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生活滿意度

隨著人口年齡結構的改變,老年人口不斷的增加;依據人口統計顯示,自民 國89年至98年,設籍在金門縣65歲以上老人人口數由7014人增加到11,337人,大約 佔總人口數12~13%,然而民國98年老年人比率為12.1%,全國老年人人口數比率 為10.6%,比較下多出1.6%,且金門老年人口數不斷的持續增加中,導致其老年人 口比率不斷的居高不下(張婉茹,2010),有鑑於此,面臨高齡化的社會來臨,

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不得不讓人重視;其生活品質一直是老人學中的核心概念,

而此概念指標意指生活滿意度,藉由生活滿意度來衡量,是有助於瞭解老年人是 否能成功地適應老化(Henry,1989);另有學者認為生活滿意度是老年人成功老化 及生活品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也是老年期最主要的生活目標(林淑敏、李宗 派,2005;劉淑娟,1999)。惟金門地區因就業機會較少,青壯年人口外移嚴重,

家人所提供情感性支持系統相對薄弱,雖政府機關對其當地老年人晚年生活相當 的重視,但能給予大都屬於工具性社會支持,本研究將社會支持作為調節變項,

期盼進一步瞭解老年人對社會支持獲得的情形與生活滿意度相關性。

一、生活滿意度的定義及概念

Edginton et al.( 1995)認為生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自我實際生活情形與理想 中的生活是否達成一致的認知與評價,屬於主觀且較為複雜的概念,如以客觀的 調查所測量的只是個人對顯現於外在生活情形的評價,生活的滿意程度包含內在 的感受,例如:有良好的生活適應或提昇心靈上的滿足等;林佳蓉(2001)則認 為生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目前生活狀況與追求期望的目標,是否有達成一致評估 的過程,仍是一種長期評估下的結果;簡素枝(2004)認為生活滿意度不只是一 種綜合的概念,應包含對目前生活感受如快樂及滿足的程度,並藉由主觀的評估 及內在的感受,來瞭解個人期望目標和真實情況間的差距。

王治平(2005)認為生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整體主觀評估的結果,包含食、

24

衣、住、行、育、樂等六大方面滿意的情況,和現況及生活憂慮的高低程度,來 反應出自我期待所追求的目標之間不一致的自我認知;另有國外學者提出,

Brandmeyer(1987)則認為生活滿意應是個人主觀看待自己生活中的一種態度,

以及朝向期望目標過程中的一種認知性評估或判斷性,也同時是適應老化的一種 過程,藉由此過程,來瞭解個人內在感受及真實情形間所產生的差距感,來界定 個人適應情形;而Hollis(1998)則認為生活滿意度是指個人對其心理和社會因素、

經濟、體力、情緒等層面,是否適應良好的主觀判斷;林麗惠(2001)則認為高齡 者對生活滿意度意為目前生活主觀的評估過程,包括整體的生活適應是否感到滿 足及快樂之程度,以及生命的過程期望目標與實際成就間的一致性程度。

另生活滿意度與其幸福感習習相關,有部分學者將生活滿意度歸納為幸福感 的一部分,如林三衛(1997)將主觀幸福感分成生活滿意、士氣、快樂等三種類別;

Henry(1989)認為「士氣」是指一種心理狀態,意指個人面對生活困境時能持有 勇氣、自信、紀律、意願與熱誠;「快樂」是指個人面對目前狀況感到喜悅、愉 快的一種短暫心情;另陳黛芬(2005)則認為幸福感的相關名詞包含「主觀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快樂」、及「生活滿意」等;余郁雯(2006)則認為幸福感是指 個人的生活滿意、正負向情緒、身體健康、和他人維持良好關係與自我接納情形等;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受到重視,如何協助老年人適應老年生 活,已成為近幾年來老人學研究的重要議題,本研究認為歸納生活滿意度,大多 指向其生活滿意度是指自我主觀的內在感受與預期的目標和現實狀況間之差距,

差距越小其生活滿意度則越高。

二、生活滿意度理論

(一)Maslow需求理論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層次論,將人類的需求依序分成五個部分「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愛與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意指當我們在需求 階層中,必須先滿足較低層次的需求後,才會開始追求更高層次需求。Maslow的

25

需求層次理論與一般人生活模式較契合,且廣泛被使用,也較符合本研究的應用 與推論,其理論內容如下所述:(朱文慶,2007;林瓊玲,2003;張春興,1998)。

1.生理需求:如食、衣、住、行的滿足,與運動、休閒、睡眠、休息等需求。

2.安全需求:此需求主要為免於害怕、焦慮、緊張、混亂、危機及威脅,使個體在 安全、穩定下,獲得依賴與保護。

3.愛與歸屬感需求:此需求主要為免於孤獨、寂寞、陌生、疏離,使其個體能成為 團體的一份子,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4.尊重需求:此需求分為兩種:一為成熟性需求(matuhhty needs),二為威望性 需求(prestige needs) 前者意指尊重自己,後者則意指需要它人尊重。

5.自我實現需求:包括精神層面的真善美,人生至高境界獲得的需求。

Maslow的理論強調,人們必須先滿足前面四層基本自我需求,進而追求最高 層次的自我實現,其各層次間並未有界線,可能同一時間產生不同的需求,其四 層次基本需求依個人需求,而有不同之順序,但其需求如未獲得滿足,將可能引 發其心理上疾病。

以Maslow的觀點來看,人類的基本需求是與生俱來的,而非透過學習得來的,

其Maslow需求層次理論圖表如下2-4:

圖2-4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

資料來源 :黃志成(2002)編著。 兒童發展。啟英文化:台北。

自我 實現需求 尊重需求 愛和隸屬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26

(二)社會學的觀點

由社會學的觀點來探討生活滿意度的理論基礎,依由Erikson的社會發展論、

活動理論、持續理論、撤退理論和生命週期理論分別敘述如下:

1. Erikson的社會發展論

將個體的發展分為八個發展連續階段,包括:成年早期、成年中期與成年晚 期。成年晚期主要的發展任務為解決悲觀絕望與自我統整的心理社會危機,艾氏 則提出當成人進入生命發展的最後階段,他們的生活應是統整且一致的,並必須 接受自己目前的生活,且由中感受到有意義(Erikson﹐1968;引自張春興,1994);

該理論意指著老年人晚年生活必須抱著樂觀的態度,滿足現實的生活,並由平日 的生活中發覺其意義,適時統合其晚年角色,從生活中感受到滿意。

2. 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是由Havighurst在1953 年提出,之後,由Burgess在1960年探討社會 老年學和符號互動論二者的關係時,而帶動活動理論的發展,並成為早期美國老 年學重要理論之一。活動理論意指對老年人來說活動力的影響程度是很重要的,

活動力大的老年人可藉由參與社會活動而獲得較大的滿足感與幸福感,反之,身 心靈都會覺得較年輕化與健康(李宗派,2004;吳郁銘,2004;林麗惠,2002;

黃富順,2004)。

在國內外許多研究都發現老年人身體、生理、心理上的健康與生活滿意度都 與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情形有正向的相關性,其適時參與社交活動可從中得到 心理上的紓解並增加其生活滿意度,本研究將老年人參與社團情形納入研究中,

進一步驗證老年人生活滿意度是否與社團參與呈正相關。

3. 持續理論

高齡者對已失去的社會角色,會想用類似的角色型態來取代,來持續維持與 現今社會適應的模式,以持續理論來看,高齡者的生活及角色是會因年齡增加而 有所改變,但高齡者本身會利用其它的活動來穩定心理上的需求,藉此求得心靈

27

上的肯定(李宗派,2004;周家華,1995;林麗惠,2002;黃富順,2004)。由 該理論得知,老年人生活會因年邁而造成原有的角色及生活改變,而這些改變如 未有心理上的建設,則會造成老年人心理上不適及失落感的產生,茲所以老年人 的自我心理調適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4. 撤退理論

該理論於一九六一年提出的,主張人步入老年階段後,將會逐漸地退出以往 重要的職業生涯,相對減少過去年輕時所參與的各類的商業活動;由該理論來看,

可以發現如何支持老年人從職場上退出,是很重要的工作,因此重大的改變也意 味著地位權威及家庭責任的改變,高齡者在有生之年將終生的棒子交由給年輕的 一代,並完成下一代的安排,則可避免老年人因撤退-死亡,影響其家庭及社會秩 序的運作,反之,老化的另一個社會目的是為維持家庭及社會秩序的運作,以增 加兩代交替的機會(李宗派,2004;周家華,1995;林麗惠,2002;黃富順,2004)

5. 生命週期理論

該理論強調老化過程是人類生命的一個階段,是一個正常的生命階段,就好 像青少年時期和壯年時期一樣,是一個必經的過程,而老化只是生命的最後一個 階段所呈現的生理機能變化(李宗派,2004)。

綜合以上的觀點,要適應其老年生活,必須擁有樂觀的態度,自我調適應整 合老年人的角色,並保有其社會活動與它人互動,持續性的學習,維持正常生活 的運作與家庭的和諧,才能擁有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三、生活滿意度的內涵與測量

生活滿意度的內涵,在不同領域中則會有所不同,以醫學界來說常會以病患 接受治療前之功能損傷,並以治療後所獲得的改善來定義其內涵,如果由經濟學 的層面來看,則較常以國民生產毛額來評估其生活滿意度,但若是由社會學的層 面來看,則是以個體的家庭、朋友間關係、生活水準等來評估(陳儷文,2006);

生活滿意度的內涵,在不同領域中則會有所不同,以醫學界來說常會以病患 接受治療前之功能損傷,並以治療後所獲得的改善來定義其內涵,如果由經濟學 的層面來看,則較常以國民生產毛額來評估其生活滿意度,但若是由社會學的層 面來看,則是以個體的家庭、朋友間關係、生活水準等來評估(陳儷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