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生態都市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生態都市

一、生態都市內涵

都市的本質即難以達成永續,其原因出自都市運作需消耗生態系統中的自 然資源且產出廢棄物,進而降低自然環境品質(黃書禮,1997)。然而,都市雖 然無法處於全然永續的狀態,若能使能源消耗與廢棄物排放速度緩於環境自我 調節淨化之速度將有助於邁向永續(Jepson, 2010),使都市更接近永續發展

(Arbury, 2005)。生態都市為永續都市概念下注重生態層面的都市型態,其主 要的都市發展理念為減少天然資源投入及廢棄物產出(Register, 1987),而生 態都市一詞亦囊括許多概念(圖 2-1-1),圖中永續發展、都市永續發展、永續 社區、生物區域主義(Bioregionalism)、綠色都市等皆為生態都市的範疇;該 凸顯示生態都市並非單獨存在的概念,其涵蓋內容多元且複雜。

資料來源:Roseland, 1997

圖 2-1- 1 生態都市概念圖

二、生態都市發展歷程

生態都市一詞直到1980年代才出現,類似的概念則已存在許久(Roseland, 1997)。生態都市的內涵是經過時間的累積,並受花園城市、緊密都市等規劃理 念啟發(Joss, 2009)。1975年Register在柏克萊(Berkeley, California, USA)建立非營利組織Urban ecology,該組織強調在保持自然環境之下重建都 市,並投入改造柏克萊環境。1987年永續發展概念興起,聯合國所發表的“我 們共同的未來"將永續發展定義為在不減損後代發展機會的前提下,滿足當代 需求的發展(Wills, 2010)。Register亦於1987年出版Eco-city Berkeley,提 供柏克萊兼顧生態環境與都市發展的建議。1990年於柏克萊舉辦第一屆國際生 態會議(Roseland, 1997)。生態都市在1980到1990年代,被視為廣納都市規劃、

交通運輸、住宅、公共領域、社會正義等多層面的概念;2000年後更因氣候變 遷、發展中國家快速都市化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Joss, 2009);使既有都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地區與新發展地區之環境品質邁向生態與提升可居住性成為全球推行永續發展 之重要議題(Kenworthy, 2006)。

三、建立生態都市之概念

都市生態學(Urban Ecology)對於生態都市的建立,分別由十個不同面向 提出建議,以做為建置生態都市的重要原則(Urban Ecology, 1996),分述如 下:

(一)土地使用面向:土地使用應避免蔓延式發展,而以緊密(Compact)、多 樣性(Diverse)、混合使用(Mixed-Use)為主。緊密、多樣、混合使用的都市 發展型態能維持較高的土地使用效率,保持自然環境品質、維護生物多樣性及 植物生長面積。

(二)交通運輸型態面向:交通運輸型態應以步行、自行車為主,降低汽機車 等私人運具之使用;亦強調提升可及性,以增加起點至終點的容易程度。

(三)自然環境面向:自然環境應散佈於都市內部,亦須遍佈於外圍地區以提 供作物生長(Kenworthy, 2006);並透過保育溪流、保護溼地等方式維護整體 自然環境。

(四)住宅環境面向:都市內應提供人民經濟可負擔、環境安全舒適、生活機 能便利之住宅。

(五)社會和諧面向:保障弱勢團體以維護社會正義。

(六)都市環境綠化面向:都市環境綠化有助於都市建成地區二氧化碳之吸收、

淨化空氣、和緩都市熱島效應、調節都市微氣候、減緩雨水徑流與降低水患發 生機率(Akbari, Pomerantz, Taha, 2001);而都市生態學建議透過樹木的種 植提升都市環境綠化。

(七)資源能源面向:提倡環保回收,以節省資源的使用;同時降低能源消耗。

(八)污染管制面向:除了節省資源使用之外,亦應減少污染、廢棄物產生。

(九)適宜生活方式面向:提倡簡約生活,避免過度消費造成的資源浪費。

(十)理念提倡面向:透過教育與傳播提升人民環境保育意識及永續發展之概 念。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二節 商業區內涵及實務規劃與生態商業區

一、商業區之內涵

商業區為都市經濟發展的中心,通常該區主要活動為商業、辦公與零售

(Newcastle, 2011)。由於商業區地價昂貴,促使商業區發展型態呈現高容積、

高密度、高強度的發展特色,此項特點可視為商業區與其他都市規劃分區的重 要差異。由於就業機會眾多、人口集聚,眾多樓地板數使都市中心商業區主導 當地交通運輸型態,而交通運輸與都市規劃將左右該地區是否趨向永續發展之 生態都市。

在商業區與生態都市相關研究中偏重探討商業區辦公室內環境與員工工作 效率及滿意度關係。辦公環境之採光、空調氣溫、隱私性、室內的空間開放程 度皆會影響員工工作滿意度與效率(Marans and Yan, 1989;Carlopio, 1996;

Oldham, 1988),或者以綠建築角度衡量辦公大樓使用能源之效率。部份文獻提 及於商業區種植樹木乃較佳的規劃方式,因為員工若能從視覺察覺綠色空間的 存在,將有助員工提供較佳的服務、生產較高品質之商品(Kaplan, 1993;

Wolf, 2003),其餘關於商業區實質環境與生態都市的關係則較少著墨。

二、商業區實務規劃之操作項目

將實務操作之商業區規劃設計準則分為商業區實質環境、建築量體規範、

人行空間、開放空間、綠化及商店,六個面向加以整理,以作為模擬商業區規 劃元素之參考。

(一)商業區實質環境(Physical Environment)

實務對實質環境的規劃建議包含減少大規模的建築量體,多種樹以減緩視 覺衝擊(Halton Hills, 2006)。都市中商業區的發展應以低環境衝擊為準則,

降低不透水面之面積,以維護自然環境(West Concord, 2011)。商業區發展應 考量採光;商業區內新建之建築物不應減少四周建築物接觸陽光的機會,以冬 至作為日照基準,當天上午 9 點至下午 3 點間,四周建築物的 50%開放空間面 積至少須照射到 2 小時以上的陽光,而新建築物的建設以不減低上述規則的 20%為發展限制(Warringah, 2000)。

鄰里型商業地區內有小規模的商店、辦公室及低密度的混合使用,應提供 行人安全的人行空間,以滿足商業和社區需求(Warringah, 2000;Burlington, 2006)。

(二)建築物量體規範 1.建築物退縮

(1)臨道路退縮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臨道路退縮為道路旁的建築物向後退一些距離再興建建築物。商業區內的 臨道路退縮與否因地制宜,各規劃準則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規劃準則建議建築物應沿街面興建,以維護街道連續性;這種傳統的 興建理念認為商業區的建築物應儘量蓋滿建築基地,減少建築物鄰棟間的空隙,

以保持棋盤式街道整齊劃一(Halton Hills, 2006)。

另一方面,有些規劃準則則認為建築物不應興建至前方街道線(Street Line),原因為預留空間作為開放空間、人行道、戶外咖啡座、廣植樹木以提高 街道環境品質(Newcastle, 2011)。

(2)側院退縮(Side Setback)

側院退縮為建築物向建築基地之一側建築,而另一側則退縮保持適當空間。

商業區內的建築物因顧慮到陽光、通風等氣候因素而採側院退縮(West Concord, 2011)。

商業區內的高樓層建築應考量陽光、通風情況而採側院退縮;零售商店亦 應採適當的側院退縮,以保留視覺上的穿透性與環境通風(Newcastle, 2011)。

(3)後院退縮(Rear Building Setback)

後院退縮為與建築基地後方的財產線保持一定距離而興建。後院退縮之功 能為提供停車空間(West Concord, 2011),亦可於作為開放空間以控制密度,

使鄰近的土地使用處於較為舒適狀態,並保持不同建築物使用者間的隱私

(Warringah, 2000)。

(4)建築物上方退縮(Upper Building Setback)

為建築物上方部份連續與街面平行的退縮。建築物上方部份退縮能減少街 道牆面的規模,且能讓人感覺建築物與街道牆面是分開的兩部份,因此降低視 覺衝擊(Newcastle, 2011)。

2.建築物型態

建築物的樓層越高,越應採用側院與後院退縮(Warringah, 2000)。高樓 層建築物應考量本身對四周環境之微氣候、陰影、開放空間、人行道的影響

(Halton Hills, 2006)。

回字形的建築型態,乃從基地四周邊界建築而中間留空地的建築方式,這 種建築型態適用於學校及注重安全的鄉村地區(West Concord, 2011)。 (三)人行空間

商業區內零售地區的人行空間品質,將影響到行人行走意願與購買產品的 行為,因此宜採寬闊人行道,且投入提高人行品質之元素,如種植行道樹、加 強採光、選擇適合當地的鋪面(Halton Hills, 2006)。

步行空間應考量當地氣候變化與日曬遮蔭,採用雨遮、遮陽板等具有覆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功能之設計,使行人於人行空間行走、購物更加便利與舒適。雨遮、遮陽板應 與建築立面最小距離一公尺,高度則應高於地面 2.4 公尺(Halton Hills, 2006)。若沒有雨遮、遮陽板之設計,可採種植大量的樹木來代替雨遮、遮陽板,

以達相同的功能(Newcastle, 2011)。 (四)開放空間

商業地區中的開放空間是指公園、廣場、遊樂場(West Concord, 2011), 且開放空間具有正面的特質,能提供區內接觸陽光、良好通風的機會

(Newcastle, 2011)。

不只應重視公有開放空間,私有開放空間亦需要被重視。私有開放空間除 了擁有接觸陽光、維持良好通風的優點之外,亦能延伸使用者的生活範圍,增 加休閒活動的場所(Warringah, 2000)。

開放空間將陰影影響分析納入設計準則,以增加陽光曝曬機會,提升 開放空間的使用率。因此,建築物較高的部份應在南邊、遠離街道與開放空間,

以減少建築量體所造成的陰影(Stouffville, 2009)。 (五)植栽綠化

考量商業區中建築規模、密度與高度,以適當的植栽塑造商業區的街景,

將能有效減緩視覺衝擊,降低建築物視覺容積(Warringah, 2000),並能活絡 當地街道景觀。植栽與種樹將使商業區內的綠色廊道增多,有助於擴展行人在 商業區行走的範圍。如此一來,人行範圍將不再侷限於主要道路,讓其他位於 非主要道路上的店家之商店能見度增加,有助於開發潛在顧客群,促進商業區 內零售業的發展(West Concord, 2011)。

(六)商家經營

位於道路旁的商店應採玻璃櫥窗,玻璃櫥窗之種類應選擇透視程度高,視 線能到達室內的展示窗,而非完全反射的黑玻璃。零售店家應以透視程度高的

位於道路旁的商店應採玻璃櫥窗,玻璃櫥窗之種類應選擇透視程度高,視 線能到達室內的展示窗,而非完全反射的黑玻璃。零售店家應以透視程度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