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克斯(Kal Marx)認為觀光發展隱含「自我滅亡的種子」,當旅遊地太受遊 客歡迎而無法控制品質時,因為環境的惡化而失去原先的吸引力,最後自然滅亡 (引自王鑫、曹正偉,1996),此即所謂「觀光區自我毀滅的理論」。所以大眾旅遊 沒有適當的規劃,很可能會自我毀滅,無法永續經營下去。

最近幾年,生態旅遊蓬勃發展,如眾所周知的國家公園旅遊與地方政府舉辦 之生態觀光推展、綠島被APEC選定為亞太地區發展生態觀光之重要景點 (張瓊 婷,2001)。可見台灣的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是受到國際肯定的,且政府對生態保育 的觀念及推展是積極的。

一、生態旅遊的定義

有關生態旅遊的定義,經整理後在此列舉如表2-1-1。

表2-1-1

生態旅遊重要定義

研究者 定義

蔡淑惠(2004) 以具有自然及人文特色的地點為對象,從事欣賞、觀 察、研究、遊憩的旅遊活動,以環境倫理為核心,透過 環境教育的方式提升個人的環境態度,有助自然保育,

並兼顧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與利益回饋,以達整體永續 經營的目的。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

(2005)

推動生態旅遊需整合「基於自然」、「環境教育與解說」、

「永續發展」、「喚起環境意識」及「利益回饋」五個 面向,才有生態旅遊的精神。

經歸納發現,各項定義中多包含:基於自然、環境教育、為居民提供福利、

上,將有助於學生的直接體驗。

以南投縣三育中 學為例

3.初辦生態旅遊的戶外教學時,選擇非敏感的旅 遊地、規範較不嚴格的守則,強調環境倫理之 旅遊態度與行為。

4.辦理生態旅遊的教學活動時,要與生態旅遊提 供者合作。

5.生態旅遊注重的不是地點生不生態,而是過程 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

綜合上述,當國小教師以生態旅遊方式進行戶外教學時,必須考慮到國小學 童的年紀、先備知識、體力、時間、安全顧慮與旅遊費用等等的因素,以漸進的 方式來引領學童體會生態旅遊的意義。有意願推展生態旅遊融入戶外教學的教師 可以參考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所公布的生態旅遊點來進行戶外教學。

三、生態旅遊認知的面向

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2005)提出在推動生態旅遊時需整合「基於自然」、

「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發展」、「喚起環境意識」及「利益回饋」等五個面向,

才能顯現生態旅遊的精神。

(一)基於自然

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環境資源為主題,將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物、自然 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與服務,使遊客得以深入體驗。因此自然區 域之獨特資源,為規劃及經營生態旅遊之必要條件。

(二)環境教育與解說

生態旅遊以體驗、瞭解、欣賞與享受大自然為重點,旅遊過程須為遊客營造 與環境互動的機會,除需對旅遊地區之自然及文化襲產提供專業層級之介紹外,

並應在行前及途中給予正確資訊,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與環境教育活動的融入,提 供遊客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知識、識覺、鑑賞及大自然體驗。

(三)永續發展

生態旅遊地區之發展及經營方法,應以實踐自然資源之永續、保護當地生物 多樣性資源及其棲地為原則,不但必須將人為衝擊降至最低,並能透過旅遊活動 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襲產之保育,因此永續發展才是生態旅遊 的最終目標。

環境是生態旅遊成功的自然資產;如果不恰當的發展及管理,生態旅遊可能 會帶來負面的環境影響,這也違背永續的概念。遊客到一個敏感的地區造訪、停 留的時間長短、參觀型式都和自然衝擊有關係,也意味著生態旅遊可能正威脅著 環境資源(Simmons,2001)。

(四)環境意識

生態旅遊結合了對自然環境的使命感與對社會道德的責任感,並應積極將此 種理念的認同擴及遊客。生態旅遊期望藉由解說服務與環境教育,啟發遊客對地 方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尊重,鼓勵遊客與當地居民建立環境倫理,提升環境保 護的意識。居民的環境意識也深切影響生態旅遊的發展,Lankford (2001)也指出居 民的態度是影響觀光是否能永續發展的主因之一。

在保護區,生態旅遊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它提升了對保育的支持,由於以 生態旅遊做為替代的經濟活動,進而會以保護環境取代破壞環境,這也是生態旅 遊的目標之一(Lindberg,1996)。

(五)利益回饋

生態旅遊的策略是將旅遊所得的收益轉化成為當地社區的保育基金,操作方 式包括鼓勵社區居民的參與,及透過不同機制協助社區籌措環境保護、研究、及 教育基金,以對當地生態與人文資源之保育提供直接的經濟助益,並使社區能獲 得來自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的實質效益。

林士揚(2007)以「多主體的參與」、「建基於自然環境」、「具備環境意識」、

「環境教育及解說」、「利益回饋」、「永續經營與發展」等六個面向做為探討的基 礎:

(一)多主體的參與

生態旅遊參與的主體中並非只有遊客、旅遊業及當地居民而已,更要結合政 府、民間機構的力量、媒體宣傳及學術界之研究。全世界的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正 在發展和促進生態旅遊,以利地方社區並幫助保護環境和生態系統

(Pleumarom,1995)。

(二)建基於自然環境

生態旅遊需要建基於自然環境中,遊客在旅遊過程中能享受自然環境之美好。

(三)具備環境意識

生態旅遊是具有環保精神之旅遊,並有效降低生物棲地及當地社區的衝擊。

(四)環境教育及解說

生態旅遊能透過解說提升遊憩體驗,並減少不當行為,將當地受到的衝擊降 至最低。

(五)利益回饋

生態旅遊創造就業機會並能增加居民收入,產生的經濟利益能做為保育經 費,改善居民生活並有助於保育工作。

(六)永續經營與發展

旅遊過程中忽略旅遊與保育的平衡,就會發生觀光區自我毀滅的現象(王鑫、

曹正偉,1996),因此生態旅遊要兼顧旅遊、保育,以永續經營與發展為最終目標。

四、國小教師生態旅遊認知之相關實證研究

研究-以彰化縣

五、生態旅遊認知之個人背景變項研究結果

為了更瞭解學者對生態旅遊認知的研究,作為本研究的參考依據,以下將針 對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生態旅遊認知之相關研究,從年齡、性別、最高學歷、服 務年資、現任職務、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加以整理敘述如下:

(一)年齡與生態旅遊認知

林士揚(2007)的研究結果顯示在「負向經驗導正」因素中發現 30 歲以下之 國小教師認知表現優於 41~50 歲之國小教師,年齡在 31~40 歲國小教師認知表現 亦優於 41~50 歲之國小教師。曾芝慧(2008)的研究結果在「規範與管理」因素達 到顯著差異者為「生態旅遊是一種兼顧保育、觀光與當地社區發展的旅遊方式」

(51~60 歲優於 31~50 歲)、「生態旅遊能有效降低旅遊過程中對生態與環境的衝擊」

(41~50 歲優於 31~40 歲)。在「個人體驗」因素及「我常和他人討論有關生態旅遊 的話題」、「我對於生態旅遊充分瞭解」及「生態旅遊與我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

等 3 個問項達到顯著差異,發現 51~60 歲之國中教師表現優於 50 歲以下之國中教 師。陳昭銘(2010) 的研究指出在「環境教育與解說」層面發現認知得分 30~39 歲 教師優於 40~49 歲教師,且 30 歲以下、40~49 歲、60 以上教師優於 50~59 歲教師;

「利益回饋」發現認知得分 30 歲以下、30~39 歲、40~49 歲優於 50~59 歲及 60 歲以 上的教師。但張淑珍(2009)、李淑鈴(2009)、林婉莉(2011)的研究結果呈現不同 年齡的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認知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二)性別與生態旅遊認知

曾芝慧(2008)的研究結果在「個人體驗」因素中之「我常和他人討論有關生 態旅遊的話題」、「生態旅遊是我主要的休閒活動」及「我對於生態旅遊充分瞭 解」等達到顯著差異,且均為男性高於女性。陳昭銘(2010)的研究中顯示「永續 發展」層面有顯著差異,其結果為男生認知得分優於女生。陳怡樺(2011)的研究

中指出,整體而言,女性教師對於生態旅遊的認知程度優於男性教師;在「環境 教育與解說」及「喚起環境意識」等面向之認知程度,女性教師顯著優於男性教 師。李淑鈴(2009)的研究結果在「自然環境為基礎」面向中有顯著差異,女性在 此面向之認知程度優於男性。但張淑珍(2009)、林婉莉(2011)的研究結果呈現不 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認知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三)最高學歷與生態旅遊認知

林士揚(2007)的研究結果呈現在「整體認知」項目一般大學畢業(含師資班) 之國小教師認知表現優於舊制師專畢業之教師,師範院校畢業之國小教師認知表 現優於師專畢業之教師,具碩博士學歷之國小教師認知表現上亦優於師專畢業之 教師。在「環境意識與環境教育推動」、「自然與當地經濟文化之永續」兩因素 中亦有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後皆顯示一般大學畢業(含師資班)之國小教師認知 表現優於舊制師專畢業之教師;師範院校畢業之國小教師認知表現優於師專畢業 之教師;具碩博士學歷之國小教師認知表現上亦優於師專畢業之教師。在「利益 回饋與地方發展」此因素中亦有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後顯示出一般大學畢業(含 師資班)之國小教師認知表現優於舊制師專畢業之教師。但張淑珍(2009)、李淑鈴 (2009)、陳怡樺(2011)的研究結果呈現不同最高學歷的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認知 上並沒有顯著差異。

(四)服務年資與生態旅遊認知

林士揚(2007)的研究結果指出,在整體認知中並無顯著差異,但在「負向經 驗導正」中呈現顯著差異,經事後比較發現任教 6-10 年之國小教師其認知表現優 於任教 21 年以上之資深國小教師。曾芝慧(2008)的研究結果指出教學年資愈深 者,認知愈佳,以 21 年以上者為最高。但李淑鈴(2009)、林婉莉(2011)、陳怡樺 (2011)的研究結果呈現不同服務年資的國小教師在生態旅遊認知上並沒有顯著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