紛紛成立,政府從設立環境 保護署開始,逐步訂定了環保的體制與法令,行政院也成立了「生物多 樣性推動小組」及「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等組織,來推動國家永續發 展的任務。到了 1990 年代,隨著國際發展的腳步,國內「生態旅遊」

概念透過不同的形式,逐漸推展開來,各個國家公園及民間保育團體透 過親身體驗與生態解說的方式,來推廣休閒遊憩與自然生態保育並重的 觀念。在 1995 年之後,逐漸有少數的旅遊業者開發了生態旅遊的行程 規劃,卻少有發揮「生態旅遊」的真實意涵。 2000 年交通部觀光局為 協助觀光產業的發展,提出「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宣告 要營造台灣本土、生態及三度空間的優質觀光發展新環境,生態旅遊正 式進入了推動的階段,並且邀集了產、官、學、民間團體等各界人士,

研擬出了生態旅遊的發展方向(交通部觀光局,2014)。

2002 年 聯 合 國 宣 布 該 年 為 國 際 生 態 旅 遊 年 , 由 世 界 觀 光 組 織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 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推展生態 旅遊發展策略。同一年行政院也宣布該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執行生態 旅遊年工 作計 畫相關 措施,計 畫中 包括﹕ 訂定生態 旅遊 政策與 管理機 制、營造生態旅遊環境、加強生態旅遊教育訓練、辦理生態旅遊宣傳活 動、辦理生態旅遊推廣活動、持續推動生態旅遊等六項策略。而在營造 生態旅遊環境與教育訓練部分,教育部明確指示將「生態旅遊」納入九 年 一 貫 課 程 研 發 教 學 主 題 , 並 且 建 立 「 校 外 教 學 路 線 資 料 庫 」( 林 士 揚,2007)﹔同時經由產、官、學及民間團體建議由交通部觀光局訂定

「生態旅 遊白 皮書」 以推動國 內生 態旅遊 之發展, 配合 行政院 「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研擬「觀光客倍增計畫」執行計畫及分年 分 項計畫績效指標,以逐年改善旅遊環境(交通部觀光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