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壹、運動員之生涯發展

競技運動實力是國家展現國力、宣揚國威的利器,甚至可視為國家之進步指標,更 可作為軟化國際緊張關係、穿透國際疆界的工具,以促進國際間的實質關係,且能提升 國家聲望與地位 (體委會,1999)。因此,政府每年所編列之體育經費中,競技運動均佔 有極高的比重,其主要執行策略包括:選手培訓、教練培訓、訓練環境改善、運動科研 及行政支援等,其中行政支援方面主要包含專案處理亞、奧運培訓選手與教練之學業、

就業與兵役問題,以及辦理奧運選手就業輔導措施等 (體委會,2007),其最終目的乃希 望能夠使運動員在無後顧之憂的情境下接受訓練,激發運動潛能,並於亞、奧運等國際 性運動賽事中脫穎而出,勇奪佳績,增加我國於國際社會之能見度與地位。

競技運動的世界是相當現實且競爭激烈的,我國選手能在奧運會上披金戴銀之選手 屈指可數,可獲得豐厚待遇而生涯無後顧之憂者更是寥寥無幾,加上政府對優秀運動員 之獎勵措施,仍舊停留在書面計畫與口號之中,使得有關運動員之發掘、培訓乃至於職 涯發展,亦始終停留在自求多福的困局當中 (趙麗雲,2001),致使許多表現傑出,曾經 為國爭光的運動員抱怨政府未給予妥善的照顧與生涯協助 (體委會,1999),也由於運動

員退役後工作無著落,生活無保障,對未來生涯發展更充滿不確定性,也影響到許多具 潛能的運動員投入訓練之意願,此問題實值得政府相關單位正視之。

蘇美雪 (1998) 指出,若將體育界視為一整體企業,此企業乃以提升競技運動水準,

爭取奧運金牌與全民運動推展為主要組織目標,而運動員即為此組織之基層員工,從組 織管理的角度來看,組織人力資源充份運用是現代企業成功的不二法門,而讓組織成員 在穩定、有保障與未來性的環境中工作更是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重要關鍵。國內運動員 多半在學生期間即開始從事運動訓練,為獲得佳績所以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參與 訓練與比賽,因此花費在學業上的時間相對較少,也由於同時兼具學生與運動員兩種身 分,故對於課業之學習成效產生一定程度之負面影響 (張宏亮,1996;葉素汝,2004),

倘若其心理沒有做好調適,或者學校沒有適時給予輔導,不僅影響其運動成績與學業表 現,更會對未來的生涯發展產生負面影響,驅使社會大眾對普遍對運動員產生一種學業 難有所成,職業領域之選擇狹隘的刻板印象 (李韻如,2002),因而讓許多具運動潛能的 人才卻步,不願意參與運動訓練。基於上述,政府倘若能夠在發掘與培育運動人才之際,

必須搭配建構完善之運動員生涯輔導制度,讓運動員對未來的生涯有安定感與期待,方 能更加全心全力投入訓練工作,提升運動競技成績。

生涯發展之觀念已受到相當的重視,該如何規劃、發展以調整個人生涯,才能開創 出充實、美滿且成功的人生,已成為現代人均需關心的重要課題 (邱美華、董華欣,1997;

陳麗娟,1992)。由於競技成績取向的影響,運動員花費大量時間投入訓練,不但有課 業學習之困擾 (季力康,2000;張宏亮,1995;彭慧玲,2003;許健民,1998;劉泰一、

彭慧玲,2009),且由於長期處於運動訓練的場域中,與外界互動甚少,因而間接剝奪 其在其它領域的學習以及人際互動與經營的機會 (陳聖芳,1997),使得運動員普遍面臨 在運動生涯結束時,轉型到其它行業更為不易的困境 (李韻如,2002;吳淑卿、解春德,

2007)。Erpič, Wylleman, 與 Zupančič (2004) 指出,運動員在生涯轉換過程中經常會面 臨心理、生理、社會及就業層面的挑戰,其中包含對自我價值、生活滿意、情緒調適、

酗酒及藥物的濫用、身心失衡、失去社會連結、無法建立新的人際網路、缺乏就業競爭 力等問題。Brown, Glastetter-Fender, 與 Shelton (2000) 則指出,運動員若投入過多的時

間在運動訓練上,不但使其對於角色探索的彈性化感到挫折,更會受到雙重角色、時間 與個人精力的因素,影響到其生涯之整體發展性;且由於運動員只能扮演其特定之選手 角色,以及在其狹隘的運動環境中與人互動,當運動生涯結束後,其扮演其他角色的能 力將受到限制 (洪聰敏,2003),在此情境下使得運動員普遍對學業學習有較高的焦慮感、

欠缺生涯的探索與決策能力,也因社會適應不良而有較多的負面情緒 (吳淑卿、解德春,

2007;彭慧玲,2003),使其無法全心全力投入訓練,運動潛能無法完全發揮,成績未 如預期,也對未來的生涯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貳、生涯發展相關理論 一、生涯發展的定義

人一出生就得開始為自己的人生做準備,而工作是人生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必須有 完善的工作準備方能為自己的生涯做選擇,而個人的生涯選擇則決定其後續的生涯發展 (Marland, 1974)。生涯概念的演進可追朔到 1950 年代之工作選擇 (occupation choice) , 直至1960 年代以後「生涯」的概念才被廣泛地運用 (李再長、李俊杰、曾雅芬,2005)。

「生涯」所代表的意義除了包括個人一生中所從事工作,及其所擔任的職務、扮演的角 色外,同時還包含了其它非工作/職業的活動,涉及了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 各方面的活動與經驗,會經由此一連續不斷地過程,發展出個人的人生目標、塑造出獨 特的生活型態 (邱美華、董華欣,1997)。

Super (1976) 認為:「生涯是生活裡各種事件的方向,它統合了人的一生中各種職業 和生活的角色,進而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型態;它也是每個人自青春期以迄退休 之後,一連串有酬或無酬職位的綜合體。」(引自林幸台等,2003,頁 43)。

林幸台 (1987) 則認為,生涯包括個人一生中所從事的工作,以及其擔任的職務、

角色,同時也涉及其它非工作或職業的活動。生涯所指的內涵與個人整體生活有密切的 關聯,其概念含蓋範圍及於個人的一生,其內容涉及個人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

樂各方面的活動與經驗。

Sharf (1997) 則從心理學面向來界定生涯,其認為生涯可以是種身歷其境的經驗、

或是自我認定的生活型態與知覺。而這些經驗與知覺則是現象學的,甚至是相當主觀的,

它強調的是人如何看待自己與外界人事物關聯所產生的意義,此種意義的重要性在於其 能夠協助個體發展較為清晰的自我概念,進而表露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若從社 會學面向來界定生涯,此派觀點認為生涯可說是角色、職位、活動與進程,而這些角色、

職位、活動與進程則是由社會制度所預設的,它強調的是客觀的、行為的事件方向 (楊 朝祥,1989)。有關生涯的定義,詳如表 2-1。

表2-1 生涯的定義

學者 (年代) 定義

Super (1957) 生涯是指一個人終生所經歷所有職位的整體歷程。

Hall (1976) 生涯是人終其一生,伴隨著與工作或職業有關的經驗和活動。

Super (1976) 生涯是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演進方向和歷程,是統合人一生中的各種職 業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現出個人獨特的自我發展組型。

Zunker (2006) 生涯是個人在職業、工作中涉及的活動及職位,及個人工作生涯有關 的一切活動。

金樹人 (1988) 生涯是指人一生中所扮演的系列角色與職位。

楊朝祥 (1989) 生涯就是人在就業前、就業中及退休後所擁有的各種重要職位與角色 的總和。

吳芝儀 (2000) 生涯是一種有關生活風格的概念,包含一個人在一生中所從事的一系 列與個人工作生涯有關的所有活動。

林幸台等 (2003)

生涯是涵蓋個人一生當中,在家庭、學校、工作及社會上各方面的活 動與經歷,而其發展是跨越整個人生,為一個連續不斷的歷程,且個 人在發展歷程中將逐漸塑造出獨特的生活型態。

許瀞心 (2003) 生涯是個人一生整體的發展歷程,包括工作以及工作以外的其它日常 生活,涵蓋家庭與學校等各個層面的活動與經驗。

由上述有關生涯相關定義可知,生涯係一個人在連續不斷的動態生命發展歷程中其 所經歷的事物與扮演的所有角色,且和個人的生活有密切的關係,其涵蓋人生發展的各 個層面,而非僅侷限於個人的工作或職位。由生涯的定義來看,它是連續性、有規律的、

有常模的,其所含括的範圍包括自我、職業喜好與抉擇、休閒調適等,是融合了態度、

信念、認知等層面 (劉明秋,1988),即生涯具有豐富且多元的意涵與範圍,而個體在生 涯發展的歷程中,生長與學習並重,其會透過適當的學習經驗來增進生涯發展技能,當 個體對自我瞭解與肯定的程度越高,就越可能做出適當的生涯抉擇,獲致成功的生涯發

展 (林幸台,1987;張添洲,1993)。

生涯發展 (career development) 的系統研究,始自 Super 所從事的職業發展與生涯 心理學研究 (林幸台、林恭煌、許永昌,2001),而生涯發展在 1950 年代以前被稱為職 業發展 (vocational development),強調職業工作的選擇是生涯發展的重心;到了1960年 代,人們將生涯發展推及至人一生的追尋,因此,個人生涯發展逐漸取代職業發展的概 念;1970 年代以後,企業開始注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引導員工對於人生的 自我實現,希望員工的發展與組織目標相互配合,生涯發展也在此開始廣為各界引用 (辛秋菊,1993)。美國「一九七五年生涯輔導與諮商法案」曾對生涯發展下定義:「當一 個人開始察覺到工作可以滿足自己某些身心需求時,他的生涯發展便開始了」。影響個 體生涯發展的因素繁多,個人、家庭、職業世界、社會政治及經濟等條件均可能影響個 人的生涯發展;但唯有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生涯的發展是與生活中其它經驗與機會相關連 的,只有當他自覺到自己需要整體的來思考自己的工作生活,為自己的發展做明智的選

生涯發展 (career development) 的系統研究,始自 Super 所從事的職業發展與生涯 心理學研究 (林幸台、林恭煌、許永昌,2001),而生涯發展在 1950 年代以前被稱為職 業發展 (vocational development),強調職業工作的選擇是生涯發展的重心;到了1960年 代,人們將生涯發展推及至人一生的追尋,因此,個人生涯發展逐漸取代職業發展的概 念;1970 年代以後,企業開始注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開始引導員工對於人生的 自我實現,希望員工的發展與組織目標相互配合,生涯發展也在此開始廣為各界引用 (辛秋菊,1993)。美國「一九七五年生涯輔導與諮商法案」曾對生涯發展下定義:「當一 個人開始察覺到工作可以滿足自己某些身心需求時,他的生涯發展便開始了」。影響個 體生涯發展的因素繁多,個人、家庭、職業世界、社會政治及經濟等條件均可能影響個 人的生涯發展;但唯有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生涯的發展是與生活中其它經驗與機會相關連 的,只有當他自覺到自己需要整體的來思考自己的工作生活,為自己的發展做明智的選